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H+-Mn2+-CH3COCH3-BrO3-为振荡体系,以待鉴别中草药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进行中药鉴别。不同中药底物的化学振荡体系获得各具特色的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并且指纹图谱的重现性良好。因此可以利用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易混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药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并考察反应温度、转速、药材加入量等影响因素。方法:采用B-Z化学振荡技术,在以丙二酸为耗散物的BrO3-+H++Ce4++丙二酸振荡体系中,加入中药辛夷作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信息参数,绘制其指纹图谱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315 K,转速为400 r·min-1,药材加入量为0.15 g。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快速、直观,可以用于辛夷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赵微微  索建兰  秦蓓 《陕西中医》2010,31(7):899-901
目的:拟得到半夏、桑枝、麦冬、防己等四种草药的特征振荡图谱,为中草药的辨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振荡技术,利用"BrO3--H+-Mn2+-丙酮"振荡器进行本试验;结果得到了四种草药的特征振荡图谱和各个体系底物的振荡浓度范围,而且对其特征参数(振荡诱导期、周期、振幅及振荡寿命)进行了研究。结论这些振荡指纹图谱可用于辨识中草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B-Z化学振荡体系建立不同生长期当归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采收不同生长期当归20批,采用H2SO4-KBr O3-CH2(COOH)2-Mn SO4为振荡体系,以当归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当归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不同生长期当归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的波形及振荡参数经主成分分析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应用该方法可以简便、快速、直观地对不同生长期当归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党参与秦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党参与秦艽的非线性电化学鉴别方法。方法:在玻璃反应器中加入粒径小于0.125 mm的中草药粉一定量(准确到0.002 g)作为反应的底物,采用H+-Mn2+-CH3COCH3-Br O-3为振荡体系,控制温度310 K和搅拌速度500 r·min-1。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铂电极作指示电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利用Origin 7.5软件绘制E-t曲线,获得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考察图谱的特征参数:最高电位、诱导时间、振荡寿命、振荡周期,计算反应的活化能,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的重复性良好,直观上看党参与秦艽的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征参数也有明显的不同,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两类。结论:可以利用此方法鉴别党参与秦艽。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白及电化学指纹图谱,对白及与其伪品“水白及”进行鉴别研究,为其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elousov-Zhabotinski(B-Z)振荡反应研究白及及其伪品的电化学指纹图谱,以BrO-3+H++Ce4++丙二酸为震荡体系,考查温度、转速、加入量等条件对指纹图谱的影响;最佳测定条件为温度310 K、转速600 r/min、白及粉末加入量0.1000 g。结果:白及与其伪品“水白及”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特征参数相差较大。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的峰形、振荡寿命、振荡周期及诱导时间等特征参数可以作为白及与其伪品“水白及”的有效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木通的电化学指纹图谱,考察反应温度、药材加入量等影响因素,并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中药木通进行鉴别。方法:采用B-Z震荡技术,将木通粉末加入以丙二酸为耗散物的BrO~(3-)+H~++Ce~(4+)+丙二酸振荡体系中,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用Origin软件绘制电位(E)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计算数据,分析图谱。结果:考察了不同条件对B-Z振荡图谱的影响,获得了不同产地木通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并对其电化学指纹图谱进行了探讨。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310 K、转速400 r·min~(-1)、药材加入量为0.200 0 g。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简便、快速、直观,可方便地用于不同产地木通的区分和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中药作为底物的非线性反应,建立天南星科植物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H+-Mn2+-CH3COCH3-Br O3-为振荡体系,一定量的中草药粉末作为反应的底物。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铂电极作指示电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利用Origin7.5软件绘制E-t曲线,获得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的重复性良好,3种药材的指纹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别。结论可以利用此方法鉴别天南星科药材。  相似文献   

9.
