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胸科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PCIA)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方法 ] 3 6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病人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于手术切皮前及关胸时分别静脉注射氯诺昔康 8mg ,术毕两组均采用芬太尼加氟哌利多镇痛配方行PCIA ,镇痛期间定时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 [结果 ]两组病人镇痛效果相似 ,VA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观察组2 4h内芬太尼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病人无不良反应。 [结论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明显减少开胸病人PCIA期芬太尼用药量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李建军  张丽  陈颖  王春玲  王雪芹 《新医学》2005,36(9):535-536
目的:评价高乌甲素、氯诺昔康及曲马朵用于鼻内镜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应及安全性.方法:择期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90例,按术后镇痛方法不同,随机分为高乌甲素组、氯诺昔康组和曲马朵组各30例,使用机械镇痛泵,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包括患者48小时内按压自控镇痛键的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价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按压自控镇痛键的总次数、VAS分值及镇痛结束时的疼痛程度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曲马朵组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乌甲素组和氯诺昔康组(均为P<0.05).结论:高乌甲素和氯诺昔康用于鼻内镜手术后PCIA的效果与曲马朵相近,但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贺正华  杨璞  郭曲练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2):1894-1896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上腹部手术术后疼痛、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和安慰剂组(c组),分别于术前1h及此后12h、24h给予氯诺昔康(8mg静注)和安慰剂(生理盐水2m1静注),病人术中麻醉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后病人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术后镇痛评估,记录术后镇痛药的总用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术毕,术后1h、12h、24h、36h、48hVAS差异无显著性。但L组术后2h、4h、8h、10hVAS显著低于C组(P〈O.01).L组术后48h静脉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C组(P〈0.05),且不良反应也低于C组(P〈O.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并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芬太尼、曲马多和氯诺昔康用于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护理.方法90例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术后A组首剂量芬太尼0.05 mg,PCIA采用芬太尼0.7~0.9 mg、氟哌啶5 mg;B组首剂量曲马多50 mg,PCIA采用曲马多700~900mg、氟哌啶5mg;C组首剂量氯诺昔康4mg,PCIA采用氯诺昔康44~56mg、氟哌啶5mg.监测术后4、8、12、24、48及72 h的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三组病人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I级以上例数A、B组多于C组(P<0.05),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曲马多和氯诺昔康用于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均取得满意镇痛效果,并发症及其护理差异也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在微创保胆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微创保胆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A组20例)和曲马多组(B组20例)接受PCIA治疗。PCIA药物配方分别为:A组氯诺昔康32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曲马多600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手术结束前10min静注负荷剂量药物:A组氯诺昔康8mg。B组曲马多50mg;手术结束两组背景输注速率2ml/h。单次PCIA剂量1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定时观察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VAS)评分,24h镇痛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2、4、8、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对应时间(P〈0.05);PCIA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A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氯诺昔康用于微创保胆手术后PCIA镇痛效果接近甚至优于曲马多,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低。是术后PCIA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在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分为I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3mg)、Ⅱ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5mg)、Ⅲ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7mg),3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记录术后6、18、24h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头晕、恶心呕吐次数及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在相同时间内3组病人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I组VAS评分高于其他两组。I、Ⅱ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Ⅲ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前两组。Ⅲ组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次数明显多于I、Ⅱ组(P〈0.05),I、Ⅱ组间头晕、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组略多于I组。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别采取氯诺昔康+舒芬太尼和单用舒芬太尼两种术后镇痛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0.5、4、8及24h的镇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联合组(共9例):恶心呕吐占7.50%(4例),嗜睡占12.50%(5例);对照组(共27例):恶心呕吐占30.00%(19例),嗜睡占17.50%(8例),呼吸抑制2.50%(1例)。其中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氯诺昔康用于肝癌术后静脉自控性镇痛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非甾体抗炎药氯诺昔康用于肝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性镇痛(PCIA)的效应。方法:初选8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4组。单纯氯诺昔康组(组Ⅰ);小剂量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组Ⅱ);大剂量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组Ⅲ);大剂量芬太尼组(组Ⅳ)。评价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共有64例肝癌患者在手术后接受了患者自控性静脉镇痛(PCIA)。组Ⅰ在进行了4例后因全部镇痛效果不佳而取消。组Ⅱ、组Ⅲ、和组Ⅳ三组间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Ⅳ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不能单独用于术后重度疼痛的镇痛治疗;与芬太尼复合使用,可以在减少芬太尼用量的同时达到相同的镇痛效果,并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开胸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32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观察组于手术切皮前及关闭胸腔时分别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两组术毕均用芬太尼PCIA,镇痛配方为芬太尼10μg/kg,氟哌利多5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负荷剂量芬太尼1μg/kg,背景输注2ml/h,PCA每次1ml,锁定时间10min。镇痛期间定时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接近,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24h内芬太尼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明显减少PCIA芬太尼的用药量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曲马多比较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氯诺昔康48mg和芬太尼0.3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对照组以曲马多1000mg和氟哌利多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拔除气管导管后开通PCIA,预注泵内液4ml。PCIA设计2ml/h,PCA每次0.5ml,锁定时间15分钟。记录PCA次数和术后4,8,12,24,48小时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两组镇痛效果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者PCA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司作为多模式镇痛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1.
