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科室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213例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采用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鲍氏不动杆菌213株,其中来自痰液155株占72.7%;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多占41.5%。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80%),其它药物耐药率大都在50%~70%,且大部分标本都存在多重耐药的现象。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对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防止耐药菌的播散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小儿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小儿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儿送检的各类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1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1.20%、革兰阳性菌占31.90%、真菌占6.90%;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泛耐药不动杆菌属、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6.38%、9.48%、9.48%、7.76%、5.17%和5.17%;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3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约25.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80.00%。结论小儿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形势严峻,监测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降低病原菌耐药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比较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O)检出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患者的血液、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不同的临床标本,对其病原菌分离培养后,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493例临床标本共检出病原菌584株,其中MDRO 115株,检出率19.69%。183例ICU患者检出病原菌217株,MDRO检出率36.41%,310例非ICU检出367株,MDRO检出率9.81%。ICU的MDRO检出率高于非ICU(P<0.05)。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分别为42.29%、36.47%、11.64%。ICU鲍氏不动杆菌MDRO检出率为69.44%、非ICU鲍氏不动杆菌MDRO检出率为31.25%,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鲍氏不动杆菌MDRO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CU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总体高于非ICU(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的MDRO检出率及耐药性高于非重症监护病房,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医院应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见MDRO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MDRO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动态监测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控制医院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特性。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以痰液标本的检出率最高,占65.6%;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和阿米卡星较低外,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1.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强,应加强监测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了解其现状,为控制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08年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标本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对所分离的细菌使用VITEK-Jr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并用GNS-133药敏卡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结果,并使用扩散法进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药敏试验;利用WHO所提供WHONET-5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在14种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耐药率为74.4%;氨苄西林耐药率100.0%;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3.0%、93.0%和88.4%;其他抗菌药物,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仅有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8.6%,敏感率为41.9%.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于抗菌药物多药耐药现象严重,仅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40.0%,应继续加强对该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该菌所致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ICU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送检标本分离的196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ICU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占55.1%;该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对所有检测的抗菌药物都表现了极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也很高,分别达60.7%和63.8%,表现出十分严重的耐药性.结论 ICU中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与耐药性,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3年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回顾性分析综合医院临床送检标本鲍氏不动杆菌检测结果及其耐药性;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KE-2Ca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5 758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2 543株,检出率为9.9%;标本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鲍氏不动杆菌送检标本分离率居首位的是痰液;临床分离2 543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率80.0%,对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9.5%和78.5%;只对少数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氨曲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20.0%。结论综合医院分离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其耐药率较高,并且多数呈现广泛耐药,应重视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和监测,并对其耐药机制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医院心脏手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2005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药敏资料.结果 1989例送检标本共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182株,在革兰阴性杆菌检出中占43.2%,其中180株来源于呼吸道,2株来源于血液;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米诺环素的敏感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0.4%、11.5%、12.I%和18.7%,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是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耐药情况严重,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注重预防,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09-2010年重症监护病房和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ABA)进行标本分布和耐药趋势对比分析,为临床有效控制与治疗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住院送检各类标本中检出的844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VITEK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和普通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和敏感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及普通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均主要来源于痰液,分别占78.1%、59.7%;ABA对各类型抗菌药物普遍耐药,且耐药率较高,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检出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耐药率大部分>90.0%,其中氨苄西林、头孢西丁耐药率为100.0%;只对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约为22.0%,未检出多黏菌素B耐药株.结论 建立各级耐药监测,掌握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动态,进一步研究耐药机制,纠正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避免超级细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病区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调查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病区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常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最常出现于痰标本中,占60.7%,其次是分泌物标本,占15.7%;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全部为医院感染,以神经外科病房分布最多,占31.5%,其次是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以及创伤骨科;对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13.5%,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对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56.2%和60.7%,对环丙沙星、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3.9%、62.9%、62.9%、57.3%,对二、三代头孢类药物及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的耐药率在51.7%~66.3%.