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南京市血吸虫病流行区通江河道实施血防综合治理后的钉螺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10条主要有螺通江河道,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1998—2019年通江河道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情况,评价钉螺控制效果。结果 1998—2019年,南京市10条主要通江河道先后实施了以环境改造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共完成河岸砼护坡84.51 km、切滩清淤50.41 km、修建控水闸2座、修建滚水坝3条、开挖泄洪道1条,累计开展药物灭螺3 370.80 hm2。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后,所有通江河道均未再查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至2019年,已有6条河道消除了钉螺,河道内总有螺面积由214.33 hm2下降至52.22 hm2,有螺河道钉螺密度均降至0.1只/0.1 m2以下。结论 以环境改造等为主的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南京市血吸虫病流行区通江河道钉螺孳生和扩散,但项目完成后仍应加强工程维护管理、钉螺监测和控制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通江河道流域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通江河道采用主河道深埋有螺土、混凝土护坡,支河道持续药物灭螺,人畜同步查治血吸虫病,开展健康教育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措施综合治理。以便民河句容段为实验区,监测人畜血吸虫病疫情、河道螺情、支河道药浸灭螺效果、人群接触疫水、水体感染性及野粪污染等。结果经8年监测,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人、病畜和急感病例;主河道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分别下降了90.73%、57.98%和94.04%,未查到感染性钉螺;支河道钉螺面积增加了53.14%,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75.85%、83.80%和100%;陈甸河与东山河上游药浸灭螺后已连续2年和4年未查到钉螺;河水感染性监测为阴性;野粪平均密度0.75份/50m^2,未发现血吸虫毛蚴。结论通江河道流域综合治理,控制了血吸虫病;混凝土护坡改变了河坡环境,有利于实施支流内陆灭螺,但仍存在钉螺的迁移和扩散。建议定期清除沉积土,加强螺(病)情监测,以巩固综合治理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南京市建邺区双闸街道位于南京市主城区西部,血防区街道户籍人口约1.48万,沿江江滩长1.8km,秦淮新河入江口向上还有1.5 km河滩。有螺滩块为意杨江滩(新闸江滩)、秦淮新河河滩,其中秦淮新河为通江河道河滩。沿江洲滩和通江河道环境呈"冬陆夏水",每年汛期极易受到钉螺扩散的影响[1,2],具有适合钉螺孳生和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北省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特点与规律。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74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对监测点开展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情况监测。结果74个监测点活螺密度、感染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474、0.000 51只/0.1 m~2和0.107%。垸内型监测村、河道和防浪林的活螺密度分别为0.784、0.738和0.673只/0.1 m~2,河道的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3 36只/0.1 m~2。在9个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监测点中,有2个点查出了感染性钉螺。结论钉螺疫情比2006年下降,但垸内型监测村、河道和防浪林的活螺平均密度、河道的感染螺平均密度仍较高。应该加强重点地带钉螺,尤其是感染性钉螺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洪涝灾害后通江河道砼护坡控制钉螺效果的纵向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评价洪涝灾害后通江河道砼护坡控制钉螺效果。方法 选择受长江洪涝灾害影响的通江河道及其流域作为研究现场,对通江河道砼护坡工程实施前后流域内河道、灌区及通江口外江滩进行钉螺消长的纵向观察,评价护坡工程控制钉螺效果;同时对河道内潮位变化、钉螺扩散、滩地淤积等影响因素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实施通江河道砼护坡3年,河道钉螺面积下降74. 68%,有螺框出现率下降61. 15%,活螺密度下降85. 65%,钉螺感染率及感染性钉螺面积降至O。但其后钉螺面积则徘徊不下,有螺框出现率上升,并再次出现感染性钉螺;内陆灌区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河道内水体持续保持血吸虫感染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通江河道内潮位变幅大,月平均潮位差在3. 45~5. 57 m;河道内由于工程原因和泥沙淤积,存在大量孳生钉螺的淤积滩地;汛期河道漂浮物平均携带钉螺18. 10只/kg;通江口外存在大面积江滩钉螺,钉螺密度呈增长趋势;同时河道沿线涵闸均缺乏防螺措施。结论 在水位未控制的通江河道单纯进行砼护坡不能防止钉螺扩散,也不能完全消除水体血吸虫感染性。建议此类通江河道应优先考虑控制水位,增加防螺措施,同时最大限度控制和杀灭通江口外江滩钉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新发和复现钉螺分布特征,为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制定消除阶段钉螺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全国血吸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2015—2021年全国钉螺调查基本信息,对新发和复现钉螺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21年,全国每年均有新发和复现钉螺环境报告,其中2016、2021年新发和复现钉螺面积均较高,新发和复现钉螺分布县(市、区)数也以2016、2021年居多。2015—2021年,全国累计新发钉螺面积4 586.30 hm2,分布于除福建省、云南省外的其他10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份,其中96.80%分布于以湖沼型流行区为主的安徽省、湖南省和湖北省;累计复现钉螺面积21 023.90 hm2,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份均有分布,其中97.67%分布于以湖沼型流行区和山丘型流行区为主的湖北省、四川省、江西省、江苏省、云南省和安徽省。2015—2021年,全国15.08%的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报告新发钉螺环境,78.75%的新发钉螺面积分布于11个流行县(市、区),其中湖南省澧县累计新发钉螺面积...  相似文献   

