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 了解宝山区是否存在大肠杆菌O157∶H7以及动物带菌和食品、水源的污染情况。  [方法 ] 对采集的肉、乳制品、家禽、家畜粪便 ,快餐原料、各类水源等标本应用免疫磁珠法集菌进行E .coliO157∶H7分离和鉴定。  [结果 ] 共采集家禽、家畜、肉乳制品、快餐原料、各类水源等标本 610份 ,检出E .coliO157∶H73株 ,总检出率为 0 .49%。其中以肉类制品检出率最高 ,为 1.3 7% ;其次为其它标本 ,检出率为 1.0 2 % ,家禽、家畜粪便 ,检出率为 0 .3 8%。  [结论 ] 宝山区存在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爆发或流行的隐患  相似文献   

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 5 7∶H7是 1 982年新发现的肠道致病菌 ,它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国内外调查和监测表明 ,家畜和家禽是大肠杆菌 O1 5 7∶ H7的宿主。闵行区作为上海市O1 5 7∶H7监测点 ,每年在大肠杆菌 O1 5 7∶ H7流行季节 ( 5~ 1 0月 )采集牛、猪或鸡粪便作O1 5 7∶H7检测。 2 0 0 3年闵行区应用免疫磁珠法首次在猪粪便和种畜场饲养员中检出O1 5 7∶ H7大肠杆菌。2 0 0 3年 7月 ,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华漕镇某种畜场采集 70份猪粪、种畜场饲养员 1 9人及冲洗猪圈井 3件进行 O…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O157∶H7大肠杆菌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 [方法 ] 2 0 0 1年 5~ 10月在太康县采集腹泻病人、家畜家禽、外环境标本 ,用O157∶H7大肠杆菌特异性筛查法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 ,应用细胞学技术进行毒素因子测定。 [结果 ]检测 12 14份标本 ,5 2份检出O157∶H7大肠杆菌 ,并测出毒素基因 ,显示有 5个毒素因子组合型。其中 ,3 40份腹泻病人标本 12份检出 ,70 4份家畜家禽粪便 3 2份检出 ,13 3份坑塘水、蔬菜、生熟肉食等标本 7份检出 ,3 7份苍蝇标本 1份检出。[结论 ]O157∶H7大肠杆菌在腹泻病人及家畜家禽中散在而较为广泛存在 ,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2005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恩平  刘灵芝  张燕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55-2456
目的:了解郑州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腹泻病人中的检出情况和宿主动物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对采集的宿主动物和腹泻病人粪便及食品应用免疫磁珠富集分离法进行大肠杆菌O157∶H7分离和鉴定.结果:郑州市内共发现3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病例,首次从腹泻病人中检出产毒O157∶H7菌株,采集5种以上动物粪便标本共计475份,从牛粪(247份)中分离到16株O157∶H7,检出率为6.48%,从羊粪(33份)中分离到3株O157∶H7,检出率为9.10%,并检出3株产毒O157∶H7菌株.采集5类市售食品共146份,未分离到O157∶H7.结论:郑州市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我市水产品中 O15 7大肠杆菌的污染情况 ,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 VIDAS (E.coliO15 7)试条及 E.coli O15 7检测卡对样品进行初筛 ,初筛阳性的样品再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 :2 6份水产品中检出 2株 O15 7∶ H7大肠杆菌 ,检出率 7.6 9%。结论 :我市部分水产品中存在 O15 7∶ H7大肠杆菌的污染 ,防治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O157∶H7宿主动物及传染源3年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明家禽家畜的O15 7∶H7感染与饲养情况。方法 :用细菌学与PCR等技术检测O15 7∶H7及其毒力基因。结果 :从牛、羊、猪、鸡的粪便中检出O15 7∶H7及其毒力基因VT2 、eaeA和hly ,带菌率的高低依次为牛 >羊 >鸡 >猪 ,腹泻病流行前期禽畜的带菌率高于流行期 ;该地农村禽畜饲养密度高 ,户饲养数 10 .2只 (头 ) ,人均 2 .4只 (头 ) ,饲养方式以散养为主 ,散养率 87.76%。结论 :牛、羊、猪、鸡是该地O15 7∶H 7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加强对其实行良好的饲养方式与粪便无害化管理及注重个人与环境卫生是防治O15 7∶H7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河南省局部地区腹泻病人感染及携带大肠杆菌O15 7∶H7的情况 ,观察带菌时间及预后。[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监测方法发现病人 ,通过病人粪便mEC肉汤增菌 14h、胶体金免疫卡筛选、免疫磁珠法集菌、CHROMAGAR O15 7∶H7显色培养基分离、rfbO15 7、rfbO111、hlyA、stx1、stx2、eaeA引物PCR扩增方法进行毒力因子测定等方法 ,观察、研究感染病人的发病和预后。[结果 ]从 130 3份腹泻病人中共分离出的 38株O15 7∶H7菌株 ,检出率 2 9% ,PCRrfbO15 7扩增均为阳性。