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常引起医院感染,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依据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应加强医院环境和人员消毒,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环境内的定植和播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建ICU启用后患者医院感染状况,探讨其流行菌株及细菌耐药性,为ICU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8月23日-2010年8月22日入住新建ICU时问>48 h患者的各种体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新建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为72.6%;所有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8.5%,其中鲍氏不动杆菌占23.6%,铜绿假单胞菌占20.8%,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18.7%,革兰阳性菌占5.5%,真菌占16.0%,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鲍氏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38.2%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9.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类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敏感,敏感率>90.0%.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新建ICU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ICU医院感染的治疗首先需覆盖革兰阴性菌,根据药敏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若考虑存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氟康唑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监测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其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外科病房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对细菌培养阳性病例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质控科确诊为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外科病房医院感染以伤口或创口、呼吸道、泌尿道的发生率最高;474例医院感染病原菌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多黏菌素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98%),但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较多,对其他常规抗生素耐药性严重.结论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因疾病不同,其感染部位、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均有所不同,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病原学监测,针对各相关环节和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减少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监护室内患者病原菌感染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LIS系统对2008年8月-2009年8月送检标本所分离的细菌及耐药特征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输入内容。结果共统计标本563例,共分离致病菌株36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有284株,革兰阳性菌45株,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其余依次为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余为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主要耐药菌为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泰能的铜绿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ICU病房内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部分呈高度耐药性,因此做ICU病房内病原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性调查对指导临床用药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the current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RESULTS: We identified 754 strains especially from intensive care units (50.53%) between January 2003 and December 2005. Bronchial swabs and blood culture were prevalent. High-level resistance to betalactamines was noted: 91% to cefotaxime, 50.3% to ceftazidime, and 42.6% to imipenem. Aminoside resistance varied from 17.9% for netilmicine to 72.1% for gentamycin. The resistance rate to ciprofloxacine was 65.8%, and to trimethoprime-sulfamethoxazole 75.8%.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rate of A. baumannii was higher (p<0.05). CONCLUSION: The resistance of A. baumannii to current antibiotics is alarming especially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An effective strategy against nosocomial infection is still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5.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措施,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医院2005年11月-2009年6月ICU住院患者发牛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用ASA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833例ICU住院>48 h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04%,患者日感染率为5.73%,根据病情的平均严重程度经ASA法调整后的医院感染患者日感染率为4.43%.检出病原菌145株,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56.55%),鲍氏不动杆菌占VAP致病菌的百分率逐年上升.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医院感染菌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且有多药耐药性,目标性监测町以有效地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病原菌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医院外科ICU 2008年4月-2009年3月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来源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77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6例,感染率为15.06%;共检测出病原菌22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3.27%,其中鲍氏不动杆菌对绝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70.0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所有病原菌的20.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1.3%,但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00%.结论 为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减少多药耐药菌的感染,必须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17.
老年科病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监测老年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其耐药性,指导老年科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老年科病房送检的各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对细菌培养阳性病例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质量控制科确诊为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科病房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的发生率最高;223株老年科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老年科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多黏菌素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98%~100%),对其他常规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结论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缩短住院天数等可以降低老年科医院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医院2010—2012年培养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中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共获得各种病原微生物15028株,以革兰阴性细菌占主导共11698株,占77.84%;革兰阳性细菌3092株,占20.57%;真菌感染238株,占1.58%。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医院感染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提出控制措施. 方法对1998~2003年收住我院所有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和前瞻性统计分析. 结果 6年中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共获得各种病原微生物28种3 039株,以革兰阴性细菌占主导共1 459株,占48.01%;革兰阳性细菌明显增多 986株,占32.44%;真菌感染18.99%;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 结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增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今后医院感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社区感染菌与医院感染菌的耐药性差异及在细菌耐药预警机制中的影响差异,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方法 2010年对微生物室分离菌株感染性质进行区分,比较两类菌的耐药性差异.并以耐药率>75.0%作为合理用药的最高预警机制,比较社区感染菌株与医院感染菌株差异。结果两类感染株排前5位的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但排名顺序不同,且两类感染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株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75.0%,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均<75.0%;以上5种分离菌中除铜绿假单胞菌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均存在差异。结论耐药菌监测及治疗过程中应区分不同的感染性质,能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