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乳腺常见疾病之一,大量临床资料支持本病为良性病变,但也有一定的癌变率,有报道[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率6%~8%.治疗多采用乳腺病变导管或区段腺体切除,可取得满意疗效,术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诊治: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近 2 0年中收治的 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IP)癌变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未能确诊 ,8例术中冷冻切片考虑IP癌变。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根治术 7例 ,乳房单纯切除 2例 ,区段切除 1例。 7例行根治术者行腋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均无转移 ;1例区段切除术后 2年复发。提示 :IP癌变术前诊断困难 ,彩超及乳管镜有助于定位活检 ,术中冷冻切片有助于确诊。治疗以选择乳房单纯切除术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切口直视下切除扩张乳管治疗乳头溢液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01年10月~2005年8月在环乳晕小切口美兰标记直视下切除扩张乳管治疗的3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中病理证实31例为良性病变(主要是导管内乳头状瘤、乳房囊性增生病),行扩张乳管及周围少许乳腺组织切除,1例诊为乳腺导管内癌行保乳手术.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应用美兰标记切除扩张乳管治于疗乳头溢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有病理诊断的9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随诊资料。在局麻下经病变导管注射美蓝染色定位后,行导管区段切除术72例,肿瘤切除术12例,象限切除4例,单纯乳腺切除术2例。术后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检查,诊断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72例,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1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合并不典型增生4例。结果 90例患者门诊随访,患乳无溢液复发及癌变。保留乳房者88例无乳头缺血坏死、无明显变形。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应根据临床特征,合理选择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诊治:附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s,IP)癌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多来收治的22例IP癌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2例IP癌变占同期收治IP患者的4.61%(22/477),占乳腺癌患者的5.96%(22/369)。其中未曾行病理切片检查的20例患者术前均未确诊,术中冷冻切片确诊13例,7例未能确诊。22例中行区段切除2例,乳房单纯切除16例,改良根治术4例(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均无转移)。结论IP癌变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冷冻切片有助于确诊。治疗以选择性乳房单纯切除为宜。  相似文献   

6.
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主要方法。我们对8例单侧乳房单个乳管溢液考虑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应用亚甲蓝染色、可弯曲金属导丝引导下的乳管段切除术,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晕旁弧形切口和劈开半乳头放射状切口2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乳腺纤维导管镜下行美兰定位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8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采用乳晕旁弧形切口,35例采用劈开半乳头放射状切口。 结果:乳腺纤维导管镜确定病变象限应用美兰染色后行乳腺区段切除,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乳晕旁弧形切口和劈开半乳头放射状切口2种切口均能安全、准确切除病灶,效果良好,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无复发病例,切口美观。 结论:乳腺纤维导管镜结合美兰染色定位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2种切口均适宜,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8年至2006年共收治54例单纯性乳头溢液患者,采用乳头内置管引导,注入适量美蓝标记,选择性区段切除蓝染导管及腺体,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4例均为非哺乳期女性,平均年龄46岁(28~59岁)。发病时间为3个月~2年。本组均未触及肿块,其中12例已行一次乳腺部分切除术仍有溢液。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均为单侧,血性溢液34例,浆液性溢液15例,水样5例。检查:细胞学检查32例中可疑癌细胞1例。B超检查50例中乳腺导管扩张症4例,乳腺小叶增生6例。钼靶X线检查34例,1例疑乳癌。乳管镜检查17例中导管内乳头状瘤7例,乳头状瘤病3例,乳腺导管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管镜辅助切除乳腺Ⅰ、Ⅱ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2006年2~8月,对20例Ⅰ、Ⅱ级乳管内单发乳头状瘤行乳管镜辅助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乳管镜辅助准确定位,经乳管镜注入极少量稀释美蓝(1:1~1:1.5)使病变乳管蓝染,根据体表乳管镜光斑位置,选择乳晕旁小切口(1—2cm),找到蓝染的乳管,从乳头下断扎,向腺体方向游离乳管及周围少许乳腺组织,远端距肿物1~2cm,剖开乳管确认肿瘤,切除病变乳管,送病理检查。结果20例均顺利找到病变乳管并切除,并于乳管内找到肿瘤。手术时间30-60min,中位时间50min,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术后病理均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随访2—8个月,中位时间5个月,无乳头溢液及肿瘤复发。