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急、慢性期肝肉芽肿病变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Th1/Th2在肉芽肿形成及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感染小鼠肉芽肿病变,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小鼠感染后0、4、6、8和12周血清及脾淋巴细胞IL-2、IFNr和IL-4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小鼠感染后6周出现明显肉芽肿病变,8周肉芽肿反应达高峰;12周则明显缩小;感染小鼠血清及脾淋巴细胞的Th1细胞因子IL-2和IFNr在感染后4~6周开始上升,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而Th2细胞因子IL-4在感染后8周时迅速上升且随感染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结论 Th1细胞因子IL-2和IFNr与血吸虫卵肉芽肿的诱导和形成密切相关。而Th2细胞因子ILL-4可抑制Th1细胞因子在血吸虫病慢性期虫卵肉芽肿自发性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及其配体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是CD28/B7家族第三个成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ICOS/ICOSL在SLE的治疗方面的研究逐年深入,为临床SLE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就ICOS/ICOSL与SLE关系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耐受性丧失和免疫细胞过度活跃,共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中自身抗体的产生和抗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其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与T细胞活化、B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异常密不可分[1-2]. 相似文献
5.
异位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28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异位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A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和ICOS的表达,参照欧洲AD评分标准(SCORAD)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析CD28和ICOS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D患者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和ICOS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COS的表达水平与SCORAD评分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A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和ICOS表达增高,ICOS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协同刺激分子B7-1/2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协同刺激分子B7-1/2(CD80/CD86)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B7-1/2介导Thl/Th2,免疫偏移对控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作用。方法:取小鼠感染后6、8、10和12w的脾淋巴细胞用抗CD80mAb和抗CD86mAb处理后培养。72h,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抗CD80mAb和抗CD86mAb对IFN-γ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二者均能显著抑制IL-4的表达水平,尤其是抗CD86mAb对IL-4抑制作用非常显著。结论:通过干预B7:CD2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l/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而且B7-2分子对Th2反应的影响作用大于B7—1分子。B7:CD2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1/Th2免疫偏移,为控制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病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哮喘小鼠Th1/Th2细胞偏移情况,同时观察卡介苗(BCG)对Th1/Th2偏移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哮喘组、BCG干预组和对照组。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的水平。结果肺泡灌洗液、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比值在OVA致敏后均明显降低,初次激发后进一步降低,多次激发后继续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G干预后IFN-γ/IL-4比值较哮喘组增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敏状态下Th1/Th2比例发生偏移,随着抗原激发,Th1/Th2偏移愈加明显,在哮喘气道炎症中,以Th2亢进为主,而代表全身性炎症的脾脏中,则以Th1分泌减少为主。BCG干预后可以部分纠正Th1/Th2偏移,但BCG作用有时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的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与小鼠免疫球蛋白的融合蛋白竞争抑制ICOSB7RP1共剌激通路的作用.方法:以RT-PCR方法克隆编码人ICOS胞外片段,与编码小鼠免疫球蛋白IgG恒定片段(Ig)的基因融合,构建携带融合基因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MAX A-ICOS-Ig.采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用Western 印迹法检测稳定表达细胞中融合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蛋白的配体结合活性.以适当浓度的重组融合蛋白作为拮抗剂与BALB/c和C57BL小鼠脾单个核细胞进行混合培养,观察重组蛋白在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结果:构建了携带融合基因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MAX A-ICOS-Ig;Western印迹法检测表明转染细胞有重组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重组蛋白有配体表达细胞的结合活性;该重组融合蛋白作为拮抗剂可体外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结论:构建并成功表达了ICOS-Ig融合基因高效真核表达载体;该重组蛋白具有配体结合活性,可在体外通过抑制ICOS-B7RP1共刺激通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HIF)-2α 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方法 引进获得HIF-2α 基因LoxP 标记小鼠和Mx-Cre 转基因小鼠,利用Cre/LoxP 系统建立条件性HIF-2α 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同时以Mx-Cre 阴性的野生型小鼠和ApoE 基因缺陷小鼠为对照,高脂饲料喂养8 周后对小鼠主动脉进行HE 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情况。