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鲍曼不动杆菌在烧伤患者气管套管(ETT)内细菌生物膜(BF)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方法 烧伤患者ETT内壁取样(临床菌株),Vitek2快速细菌自动鉴定仪分离鉴定9株鲍曼不动杆菌且均为泛耐药菌株.临床菌株分别于体外培养12、24、48、72 h,改良微孔法进行BF半定量黏附试验;FITC-ConA/PI荧光双染色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并测定成熟BF厚度;以标准菌株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作为对照.于ETT拔除时收集并制备套管内壁标本,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BF半定量黏附试验结果显示,临床菌株黏附力在体外培养24~48 h时达到高峰,且各时相点均显著大于标准菌株(P<0.05);CLSM动态观察发现,临床菌株在体外培养48 h左右形成成熟BF,其厚度均显著大于标准菌株(P<0.05);ETT内壁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成熟BF呈团状簇集,细菌被大量胞外多糖复合物包埋并融合呈片状.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能在烧伤患者ETT内壁形成BF,且具有成熟早、数量多、黏附能力强的特点,是烧伤后ETT相关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两性霉素B对假丝酵母菌与乳杆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患者阴道来源的4株假丝酵母菌及4株乳杆菌,测定其不同时期生物膜形成能力,并观察其生物膜形成情况。分别测定两性霉素B对假丝酵母菌及乳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抑制生物膜浓度(MBIC),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两性霉素B对上述菌生物膜的作用。结果 白假丝酵母菌及卷曲乳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48 h高于24 h(P<0.05),7号乳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48 h高于72 h(P<0.05)。两性霉素B对白假丝酵母菌的MIC值为0.125 00μg/ml;1、3、4号假丝酵母菌在两性霉素B浓度为2μg/ml时生物膜形成能力低于阳性对照组(两性霉素B浓度为0μg/ml时)(P<0.05),均与后续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性霉素B对白假丝酵母菌的MBIC值为2μg/ml。两性霉素B对卷曲乳杆菌无抑制作用;除7号乳杆菌在两性霉素B浓度为1、8、16μg/ml时生物膜形成能力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外,其余各卷曲乳杆菌在各浓度生物膜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在烧伤患者气管套管(ETT)内细菌生物膜(BF)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方法烧伤患者ETT内壁取样(临床菌株),Vitek2快速细菌自动鉴定仪分离鉴定9株鲍曼不动杆菌且均为泛耐药菌株。临床菌株分别于体外培养12、24、48、72h,改良微孔法进行BF半定量黏附试验;FITC-ConA/PI荧光双染色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并测定成熟BF厚度;以标准菌株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作为对照。于ETT拔除时收集并制备套管内壁标本,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BF半定量黏附试验结果显示,临床菌株黏附力在体外培养24~48h时达到高峰,且各时相点均显著大于标准菌株(P〈0.05);CLSM动态观察发现,临床菌株在体外培养48h左右形成成熟BF,其厚度均显著大于标准菌株(P〈0.05);ETT内壁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成熟BF呈团状簇集,细菌被大量胞外多糖复合物包埋并融合呈片状。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能在烧伤患者ETT内壁形成BF,且具有成熟早、数量多、黏附能力强的特点,是烧伤后ETT相关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陈施  张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1,56(11):1789-1792
目的 研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乳杆菌黏附功能和其调节局部免疫功能的特点.方法 从VVC患者和健康对照女性阴道分泌物中分离乳杆菌并鉴定.测定两组获得不同乳杆菌菌种(株)与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株VK2/E6E7的黏附功能,并检测在不同乳杆菌存在时,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株VK2/E6E7分泌白介素(IL)-1α、IL-1β、IL-6和IL-8的水平.结果 VVC组的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的黏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VVC组的卷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能上调IL-6和IL-8的水平,阴道乳杆菌能上调IL-6水平,而加氏乳杆菌、德氏乳杆菌能上调IL-1α和IL-1β的水平.结论 VVC组患者乳杆菌黏附性减低,调节阴道局部免疫功能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粘液放线菌形成的单菌种生物膜的结构以及胞外多糖在生物膜中的分布。方法采用微生物厌氧培养技术将粘液放线菌在玻璃片上形成24h单菌种生物膜,用荧光染料Fluorescein、BODIPY和Calcofluor进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其形成的生物膜结构和其中胞外多糖的分布。结果玻璃表面粘液放线菌粘附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大量微菌落和沟壑间隙是其所形成生物膜的特征。临近粘附表面的生物膜基底部位细菌密度较低,而中部则较致密。生物膜中胞外多糖分布与菌落中的细菌分布一致。结论粘液放线菌依靠其合成的胞外多糖聚集形成了生物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唾液及壳寡糖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的影响.