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2):136-139
目的:探讨Ph~-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为MPN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观察指标。探寻MPN治疗可能存在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就诊弋矶山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58例MPN患者临床特征,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JAK2、MPL突变,直接测序法检测CALR突变。结果:PV组JAK2~+表达的年龄高于JAK2~-表达(P<0.05),JAK2~+表达的WBC和PLT数高于JAK2-表达(P<0.05);ET组JAK2~+表达年龄高于CLAR+和JAK2/MPL/CLAR-表达(P<0.05),JAK2~+表达Hb数高于JAK2/MPL/CLAR-表达(P<0.05);PMF组JAK2~+表达脾大情况高于JAK2/MPL/CLAR-表达(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WBC增高是PV患者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高龄、JAK2~+表达和脾大是ET患者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在Ph~-经典型MPN患者中,患者临床特征与驱动基因突变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究JAK2 V617F基因突变及网织血小板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并发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2例MPN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并发血栓分为病例组(n=82)和血栓组(n=50);另选40名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对象外周血网织血小板计数及MPN患者JAK2V617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MPN并发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血栓组网织血小板计数高于病例组及对照组(P<0.05),且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组JAK2 V617F基因突变阳性率高于病例组(P<0.05).网织血小板计数及JAK2V617基因突变与血栓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MPN患者并发血栓性疾病与网织血小板计数及JAK2 V617F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成为评估MPN患者血栓早期发生的实验室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0):1421-1423
目的:研究JAK2V617F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细胞增殖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突变阳性组和突变阴性组。检测骨髓液中JAK2/STATs信号通路分子、细胞增殖基因的表达量及外周血中凝血功能的指标。结果:突变阳性组骨髓增殖性肿瘤中p-JAK2、p-STAT3、p-STAT5、Survivin、C-myc、CyclinD1、ASXL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突变阴性组,外周血中PT、APTT的水平显著低于突变阴性组,TT、FIB的水平与突变阴性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髓增殖性肿瘤中JAK2V617F基因突变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并造成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6.
李艳秋  丁超  胥国强  刘娟  王欣 《西部医学》2022,34(12):1835-1838
探究p53 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MPN患者126例,二代测序法检测患者p53 基因突变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患者总生存(OS)时间和累计生存率;分析p53 基因突变对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影响。结果 126例MPN患者中12例(9.52%)检出p53基因突变,突变主要位于4~8号外显子上,不同类型患者的p53 基因突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突变组患者年龄大于p53 非突变组,WBC水平低于p53 非突变组(P<0.05),两组患者的染色体核型、IPSS预后分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 非突变组患者的OS时间、累计生存率均明显高于p53突变组患者(P<0.05)。结论 MPN患者p53 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WBC水平、异常核型及IPSS预后分层相关,p53 基因突变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可作为临床筛查预后不良高风险人群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除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与BCR-ABL融合基因有关外,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在多种MPNs中存在较高的JAK2基因突变率,并认为该突变可能是BCR-ABL阴性MPNs所特有的分子标志。该文就近年来对JAK2基因突变、MPNs的最新诊断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徐月  阴常欣  何涵  孟凡义  杨默 《广东医学》2011,32(17):2284-2286
目的 探讨JAK2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s)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扩增受阻突变PC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PCR,ARMS-PCR)的方法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干扰素α(IFN-α)联合沙利度胺治疗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2016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Bcr/Abl阴性MPN患者150例,其中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者共122例,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5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66例。根据药物治疗反应将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分治疗组1〔57例,给予IFN-α联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其中PV患者25例(A1亚组),ET患者32例(B1亚组)〕;治疗组2〔35例,给予羟基脲联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其中PV患者15例(A2亚组),ET患者20例(B2亚组)〕;对照组〔30例,给予羟基脲维持治疗,其中PV患者16例(A3亚组),ET患者14例(B3亚组)〕。