结果 HIF-2α-LoxP 标记小鼠和Mx-Cre 转基因小鼠交配后,经过两次传代和基因型鉴定筛选,获得Mx-Cre阳性且HIF-2α 纯合LoxP 标记小鼠,采用聚肌胞腹腔注射后可成功建立HIF-2α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高脂喂养8 周后,ApoE 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呈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野生型小鼠可见轻度内膜增生,而HIF-2α 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内膜未见增生。结论 HIF-2α 基因敲除可抑制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提示针对HIF-2α 的基因治疗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策略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28、CD40通路共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抗CTLA4单克隆抗体对共刺激通路激活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与淋巴细胞表面CD3、CD28及CD40L分子结合产生相应刺激信号,根据刺激条件不同设组为:①抗CD3单抗单刺激(A组)(剂量为10μg/L、100μg/L、1000μg,/L);②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B组);③抗CD3单抗 抗CD40L单抗(C组);④抗CD3单抗 抗CTLA4单抗(D组)共刺激(A、B、C、D组中抗CD3单抗剂量固定为100μg/L,其余3种单抗各设10μg/L、100μg/L、1000μg/L3种剂量);⑤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抗CD40L单抗(E组);⑥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抗CTLA4单抗(F组)共刺激(E、F组中抗CD3单抗和抗CD28单抗的剂量固定为100μg/L,抗CD40L单抗和抗CTLA4单抗的剂量各设10μg/L、100μg/L、1000μg/L);⑦CsA干预组:抗CD3单抗 CsA(G组);⑧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CsA(H组);⑨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抗CD40L单抗 CsA(I组),G、H、I组中所有单抗浓度均固定为100μg/L,CsA浓度设为10μg/L、100μg/L、1000μg/L。采用[^3H]-TdR同位素掺人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放射性计数值。结果:用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共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高于抗CD3单刺激,而在抗CD3单抗 抗CD40L单抗刺激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低于抗CD3单刺激组。抗CTLA4单抗所提供的刺激信号可抑制抗CD3单刺激及抗CD3 抗CD28共刺激导致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且随着抗CTLA4单抗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CsA对共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增大其抑制作用也增强,但对单刺激后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结论:CD28共刺激通路在淋巴细胞活化中起着关键作用。抗CD40L单抗的刺激作用可能被其对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APC,包括B细胞等)间的阻断效应所掩盖。抗CTLA4单抗及CsA对共刺激后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感染进程中CD4+T细胞亚群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日本血吸虫尾蚴腹贴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将18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日本血吸虫感染组,每组9只。 通过流式细胞染色计数的方法检测感染3周、5周及8周后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中Th1、Th2、Th17、Treg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随着日本血吸虫感染进程,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感染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中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不同细胞亚群比例增加的趋势不尽相同,其中Th1细胞在感染第3周占比较高但其增长较为缓慢,而感染前3周Th2、Treg细胞占比较低但其增加幅度较大,在第8周达到峰值;Th17细胞比例在感染前3周基本无变化,随后显著增加。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宿主CD4+T细胞亚群比例发生变化,本研究发现感染显著增加小鼠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感染后3周内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以Th1细胞为主,5周后Th2、Th17、Treg细胞逐渐占主导地位。本结果为研究日本血吸虫病免疫病理机制和特征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营解表合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以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A/PR/8/H1N1)感染小鼠为模型,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观察清营解表合剂干预治疗后肺部Thl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及IFN-γ/IL-4比值的变化。结果:感染模型组IFN-γ表达第6,9,12天较正常空白组下降。药物干预后,清营解表合剂组IFN-γ表达逐渐升高,第6,9,12天较感染模型组升高差异显著。感染模型组IL-4表达各时间点均高于正常空白组,在第6天达峰值;药物干预后,清营解表合剂组不同时间表达较感染模型组均下降,第6,9天下降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感染后,模型组较正常组IFN-γ/IL-4的比值在各时间点均降低,Th1/Th2平衡向Th2方向飘移;药物干预后,第6,9,12天清营解表合剂组较模型组IFN-γ/IL-4的比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Thl/Th2平衡飘移得到纠正。结论:清营解表合剂可促进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hl细胞因子表达,抑制Th2细胞因子的表达而提高免疫功能,调节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肝脏Th17细胞因子及其相关炎症趋化因子动态变化和肝脏虫卵肉芽肿病变,探讨其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病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模型,感染后2、4、6、8、10和12周剖杀小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白介素17(IL-17)、IL-6、... 相似文献
14.
