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乳腺癌患者的Epo-R的表达,同时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①41例MVD平均计数为(27.14±9.02),32例表达Epo-R(39.49±24.42%)。②MVD与Epo-R呈正相关(r=0.3657、t=2.5336、P<0.05),Epo-R阳性患者的MVD计数明显高于Epo-R阴性患者(t=3.4252,P<0.001)③MVD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分期及肿块大小无关。④E-po-R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肿块大小均有密切的关系(均为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确关系(均为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高表达Epo-R,并与MVD呈正相关关系。Epo-R表达和MVD均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Epo/Epo—R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82例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方法检测血红蛋白(Hb)值、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Epo水平和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po—R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82例肿瘤患者的Epo为(18.64±20.42)m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4.96)mU/ml(P〈0.05)。Epo水平和Hb值之间相关分析r=-0.5259(P〈0.001)。(2)有贫血患者的Epo水平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和对照组,而无贫血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3)贫血和无贫血患者的Epo—R分别为(51.69±28.70)%和(43.47±19.84)%(P〉0.05);贫血和无贫血患者的MVD分别为28.31±8.07和32.00±7.66(P〉0.05)。(4)Epo-R的表达与Epo水平和Hb值的高低无关;肿瘤血管的生成与Epo-R的表达和Epo水平、Hb值均不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的Epo水平明显增高,并与Hb值呈负相关;Epo-R和MVD的表达与患者有无贫血无关:肿瘤血管的生成与Epo-R的表达和Epo水平、Hb值均不相关。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糖蛋白,广泛分布于肾脏、肝脏、神经组织和消化、生殖系统等,尤其在许多人类的恶性肿瘤组织高表达。因此EPO对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作用也成为研究热点,其中EPO的抗凋亡与促血管生成作用最为重要。对EPO与卵巢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糖蛋白,广泛分布于肾脏、肝脏、神经组织和消化、生殖系统等,尤其在许多人类的恶性肿瘤组织高表达.因此EPO对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作用也成为研究热点,其中EPO的抗凋亡与促血管生成作用最为重要.对EPO与卵巢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尝试采用活体转基因:肌注导入外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促使小鼠红细胞过度生成,为验证有关干预药物的体内效应和探索疾病发病机制提供动物实验对象。方法取急进高原大鼠肾脏组织用RNeasy Mini Kit提取总RNA,通过RT-PCR克隆大鼠EPO编码基因,构建真核转染质粒,经肌肉途径注射小鼠,对小鼠血液有关指标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DNA测序结果证实,采用RT-RCR方法成功地克隆了Wistar大鼠EPO编码基因,其编码序列与Gen-Bank发布的序列gi:8393315完全一致,并构建真核转染载体pcDNA3/EPO,经肌内注射后显著促进小鼠的红细胞生成,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小鼠全血红细胞压积(Hct),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比例以及血浆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增加均有显著性(P<0.05,P<0.01),各项指标值随质粒用量的增加而上升。结论通过肌注导入外源EPO基因是促进小鼠红细胞过度生成的有效方法,本实验方法简单易行,无需特殊设备条件,为在高原实地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入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收治的101例CHF(NYHAⅡ-Ⅳ级)合并贫血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EFO皮下注射及口服铁剂治疗,对照组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及口服铁剂治疗。两组持续治疗6个月后(铁剂口服时间不超过3个月),观察心功能NYHA分级、Nt-proBNP、心脏B超、血红蛋白(Hb)、6 min步行试验(6-MWT)、再入院率等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降低(P〈0.05)、Nt-proBNP明显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1)、Hb明显升高(P〈0.01)、6-MWT距离明显增加(P〈0.01)、再入院率明显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EPO治疗CHF合并贫血患者可改善其心功能及运动耐量,降低心衰复发和加重的风险,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预测早产儿脑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胎龄28~34周早产儿217例,采用ELISA法检测脐血EPO水平。所有早产儿行头颅B超及头颅MRI检查以诊断是否有脑损伤,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结果脐血EPO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脐血EPO水平截断值为13. 115 IU/L时,其预测早产儿脑损伤的灵敏度为87. 8%,特异度为75. 7%。结论脐血EPO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促血管生成素基因在大鼠原位种植肝癌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新生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alker256癌肉瘤接种40只Wistar大鼠制作原位种植肝癌模型,用微血管计数以标志肿瘤新生血管。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促血管生成素基因的表达。结果Walker256癌肉瘤接种后1w、2w、3w肿瘤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5±4.3)/HP,(17±3.6)/HP和(45±7.8)/HP。接种后3w较前2w有显著性增加。