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牙齿因牙周病、先天畸形、外伤、炎症、肿瘤等原因缺失后,常伴随牙槽骨过度吸收,造成种植区的骨量不足,导致植牙受到极大限制。选择合适的骨代用品材料,重建牙槽骨缺损就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牙周病致牙槽骨缺损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牙周病最终造成的损害是牙槽骨吸收,牙齿脱落。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牙槽骨缺损的治疗也有较大发展。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对牙周病所致牙槽骨缺损的治疗情况,阐述了组织工程化骨在牙槽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牙周炎易感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周炎会导致牙龈炎症、牙周组织破坏、牙槽骨丢失和最后牙齿的脱落,是造成健康人失牙的最主要因素之一。2002年爱牙日全国牙防组公布的数字表明,我国12岁未治疗的牙周病患病率为69.0%,35~44岁牙周病的患病率为97.2%,而67~74岁牙周病患病率高达99.4%。1989年世界临床牙周病学研讨会制定的分类法是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将牙周炎主要分为成人牙周炎(adult periodontitis,  相似文献   

4.
成年牙周病患者矫治前后前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通过矫治前后前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成人牙周病患者10例,矫治前后拍摄定位片。分别测量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均有降低,但统计学无差异。结论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要加强口腔卫生的监督,及时进行牙周治疗,正畸使用轻力可以减少牙槽骨的丧失而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引导骨再生术治疗老年重度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重度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60岁以上患重度牙周病患者13例,忠牙19颗,病变位点27个,基础治疗1周后,采刖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植入BAM骨诱导人工骨于牙周骨缺损区;术后3、6和12个月测量治疗牙各项牙周指标,分析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本文治疗重度牙周病患牙19颗,术后3至6个月失败5颗拔除。2组其余14颗患牙治疗后3、6和12个月检查牙龈出血指数(GBI),较术前有明融改善,2组间无明显差异。A组治疗后6和12个月检查牙周袋深度(PD)、牙齿松动度(TM)和牙槽骨高度(AH)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较B组也有明显改善。结论:重度牙周病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适应征的选择,有效的基础治疗,和术设计和操作及术后护理对疗效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牙周病患者的牙槽骨吸收较多,给后期的种植修复带来很大困难,作者用正畸片断弓法牵拉患有牙周病的患牙向(牙合)向,发现有较多的骨质增生,且拔牙后也无明显的骨质吸收.  相似文献   

7.
单根牙牙槽骨吸收度与最大He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单根牙牙槽骨吸收程度与最大He力的关系。方法:选择37例牙周病患者,710个单根牙,记录其前牙超覆He情况,拍摄牙片,测量每个受试牙的牙槽骨吸收程度和最大He力,结果:最大He力值因个体间和牙位琐存在明显差异。当左右同名牙牙槽骨高度相近时,最大He力值相近,最大He力值与牙槽骨吸收程度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牙槽骨吸收程度增加,最大He力降低。牙周病易于导致前牙覆He深,超He大的He型。结论:牙槽骨高度影响最大He力,牙周病将导致He的异常及咀嚼功能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8.
黄荣 《广东牙病防治》2011,19(9):496-499
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的病理过程,患者牙槽骨状况的改变,包括牙槽骨的吸收与改建,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极为重要。本文对牙周病患者牙槽骨状况现有的评价方法作一综述,着重比较锥形束CT与牙槽骨状况传统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就锥形束CT在指导牙周病治疗的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在改良翻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修复牙周病牙槽骨缺损的效果,作者采用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关牙周翻瓣术中植入牙槽骨缺损处,比较两者在改良翻瓣术中的疗效差异。结果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羟基磷灰石,提示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能更有效地用于牙周病牙槽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TNF配体家族的新成员--RANKL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NKL是最近发现的TNF配体家族成员,它在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化、激活和存活等各个阶段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影响破骨细胞性骨疾病的关键性因子.表达于口腔环境中的RANKL对牙萌出、牙槽骨吸收和牙周病等的发生发展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庄文捷  丁丙  钱呈 《口腔医学》1999,19(2):108-108
在先天性唇裂病人中常伴有齿槽裂,牙周病引起的牙槽骨吸收导致局部牙槽骨的凹陷,牙槽骨外伤后形成的牙槽不平.这些先天或后天引起的牙槽嵴缺损特别是上前牙部牙槽嵴的缺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整体美观.即使是进行牙体修复后也无法使牙槽嵴缺损予以弥补.我院口腔科经过临...  相似文献   

