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穆金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9):2283-2284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方法:将105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GS)250ml,1次/d,连用20d,吡拉西坦注射液100ml,1次/d,连用20d;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GS 250ml,1次/d,连用20d,胞二磷胆碱0.75加入5%GS 250ml,1次/d,连用2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54%明显高于对照组78%(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海柱  徐勇  覃焕艺 《黑龙江医学》2010,34(1):38-39,6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连用14 d;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14 d后,判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的总有效率为88.9%,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以观察组下降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及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舒血宁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纽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分别为86.67%、70.3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配伍合理、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疗程均为14 d,然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3%(51/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24%(39/58)(P < 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烨 《当代医学》2021,27(3):134-136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NIHSS和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IL-6、hs-CRP、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IL-6、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片可以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成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王巧灵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156-156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9例,并设对照组66例进行分析,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总有效率91%,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血宁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疗效好,是治疗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涤痰汤化裁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涤痰汤化裁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8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增高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涤痰汤化裁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并对血脂代谢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及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舒血宁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两组内科常规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4.2%和58.9%,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水岭脑梗死(CWI)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阐明丁苯酞对CWI患者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8例CW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bid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疗效评价、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及差值(DVp、DVm)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12±1.23)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6.36±2.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34.2%,显效率为34.2%,好转率为26.3%,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30.0%,显效率为27.5%,好转率为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p为(71.93±6.02)cm/s,Vm为(36.72±2.86)cm/s,DVp为(17.92±2.41)cm/s,DVm为(9.01±1.78)cm/s,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p为(62.19±5.18)cm/s,Vm为(33.02±2.37)cm/s,DVp为(26.13±2.29)cm/s,DVm为(14.98±1.98)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够纠正CW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CWI患者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术后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乳腺放疗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8例术后放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术后放疗者64例为对照组,术后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者64例为观察组,共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第二天检测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美容效果、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NK细胞及CD4+/CD8+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65.7±6.9) vs (58.3±8.1)、(38.7±4.9±6.9) vs (24.5±3.0)、(65.6±8.3)%vs (39.6±5.3)%、(1.18±0.21) vs (0.59±0.14)],而CD8+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1.0±2.9) vs (42.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CD8+及NK细胞数较治疗前稍增加[(43.3±4.4) vs (42.1±4.9)、[(41.3±5.8)%vs (40.1±5.1)%],其他指标较治疗前略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容优良率为92.2%(59/64),略优于对照组89.1%(57/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者52例(81.3%),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肤反应和骨髓抑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乳腺癌,其可减少不良反应,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且术后不会对乳房美容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者1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83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用蕲蛇酶注射液)83例,将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2.14±0.57)分]以及血小板聚集率[(47.98±12.25)%]、纤维蛋白原[(3.40±0.71)g/L]、凝血酶原时间[(12.98±0.63)s]、血浆黏度[(1.38±0.40)m Pa·s]、红细胞压积[(44.11±4.32)%]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胆固醇[(3.89±1.30)mmol/L]、甘油三酯[(1.17±1.09)mmol/L]同对照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蕲蛇酶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临床效果确切,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自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三餐前进食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B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9.57±3.24) mmol/L vs(9.54±2.68)mmol/L,t=0.526]、2 hP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5.43±3.58)mmol/L vs(15.54±2.52)mmol/L,t=-0.632]和HbA1c[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0.54±1.25)% vs(10.48±1.32)%,t=0.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6.78±2.15)mmol/L vs(5.43±1.64)mmol/L,t=0.3.423]、2 hP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1.36±2.46)mmol/L vs(9.23±1.54)mmol/L,t=3.695]和HbA1c[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7.65±1.54)%vs(6.23±1.63)%,t=3.452]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6.24±1.43)d和低血糖发生率(5.4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56±2.14)d、(18.9%)]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2,χ2=3.446,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112例脑梗塞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逐渐降低,分别为(15.34±3.53)分、(12.37±4.32)分、(8.27±2.37)分,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升高,分别为(26.32±8.97) mL/100 g·min、(32.35±10.84) mL/100 g·min、(41.48±12.86) mL/100 g·min,同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增加,分别为(43.2±6.7)、(56.9±8.3)、(73.6±11.3),同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1.1%(51/56),高于对照组的75.0%(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效果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增加其缺血区脑血流量,生活活动能力也得到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发病48h内、年龄〉60岁的急性脑梗死病例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4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其余常规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性改变。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刘军  王文敏  苏华赞 《海南医学》2016,(8):1236-123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沐舒坦对肺外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中山市南朗医院内科收治的100例肺外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的沐舒坦[20.0 mg/(kg·d)]溶解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用药5 d.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沐舒坦[7.5 mg/(kg·d)]溶解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用药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5 d及7d的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及氧合指数(PaO2/FiO2)的差异,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3 d、5 d及7 d,观察组CI[(3.26±0.96)、(3.36±0.94)、(3.43±1.05)vs(3.04±0.82)、(3.19±0.87)、(3.22±0.93)]及PaO2/FiO2[(192±55)、(227±65)、(279±88)vs(165±46)、(197±54)、(237±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VWL[(7.96±1.93)、(7.53±1.96)、(6.53±1.56)vs(8.65±2.51)、(7.98±1.99)、(7.57±1.76)]及PVPI[(3.16±0.62)、(2.75±0.52)、(1.96±0.42)vs(3.75±0.62)、(3.25±0.77)、(2.73±0.7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6.8±1.9)d vs(8.4±2.2)d]及住院时间更短[(27.5±7.6)d vs(33.1±8.5)d]、死亡率更低[(12.0)%(6/50)vs(32.0)%(1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沐舒坦(20.0 mg·kg-1·d-1)可以显著改善肺外型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及氧合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12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10.42±4.33)明显低于对照组(15.11±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69.35%),明显低于实验组57(9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及丁苯酞治疗脑梗塞再灌注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同济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内二科收治的超早期脑梗塞患者100例,以尿激酶作为再灌注手段。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U静脉溶栓,对照组患者接受包括溶栓在内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和丁苯肽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7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清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 d和7 d的NSE分别为(21.7±6.8) U/mL、(24.6±11.5) U/mL、(12.3±7.6) U/mL,对照组分别为(22.0±6.7) U/mL、(27.9±12.1) U/mL、(16.2±8.8) U/mL,观察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 d和7 d的S-100β分别为(1.2±0.5)μg/L、(1.3±0.4)μg/L、(0.6±0.3)μg/L,对照组分别为(1.1±0.5)μg/L、(1.4±0.6)μg/L、(0.9±0.3)μg/L,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溶栓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灌注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2/49) vs 17.6%(9/51)],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1%(20/49) vs 29.4%(1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7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5±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显著改善超早期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水平,降低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对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预防急性脑梗塞溶栓后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8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入院后对照组患者接受脑出血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相关指标、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6.17±3.28)分,高于对照组的(78.55±5.82)分,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5.62±0.92) d、(8.72±2.83) d、(13.27±3.78) d,均短于对照组的(9.81±2.16) d、(14.68±3.07) d、(25.16±5.7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分别为(59.72±7.11)分、(63.29±7.9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2.38±5.67)分、(41.26±5.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为(17.39 ± 3.11)分、(19.53 ± 3.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8.54 ± 4.57)分、(31.42±4.78)分,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为(83.11±9.63)分,高于对照组的(60.93±7.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优化患者神经功能及心理状态,最终提升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