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48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口服普适泰片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的IL-8和TNF-α进行检测。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EPS中IL-8和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8和TNF-α都有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明确,并能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和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八宝丹胶囊联合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ⅢB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36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八宝丹胶囊0.6 g/次,3次/d,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4 mg,1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4 mg,1次/d。2组疗程均为12周。评价2组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IH-CPSI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八宝丹胶囊联合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ⅢB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较单一用药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泽桂癃爽胶囊联合α1A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给予泽桂癃爽胶囊+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对照组38例仅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疗程均为6周。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排尿症状评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疼痛不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疼痛不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泽桂癃爽胶囊联合α1A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地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NIH-CPSI各项评分,效果优于单一应用α1A受体阻滞剂治疗,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美国国立研究所(NIH)提出的前列腺炎综合征定义和分类系统(CPSI)为标准并评估疗效。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21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汤剂选用补骨金慈汤,方药组成:补骨脂15 g,琥珀10 g,山慈菇12 g,淫羊藿10 g,白花蛇舌草12 g,鱼腥草12 g,川芎10 g,穿山甲10 g,黄柏15 g。每日1剂,早晚2次煎服;合用西药药物敏感试验给予敏感的抗生素每日2次和α受体阻滞剂;中药组应用补骨金慈汤每日1剂,早晚2次煎服;西药组用敏感的抗生素每日2次和α受体阻滞剂。3组均治疗7周后观察治愈率、有效率、NIH-CPSI及最大尿流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3.55%,西药组有效率78.37%,中药组有效率70.15%,差异有显著性(P〈0.005),最大尿流率及NIH-CPSI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加熏洗治疗慢性非细菌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应用口服清热泻火利水之中药汤剂加熏洗坐浴,对照组口服氟喹诺酮或大环内酯等抗生素。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4.0%,对照组愈显率71.7%,两组治疗愈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热泻火利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李晨  王洪昭 《北京中医药》2006,25(11):680-681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方法 将确诊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四型:气滞血瘀型、湿热蕴结型、阴虚火旺型、肾阳虚损型,主穴:会阴、中极,并随证加减配穴.对照组单纯服用α受体阻滞剂--盐酸特拉唑嗪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18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82.45%.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9例,未愈17例,总有效率为5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针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白环俞、会阳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电针加中药、单纯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IH-CPS量表总积分逐步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积分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前后NIH-CPS量表疼痛或不适积分总积分逐步减少,治疗组积分较对照组减少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电针和中药都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电针加中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加减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平分为两组,在服用保列治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药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统计学处理发现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3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加减与保列治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可缓解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的不同方面,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 ,本病易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我院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年龄 1 9~ 58岁 ,平均 34岁 ,多为青壮年 ;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32例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1 2 1例 ;均通过临床症状、前列腺液常规及培养而确诊。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西医疗法 :(1 )应用抗生素 :阿奇霉素 0 .2 5g,每日 3次 ;乐郎 0 .2 g,每日 3次(2 )α受体阻滞剂 :可派 2 mg,每日 1次。(…  相似文献   

10.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方法:97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组和中药仙方活命饮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组有效率为89.8%,中药仙方活命饮治疗组有效率为79.1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优于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414-1416
目的:观察当归贝母苦参汤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观察的研究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入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当归贝母苦参汤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对照组单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分值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NIH-CPSI指数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NIH-CPSI指数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TT分析统计,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56.67%,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当归贝母苦参汤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有效,并优于单用α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α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疼痛不适、排尿情况、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及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不适、排尿情况、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及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指标IL-8、TNF-α及IFN-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指标IL-8、TNF-α及IFN-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α受体阻滞剂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尿道加压药物灌注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经尿道加压向前列腺灌注药物,同时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中药口服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判定疗效。结果观察2个月,治疗组总显效率85%,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显效率63%,总有效率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尿道药物加压灌注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效、安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以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5%,对照组为77. 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1)。结论温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行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中药治疗;对照组行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1个月后观察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卵磷脂小体数量增加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金匮肾气丸组、前列通瘀胶囊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金匮肾气丸组采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前列通瘀组采用前列通瘀胶囊治疗,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予治疗,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前列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结果与其他组比较金匮肾气丸加减能显著降低TNF-α和IL-10水平(P均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黄柏前列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黄柏前列汤加减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7例采用黄柏前列汤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中成药前列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前列腺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以及前列腺液WBC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黄柏前列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又称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是前列腺炎最常见的一种,临床上约占所有慢性前列腺炎的90%-95%。临床表现以盆腔疼痛和排尿异常为主,治疗上多采用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植物制剂和M-受体阻滞剂等。为了探讨前列安通片联合α-受体阻滞剂缓解CNP/CPPS患者盆腔疼痛和改善排尿异常的效果,笔者于2007年5月-2008年2月进行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晨  王洪昭 《北京中医》2006,25(11):680-681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方法 将确诊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四型:气滞血瘀型、湿热蕴结型、阴虚火旺型、肾阳虚损型,主穴:会阴、中极,并随证加减配穴。对照组单纯服用α受体阻滞剂——盐酸特拉唑嗪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18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82.45%。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9例,未愈17例,总有效率为5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针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20.
中药口服与坐浴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与坐浴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方口服,同时配合中药坐浴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0例。结果:痊愈13例(43.3%),有效12例(40.0%),无效5例(16.7%)。结论: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潜在优势,综合、长时间治疗是取得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