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将现有的半结构化的中医方剂文献数据和分科医案数据转化为规范化、结构化、有序化、面向领域问题求解的"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实践,为医疗诊治提供标准术语支持、配伍参考、风险(相恶)提示、配伍剂量等决策支持。方法经过反复的摸索最终形成了七个步骤的知识建模流程。①选择构建知识的范围,用来缩小领域知识容量,方便领域专家一次集中解决一类问题。②定义知识模板,知识模板的构思来源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冲突模板,用来规范领域专家和工程设计人员的信息交互。③数据整理。④治法术语组成元素的语义分析。⑤获取概念,扩展前人的研究,系统地抽取种子概念。⑥抽象本体关系。⑦设计语义模型,最终形成三元本体规则模式。结果和结论通过对中医领域知识建模的有益探索,对中医数字化和知识工程研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刍议中医方剂之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刚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3):244-244
纵观悠悠数千年祖国医学的历史长河 ,祖先给后人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方剂宝库。笔者在学习运用方剂之际 ,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多采的美学韵律。1 方剂中的物象美天文时令 ,地理气象这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 ,似涓涓细流 ,深深地渗透在源远流长的方剂长河中 ,赋予凝滞的中药以灵动的生命活力。譬如专治肾虚便秘的“济川煎”这个方名 ,即是形容该方补虚通便之功用 ,犹如资助河川以行舟车之意。还有用治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即是根据其功用有似御风的屏障 ,而又珍贵如玉之意。“泰山磐石散这个专治堕胎、滑胎的方剂 ,即是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改良算法的中医临床处方预评价方法,可以对中医临床处方组成进行智能识别和分析。方法:采用数学方法,在中药药性加权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并使用两个临床常用处方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对中医经典处方酸枣仁汤的分析,发现养心安神药占全方权重的0.46,故可推断出结果为"本方主要由养心安神药构成";对中医经典处方龟鹿二仙胶的分析,发现补阳药药味数量为1种,所占全方权重为0.56,补阴药药味数量2种,共占权重0.38,故可推断出结果为"本方主要由补阴药构成,以补阳药辅佐"。结论:该方法可以对中医临床处方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中医智能研究的实践,探讨中医方剂知识获取的方法。方法人工提炼和软件系统自动获取相结合,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获取中医方剂知识。结果完成了中医方剂所涉及的量效关系、药效关系、候效关系、素效关系、素证关系等知识的获取,归纳出知识获取的基本原则和对所提炼知识的评价方法。结论中医知识获取的研究是中医知识工程研究的首要环节,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医学这一复杂系统的概念知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挖掘并分析益智方剂药性组合层面的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90首益智方剂为数据源,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定性分析,挖掘使用频率较高的药性组合模式与药物组合,并基于“药性组合权值”对益智方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90首益智方剂中人参、远志、石菖蒲、茯苓、茯神等中药用药频率最高;置信度为100%,支持度>83%时,得到6条核心药性组合模式“温苦肾+温苦肺+温苦心”“温苦肾+平甘肾”“温苦肺+平甘肾”“平甘心+平甘肾”“平甘肾+平甘脾”“平甘肾+温苦心”;方剂用药组成上,置信度为100%,支持度>30%时,得到8条频繁项集。通过药性组合权值定量得出权重较高的药性组合为平甘肾、温苦心、平甘心、平甘脾、温苦肾、温甘肾、温苦肺、温辛心、温甘脾等。结论:药性组合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方剂配伍规律,益智类方剂多有开窍醒神、益肝补脾、解郁安神、补气健脾等功效。采用的方法对临床用药和经典方剂的传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上中医方剂信息分析处理系统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集查询与分析处理功能于一体的中医方剂数据库,其系统的建立需要有功能强大的方剂数据库做为基础,以及开发出相应的网上程序。本文简要地描述了系统建立的基础,可实现的功能以及实际应用范例。  相似文献   

7.
中医方剂定量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现代工程科学计算方法的启发并结合中医药的实际,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医方剂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一些典型传统方剂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医方剂的作用,且可以通过药味加减的计算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赵威  赵致镛 《四川中医》2002,20(11):7-8
对中医方剂蝇各味中药之间互相作用的微观化学反应的研究,是当今中药复方即中医方剂研究的最大难题,笔者发现数学中的集合论与传统中医药和方剂学理论是一致的,即从宏观方面予以阐述,从而避开现今仅从微观化学反应方面进行研究所面临的一些难题,故此作了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永超  王鹰 《世界中医药》2012,7(5):440-442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历代医家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整理和发挥,方剂数量在不断增长。任何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动态变化,兴衰增减也必然体现在中医方剂发展变化过程中。通过普查、筛选、合并、挖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浩如烟海的古今方剂中筛选出既能有效记忆,又切合临床需要的中医临床基本方剂,从前人多做加法到客观合理的减法,并结合临床和实验有所创新是中医临床方剂筛选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方剂主治又称方剂适应证,简称为“方证”。是临床中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治疗经验提出的疾病病机,或病名和症状的统一体,也是在临床运用成方的实践中,根据药物组成、方剂的配伍功用推导出所治疾病病机及其临床表现的综合证候。  相似文献   