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单纯氯诺昔康、氯诺昔康联合氯胺酮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后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 3组。L组为单纯氯诺昔康 40mg ,LKⅠ组为氯诺昔康 40mg 氯胺酮 10 0mg ,LKⅡ组为氯诺昔康 40mg 氯胺酮 15 0mg ,各组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12 0mL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负荷剂量各组均为氯诺昔康 4mg ,持续输注速度为 3 6μL·kg-1·h-1,记录术后 4、12、2 4、48h的静息镇痛评分 ,及总体镇痛效果评价 ,观察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幻觉的发生情况。结果 :单纯氯诺昔康组的镇痛总体评价明显差于加氯胺酮组 ,静息镇痛评分 (VAS)显著高于加氯胺酮组 (P <0 0 1) ,LKⅠ和LKⅡ组之间镇痛总体评价和VAS评分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3组之间并发症没有明显差别 ,3组中均无幻觉发生。结论 :单纯氯诺昔康上腹部手术PCIA镇痛较差 ,联合小剂量氯胺酮能明显改善镇痛效果 ,氯诺昔康与 40~ 60 μg·kg-1·h-1剂量的氯胺酮联用镇痛效果好 ,副作用未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在妇科微创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氯诺昔康组(A组)和曲马多组(B组)分别给予氯诺昔康和曲马多,观察24 h镇痛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2、4、8、12、24h的VA S评分明显低于B组对应时间;PCIA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PCIA镇痛效果接近甚至优于曲马多,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低,是术后PC IA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凌亚  王惠芬 《现代护理》2004,10(5):472-473
目的 研究芬太尼、曲马多和氯诺昔康用于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PCIA)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护理。方法  90例胆囊切除术病人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30例。术后A组首剂量芬太尼0 .0 5mg ,PCIA采用芬太尼 0 .7~ 0 .9mg、氟哌啶 5mg ;B组首剂量曲马多 5 0mg ,PCIA采用曲马多 70 0~90 0mg、氟哌啶 5mg ;C组首剂量氯诺昔康 4mg,PCIA采用氯诺昔康 4 4~ 5 6mg、氟哌啶 5mg。监测术后4、8、12、2 4、4 8及 72h的镇痛效果和并发症 ,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 三组病人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镇静Ⅰ级以上例数A、B组多于C组 (P<0 .0 5 ) ,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芬太尼、曲马多和氯诺昔康用于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均取得满意镇痛效果 ,并发症及其护理差异也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用于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妇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n=50)和氯诺昔康组(n=50)。两组镇痛泵配方均不加任何止吐药及其它辅助药物。镇痛效果评估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观察手术后4,8,12.24,48h的VAS评分,0为无痛,1~3为满意,3~5为基本满意,大于6为不满意,10为无效。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芬太尼组VAS评分与氯诺昔康组大致相似,但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结论:两组均有较满意的术后镇痛作用,但芬太尼组的不良反因发生率明显高于氯诺昔康组。  相似文献   

15.
