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呼吸衰竭是呼吸中枢或(及)呼吸器官原发或继发的病变,引起通气及(或)换气功能障碍,使呼吸系统吸入O2及排出CO2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的外呼吸功能障碍。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指在有自主呼吸情况下,持续给予正压通气。广泛应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早产儿呼吸暂停、肺不张等疾病的呼吸支持。我院2009年3月-2012年8月给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52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是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重要措施。呼吸机通过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和减少呼吸功耗,使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碱平衡失调得到改善或纠正,也使患儿的重要器官功能得到保护或改善。现就新生儿呼衰治疗中呼吸机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以及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是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和护理,死亡率高。我科从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58例肺心病并呼衰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48例,女1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4岁,平均47岁。根据呼衰病理生理和血气分析结果判断,Ⅰ型呼衰40例,Ⅱ型呼衰18例。发生肺性脑病3例。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好转55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2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4.
黄海标  曾碧秀 《医学文选》2001,20(3):310-311
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是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 (简称呼衰 )的重要措施。呼吸机通过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和减少呼吸功耗 ,使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碱平衡失调得到改善或纠正 ,也使患儿的重要器官功能得到保护或改善。现就新生儿呼衰治疗中呼吸机的应用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 8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收治并已确诊的新生儿呼衰 43例 ,其中男 33例 ,女10例 ,入院时平均日龄为 2 .1天 ;其中经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者 2 1例 ,男 16例 ,女 5例 ,平均日龄为 1.5天。1.2 诊…  相似文献   

5.
呼衰(ARF)是儿科常见的临床急症,由各种原因影响呼吸系统,使肺部气体交换障碍发生缺O2及CO2潴留,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即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现将本院2004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24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凤琴  于淑英 《河北医学》1996,2(4):383-384
老年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赵风琴,于淑英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呼吸功能衰竭(呼衰)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我科是老年综合病房,就近三年统计,共收治6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中发生呼衰者22例,占3.5%,现将护理体会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呼衰)的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Pa CO2、Sa O2、PH、Pa O2变化情况,同时监测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a O2、Sa O2水平显著增高,而Pa CO2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总体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结论采用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衰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东莨菪碱抢救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呼吸衰竭 (下称呼衰 )是肺炎等多种疾病的并发症 ,常常危及患儿生命 ,过去我们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用洛贝林、可拉明等传统呼吸兴奋剂抢救呼衰 ,效果不理想 ,而且常产生新的并发症。 1997~2 0 0 0年我们共收集了小儿呼衰病例 6 2例 ,参照曹氏[1] 等文献资料 ,用东莨菪碱替代传统的呼吸兴奋剂抢救呼衰 ,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在 6 2例病例中 ,男性 39例 ,女性2 3例。年龄 :新生儿 12例 ,1岁以下 2 9例 ,1~ 3岁16例 ,3岁以上 5例。其中新生儿肺炎 8例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相似文献   

9.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死亡中最重要的原因,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等致肺部气体交换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的外呼吸功能障碍。出生若抢救治疗不及时,则发生生命危险,死亡率较高。经临床实践,采用气管插管抢救20例患儿效果比较好,现将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一股资料:男8例,女12例,出生时羊水混浊Ⅱ-Ⅲ度12例,青紫4例,苍白窒息4例。太空诊断有新生儿肺炎10例、消化道出血2例、颅内出血8例,平均日龄为5-7日.治愈15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2例。2护理体会:2.1对呼衰的患儿及高危新生儿我院均实行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一氧化碳(CO)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例生后2天的重度 CO 中毒新生儿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患儿反应好,未出现迟发性脑病。结论早期的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减少或减轻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是 CO 中毒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呼吸衰竭 (以下称呼衰 )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呼吸生理功能障碍 ,通气障碍通常是呼衰的主要矛盾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呼衰的抢救、护理重点。为此 ,对 1998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院急诊科 184例呼衰患者的抢救和护理进行了探讨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84例患者中 ,Ⅰ型呼衰 2 2例 ,男 5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46 2岁 ;Ⅱ型呼衰 16 2例 ,男 10 2例 ,女 6 0例 ,平均年龄 6 0 3岁。呼衰的诊断标准为 :( 1)有缺O2 和CO2 潴留的临床表现 ;( 2 )PaO2 (动脉血氧分压 ) <8 0kPa( 6 0mmHg)、Pa CO2 (二氧化碳分压 )正常或低于正…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无呼吸或呼吸不规则而且表浅,表现新生儿缺氧。它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80%由它引起。及时、正确的复苏和护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优生优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对1999年11月~2001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累及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的各种疾病导致呼吸功能(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障碍,出现缺氧或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一种危重临床综合征。小儿肺炎并发呼衰的原因比较复杂,既可有Ⅰ型呼衰,也可发生Ⅱ型呼衰;既可有周围性呼衰,也可有中枢性呼衰。由于肺部炎症,支气管、肺泡充血,炎性渗出,造成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O_2和CO_2潴留。若以肺泡炎症、换气功能障碍为主,缺O_2十分显著,而CO_2潴留不明显,则主要表现为Ⅰ型呼衰。由于小儿免疫功能不健全,炎  相似文献   