记录患者的临床缓解率,治疗前、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JAK2V617F基因突变比例,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学检查结果,无疾病进展生存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1、A2、A3亚组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亚组临床缓解率高于B3亚组(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JAK2V617F基因突变比例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JAK2V617F基因突变比例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半年、1年A1亚组JAK2V617F基因突变比例低于A2、A3亚组,B1亚组JAK2V617F基因突变比例低于B2、B3亚组(P<0.05);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2%(52/57)、80.0%(28/35)、60.0%(18/30)。药物不良反应在3组之间相似,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IFN-α联合沙利度胺治疗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Bcr/Abl阴性MPN能提高临床缓解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并且其可降低JAK2V617F基因突变比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BCR-ABL1融合基因阴性(BCR-ABL1-)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6例初诊BCRABL1-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5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30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9例,分析25种MPN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96例MPN患者中,83例(86.5%)检出19种共129个突变,人均检出(1.34±0.98)个突变。79例(82.3%)检出驱动基因突变(JAK2、CALR、MPL),未见2种驱动基因共突变患者。32例(33.3%)检出至少1种非驱动基因突变,突变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DNA甲基化基因(18.8%)、染色质修饰基因(14.5%)、激活信号通路基因(8.2%)、剪接体和RNA代谢基因(6.2%)、髓系相关转录因子基因(3.1%)。其中,DNMT3A和TET2、ASXL1(3个基因首个字母缩写为DTA基因)突变最常见。13例(13.5%)检出≥2个非驱动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SOCS)基因超甲基化在经典型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220例MPN患者骨髓标本中SOCS1、SOCS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发生情况,直接测序法检测MPN患者JAK2V617F、MPLW515L/K基因突变情况。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学诱导MPN细胞生长不同时间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SOCS1、SOCS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加入去甲基化试剂培养MPN细胞不同时间后,实时定量PCR法检测SOCS1、SOCS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MPN患者中44例(20.0%)存在SOCS1基因超甲基化,90例(40.9%)存在SOCS3基因超甲基化,156例(70.9%)JAK2V617F突变阳性,3例JAK2V617F未突变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检测到MPLW515突变(其中2例为MPLW515L,1例为MPLW515K),2例JAK2V617F未突变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检测到MPLW515L突变;SOCS1、SOCS3基因超甲基化组与未甲基化组相比,其SOCS1、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JAK2V617突变组与无突变组相比,其SOCS1、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SOCS1、SOCS3基因超甲基化组,加入去甲基化试剂后SOCS1、SOCS3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MPN患者中存在高频率的JAK2V617F基因突变和低频率的MPL基因突变以及SOCS基因启动子区CpG岛超甲基化;SOCS超甲基化和JAK2V617F突变导致SOCS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异常激活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引起细胞代谢失常而最终影响MPN的发生、发展;SOCS超甲基化是一种潜在的MPN诊断生物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V617F突变与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64 例MPN患者 JAK2V617F 突变情况,回顾性分析 64 例 MPN 患者脑血管事件(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 血)发生情况等资料,统计分析 JAK2V617F 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分析 JAK2V617F突变阳性 的不同病种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64 例 MPN 患者中 47 例(73.4%)存在 JAK2V617F突变,38 例有脑血管事件(59.4%),JAK2V617F 突变阳性和阴性患者中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68.1% 和 35.3%,2 组间 P=0.018。JAK2V617F 突变阳性的PV和ET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JAK2V617F突变阳性较突变阴性的MPN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13.
TaqMan-MGB探针检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JAK2V617F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uan GR  Chen SS  Li LD  Liu YR  Qin YZ  Li JL  Ma X  Wang FR  Jiang Q  Jiang B  Liu KY  Huang X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4):2401-2404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患者JAK2V617F突变的方法。方法利用TaqMan-MGB探针,检测MPD患者JAK2V617F突变,部分标本用等位基因特异的定性PCR及测序的方法同时进行验证。结果 374份患者和对照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被用于JAK2V617F突变分析。其中76例PV、115例ET和19例MF患者JAK2V617F突变的检出率分别为70%、51%及58%;65例急性髓性白血病中仅1例为阳性,而38例慢性髓性白血病、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及16例正常供者骨髓细胞中的检出率均为0。结论 JAK2V617F突变在我国MPD患者中是广泛存在的。利用TaqMan-MGB探针进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检测JAK2V617F突变。  相似文献   

14.