其中 2株具有stx2、hlyA和eaeA毒力基因 ,36株为O15 7∶H7不产毒株。[结论 ]我省首次从病人中分离出O15 7∶H7产毒株 ,病人发病后可于第 3~ 8d内检出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O_(157)∶H_7大肠杆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首次在腹泻病人和牛便中检出O157∶H7出血性大肠 (EHEC)杆菌。共监测水及水生动物、蔬菜、牛肉、家禽及家畜粪便、腹泻病人便 12种 6 5 7份样品 ,其中河湖水 72份、水生动物 11份、蔬菜类 74份、牛肉 44份、牛便 111份、猪便 2 1份、鸡便 2 3份、鸭便 16份、鹅便 10份、腹泻病人便 2 75份。在2 75份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 2株O157∶H7大肠杆菌 ,检出率为0 73%。 111份牛便中检出O157∶H7大肠杆菌 ,检出率为1 80 % ,其它样品中均未检出。根据菌落形态、菌体形态、血清学试验、生物化学试验等均符合EHECO157∶H7大肠杆菌特性 ,并测定了其溶血素及Vero细胞毒素 (LSF) ,均为阳性。通过病例调查 ,感染因素可能为个人卫生差及生食蔬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肠埃希菌O15 7∶H 7在腹泻病人中的检出情况和宿主动物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根据广覆盖的原则 ,选择 8家大型综合医院作为O15 7∶H7监测点 ,监测腹泻病人的带菌情况 ;其中 2家医院的肾病内科监测可疑肾衰病人 ,选择 3家养殖场 ,采集猪、奶牛、鸡的粪便标本 ,采集生猪肉、奶制品等 ,用mEC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 ,用“金卡”作初筛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进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  8家监测点共监测腹泻病人 85 8例 ,肾病内科肾衰病人 6例 ,未检出大肠埃希菌O15 7∶H7或O15 7∶H-;3个宿主动物监测点共采集奶牛、猪、鸡的粪便标本 3 18份 ,检出大肠埃希菌O15 7∶H-8株 ,带菌率为 2 .5 2 % ,其中猪的带菌率最高为 5 .88% ,奶牛为 1.96% ,鸡未检出 ;食品类生猪肉中检出 1株O15 7∶H-,检出率为 1.0 0 % ;对 9株菌株进行O抗原PCR和H抗原PCR鉴定 ,O抗原均为阳性 ,H抗原为阴性 ;单克隆血清抗体 6株阳性 ;并进行毒力基因鉴定 ,均为阴性。结论 武汉市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O15 7∶H7病人 ,猪和奶牛是主要宿主 ,其带菌率没有明显差异 ,生猪带菌率有明显的上升 ,且从生猪肉中检出 1株O15 7∶H-,尚未检出带病毒基因的菌株 ;而武汉市居民以食用猪肉为主 ,值得密切关注。提示加强宿主动物和食品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一起外籍船舶船员感染性腹泻疫情进行病原学检测。方法 采集外籍船舶船员的粪便10份、肛拭子样本16份、血液9份、其他样品6份。依照《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和《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通过细菌培养、核酸检测及毒力基因检测等方法来鉴定本起感染性腹泻疫情是否由O157∶H7引起。结果 从腹泻患者的肛拭子和粪便中,检出2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stx1基因核酸阳性,患者血清中检出志贺毒素EHECstx1,并且从肛拭子和粪便中培养出2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菌株。结论 本次外籍船舶船员感染性腹泻是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并排除本次感染性腹泻是由O157∶H7引起的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腹泻患者和宿主动物中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2009年河南省监测点所送可疑菌株进行血清学和PCR复核,对确认菌株进行stx1、stx2、eaeA、hlyA毒力基因测定。结果河南省2005-2009年共监测各类标本10 732份,检出O157∶H7菌株255株,检出率为2.38%;其中动物粪便标本的检出率为6.31%,检出率最高的为羊粪(8.04%),其次为牛粪(7.20%);各年份菌株检出率之间有一定差异;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产毒株主要来自于羊、牛、鸡粪便及蝇类和生肉标本;毒株类型主要为stx2、eaeA、hlyA组合型。结论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人群和各类动物中均存在,最重要的动物宿主是羊和牛;部分食品在加工环节有可能被污染,存在引起暴发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浙江省衢州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人的感染、食品污染以及动物和媒介昆虫带菌情况。方法在流行季节采集腹泻患者、动物粪便以及各类食品、苍蝇等样本,MEC肉汤增菌后,用特异性免疫磁珠集菌,以科玛嘉显色平板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2000-2009年,共检测样本12 292份,检出EHEC O157∶H7 19株,总检出率为0.15%。其中4种宿主动物粪便样本中检出18株,检出率分别为羊2.14%、牛1.29%、猪0.45%、鸭0.19%;食品中从生猪肉中检出1株,检出率0.17%;腹泻患者和苍蝇样本中均未检出。经毒力基因检测,其中16株stx2+hly+eaeA阳性,1株hly+eaeA阳性,其余2株不带毒力基因,带毒率89.47%。结论浙江省衢州市部分动物中产毒的EHEC O157∶H7带菌率较高,表明该地区存在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应加强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13.