方法:在盖玻片上形成24 h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分别加入浓度依次为2.5、5、10、20、40 g/L、相对分子量为2 000的壳寡糖溶液,作用30 min,然后应用死菌/活菌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相结合,比较壳寡糖促进变链茵生物膜脱落的效果,对所得数据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离、纯化、鉴定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乳杆菌菌种;绘制VVC患者阴道内分离的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生长曲线,检测其产酸能力、产H2O2能力,分析VVC患者阴道乳杆菌的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为VVC的病因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体外培养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乳杆菌,分离、纯化,并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测定24h菌液浊度法绘制VVC患者及健康女性阴道内分离的4种乳杆菌的生长曲线;检测24h菌液pH值对比VVC患者与健康女性阴道内分离的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产酸能力;绘制H2O2浓度标准曲线,定量检测摇菌3h菌液的产H2O2的量,对比VVC患者与健康女性阴道内分离的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产H2O2能力。结果 共分离培养了34株VVC患者阴道乳杆菌,经鉴定,分属于乳杆菌的4个种。VVC患者与健康妇女相比,阴道内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增殖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女性加氏乳杆菌与卷曲乳杆菌的产酸能力比VVC患者强(P<0.05);詹氏乳杆菌的产酸能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VC患者发酵乳杆菌的产酸能力比健康女性强(P<0.05)。VVC患者阴道内分离的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产H2O2量均明显少于健康妇女(P<0.05)。结论 本研究为进一步构建中国女性阴道来源的乳杆菌菌种库、进行阴道来源的乳杆菌的相关研究提供菌种。VVC状态下,念珠菌的增多,阴道微环境的改变,并未影响阴道内定植的乳杆菌的生长速度。阴道内乳杆菌的产酸功能并不是抑制VVC的关键。阴道内乳杆菌产H2O2能力可能为抑制VVC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分析我国育龄期及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菌群多样性,为了解各种下生殖道感染疾病状态下的微生态环境奠定基础,为研制适合恢复中国女性正常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微生态制剂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常规体检的健康女性(其中育龄期30例、绝经后3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菌16S rDNA基因的V3区进行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通过对DGGE特征条带切胶回收并进行克隆测序,利用GenBank中的Blast与已知序列比对,鉴定细菌菌种,分析不同生理状态下阴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果: (1)我国育龄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菌种为: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惰性乳杆菌(Lactobacillus iners)和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其中惰性乳杆菌是以往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尚未认识到的阴道优势菌种。(2)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菌种与育龄期不同且复杂,常见菌种有: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解没食子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gallolyticus)、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 sp.)、中间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咽颊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sp.)、气球菌(Anaerococcus lactolyticus)和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结论:通过DGGE分析发现我国育龄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优势菌种为: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加氏乳杆菌;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优势菌种为: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属、普雷沃菌属、脆弱拟杆菌以及产乳酸的韦荣球菌、气球菌属,并首次发现在不同生理状态下惰性乳杆菌均是阴道优势菌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用聚乙烯表面接枝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光接枝法将MPC接枝于医用聚乙烯薄片表面并用扫面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标准菌株作为实验用菌,将已消毒的已接枝MPC聚乙烯薄片(观察组)及普通聚乙烯薄片(对照组)置入5 mL细菌浓度为1.5×107 cfu/mL的菌液中共同培养.分别于体外培养后24 h、48 h行膜内活菌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通过紫外光接枝法制备的MPC涂层聚乙烯薄片表面形貌光滑,原先的纹理消失.体外培养24 h、48 h观察组聚乙烯薄片表面活菌计数数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下进行细菌数半定量评估显示24 h、48 h观察组聚乙烯薄片表面细菌黏附量亦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用聚乙烯表面接枝MPC可有效抑制细菌黏附,进而可预防聚乙烯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分析我国育龄期及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菌群多样性,为了解各种下生殖道感染疾病状态下的微生态环境奠定基础,为研制适合恢复中国女性正常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微生态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常规体检的健康女性(其中育龄期30例、绝经后3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菌16S rDNA基因的V3区进行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通过对DGGE特征条带切胶回收并进行克隆测序,利用GenBank中的Blast与已知序列比对,鉴定细菌菌种,分析不同生理状态下阴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果:(1)我国育龄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菌种为: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crispatus)、惰性乳杆菌(Lactobacillus iners)和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其中惰性乳杆菌是以往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尚未认识到的阴道优势菌种。