14.
明树红 《中国医刊》2006,41(2):19-22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呼吸衰竭(呼衰)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各种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重症肺炎、各种感染及创伤导致的ARDS等,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氧,或伴二氧化碳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个人生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衰。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就会出现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导致慢性呼衰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由于缺氧引起新生儿出生时自主呼吸延迟,致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引起以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产科并发症。新生儿复苏是指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时,采取一系列重建自主呼吸及循环等的抢救过程。本着重就如何加强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的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呼吸衰竭(下称呼衰)是新生儿重要死因之一。近十年来,由于呼吸管理不断改善,显降低了病死率。在重症监护病房采用简易鼻塞持续正压呼吸(下称CPAP)给氧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将1993年11月~1995年12月经治的48例新生儿呼衰患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在临床的应用疗效及其对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与间歇正压通气(IPPV)进行比较。方法对10例急性呼衰患者先用IPPV模式通气,分别设置呼气末正压(PEEP)为0、5、10cmH2O然后将模式改为APRV,分别设置低压水平PL(即PEEP)=0、5、10cmH2O,相应的高压Ph水平分别为相同PEEP时IPPV平台压。观察通气期间呼吸力学、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在相同PEEP/PL下,IPPv模式时平均肺动脉压(mPAP)均高于APRV时,但只有在PEEP/PL为5cmH2O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PEEP/PL下,IPPV的平均动脉压(mABP)均高于APRV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心输出量(CO)、肺血管阻力(PVR)、体循环阻力(S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相同PEEP/PL下,IPPV时气道峰压(Ppeak)高于APRV时,在PEEP/PL为0和5cmH2O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模式时气道平均压(mPa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PEEP/PL下,AP—RV时的分钟通气量低于IPPV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aO2/FiO2则高于IPPV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急性呼衰患者中,APRV与IPPV相比,能以较小的峰压达到相似的通气效果且氧合功能优于IPPV,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两者相似。  相似文献   

18.
鼻塞式CPAP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新生儿期多种危重病的共同临床表现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自1992-01/1999—12采用简易鼻塞式CPAP氧疗治疗新生儿呼衰,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郭熙英  郭敏 《海南医学》2003,14(1):50-51
新生儿呼吸衰竭 (简称呼衰 )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危症 ,病死率高。现将我科 1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期间运用呼吸器治疗的新生儿呼衰 4 8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新生儿呼衰的诊断标准 :1.1.1 按照 1986年 9月杭州会议制订的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初步方案[1 ] ,①、有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 ;②、临床指标 :发绀 ,苍白 ,呼吸困难 ,呼吸节律不整 ,亦可伴有神志改变 ,循环改变。③血气指标 :Ⅰ型呼吸衰竭PaO2 ≤ 6 .6 7KPa(5 0mmHg) ,海平面 ,吸入空气时 ,Ⅱ型呼衰PaO2 ≤ 6 .6 7Kpa(5 0mmHg) PaCO…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呼吸障碍综合征。新生儿在娩出1min内无呼吸,仅有心跳或呼吸功能不全者均为新生儿窒息。其原因是胎儿在宫内缺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出生后出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需要紧急复苏及正确的护理。下面我们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994-05~1996-07,我们共收治gO例新生儿窒息,男婴58例.女婴32例。均为产时和产后窒息。其中苍白窒息14例,其余者为青紫型窒息。2新生儿窒息复苏21轻度窒息。给新生儿清理呼吸道后仍无呼吸.可经鼻行气管插管,将气管内粘液吸出后加压给氧。当心率>100次/min皮肤发红,恢复自主呼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