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上海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主办、无锡市崇安人民医院协助全国首届近视眼手术研讨会1991年12月15日~19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本次研讨会主要就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治疗近视眼问题进行研讨。会议由上海医科大学眼科褚仁远教授作中心发言。并在无锡市崇安人民医院作了手术表演。代表们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术后随访、远期疗效等展开讨论,一致认为:角膜放射状切开术对于轻、中度近视有肯定疗效,而且安全,可靠,只要严格掌  相似文献   

2.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浑浊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浑浊的原因并讨论其治疗方法。方法 将300眼分为轻,中度近视两组,术后1,3,6,12月观察haze情况。对术后6,12月的男,女患者和术后用药的长短,激光光斑直径及能量所出现的haze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轻度近视在术后6月,中度近视在术后3月时haze明显。术后12月时0级haze最多。结论 haze与术后时间、术前屈光度、滴眼持续时间,激光的光斑  相似文献   

3.
59例118只眼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屈光不正的早期改变进行分析。全部病例术前由专一验光师用睫状肌麻痹剂扩瞳检影验光,并根据其屈光不正情况将其分成轻、中、重度近视及复性近视散光4组。在术后第2周、3个月及9个月时分别再用同一方法验光。发现轻、中度近视组术后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近视度明显减少,其屈光度变化在0.25~1.75D之间且保持较稳定状态;高度近视组在1.50~6.25D之间;复性近视散光组在0.50~2.50DCA之间;后两组且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巩膜加固术治疗少年儿童发展性近视10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进口俄罗斯人体巩膜片作为加固材料对518人少年儿童发展性近视进行了后巩膜加固术,手术安全无并发症,术后81.6%病例眼轴稳定,近视度停止增加,认为后巩膜加固术是目前治疗发展性近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中度近视患者行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后中央角膜上皮厚度(CCET)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2015 年1 月至2016 年6月间行TPRK手术的近视患者62例(114眼),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3.00~-1.25 D)和中度近视组(-6.00~-3.25 D)。观察2 组患者术前,术后1 周、2 周、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及1 年的裸眼视力(UCVA)、SE、CCET的变化。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比较2组术前、术后各时间点各参数的变化。结果:2组术前UCVA、SE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605,P=0.01;t=15.374,P=0.01),最佳矫正视力(BCVA)、CCE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间术后1 周 CC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2,P=0.01),且低度近视组较中度近视组大,但术 后其他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及组内术后各观察时间点UCVA及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 组内CCET除术后1 个月与2 周,术后6 个月、1 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PRK术后早期低度近视组CCET较中度近视组恢复快;2 组CCET均于术后6 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并维持稳定;TPRK手术治疗低中度近视具有较高的术后视力可预测性和屈光度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50例水平斜视矫正术后分析结果显示:共同性内斜视以1~4岁发病多见,共同性外斜视以4~7岁多见。内斜视以轻、中度远视多见,外斜视以轻、中度近视多见。手术疗效与发病时间、治疗时间、斜视性质及病因有关。本文重点讨论早期手术对恢复双眼单视的重要性,并讨论手术后眼位回退问题。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低中度和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对127例(249眼)屈光度在-1.25~-14.00D的近视和近视散光行LASIK手术.术后观察6月以上.按术前屈光度分为A、B两组.A组中低度近视(-1.25D~-6.00D)137眼,B组高度近视(-6.25D~-14.00D)112眼.结果术后6月两组的屈光度在±1D以内者分别为92.7%、84.8%.在±0.5D以内者为83.2%、72.3%;裸眼视力0.5以上者分别为97.8%、92.0%,1.0以上者为89.1%、73.2%.术中及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LASIK手术矫正低中度、高度近视均有良好的效果,治疗低中度近视的准确性优于高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预测性好的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8.