李晓燕  耿计伟 《医学综述》2013,19(7):1210-1213
在过去的5年间,一些研究已经提出了被称为经典骨髓增生性肿瘤(MPNs)的发病机制遗传学见解,首先是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发现,然后是JAK2外显子12和MPLW515突变,这些发现修正了对这一疾病的理解、诊断和治疗。这些突变是导致这一疾病的致癌事件,然而,它们不能解释这些疾病发生的异质性。遗传缺陷在大约40%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疾病中仍未确定。另外,体遗传因素对MPNs表型同样重要,像目前提出的TET2、ASXL1和CBL基因突变。此外,JAK2基因多态性已经提出与MPNs相关。目前仍需要更深入地研究MPNs致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MPD) are clonal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disorders characterized by proliferation of one or more myeloid cell lineages in the bone marrow and increased numbers of mature and immature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MPDs are classified into five categories: polycythemia vera (PV), essential thrombocythaemia (ET), idiopathic myelofibrosis (IM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aemia (CML) and atypical MPD. The atypical MPD includes 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aemia, 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aemia, 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aemia, chronic eosinophilic leukaemia, chronic basophilic leukaemia,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 systemic mastocytosis, atypical CML and unclassifiable cases.1-3 Apart from the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and BCR-ABL fusion gene as the characteristic genetic abnormality of CML,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most MPDs such as PV, ET and IMF has not been described. Nonspecific cytogenetic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at diagnosis in numerous patients including deletions of the long arms of chromosome 20 and chromosome 1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性疾病(MPD)中的发生率及其与血液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68例MPD患者骨髓及外周血细胞抽提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对突变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合临床资料以及外周血细胞计数作进一步分析.结果:68例MPD患者中JAK2V617F突变的阳性率为65.28%,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阳性率为77.77%(28∕3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阳性率为56.52%(13∕23例),慢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阳性率为44.44%(4∕9例). 各组患者骨髓及外周血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率大致相同.PV突变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较突变阴性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突变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较突变阴性患者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AK2V617F基因突变有助于BCR/ABL阴性的MPD的诊断.JAK2V617F突变对血液学特征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JAK2V617F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JAK2V617F突变与MPN临床特征的关联性,阐明其在MPN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70例M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组(n=68)、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组(n=88)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n=14),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法检测170例MPN患者JAK2V617F突变情况,分析各组内JAK2V617F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性别分布、年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是否并发脾肿大和血栓栓塞方面的差别。结果:在170例MPN患者中JAK2V617F的总突变率为68.2%(116/170),PV、ET和PMF组的突变率分别为72.1%(49/68)、68.1%(60/88)和50.0%(7/14),PV组患者中的JAK2V617F突变率高于其他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与野生型组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发病年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PT和APTT明显延长(P<0.01),脾肿大发生率升高(P<0.05);JAK2V617F突变型ET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P<0.01),血红蛋白水平降低(P<0.01),APTT明显延长(P<0.01),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升高(P<0.05);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增加(P<0.05),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或P<0.01)。与JAK2V617F突变型ET和PMF患者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APTT明显延长(P<0.05);与JAK2V617F突变型PV和ET患者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增加及白细胞计数升高(P<0.05)。结论: JAK2V617F突变型MPN患者与野生型患者临床特征明显不同;JAK2V617F突变型MPN患者中PV、ET和PMF临床特征也不尽相同,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更易发生APTT延长,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更大且白细胞计数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JAK2V617F基因突变在早期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MPD)中的表达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40例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升高但未达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检测其JAK2V617F基因表达,表达阳性者作为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