7.
应用卫星遥感信息预测1998年洪水后南京市江滩钉螺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1998年洪水后对南京市江滩和通江河道钉螺分布的影响及其现状。方法 收集陆地卫星TM遥感资料和1998~2000年间南京江滩钉螺孳生分布情况,遥感资料在ERDASimaging8.3软件上分析,按周晓农等法,建模分析并分别提取出植被指数和水域分布区域。并进行校正叠加,提取出钉螺的可疑孳生地。随机抽取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所示的钉螺可疑孳生环境,分别与地面调查结果进行核对验证。结果 遥感资料分析结果预测钉螺可疑孳生地范围与近两年春季查出的有螺面积和分布范围基本相符,总符合率为91.67%(22/24),其中大环境符合率100%(9/9);中环境符合率100%(6/6);小环境符合率77.78%(7/9)。结论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预测钉螺孳生地对掌握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和高危地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京杭运河丹阳段钉螺消长与扩散趋势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长江洲滩钉螺通过京杭运河丹阳段向内陆扩散情况,为制订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调查方法,纵向观察20年来运河水系钉螺分布及动态消长情况。结果丹阳市钉螺主要分布于运河水系,占全市总有螺面积的99%以上;钉螺扩散呈“上游-中游-下游”顺序扩散,上游段复现早,下游段复现迟;1987-1996年钉螺以河道分布为主,1997-2006年内陆灌渠钉螺分布快速增加。结论洲滩钉螺通过京杭运河丹阳段向下游扩散,并通过电灌站向内陆灌区扩散。应加强通江河道钉螺监测,实施防螺工程结合灭螺措施控制钉螺扩散,防止血吸虫病再流行。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便民河水系1998年春季螺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便民河水系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东部和镇江市句容市西部交界的沿江地区,主干河道呈东西走向,贯穿6个乡(镇),全长24.36km。水系内河沟分叉多,是当地排捞、抗旱、运输的主要水利设施。水系内辖人口19余万,近几年来常有急感发生,家畜的感染率也很高,已成为江苏省通江内陆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199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了便民河水系血防综合治理工程规划。为了解该水系钉螺的分布情况,我们于1998年春季组织专业队,对整个水系的所有河道进行了全面普查。1调查方法1.1钉螺分布调查于4月中旬组织查螺专业队,对整个便民河水系内的所有…  相似文献   

10.
地处长江皖江段北岸的无为县沿江118km一带为血吸虫病流行区,但长江大堤以内均属无螺区,建国以来先后建成排灌闸(站)45座,干旱年份放水灌溉抽调江水累计约43亿m3,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保障中起重要作用.但排灌闸(站)外江滩及引水渠道钉螺密布,长江江堤外滩及其水系中的钉螺能否通过灌溉、通航进入输水河道,引起钉螺向堤内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受到社会各界和许多学者的关注和忧虑.  相似文献   