PRK治疗屈光性斜视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屈光性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77眼)近视及近视散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斜视的病例进行PRK治疗,术后辅以遮盖疗法等非手术治疗训练,观察术前后斜视的变化。结果:术后在视力得到充分矫正的同时,斜视也得到了改善及消除。结论: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屈光性斜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ORK-CAM引导的非球面切削个体化手术不同程度近视组间手术前后的角膜总体像差、球差、彗差和Q值的变化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在眼科激光中心行ORK-CAM引导的非球面切削个体化手术的250例500眼近视病例,其中低中度近视组有125例250眼,高度近视组有125例250眼。分别对两组病例手术前后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角膜总体像差RMS、球差、彗差和Q值的变化进行比较,随访6mo,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分别为1.15±0.16和1.13±0.14,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残余等效球镜度均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角膜总体像差RMS、球差、彗差和Q值均增加,但高度近视组的增幅大于低中度近视组(P<0.05)。结论:ORK-CAM引导的非球面切削个性化手术对低中高度近视的治疗都是有效和安全的。但如要进一步减少高度近视术后角膜总体像差、球差、彗差和Q值的增加仍需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短放射状角膜切开术(mini-radialkeratotomy,Mini-RK)治疗低、中度近视的手术疗效。方法对屈光度-1.25~-4.00DS的47例91只眼行该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视力、屈光度变化,将术后6个月检查结果与术前数值比较分析。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均在1.0以上,其中≥1.2者75眼,占82.42%,1.5者46眼,占50.55%。术前屈光度平均-2.75DS±0.86DS,术后平均-0.50DS±0.46DS,平均降低了-2.50DS。术前角膜屈光力平均为43.87DS,术后为41.58DS,下降了2.29DS。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Mini-RK治疗低、中度近视眼疗效确切,手术方法及手术环境建立相对简单,术后无常规RK并发症的风险和困扰,可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积极慎重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角膜矫形术治疗近视眼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视眼是常见的屈光不正,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眼科医生一直在探索各种治疗近视眼的方法。目前,角膜矫形术[1,2](Orthokeratology,OK,亦称角膜塑形术)是临床上比较满意的非手术治疗轻、中度近视的一种方法。通过夜间睡眠时佩戴高透氧性半硬性角膜接触镜,改变角膜表面曲率半径,降低近视屈光度,从而提高白天的裸眼远视力。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效果较确切。自1998年7月以来,我科进行角膜矫形术治疗轻、中度近视,近期疗效观察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56例(110只眼),男12例(23只眼),女44例(87只眼)。年龄9~12岁,平均14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角膜波前像差引导下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LASIK)和常规的LASIK对低中度近视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比研究,选取6mo内连续的低中度近视患者32例58眼实施常规LASIK(A组,其中低度近视24眼,中度近视34眼),34例52眼实施角膜波前引导下的个性化LASIK(B组,其中低度近视23眼,中度近视29眼)。所有手术均使用德国Schwind公司Esiris第九代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和Carriazo Pendular钟摆式角膜板层刀,使用4.2.0版本的Optikon keratron Scout2000角膜地形图对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mo进行6mm瞳孔直径时角膜高阶像差检查。结果:两组病例角膜球差和均方根均高于术前。A组低度近视术后高阶像差增加量依次为均方根0.236μm、彗差0.146μm、球差0.139μm和三叶差0.054μm,中度近视高阶像差增加量依次为均方根0.367μm、球差0.284μm、彗差0.177μm和三叶差0.021μm。B组低度近视高阶像差增加量依次为球差0.127μm、均方根0.088μm、三叶差0.051μm、和彗差0.042μm,中度近视高阶像差增加量依次为均方根0.175μm、球差0.162μm、彗差0.027μm和三叶差0.024μm;两组病例术后3mo裸眼视力非常接近.同样条件下低中度近视角膜波前像差引导下的个性化LASIK切削的深度较常规LASIK深。结论:角膜波前像差引导下的低中度近视LASIK较常规LASIK角膜高阶像差影响少。  相似文献   