(2)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菌种与育龄期不同且复杂,常见菌种有: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解没食子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gallolyticus)、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 sp.)、中间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咽颊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sp.)、气球菌(Anaerococcus lactolyticus)和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结论:通过DGGE分析发现我国育龄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优势菌种为: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加氏乳杆菌;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优势菌种为: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属、普雷沃菌属、脆弱拟杆菌以及产乳酸的韦荣球菌、气球菌属,并首次发现在不同生理状态下惰性乳杆菌均是阴道优势菌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褪黑激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褪黑激素(melatonin, MT)对大鼠全脑缺血(20 min)再灌注后24 h海马CA1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 iNOS)的蛋白质水平和再灌注后48h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的影响。方法:于大鼠“四动脉结扎法”全脑缺血(20 min)/再灌注后第0、1、2、6小时4个时间点分别腹腔注射MT2.5和10 mg*kg-1两个剂量,各组大鼠再灌后24 h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iNOS蛋白水平,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DT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ling, TUNEL)计算了各组大鼠再灌后48 h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结果:MT2.5 mg*kg-1和10 mg*kg-1两个剂量于大鼠全脑缺血(20 min)/再灌注后第0、1、2、6小时4个时间点分别腹腔注射可降低再灌注24 h大鼠海马CA1区iNOS的蛋白水平,并减少再灌注48 h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结论:降低iNOS的蛋白质水平可能是MT对缺血敏感区神经细胞发挥保护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为ATRA应用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进行体外培养,以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HO8910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1)ATRA浓度为10~(-7)~10~(-5)mol/L时,均明显抑制HO8910细胞的增殖(P<0.05),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24、48、72 h ATRA抑制HO8910细胞增殖的IC_(50)值分别为2.331×10~(-5)、0.998×10~(-6)、0.891×10~(-7)mol/L.(2)倒置显微镜可观察到经10~(-6)mol/LATRA处理的HO8910细胞部分发生形态学的良性分化.(3)体外侵袭实验显示经10~(-6)mol/L ATRA处理的HO8910细胞,穿膜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ATRA能明显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增殖、侵袭能力,有望为ATRA应用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阴道菌群的动态变迁.方法 不同时间点采集RVVC患者(6例)以及正常对照女性(5例)阴道分泌物,分别对每个样本进行细菌总基因组DNA提取、16S rRNA V4区基因扩增及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等步骤,然后通过BIPES、TSC、GAST等程序,分析比较两组阴道菌群物种丰度和结构以及菌群动态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女性阴道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主,其中惰性乳杆菌和卷曲乳杆菌比例相当,同时存在少量加德纳菌属、普氏菌属和其它菌属;或者以加德纳菌属、普氏菌属、奇异菌属、纤毛菌属等为主要菌属;而RVVC患者阴道菌群丰富度明显降低,以惰性乳杆菌为优势菌属,卷曲乳杆菌含量明显减少.正常对照女性阴道菌群随月经周期的变化出现波动,其中在月经期的波动最为明显,其优势菌属在月经周期中呈现相互交替或保持绝对优势的变化模式;而RVVC患者阴道菌群的波动性减弱,不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且在疾病发作期和间歇期的菌群结构相似.结论 RVVC患者阴道菌群结构不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在疾病发作期和间歇期相似.诱导卷曲乳杆菌产生或抑制惰性乳杆菌定植,从而恢复阴道菌群比例,可能可以治愈RVVC.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A-MSH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测定细胞活力、细胞贴壁率,绘制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确定最佳细胞接种浓度及药物干预区间.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时间、不同浓度PA-MSHA对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计算细胞存活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C6细胞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呈贴壁生长,生长状态良好,每次传代前活力测定,存活率均〉95%.于2 h、4 h、6 h、8 h、10 h、12 h测定贴壁率分别为20%、68%、82%、85%、92%、98%,符合本实验要求.细胞生长曲线提示5×10^3/孔的浓度为96孔板内最佳接种浓度.