苍术电化学指纹图谱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苍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并与白术进行比较。方法:以H2S04-CH3COCH3-MnsO4-KBrO3为化学振荡体系、中药苍术为振荡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绘制化学振荡曲线。结果:得到了苍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反应在诱导期活化能为73.28kJ/mol、振荡期活化能为70.69kJ/tool。浓度与诱导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苍术与白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有明显区别。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可以用来鉴别苍术与白术,该方法简便、易行,是一种较好的鉴别中草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该文提出了BrO-3-Ce(SO4)2-H2SO4-丙二酸/酒石酸复合有机振荡反应体系,在考察各组分浓度对空白体系稳定性和特征参数影响的基础上,获得了30种中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电化学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的识别、不同部位区分及道地性鉴定,快速、灵敏、准确。同时,探讨并验证了振荡机制及中药指纹图谱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黄连及其伪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黄连及其伪品进行鉴别。方法:通过电化学振荡技术获得黄连及其伪品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根据指纹图谱及其特征参数区别鉴定。结果:黄连及其伪品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差异性明显。结论: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能直接、快速、准确地鉴别中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结合HPLC对天麻的产地进行鉴别,并对不同产地天麻中天麻素及整体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集了云南、湖北、贵州和东北三省4个产地天麻,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及HPLC指纹图谱对其产地进行鉴别。采用硫酸+硫酸锰+溴酸钠+丙酮+样品成分振荡体系,以天麻样本作振荡底物,建立天麻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结合图谱显著的直观差异及系统相似度模式识别对不同产地天麻进行鉴别评价,并测定不同产地天麻活性物质相对整体含量。同时,建立4个产地天麻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并测定不同产地天麻的天麻素含量。结果:非线性指纹图谱法与HPLC指纹图谱分类结果一致,均能把天麻的产地给予溯源。活性成分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天麻存在品质差异,两种方法相结合,既能对单个活性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又可获得活性成分整体含量的结果。结论:该研究为天麻的产地鉴别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快速的新方法,为科学表征天麻活性成分含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华东、华中不同地区3家医院"十八反"中乌头组反药应用情况进行临床调研和对比分析,探讨"十八反"乌头组反药同方配伍在临床应用的现状及特点。方法:从不同地区的临床应用处方中收集含乌头组"十八反"药对的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的方法分析药物的配伍特点。结果:"十八反"同方配伍分析显示,在两地区的临床处方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药对是附子-半夏的配伍,支持度为44.45%,占有较大的比重,达到所有调研处方的一半;两地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半夏,支持度达到76.24%;取支持度前10的药物比较,核心药物除附子、半夏外,华中地区前10的药物多是温中补气类药物,如干姜、白术、党参等,而华东地区前10的药物多是活血养血类药物,如当归、川芎、丹参等;取支持度前10的药对比较,除附子-半夏外,华中地区临床应用的核心药对主要为化痰温中类药物配伍,如半夏-甘草、半夏-干姜等;而华东地区则主要是以活血补气类药物配伍,如白术-半夏、当归-半夏等;在两地区处方中出现的核心药组频率最高的为附子-甘草-半夏三药的配伍,支持度高达59.73%,在所有药组的应用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结论:临床存在"十八反"乌头组反药同方配伍应用情况,其中以附子与半夏的配伍应用为多,但是"十八反"同方配伍药物在两地区临床上的应用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金匮要略》中单药和药对的使用规律和特点,并与《伤寒论》的方合并后找出《伤寒杂病论》中单药和药对的使用规律和特点,最终找出张仲景的用药规律。方法:对《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中的方(除单方)分别采用双向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方法,分4组统计出单药和药对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找出支持度高于0.1的单药和支持度、置信度高于0.05的药对。结果:1,3组前6位高频单药有甘草、桂枝、生姜、大枣、半夏、芍药;2,4组有桂枝、半夏、芍药、茯苓、干姜、人参;2组前6位高频药对有桂枝、芍药;半夏、干姜;桂枝、茯苓;桂枝、白术;人参、桂枝;人参、半夏;4组有桂枝、芍药;人参、半夏;人参、桂枝;人参、干姜;桂枝、茯苓;桂枝、麻黄。结论:《金匮要略》用药多温,重扶阳;张仲景治内科杂病,侧重补虚,扶正祛邪,治外感病,偏向驱邪,常用解表法;始终保脾胃,重后天之本;药物使用有明显的核心倾向,形成以核心药物为主体,以常用药对为纽带的方族;从所使用的核心药物、常用药对来看,《伤寒论》、《金匮要略》处方用药大体一致,后者用药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5.