正常肝脏组织和肝癌组织中都有大量促血管生成素-1(ang-1)mRNA表达,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正常肝脏组织中无促血管生成素-2(ang-2)mRNA表达,而肝癌组织中有大量Ang-2mRNA表达且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结论ang-2可能与原位接种肝癌中新生血管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显微CT造影成像获取离体乳腺癌瘤内血管网络,采用设计的分块加载双阈值分割方法提取大数据量(2GB-5GB)的瘤内血管,结合体绘制结果采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分形维度(FRACTAL DIMENSION,FD)两个定量指标,对随时间生长的肿瘤微血管网络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后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SD人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依达拉奉组(阳性对照,10mg/kg)、灭活rhEPO鼻腔给药组(24u·40μl^-1,加热灭活)和rhEPO鼻腔给药组(12、24、48u·40μl^-1)。以大脑中动脉栓塞诱导夫鼠局灶性腑缺仇,手术当日术前30min和术后2h各给药1次,第2天起隔天1次至术后14天。缺血后35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侧CD31、HF-1α、VEGF和Flk-1继白表达的细胞数目。结果假手术组无CD31、HF一1α、VEGF和Flk-1蛋白表达,缺血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表达明显增加,依达拉奉组和rhEPO(24和48u·40μl^-1)鼻腔给药组缺血侧大脑CD31、HF—lα和VECF赁自的表达与缺血模型纰比较明显增高。另外,rhEPO(24u·40μl^-1)鼻腔给药使受体Flk-1上调,而rhEPO(48u·40μl^-1)鼻腔给药使受体Flk一1下调。结论 rhEPO鼻腔给药可通过HIF-1α途径增强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发挥对大鼠慢性脑缺J缸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对晚期癌性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及其对患者贫血症状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多种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PO水平。以正常人、非癌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同时检测各组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数(RET)、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分析各组EPO水平差异及其与Hb、网织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晚期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69±1.30)μg/L,RET(2.78±1.06)%,RPI1.44±0.32;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EPO为(1.59±0.69)μg/L,RET(1.17±0.35)%,RPI0.98±0.25;非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78±1.53)μg/L,RET(5.46±2.12)%,RPI2.34±0.35;癌性贫血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其血清EPO、Hb、RET、RPI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患者与非癌性贫血组患者比较,RET、RPI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和非癌性贫血组患者EPO和RET、RPI值的相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反应性增高,但机体对EPO反应性减弱。  相似文献   

12.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住院血透尿毒症病人医院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1992~1994年我院住院血透尿毒症病人医院感染率,结果显示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者,肝炎、下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的感染率较未加用EPO治疗者明显降低(P<0.05),提示EPO是降低住院血透尿毒症病人医院感染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晚期癌性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及其对患者贫血症状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多种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PO水平。以正常人、非癌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同时检测各组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数(RET)、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分析各组EPO水平差异及其与Hb、网织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晚期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69±1.30)μg/L,RET(2.78±1.06)%,RPI1.44±0.32;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EPO为(1.59±0.69)μg/t,PET(1.17±0.35)%,RPI0.98±0.25;非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78±1.53)pg/L,PET(5.46±2.12)%,RPI2.34±0.35;癌性贫血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其血清EPO、Hb、PET、RPI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患者与非癌性贫血组患者比较,RET、RPI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和非癌性贫血组患者EPO和RET、RPI值的相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反应性增高,但机体对EPO反应性减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和微血管密度 ( MVD)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 :将 40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组 2 0例 ,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早期给予米非司酮治疗 ,剂量为每天 2 5 mg;对照组 2 0例未给任何治疗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进行半定量的分析。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宫肌瘤中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 r=0 .869,P<0 .0 1)。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均有明显下降 ( P<0 .0 5及 P<0 .0 1)。结论 :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米非司酮通过抑制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从而减少肌瘤血液供应 ,抑制其生长 ,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6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经皮下注射rhEPO 10 000 U每周3次治疗,无反应者增加至20000 U每周3次,4~6周为1个疗程.结果 28例患者经治疗后血红蛋白(Hb)明显上升,有效率为60.87%(28/46).