细胞接种后24~72 h为细胞倍增时间.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明显.MTT比色法结果提示,细胞生长抑制率与药物作用时间和剂量正相关.计算24 h和48 h IC50值分别为(5.80±1.79)×10^8 cfu/mL和(3.90±2.14)×10^8 cfu/mL.结论铜绿假单胞菌(PA-MSHA)制剂对体外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人早期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及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早期EPCs并进行鉴定;将含不同浓度(1×10-3~200×10-3mmol.L-1)氯吡格雷的培养液与EPCs共培养24 h,检测黏附、迁移及增殖功能;应用含浓度为20×10-3mmol.L-1氯吡格雷的培养液与EPCs共培养0.5~72.0 h,检测EPCs上述功能。结果培养EPCs第4天,早期EPCs呈典型长梭形;培养EPCs第7天数目增多,可摄取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以及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氯吡格雷可使细胞明显增多;不同浓度的氯吡格雷可改善其黏附(F=56.54,P=0.00)、迁移(F=60.23,P=0.00)和增殖(F=1.45,P=0.16)功能;氯吡格雷浓度为20×10-3mmol.L-1时,保护作用最强;当共培养不同时间后,其仍可改善EPCs黏附(F=127.03,P=0.00)、迁移(F=96.03,P=0.00)和增殖(F=10.46,P=0.00)功能;保护作用呈时间依赖性,但于24 h后达到平台期。结论氯吡格雷可改善人外周血早期EPCs的黏附、迁移及增殖功能,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变异链球菌(简称变链菌)593号高致龋力临床分离株在生物膜状态不同时期与标准株ATCC25175(均为血清型c)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差异。方法在聚苯乙烯塑料片上分别形成3、12、20 h变链菌生物膜标本,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伴刀豆球蛋白A对合成的胞外多糖进行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采用静置法培养形成黏附生长的细菌,蒽酮法测定3~24 h其合成胞外多糖的量。结果胞外多糖与染料结合后发出绿色荧光,各时间段593号临床株绿色荧光的分布较ATCC 25175标准株更致密和广泛。3~20 h 593号临床株合成水溶性葡聚糖能力强于标准株(P<0.05);3~16 h 593号临床株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能力强于标准株(P<0.05);其他时间两者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两菌株合成胞外多糖的模式相同,均随时间延长而合成量增加,但在生物膜形成早期(3~16 h)高致龋力临床株表现出不同于标准株的胞外多糖合成模式,其更强的合成胞外多糖能力可能是其具高致龋力的原因之一,提示研究致龋机制时使用临床株作为研究样本较标准株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Ehrlich GD  Veeh R  Wang X  Costerton JW  Hayes JD  Hu FZ  Daigle BJ  Ehrlich MD  Post JC 《JAMA》2002,287(13):1710-1715
CONTEXT: Chron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sterile inflammatory process. The previous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diagnostic technologies to OME suggests that viable bacteria are present in complex communities known as mucosal biofilms; however, direct imaging evidence of mucosal biofilms associated with OM is lacking.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biofilm formation occurs in middle-ear mucosa in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otitis media. DESIGN AND MATERIALS: A total of 48 research-grade, young adult chinchillas weighing 500 g were used for 2 series of animal experiments: one to obtain specimens fo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 other to obtain specimens for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using vital dyes. In each series, 21 animals were bilaterally injected with vi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bacteria and 1 was inoculated to account for expected mortality. Three served as negative controls. Effusions and mucosal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rom 2 infected animals that were euthanized at 3, 6, 12, and 24 hours and at days 2, 4, 5, 10, 16, and 22 after inoculation. MAIN OUTCOME MEASURES: Images were analyzed for biofilm morphology, including presence of microcolony formation and for presence of bacteria on tissue surfaces. RESULT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demonstrated that biofilm formation was evident in all specimens from animals beginning 1 day after infection and was present through 21 days.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indicated that bacteria within the biofilms are viable. CONCLUSION: These preliminary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that mucosal biofilms form in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otitis media and suggest that biofilm formation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