杨冰月  李敏  吴发明  夏琴  周海玉  彭亮 《中草药》2015,46(17):2586-2592
目的 建立半夏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和京半夏止咳效价测定的模型与方法,为初步探索生物效价测定法用于评价半夏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小鼠浓氨水引咳模型,采用量反应平行线(2.2)法建立半夏及其炮制品止咳效价的测定方法,测定其效价值,并结合总有机酸定量测定结果,分析总有机酸的量与生物效价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半夏炮制后,止咳效价值均升高;京半夏的止咳效价值最大,为2 105.59 U/g;其后依次为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半夏止咳效价值最小,为京半夏的1/3。结合总有机酸定量分析,半夏及其炮制品的止咳效价与总有机酸的量相关,其R2为0.692 0~0.917 8,表现为总有机酸的量增加,止咳效价值增大,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精密度良好,适用于半夏及其炮制品止咳效价的测定,可作为评价其质量的方法,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构建中药质控新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B-Z振荡反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中药木瓜进行鉴别.方法:将木瓜加入H2SO4-CH2(COOH)2-Ce(SO4)2-KBrO3中,组成B-Z化学振荡体系,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并对木瓜用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为12 mL3.0 mol·L-1H2SO4溶液、6 mL0.4 mol·L-1CH2(COOH)2溶液、3 mL 0.005 mol·L-1 Ce(SO4)2和3 mL0.2mol·L-1 KBrO3溶液,温度310 K,加入0.3g的木瓜粉末.结果:通过对不同产地木瓜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发现不同产地木瓜的指纹图谱主要参数有较大区别.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方便的用于不同产地木瓜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半夏为我国常用的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药用半夏制品除包括生半夏之外,还有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等半夏炮制品。通过对半夏制剂质量控制情况的分析和探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修订提供参考,促进含半夏及半夏炮制品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牡丹皮等10种中药和土槿皮乙酸体外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10种中药为牡丹皮,黄连,丁香,肉桂,高良姜,桂枝,知母,苦参,蛇床子,白花蛇舌草,用水煎煮后浓缩,提取物用DMSO溶解,培养基稀释,体外微量稀释法检测药物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抑制生物膜50%的浓度(SMIC50)的作用。结果:土槿皮乙酸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6 mg.L-1,对生物膜的SMIC50是31.2 mg.L-1。牡丹皮和高良姜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MIC50分别125,250 mg.L-1。黄连,丁香,肉桂,桂枝,知母,苦参,蛇床子,白花蛇舌草在2 000 mg.L-1均没有表现出抑菌活性。结论:体外微量稀释法检测到土槿皮乙酸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和生物膜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种中药材中仅牡丹皮和高良姜的水煎液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他8种中药材的水煎液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中药抗真菌活性的评价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半夏、醇制半夏和清半夏的刺激性毒性和三者的液相指纹图谱,考察半夏醇制方法的合理性.方法 通过比较半夏、醇制半夏和清半夏对家兔眼结膜的刺激性和对大鼠腹腔渗出液中PGE2含有量的影响,考察醇制对半夏刺激性毒性的影响.Megres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体积流量0.6 mL/min,柱温30℃,鸟苷为对照峰,建立并比较3种半夏的HPLC指纹图谱,考察醇制对半夏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 醇制半夏能够降低对家兔眼结膜的刺激性,使大鼠腹腔渗出液PGE2量降低,该作用与清半夏相当.半夏醇制后指纹图谱变化不大,而清半夏特征指纹峰数目及峰面积显著降低.结论 醇制能够达到降低半夏刺激性毒性的作用,且对半夏中核苷等水溶性成分无显著影响,醇制法可作为半夏减毒存效新方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