12.
白介素-1调节牙周膜细胞参与骨吸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是强大的骨吸收刺激因子,在牙周病和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许多成骨细胞特点的牙周膜细胞是IL-1重要的靶细胞之一,牙槽骨改建受IL-1的调节和影响,笔者就IL-1调节牙周膜细胞参与骨吸收活动的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与牙周病发病密切相关,是造成牙周组织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牙槽骨的病理性吸收是由破骨细胞最终完成,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将为研究牙周病的发病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分子调控、免疫反应对牙周病牙槽骨吸收的调节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翻瓣术及其结合拜阿蒙(BAM)人工骨植入治疗重度牙周病2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重度牙周病患者的89颗患牙分为A(67颗)、B(22颗)2组做基础治疗,A组经牙周翻瓣刮治后在骨缺损区植入BAM人工骨,B组仅做翻瓣刮治.比较术后2年两组患牙的临床疗效.结果 A、B两组患牙术后6个月牙龈出血指数均明显改善,炎症消退.术后2年复查时,A、B两组分别拔除患牙7颗.2年后治疗牙的保存率,A组为78.43%,B组为35.00%.X线根尖片显示,A组骨缺损区有新骨形成,牙槽骨高度增加;B组未见新骨形成,牙周袋深度和牙槽骨高度无明显改善.结论 牙周翻瓣术后植入BAM人工骨治疗重度牙周病疗效优于单纯翻瓣刮治术.  相似文献   

15.
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护骨素(RANKL-RANK-OPG)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在调节破骨细胞形成和活化方面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它在各类骨代谢性疾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RANKL-RANK-OPG系统研究的深入,发现该系统与牙周病牙槽骨吸收有密切关系,这有助于认识牙周病的发病机制,开辟牙周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局部植骨消除倒凹法牙槽骨整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牙颌特殊类型骨畸突的牙槽骨整形术的新方法。方法:作把无牙颌牙槽骨畸突分为散在型和分区型,并对43例分区型病例行局部植骨消除倒凹法牙槽骨整形术,方法 采用局部自体骨滑动消除倒凹,局部自体骨颗粒或羟基磷灰石(HA)颗粒,人工骨充填植骨消除倒凹。结果:43例中有41例(93.5%)植骨愈合良好,牙槽嵴形态改造。结论:该法较好地利用了局部牙槽骨资源,方法切实可行,是牙槽骨整形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牙周病患者施行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探讨正畸治疗对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牙周病患者,采取牙周治疗和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正畸的联合方法,拍摄正畸治疗前后的曲面断层片,借鉴Sche i提出测量牙槽骨吸收程度的方法,测量正畸治疗前后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例牙周病患者,经过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治疗前后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患者严格控制炎症、采取轻力,通过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不会对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牙周病中的骨量不足与种植修复:因牙周病的类型、拔牙的时间、治疗的效果、患者的体质及自我维护等因素的不同而千姿百态,牙周病患者的牙槽骨也具有了显著的特点。一直以来总有些学者认为牙周炎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可能会显著增加种植失败率。从我们的临床工作,得到了以下的结论:1.在伴有骨量不足的牙周病患者中进行种植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2.牙周病患者种植治疗受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全面考虑并特殊对待。3.牙周病种植的设计应该是菜单式的选择,同时应体现客观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JE畸牙槽骨改建过程中0DFmRNA表达和分布变化情况,探讨ODF与牙槽骨改建和破骨细胞形成的关系。方法:建立SD大鼠磨牙移动实验模型。于牙齿移动1、3、5、7d后取材分别进行0DFmRNA原位杂交染色。结果:在正常牙周组织中,ODF mRNA呈弱阳性主要表达于牙槽骨表面的成骨细胞和少量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胞浆中,分布比较均匀。加力3d后,压力侧牙槽骨表面可见大量多核破骨细胞及骨吸收陷窝,此时ODF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主要分布于牙槽骨表面的成骨细胞、靠近牙槽骨一侧的血管周围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以及牙槽骨骨髓腔内的成骨细胞。5d后.ODF mRNA表达和分布情况与第3d相似;7d后,牙槽骨表面成骨细胞仍呈ODF mRNA阳性表达,但血管周围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ODF mRNA的表达变化与牙槽骨改建中破骨细胞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是破骨细胞来源、征集和功能活性的关键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20.
金属舌面板与复合树脂夹板固定松动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60例松动前牙,分别采用尼龙丝结扎复合树脂夹板或铸造金属舌面板进行固定,比较固定效果和牙周组织恢复程度。1材料和方法1.1适应证选择牙周病所致的个别牙或一组前牙松动达Ⅱ度者,经基础治疗,牙周急性炎症控制后,牙槽骨吸收还超过3/4;牙周病前牙飘移,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