Cattle serve as a major reservoir of E. coli O157:H7 and excrete the pathogen in feces. Environmental persistence of E. coli O157:H7 plays a vital role in its epidemiology on farms, and cattle water troughs are a demonstrated long-term reservoir of E. coli O157:H7 for animal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trans-cinnamaldehyde for killing E. coli O157:H7 in cattle drinking-water. A five-strain mixture of E. coli O157:H7 was inoculated (at approximately 8.0 log colony-forming units [CFU]/mL) into 100 mL samples of well water containing 0, 0.03, 0.05, 0.07, or 0.1% trans-cinnamaldehyde. Additionally, water samples containing (1% w/v) bovine feces or feed were also included. The samples were incubated at 21 degrees , 8 degrees , or 4 degrees C for 7 days and tested for viable E. coli O157:H7 on days 0, 1, 3, 5, and 7. Triplicate samples of each treatment and control were included and the study was replicated twice. All concentrations of trans-cinnamaldehyde were effective in killing E. coli O157:H7 in water, but the magnitude of kill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trans-cinnamaldehyde concentration and storage temperature (p < 0.05). The presence of feed or feces in water decrease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trans-cinnamaldehyde on E. coli O157:H7 (p < 0.05).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rans-cinnamaldehyde is effective in killing E. coli O157:H7 in cattle drinking-water, but detailed palatability studies on cattle intake of water containing the antimicrobial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O157大肠杆菌调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索O157大肠杆菌在福建省人兽及食物中的存在情况,并了解这些检出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1997~1998年选莆田、福州等地检查腹泻患粪便、畜食粪便标本及肉类标本2725份,以血清学方法检测O157大肠杆菌。结果 先从猪、鸽、牛、鸡、鸭等动物及腹泻中检出76株O157大肠杆菌。据血清学及动力试验结果分类,33株O157:H7,21株O157:NM,22株O157:H?,其中以猪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浙江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动物宿主中的带菌情况。方法采集浙江省2006-2008年监测点的动物粪便进行病原菌培养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检测。结果共采集动物粪便3915份,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阳性20份,带菌率为0.51%,其中以羊和牛的带菌率最高,分别为1.46%和1.43%,散养动物带菌率高于圈养动物(χ2=5.771,P=0.016)。阳性菌株stx2、hly和eaeA3种毒力基因均呈阳性,stxl均呈阴性。对红霉素和利福平耐药,耐药率达90%以上,对其他受试抗生素敏感。结论浙江省动物宿主有一定的带菌率,且菌株具有毒力基因,散养动物的带菌率高于圈养动物,应进一步加强监测,防止O157∶H7引起人群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初步了解在本地区家禽、家畜养殖场和肉类食品中的带菌状况.方法以自动酶标免疫测试系统(VIDAS)、自动免疫磁珠收集系统(AIMS)与传统常规分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自动免疫磁珠收集系统对79份实样的检测,检出率为6.33%,在4天内能做完全鉴定结果.该法能检出<10 cfu/ml模拟样品中的O157:H7,同时选择使用CHROMagar O157琼脂平板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山梨醇麦康凯(SMAC)琼脂平板.自动酶标免疫测试系统和传统分离方法未检出.