肝X受体激动剂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壁C-反应蛋白和CD40配体表达及平滑肌细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激动剂T0901317对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小鼠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早期动脉壁内C-反应蛋白(CRP)和CD40配体(CD40L)表达及平滑肌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ApoE-/-小鼠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LXR激动剂T0901317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每组6只.均给予高脂饲养8周,在高脂饲养的后4周,分别给予LXR激动剂T090131720 mg·kg-1·d1-或相当剂量的DMSO腹腔注射.麻醉处死小鼠后,取小鼠主动脉,以石蜡包埋,行主动脉根部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壁内CRP、CD40L和平滑肌细胞α-actin的表达,以Image Pro Plus 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LXR激动剂组动脉壁CR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LXR激动剂组动脉壁CD40L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平滑肌细胞α-actin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XR激动剂可能通过抑制ApoE-/-小鼠动脉壁中CRP和CD40L的表达,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行MHD终末期尿毒症患者35例及健康对照者20例,于清晨空腹采血,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IL-2、IFN-γ、IL-4、IL-10和sIL-2R含量及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检测各项肾功能指标。结果MHD患者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则无明显差异(P>0.05);Th1/Th2比值升高。此外,MHD患者血清sIL-2R水平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HD患者Cr与血清IFN-γ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血清IL-2、IL-4、IL-10和sIL-2R无明显相关性;未发现BUN与血清IL-2、IFN-γ、IL-4、IL-10和sIL-2R有相关性。结论MHD患者机体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IFN-γ水平与Cr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动态观察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重组双歧杆菌(Bb)-Eg95-EgA31疫苗免疫小鼠后Th1/Th2型免疫应答的变化.方法:将5×108克隆形成单位(CFU)和5×105CFU疫苗分别采用口服灌胃和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2、4、6、8、10、12、14、16、18和20周各剖杀4只小鼠,收集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无菌取脾,用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结果:口服免疫组小鼠血清IgG、IgG2a 、IgG2b、IgG1、IgG3和IgE水平分别在免疫后8~10周、2~20周、2~20周、4~8周、6~12周和10周显著升高,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16周、2~12周、2~6周和4~12周显著升高;鼻腔内接种组小鼠血清IgG、IgG2a 、IgG2b、IgG1、IgG3和IgE水平分别在免疫后4~10周、4~20周、2~20周、2~12周、4~12周和10~12周显著升高,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8周、2~12周、2~8周和6~16周显著升高.结论: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1个Th1/Th2混合型免疫应答.口服免疫和鼻腔内接种是两种较好的免疫途径,且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内毒素肺损伤大鼠Th1/Th2细胞漂移的变化及其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外周血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1/Th2细胞的漂移变化,并观察地塞米松(DEX)对Th1/Th2漂移的影响,从Th1/Th2漂移的角度探讨内毒素肺损伤时机体抗炎、致炎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静脉注射脂多糖制作大鼠内毒素肺损伤模型.分离、提纯外周血与BALF中 T淋巴细胞,抗大鼠CD4:FITC单克隆抗体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动态观察Th1、Th2细胞的变化.结果 LPS致伤后,外周血与BALF中IFN-γ阳性细胞(Th1细胞)与IL-4阳性细胞(Th2细胞)数目均减少,Th1细胞在相应时相点CD4 T淋巴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在一过性增高后进行性减少,CD4 T细胞中Th1细胞构成比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而Th2细胞构成比则持续增高,提示LPS使CD4 T细胞构成比由Th1向Th2漂移.DEX组IFN-γ阳性细胞、IL-4阳性细胞数目均减少,Th1/Th2比例趋于接近正常. 结论 Th1/Th2漂移的方向及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急性炎症反应发展的速度与转归.Th1/Th2漂移可能部分参与内毒素肺损伤的发生,DEX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使Th1/Th2比例趋于正常,发挥部分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内毒素肺损伤大鼠Th1/Th2细胞漂移的变化及其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外周血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1-γ阳性细胞(Th1细胞)与IL-4阳性细胞(Th2细胞)数目均减少,Th1细胞在相应时相点CD4/Th2细胞的漂移变化, 并观察地塞米松(DEX)对Th1/Th2漂移的影响,从Th1/Th2漂移的角度探讨内毒素肺损伤时机体抗炎、致炎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静脉注射脂多糖制作大鼠内毒素肺损伤模型.分离、提纯外周血与BALF中 T淋巴细胞,抗大鼠CD4:FITC单克隆抗体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动态观察Th1、Th2细胞的变化.结果 LPS致伤后,外周血与BALF中IFN T淋巴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在一过性增高后进行性减少,CD4 T细胞中Th1细胞构成比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而Th2细胞构成比则持续增高,提示LPS使CD4 T细胞构成比由Th1向Th2漂移.DEX组IFN-γ阳性细胞、IL-4阳性细胞数目均减少, Th1/Th2比例趋于接近正常. 结论 Th1/Th2漂移的方向及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急性炎症反应发展的速度与转归.Th1/Th2漂移可能部分参与内毒素肺损伤的发生,DEX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使Th1/Th2比例趋于正常,发挥部分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