治疗前Hb为(67.45±2.05) g/L,治疗2周后为(71.05±1.73)g/L,治疗4周后为(78.45±2.20) g/L,治疗6周后为(90.65±3.4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02,P< 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b水平逐渐升高,除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偶有头晕、乏力.治疗前KPS评分为40~70分,治疗后为60~90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 应用rh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明显,能有效提高Hb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D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维生素D受体与乳腺癌各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乳腺癌组织及25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进行维生素D受体标记。结果: 4种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VDR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可能成为一种广谱抗癌药物用于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方面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4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12周后观察他们的肾功能、血红蛋白及血色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64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的血色素、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上升,肾功能也趋于稳定,行为状况也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效率达到90.62%,并且治疗前后,治愈有效的58例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RBC)含量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在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方面显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血中的EPO、有核红细胞、血气分析的变化,找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与EPO、有核红细胞、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以期待为临床找到一种反映SGA慢性缺氧的理想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对24例SGA和28例AGA血中EPO浓度进行定量检测,末梢血涂片经瑞氏染色计数100个白细胞中含有的有核红细胞数(NRBC/100WBC),并根据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数计算出有核红细胞的绝对计数(NRBC)。同时检测动脉血pH、BE和HCO3-等指标。生后3~5天进行头部CT检查,以确定神经系统病变情况。结果:①SGA组和AGA组的体重分别是(1 463.83±273.73)g和(1 925.8±309.91)g;EPO值分别是(109.4±51.36)m IU/m l和(13.99±6.54)m IU/m l。NRBC/100WBC数分别是(56.67±24.75)个和(8.57±4.28)个;NRBC数分别是(5.627±3.14)×109/L和(0.98±0.506)×109/L;RBC数分别是(4.486±0.446)×1012/L和(4.61±0.333)×1012/L;pH值分别是(7.297±0.116 3)和(7.36±0.052 5);BE值分别是(-4.616±5.048)mmol/L和(-1.82±2.047)mmol/L;HCO3-值分别是(22.81±5.246)mmo/L和(24.725±2.38)mmol/L。其中体重、EPO、NRBC/100 WBC、NRBC、pH、BE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RBC、HCO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经过相关性分析,SGA组的体重与EPO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470(P<0.05);AGA组的体重与EPO无相关性,r值为0.128(P>0.05)。③EPO分别和NRBC/100WBC、NRBC呈正相关,r值分别是0.642(P<0.05)和0.595(P<0.05);EPO分别和BE、HCO3呈负相关,r值分别是-0.434(P<0.05)和-0.487(P<0.05)。④SGA组根据预后两组颅内出血7名,包括死亡2名,缺氧缺血性脑病3名。头部CT正常的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率的比较,P<0.05,差异显著,说明EPO、有核红细胞的绝对计数显著升高的SGA预后较差。结论:①血中的EPO、NRBC/100WBC、NRBC、BE、pH在SGA组均明显高于AGA组,而RBC数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SGA组的体重与EPO呈显著负相关。③血中EPO分别与NRBC/100WBC,NRBC呈显著正相关,与BE、HCO3-呈负相关。④EPO、NRBC是反映小于胎龄儿慢性缺氧的理想指标,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为1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糖蛋白,主要由胎肝和成人肾皮质的成纤维细胞生成。EPO的表达受到多种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学调控。EPO与其受体结合后主要通过激活Jak2/stat5通路,进而激活Pim、c-Myc、OncostatinM、Bcl-2、Bcl-xL、SOCS和D-type cyclin等基因,在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起到抗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等重要作用。使用促红细胞生成剂上调血红蛋白含量,进而改善贫血患者的能量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使用存在一些副作用。本文对EPO表达调控机制及其在贫血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徐峰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555-4557
目的:研究不同用药时间、不同剂量的国产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产儿分为早期治疗A组、早期治疗B组和晚期治疗A组、晚期治疗B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早期治疗A组、早期治疗B组和晚期治疗A组、晚期治疗B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按不同用药时间、不同剂量给予rHuEPO治疗。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测定早产儿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总数(WBC)等,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各组Hb、RBC、Hct均逐渐下降,治疗后1、2、3、4周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治疗A组下降幅度最小,与对照组、早期治疗B组、晚期治疗A组、晚期治疗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产儿在出生后3天内使用rHuEPO750U/(kg.周),每周3次效果好,对于预防早产儿贫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