结论以自动免疫磁珠收集系统结合CHROMagar琼脂平板建立的O157:H7分离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以用于O157:H7外环境的监测和食品污染源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为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O15 7∶H7,本研究通过优化培养基成份和筛选选择性抑菌物质设计了一种选择性分离鉴别培养基 ,CTV MUG RSMAC琼脂。使用该培养基不仅可有效抑制杂菌的生长 ,还能同时鉴定大肠杆菌O15 7∶H7的三种主要生化特征———不发酵山梨醇、不发醇鼠李糖、不分解MUG ,可避免漏检发酵山梨醇的大肠杆菌O15 7∶H7变异株。样品用选择性增菌肉汤 42℃培养过夜后 ,在CTV MUG RSMAC平板上划线接种 ,37℃培养 2 4小时 ,挑选特征菌落做O15 7、H7抗血清凝集试验和肠杆菌科主要生化试验 ,整个程序可在 3天内完成。检测了 12 6份食品样品 ,结果检出 3份阳性 ,与用FDA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Cattle are asymptomatic reservoirs for Escherichia coli O157, a major foodborne pathogen. The organism generally colonizes the hindgut of cattle and is shed in the feces at low concentra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a multiplex,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qPCR) assay for quantification of E. coli O157 in cattle feces using stx1, stx2, and rfbE gene targets. Primer efficiency and analytical sensitivity of the assay were evaluated with a single or pooled (five strain) culture of E. coli O157. In pure culture, the minimum detection limit of the assay was 1.4×10(3) CFU/mL and 3.6×10(3) CFU/mL for the single and five-strain mixture of E. coli O157, respectively. Diagnostic sensitivity was analyzed using DNA extracted from cattle feces spiked with E. coli O157. In feces spiked with the pooled mixture of five E. coli O157 strains, the minimum detection limit was 3.6×10(4) CFU/g. We also evaluated the assay with feces from cattle experimentally inoculated with E. coli O157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to a culture-based method. For the majority of samples tested, the concentration of E. coli O157 detected by the real-time and culture methods was within one log difference. However, the assay could only be evaluated for cattle shedding high concentrations of E. coli O157. In conclusion, the mqPCR quantifying E. coli O157 in cattle feces using stx1, stx2, and rfbE gene targets may have use in 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super shedders, but is not applicable for quantification in animals shedding low concentrations (10(2) to 10(3) CFU/g feces).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1999年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调查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不同地区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及其毒力基因阳性率。方法 在不同流行强度的地区分别设立监测点,采集猪、鸡,羊,牛等家畜家禽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用多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 6个监测点共采集猪、鸡、羊、牛等家禽粪便标本1767份,共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7170株,总带菌率为9.62%。其中,以牛、羊带菌率较高,分别为19.05%和12.01%。对85株菌进行SLT1、SLT2、eaeA和hly4种毒力基因的检测,56.47%的菌株毒力基因阳性,且以同时带有SLT2、eaeA和hly3种毒力基因最为常见,占带毒菌株的79.17%。结论 宿 主动物带菌率与当地疾病流行强度有关,即有确诊病人的地区宿主动物带菌率及菌株毒力基因阳性率最高,其次为仅有零星病例的地区,而无相关病例的地区最低,提示加强宿主动物大朦胧怕埃希菌O157:H7监测,对疫情的分析和疫情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