结论乳管镜辅助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疗效满意,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定位针引导下的乳管内隆起样病变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乳管镜和乳腺定位针对乳管内隆起样病变的诊断和指导微创手术的价值。方法对103例不伴有乳腺肿块的乳头溢液病人行乳管镜检查,其中63例乳管内隆起样病变行乳腺定位针定位,乳晕弧形切口手术切除定位针及周围1cm腺体组织一并送术中冰冻,导管内单发乳头状瘤者结束手术,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导管内癌行单纯乳房切除联合一期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自体再造术。结果冰冻及术后病理诊断导管内单发乳头状瘤59例(93.6%),乳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3.2%),导管内癌2例(3.2%)。5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3个月复查,无溢液症状及明显不适。结论定位针引导下的乳管内隆起样病变手术切除范围小,创伤小,乳房外形基本无改变,手术切除率和病理标本检出率高,误诊和漏诊少。  相似文献   

11.
53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变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7年来收治的53例PHPT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PHPT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发病以20~50岁为多,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程迁延,误诊率高。全组均表现为不同程度骨病变,其中泌尿系结石加骨病变11例(20.8%)。51例(96.2%)血清钙升高,48例(90.6%)FTH检查均增高。1991年后术前联合B超,CT扫描及甲状旁腺核素扫描,术前定位诊断准确。手术方式以直接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为主,占86.7%,一次手术治愈率97.4%。术后随访10个月~10余年,除15例严重骨畸形改善不明显外,其他症状及体征均不同程度缓解,化验指标恢复正常,无永久性甲旁减或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PHPT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有效的病灶切除治疗,可减少严重骨病变的发生,减少致残率,术前影像定位检查的联合使用,综合判断,能够提高定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63例原发性腹膜后肉瘤 (脂肪肉瘤和平滑肌肉瘤 )的治疗效果、预后因素等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率为 88.2 % ,其中联合脏器切除为 2 1.6% ,无围手术期死亡。脂肪肉瘤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 3 6.5个月 ,平滑肌肉瘤为 2 7.6个月。高分化肿瘤术后平均生存时间 3 7.4个月 ,中低分化肿瘤仅 18.1个月 (P <0 .0 1)。 3 2例作再次手术 ,其中肿瘤完全切除率为 62 .5 % (2 0 /3 2 ) ,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 19.8个月 ,其中 2 8.1%术后病理类型发生变化。结论 手术切除整个肿瘤及侵及的周围脏器是治疗的最佳手段 ,对局部复发的肿瘤争取再次手术 ,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能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7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外科诊治经验,以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2002年收治的7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中,良性肿瘤占20.8%(15/72),恶性肿瘤占79.2%(57/72)。良性肿瘤以腺瘤及平滑肌瘤多见,各占40.0%(6/15)。恶性肿瘤以腺癌多见,占36.8%(21/57),其次为恶性淋巴瘤,占30.0%(17/57)。X线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B超、CT、内镜、肠系膜血管造影也有助于诊断。本组术前误诊率为62.5%。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率为33.3%(25/72),术前主要以急性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急性阑尾炎等为主要诊断。本组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47.5%,25.0%。结论 小肠肿瘤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与急诊手术率高。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小肠分段造影是空回肠肿瘤的重要诊断手段;低张造影和纤维内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的最佳选择。一经诊断,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单侧探查治疗甲状旁腺腺瘤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术中单侧探查治疗甲状旁腺腺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年间收治的l5例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资料,及采用术前影像学定位和术中单侧探查的经验。结果 在术前超声,CT,MRI及99mTc-MIBI核素扫描检查指导下,l5例甲状旁腺腺瘤的单侧探查均获得成功,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若有良好的术前影像学定位,甲状旁腺腺瘤的单侧探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的治疗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性结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包括急诊手术80例,其中右半结肠癌25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手术,左半结肠癌45例中一期切除吻合37例,直肠癌10例,均行急诊手术。择期性手术23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肺部感染2例,盆腔感染1例,死亡1例,余均治愈出院。 结论:对于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除非有急诊手术指征,应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1~3d,尽可能转为择期性手术;只要恰当掌握适应证,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比较安全的;对于腹腔污染严重、肠壁穿孔,也应尽可能采用一期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6.