11.
浙江常山县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县有14个乡、279个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钉螺面积3599.13hm2,累计血吸虫病人60593人。全县于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近年来钉螺面积均在10hm2以上,输入性病人时有发现.2006年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例,血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为掌握本县残存钉螺的分布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4-2006年钉螺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20年洪涝灾害后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20年汛期降雨量、水位数据以及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受灾信息。2021年对安徽省流行血吸虫病的9个市50个县(市、区)开展钉螺调查,收集全省钉螺孳生环境及分布、新发和复现钉螺环境等相关信息,分析洪灾后全省钉螺扩散情况。结果 2020年汛期,长江中下游流域遭受强降雨袭击,7月份降雨量达317.9 mm;长江大通水文站7月平均水位达到15.3 m,7月和8月的最高水位分别达到了16.2 m和15.4 m,均超过了该站的警戒水位(14.4 m)。安徽省共有255个(占71.43%)流行乡镇1 138个(占47.98%)流行村受到洪涝灾害影响,溃堤(垸)数达130个。2021年,全省共查出钉螺面积20 238.26 hm2,其中滩地环境有螺面积达16 781.86 hm2;全省复现钉螺面积976.84 hm2,其中遭受洪水淹没的复现钉螺面积685.10 hm2;新发钉螺面积611.52 hm2...  相似文献   

13.
通江河道水泥混凝土护坡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通江河道水泥混凝土护坡工程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栖霞区摄山镇七乡河为实验区,采用与护坡工程同步的前瞻性方法。观察工程前后实验区内各项血防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工程后邻近村庄的人、畜粪检阳性率均下降了100%,河道内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76.10%、63.47%、50.60%和100%。1997~2000年河水小白鼠感染率下降了95.92%。阳性小鼠的平均虫荷分别为15.20条、7.00条、1.33条和1.00条,3年共在人江口捞到漂浮江滩钉螺8只。结论 混凝土护坡工程血防效果明显。要巩固成果必须消灭支流河道钉螺并阻止长江血吸虫尾蚴的漂入。  相似文献   

14.
四川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及野粪分布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前 ,四川省血吸虫病未控制流行的 17个县 ,均系大山区或丘陵型流行区。这里环境复杂 ,钉螺分布范围广 ,是血防工作的难点。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钉螺及野粪分布特点对易感环境、易感时间的确定和血吸虫病的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芦山县 1个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了连续 4年的观测 ,现报道如下。1 概况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区 ,选取该县思延乡周村观测区。观测区为一山间小坝 ,东西宽约 1km,南北长约 3km,面积约 3km2 ,北高南低 ,海拔高度 5 0 0~ 6 0 0 m,气候温暖湿润。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历史钉螺面积 6 0 412 5m2 ,经…  相似文献   

15.
钉螺在巢湖生存繁殖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钉螺在巢湖生存繁殖的可能性。方法在巢湖湖区马尾河口划定一区域,模拟巢湖环境为试验区;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无为县姚沟镇划定一区域,模拟血吸虫病流行区环境为对照区,开展现场模拟环境钉螺生存繁殖试验。同时收集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资料。结果巢湖流域气象条件适合钉螺生存繁殖;2007年6-12月,试验区和对照区钉螺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007年7-12月,在试验区和对照区均捡获子代钉螺;研究期间试验区和对照区土壤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00,P=0.073)。结论钉螺能够在模拟巢湖环境中生存繁殖。今后应加强对巢湖潜在钉螺孳生环境的监测,以防钉螺向湖区扩散。  相似文献   