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后的清醒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58岁,体重48-60kg,BMI 19-2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A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然后曲马多500mg+氯诺昔康16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然后曲马多500mg+芬太尼0.2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后PCIA。2组输注速率1.5 ml/h,PCA量3 ml,锁定时间20min。分别于术毕,术后4、8、16、24h记录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术后24h内记录镇痛有效、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与B组比较,A组的术后镇痛效果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A组的发生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与曲马多复合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效果一样确切,但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的特点,更适合在膝关节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氯诺昔康在腹腔镜直肠癌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在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后病人镇痛的有效性和优势。方法选6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L组n=30)和曲马多组(T组n=30)接受PCIA治疗。术后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VAS)评分,并记录24h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L组术后4、8、12、16、24h的VAS评分与T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恶心、呕吐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T组。结论氯诺昔康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术后PCIA镇痛效果与曲马多相近,但胃肠道不良反应较曲马多明显低,是术后PCIA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可供选择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不良反应和对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麻醉风险评级(ASAI~II级,年龄(50±17.6)岁,全麻下行腹)部手术120例,随机分为F0,F1,F2,F34组。F0组为单纯氯诺昔康40mg,F1组为氯诺昔康40mg 芬太尼0.3mg,F2组为氯诺昔康40mg 芬太尼0.5mg,F3组为氯诺昔康40mg 0.7mg芬太尼,各组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20mL,自控镇痛以LCP模式给药,即负荷剂量各组均为氯诺昔康4mg 持续剂量为36μL/(kg·h) 自控剂量2.4mL,锁定镇痛时间为20min;记录术后4,12,24,48h的静息镇痛评分(VAS)及总体镇痛效果评价、镇静评分、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F0组的镇痛总体评价明显差于F1,F2,F3组,静息镇痛评分显著高于F1,F2,F3组t=11.40~16.39,P<0.01),F1,F2,F33组之间镇痛总体评价(和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656~1.904,P>0.05),F3组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副作用明显高于F0,F1,F2组(χ2=2.29~4.08,P<0.05),F1,F2组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0.696,P>0.05)。2结论:0.1~0.2μg/(kg.h)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2组患者均在术后行PCIA,A组给予布托啡诺10 mg,B组给予布托啡诺10 mg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60 mg。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镇静Ramsay镇静评分、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24、48 h 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 0. 05); 2组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较高(P 0. 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行PCIA,镇痛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不良反应和对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麻醉风险评级(AsA)Ⅰ~Ⅱ级,年龄(50&;#177;17.6)岁,全麻下行腹部手术120例,随机分为F0,F1,R2,F3 4组。F0组为单纯氯诺昔康40mg,F1组为氯诺昔康40mg+芬太尼0.3mg,F2组为氯诺昔康40mg+芬太尼0.5mg,F3组为氯诺昔康40mg+0.7mg芬太尼,各组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20mL,自控镇痛以LCP模式给药,即负荷剂量各组均为氯诺昔康4mg+持续剂量为36μL/(k&;#183;h)+自控剂量2.4mL,锁定镇痛时间为20min;记录术后4,12,24,48h的静息镇痛评分(VAS)及总体镇痛效果评价、镇静评分、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F0组的镇痛总体评价明显差于F1,F2,F3组,静息镇痛评分显著高于F1,R2,R3组(t=11.40~16.39,P&;lt;0.01),F1,F2,B3组之间镇痛总体评价和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656~1.904,P&;gt;0.05),F3组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副作用明显高于1R,F2,F3组(X^2=2.29~4.08,P&;lt;0.05),F1,F2组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696,P&;gt;0.05)。结论:0.1~0.2μg/(kg.h)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氯诺昔康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通过相同的麻醉方法,术后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进行PCA治疗。A组静脉应用氯诺昔康(2ml/h.holus为3.5ml),B组静脉应用芬太尼(2ml/h,bolus为3.5ml)。结果: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PCA镇痛,A组(氯诺昔康组)与B组(芬太尼组)在疼痛程度(PI)、病人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疼痛缓解度(PAR)、用药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A组总体睡眠质量略逊于B组(P<0.05);呼吸频率、皮肤瘙痒及恶心、呕吐等类似于B组。结论:氯诺昔康不失为阿片类镇痛药术后PCA的较好的替代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