反流性胆管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反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手术治疗反流性胆管炎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自发性反流性胆管炎42例,医源性反流性胆管炎18例。结果1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胆外瘘6例,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和膈下感染各2例。2例膈下感染分别经穿刺引流和手术引流治愈,另11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无手术死亡。55例(91.7%)随访3~12年。疗效优42例,良9例,差2例;另2例在随访期间分别死于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结论根据胆道基本病变和胆管壁缺损范围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反流性胆管炎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腺癌94例(74.6%),其中有2例为桥本氏病合并甲瘤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例还合并有甲亢,滤泡状腺癌20例(15.9%),髓样癌5例(4.0%),未分化癌4例(3.2%),恶性淋巴瘤2例(1.6%),鳞状细胞癌1例.126例中肿瘤直径小于1 cm的甲状腺微小癌(TMC)56例,均为乳头状腺癌.术后随访5年以上78例,1~5年36例,生活质量均为良好.未分化癌4例均于术后3~6个月死亡,2例髓样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1年均因肺转移死于咯血.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可避免因漏诊再次手术,术后应早期尽量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8.
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及采取局切除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9年来行局部切除治疗的 1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 0 %以黄疸为主要症状 ,常伴有上腹隐痛不适。术前十二指肠镜活检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 75 .0 %。全无手术死亡。 83 .3 %的病例获随访 1~ 5年 ,良性肿瘤 5例术后均恢复原工作 ,T1 期高分化腺癌 4例术后存活至今 ,分别达 62 ,3 1,84,3 6个月。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对于良性乳头肿瘤及T1 期高分化腺癌 ,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术式的选择 ,但术中严格要求完整切除 ,边缘无瘤残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头癌侵犯肠膜上静脉及/或门静脉时手术切除的方法,以及胰头癌姑息性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3年间手术治疗的71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有血管侵犯者,采取直接切断胰腺的方法切除肿瘤,配合局部放疗、化疗.结果手术切除率57.7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2.54%;死亡1例(肺炎并发多器官衰竭).术后6个月生存率100%,1年81.69%,2年40.85%.结论直接切断胰腺的方法简单、安全,可以显著提高进展期胰头癌手术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胆囊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癌治疗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1980-1999年收治132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岁,女与男之比为1.5:1。80%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以腺癌为主(87.1%)。前期组(1990年12月前):单纯胆囊切除11例,胆囊癌根治术9例,胆囊癌扩大根治术5例,姑息性内或外引流术15例,剖腹活检术30例,手术死亡4例,术后并发症20例,其中胆漏4例,胰漏2例。后期组(1991年元月起):根治性单纯胆囊切除3例,单纯胆囊切除2例,胆囊癌根治术16例,胆囊癌扩大根治术24例,姑息性内或外引流术9例,剖腹活检术8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其中胆漏1例,胰漏1例。胆囊癌前期组根治切除率35.7%,后期组根治切除率72.6%。结论 外科技术提高和新的手术器械彭氏多功能解剖器(PMOD)的应用能提高胆囊癌切除率。扩大根治术是治疗中晚期胆囊癌积极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