13.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少儿期进行性近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少儿期进行性近视的效果。方法:对25例少儿期进行性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治疗,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年7个月,进行手术前、后A超眼轴对比测量及视力分析。结果:A超眼轴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裸眼视力一过性提高,矫正视力轻度改善。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对儿童进行性近视疗效肯定,是目前进行性近视病因学治疗的唯一可行性手术,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远远小于近视的进行性进展导致的严重后果,应在眼底发生萎缩性病变前尽可能早地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前,近视眼的手术治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取得了丰富经验及肯定效果。但术后视力回退、进行性近视的防治是现代屈光手术的难题。根据进行性近视的发病机制开创了后巩膜加固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也出现了较多的并发症。本文3例后巩膜加固术后视网膜脱离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治疗近视对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SMILE和FS-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共67例134眼。根据手术方式及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中度近视SMILE组15例30眼和中度近视FS-LASIK组16例32眼(-3.00 D≤SE<-6.00 D);高度近视SMILE组18例36眼和高度近视FS-LASIK组18例36眼(6.00 D≤SE<-9.00 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 、10 d、1个月、3个月使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4组患者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和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计算4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CH和CRF改变量,并分别比较中度近视SMILE组和中度近视FS-LASIK组、高度近视SMILE组和高度近视FS-LASIK组CH和CRF改变量的差异。结果 中度近视SMILE组患者△CH在术后3 d(P=0.030)和术后3个月(P=0.030)时均小于中度近视FS-LASIK组。中度近视SMILE组患者△CRF在术后3 d(P=0.000)、10 d(P=0.008)、1个月(P=0.011)、3个月(P=0.001)时均小于中度近视FS-LASIK组。高度近视SMILE组△CH和△CRF在术后3 d、10 d、1个月、3个月时均小于高度近视FS-LASIK组(均为P=0.000)。结论 SMILE与FS-LASIK手术都会引起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的降低,但SMILE对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6.
近视患者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AMP)的变化。方法:用LASIK治疗近视患者53例,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所有被测者均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采用移近法在术前、术后1wk;1mo和3mo测量左眼调节幅度,所得结果输入SPSS11.0统计软件包。结果:LASIK术后1wk和1mo调节幅度明显低于术前AMP(P<0.05),术后3mo不同近视程度患者调节幅度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近视程度近患者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至术后3mo时AMP基本恢复到术前戴镜水平;LASIK手术对近视患者单眼调节幅度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仪和自动报层角膜刀对332例628只眼近视及散光患者行PRK或Lasik手术,术前球镜屈光度-1.00~-23.00D(-6.12±4.05D),柱镜屈光度0~-5.00D,角膜屈光力43.35±1.31,术后随访一年。结果术后1年裸眼视力≥0.8占90.76%,实际矫正屈光度与预测矫正度绝对值差在±1.50D范围内达91%,术后半年角膜屈光力38.14±2.63。结论该手术具有安全、准确、可预测性强、矫正近视范围大等优点,低中度近视可选PRK手术,高度近视尤为-8.00D以上者,应选择Lasik手术,强调长期观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低度和中度近视患者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Smart)术后角膜非球面性及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接受Smart手术的中、低度近视患者54例98眼,其中低度近视组23例41眼,中度近视组31例57眼。分别于术前...  相似文献   

19.
PRK术中角膜切削深度与Haze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不同屈光度近视进行光学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探讨术中角膜切削深度与角膜雾状浑浊(haze)形成的关系。方法:220眼分为轻度和中度近视两组进行PRK治疗,术前及术后1、3、6、12和24月用A超测量角膜中心厚度,及观察角膜haze的情况。结果:中度近视组术中角 膜切削深度较深,haze形成比率较高;两组角膜中心厚度术后3月时最厚,以后逐渐平稳,haze均在1级以下,且多见于术后1、3月,3月时最重,以后逐渐减轻甚至消失。结论:在中低度近视的PRK治疗中,角膜切削深度与屈光度的高低成正比,haze形成与角膜切削深度呈正相关,且术后角膜中心厚度的变化与haze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从接受近视矫治仪治疗的青少年轻、中度近视患者中 ,随机选择 5 2例进行观察研究 ,其中男 16例 ,女36例 ,年龄 11~ 16岁 ,平均 13.4岁 ,治疗 30~ 180d ,平均70d。裸眼远视力 <0 .8,近视力正常 ,矫正视力≥ 1.0 ,近视程度 :轻度 <- 3.0 0D ,中度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