16.
栖霞区三江河混凝土护坡控制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三江河位于南京市东部的龙潭镇境内 ,属通江河道 ,呈冬陆夏水、水位无法控制的江滩型特点 ,由于沿河人口密集、居民经常接触河水 ,使这一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难以控制。近年时有血吸虫感染发生 ,并有进一步向内陆扩散的趋势。为了有效控制这一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 ,我们于 1998年开始结合水利工程 ,采用河道混凝土护坡的方法 ,在加固河堤的前提下硬化河道 ,消灭河道内钉螺的孳生地 ,以达到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目的 ,为通江河道地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提供有效的方法。1 概况龙潭镇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的东部 ,全镇总人口 16 5 0 0人 ,流行区沿河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区螺情和血吸虫病病情现状,为建立该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宝应及金宝航道以南的输水河道及影响区为监测范围,采用常规法进行钉螺监测和人畜血吸虫病监测调查,同时选择里运河高邮界首渡口、金宝航道和宜陵河口为监测点,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进行水体钉螺监测。结果 2006-2009年南水北调东线钉螺面积70%以上分布在水源区,并呈下降趋势;17%~28%分布在相邻的湖区;输水河道钉螺面积占0.36%以下,分布于原历史有螺区域。3个监测点网捞法打捞漂浮物2 824kg,未发现钉螺;投放稻草帘880块,在宜陵河口诱获钉螺456只;居民查病血吸虫阳性率由0.19%下降至0,未发现病畜。结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区的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输水河道钉螺未发生北移扩散,主要风险是水源区及相邻的湖区尚有较多钉螺孳生,仍需对工程区加强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荆州市是全国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属湖沼水网型流行区。2006年调查显示.该地区血吸虫病人占全国血吸虫病人的18%.其湖沼水网的地理环境极适宜钉螺的孳生和扩散,给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钉螺控制也成了血吸虫病预防与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当前,国内钉螺控制以药物杀灭、修建阻螺设施和改造钉螺孳生环境为主,但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以了解钉螺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成状态为前提。本次研究选取荆州市常年有水、常年无水和季节性有水3种自然环境中9—10月钉螺的自然情况进行调查,为环境改造控制钉螺及药物灭螺的效果考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江都段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和防治 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设框法对水源河道、输水河道、毗邻的邵伯湖区部分 滩地开展钉螺调查。 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在江都西闸外、宜陵闸三阳河口开展水体钉螺监测。 采用 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对水源河道、输水河道、毗邻的邵伯湖区沿线镇村开展人群和家畜血吸虫病调 查,阳性者用 Kato - Katz 法(1 粪 3 检)进行病原学检测。 结果 2006 ~ 2018 年扬州江都区在南水北调东线 工程水源区、输水区和湖区累计查螺面积分别为 1 754. 50 hm2、1 150. 93 hm2 和 1 910. 67 hm2,水源区 2013 ~ 2015 年未发现钉螺,其余年份有螺面积为 0 ~ 141. 38 hm2;输水区 2006 ~ 2011 年有螺面积为 0. 15 ~ 1. 65 hm2,2012 年起未再发现钉螺;湖区有螺面积为 0 ~ 81. 57 hm2。 累计解剖钉螺 40 304 只,在夹江长江入口处 东侧屏江东滩、圣容滩发现感染性钉螺面积 8. 27 hm2。 稻草帘诱获钉螺 787 只,漂浮物和船体调查未发现 钉螺。 2006 ~ 2018 年血清学查病 51 401 人,阳性 220 人,无粪检阳性病人;家畜累计粪检查病 64 头,未发现 阳性病畜。 期间累计药物巩固性灭螺 3 993. 78 hm2,环境改造灭螺 78. 52 hm2;扩大化疗 18 人次;疫区居民 和小学生健康行为行成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均 > 90% ;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 96. 75% 。 结论 南水北调东线 工程江都段输水河道未发现钉螺和血吸虫病疫情,但水源河道仍有钉螺分布,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开展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扩散情况调查,为全省钉螺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建议。方法 采取环境抽查法和系统抽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41个受洪涝灾害影响的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进行钉螺调查,通过压碎镜检法鉴定钉螺死活及血吸虫感染情况,分析钉螺扩散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等螺情指标。结果 2021年钉螺调查发现,湖南省4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有11个县(市、区)96个环境出现钉螺扩散,扩散有螺面积1 084.09 hm2,有螺框出现率7.41%,活螺平均密度0.183 4只/0.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湘江、资水、澧水和洞庭湖流域均出现螺情扩散,其中澧水流域钉螺扩散的环境数及面积最多,分别为81个、970.44 hm2(占89.52%)。扩散性质以新发环境为主,新发钉螺面积754.54 hm2(占69.60%);扩散环境以滩地为主,扩散面积968.74 hm2(占89.36%);植被以杂草为主,扩散面积883.76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