11.
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肿瘤医院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的应用情况,为指导中药房工作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和分析肿瘤医院2011全年门诊中医处方各中药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剂量和每张处方的平均药味、平均帖数、平均帖价。结果:用药频次排序前30味的中药使用频度均在14%以上,主要为补气药、利湿化痰药、清热解毒药,其中排前5位的药品依次为茯苓、薏苡仁、炒白术、炒黄芩、山药;每张中医处方的平均药味为18.4味、平均帖数为15.2帖、均次价格为913.95元、平均帖价为60.11元。结论:肿瘤的中医治疗以扶正药为主,祛邪为辅、做到补虚适度、补虚不留邪,中药治疗对于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后调节各方面生理机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体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用药剂量偏大,药味偏多,价格偏高,应进一步规范其临床使用,加强用药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该研究基于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采用距离聚类、距离聚类结合伪清零指令(BIC)准则2种方法模拟医生临床诊疗过程,挖掘某一临床医生治疗特定病证的核心处方.方法:该研究认为中医临床处方可分为治疗主证的核心处方和治疗兼证的随证加减用药部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导出治疗特定疾病病历资料,采用距离聚类、距离聚类...  相似文献   

13.
清代著名医药学家徐大椿有"方药离合论",指出"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方以药成,药为方统,方药似合实离,离而仍合;药必合方,方必本药,一有偏失,方药俱废.药物必合气味七情,遵君臣佐使以成方.方药离合的关键在配伍,以配伍合和药之偏性而成方之法度,乃得方药离合之要义.故明晰方药离合之义,谨遵方药配伍之理,有助于增进对方与药的认识,促进方与药的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中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的新方法。方法 :运用科学计算可视化原理 ,建立了仪器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空间投影变换方法对药材的红外光谱分析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现特征提取和高维数据空间的降维 ,进而采用二维灰度图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获取中药材质量的特征指纹图谱。结果 :对野生、栽培桑白皮及其伪品共 42个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样品鉴别的准确率达到 90.5%。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的中药材质量鉴定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数据库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文献,构建肺结节方药数据库,利用SPSS 26.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肺结节处方进行性味归经、使用频次、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复杂网络等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122首,19大类中药,194味中药,中药使用总频次为1 917次。药性以寒、温及平性为主,药味以苦、甘和辛味为主;归经以脾(胃)、肺(大肠)和肝(胆)经为主。中药使用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药、活血化瘀药及理气药为主。中药使用频次靠前的中药为甘草、浙贝母、黄芪、茯苓、当归、白术、半夏、牡蛎、夏枯草、川芎等。关联规则得到6组关联度较强的中药组合。聚类分析分为5组聚类中药组合。复杂网络分析显示以健脾益气、养阴、化痰散结、养血活血、行气类药物为主。结论:肺结节病机本虚标实,以肺脾气虚为本,以气滞、痰凝、血瘀有形结节为标,治宜肺脾同治、肝肺同治,临证应重视培土生金、气阴双补、苦降辛开、调气畅血等理论的应用,处方以四君子汤、二陈汤、沙参麦冬汤及柴胡疏肝散加减为核心,兼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法。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性理论主要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相关项目各方面不同层次的探索,在实验性研究方面尤其是围绕某一药性属性的关键要素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清热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凉血及清虚热等功效,主要适用于外邪传里化热,或热邪直中于里,或阴虚火旺,出现以发热、舌红、脉数为主要表现的里热证,如气分实热证、湿热泻痢和黄疸、痈肿疮疡、温毒发斑、痈肿疮毒以及热病伤阴、阴虚潮热等,临床应用价值高,现代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因其性偏寒,又常作为中药药性理论和实验研究的代表性药物。本文对近年来清热药在中药药性理论的相关研究(四气、五味、归经、毒性)作一综述,以期较全面地展示清热药的功能属性和作用机制研究现状,系统归纳总结研究方法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清热药的现代研究提供启示和参考,也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和总结含酸枣仁治疗失眠经方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方剂数据库"中含酸枣仁治疗失眠的所有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包含酸枣仁的治疗失眠方剂183首,其中2味药核心组合模式"酸枣仁、茯苓"频度出现最多,为137次;3味药核心组合模式"人参,茯苓,酸枣仁"频度为104次;4味药核心组合模式"人参,甘草,茯苓,酸枣仁"频度为55次;5味药的核心组合模式"人参,甘草,麦冬,茯苓,酸枣仁"频度为34次。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酸枣仁汤、大酸枣汤、小酸枣汤等方剂治疗失眠是合理使用核心药物的常用组合方剂,药物之间的关联是以核心药物酸枣仁、人参、茯苓、甘草、川芎等之间的关联为基础而不断丰富扩展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1307首方剂的平性药病证配伍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1 307首方剂的药性组方规律,探讨平性药临床用药规律。方法:从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中筛选1 307首方剂,并以《药典》记的载药性为判定依据,将获得的数据录入"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分析了寒热平药性与组方角色的关系、寒热平药性组方角色与主治病证的关系等;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平性药配伍与不同病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两两相关分析及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平性药作使药者为寒、热药的3.9倍,平性药作君、臣药的方剂,以治疗气虚证者最多,其次是瘀血证和痰湿证;平性药在寒证、热证、不寒不热证、寒热错杂证的总体应用频率分别为22%,18%,25%,18%,在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中的总体应用频率分别为27%,17%,25%;在气虚证、血虚证、寒证、不寒不热证、虚证中,平性药的应用频次分别是寒性药+热性药的1.5,1.4,1.4,1.6,1.2倍。结论:平性药在组方配伍时最常作使药;平性药多用于虚证和虚实夹杂证,是气虚证、血虚证、寒证、不寒不热证、虚证等病证的常用药,比寒热药物更宜于临床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9.
总结23首局部单独治疗白癜风的中药外用药,概述其主要成分及临床疗效,并进行组方与疗效分析,找出其组方原则和用药规律,以期对白癜风的外用治疗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