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4 例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 组) 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 组) 各17 例.术前及术后第1、3、7 天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并记录并发症、术后肠道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营养费用.结果: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肝功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性;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恢复基本相似;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而肛门排气时间时间EEN 组快于EN 组(P〈0.05) ;营养费用EEN 组明显低于EN 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和降低营养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n=55)和肠外营养组(PN组n=31),所有病例在术前及术后第1、8天分别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尿素氮、肌酐、血糖、谷丙转氨酶、血红蛋白和电解质(K+、Na+)。临床观察营养支持后有无消化道症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有无吻合口瘘及测体质量。结果:所有病例在研究期间无死亡、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无吻合口瘘。营养支持后EN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水平明显升高(P<0.01)。营养支持后EN组与PN组对比,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高(P<0.01)。临床观察生命体征及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PN组显著缩短时间(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既能改善营养状态,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早期肠内营养在肝移植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支持处理。方法:为2例肝移植术后病人提供早期肠内营养。结果:2例病人现已分别术后9个月和10个月,未发生排斥反应,生活质量和移植物功能良好。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创伤需要紧急剖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患者早期(24~48 h)给予管饲肠内营养,作为观察组,57例患者延迟(>48 h)给予管饲肠内营养,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恢复的影响,评价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1例食管癌病人术后实施EN(EN组)和21例行PN(对照组)的病例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方式营养支持对病人主要生化指标、机体营养状况、肠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治疗情况的影响。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食管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和肠外营养一样能获得明显改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有效,对食管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恢复和免疫功能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胃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为探讨胃手术后24h开始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将进行胃手术的21例溃疡病和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共10例)和研究组(Ⅱ组,共11例),I组术后常规处理,Ⅱ组术后24h开始EN(Nutrison)共7d。结果Ⅱ组除1例因腹胀明显不耐受外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II组明显短于I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I且明显延迟(P〈0.01);I组术后均为负氮平衡,II组  相似文献   

7.
肠内营养在术后早期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肠内营养的应用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肠内营养不仅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而且能维持肠道的完整性,对创伤、手术后患的恢复,减少感染性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本就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时机选择、给予途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预防及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肠内营养在胃肠术后早期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0引言 为了探讨应用肠内营养(EN)的安全性、可行性,对109例胃肠手术病人于术后早期(第1天)开始实施EN.85例胃肠手术病人进行术后全静脉营养.结果表明,接受早期EN的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提前恢复,能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完全可行和安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1年至2003年的193例胃肠道疾病手术的病人,其中109例病人接受EN.疾病种类:胃癌72例,壶腹部癌14例,腹段食管、贲门癌23例.109例中男62例,女47例,平均年龄为(53±15.7)岁.另外85例病人术后接受全静脉营养,作为对照组,疾病种类:胃癌59例,壶腹部癌6例,腹段食管、贲门癌20例.  相似文献   

9.
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 总结我科1998-1999年18例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经验,探讨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食道癌手术后早期(12小时)经术中放置的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营养,术前、术后1、7、14天测定血浆白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淋巴细胞计数。临床观察营养支持期间有无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结果 食管道癌术后7天白蛋白较术前增高,术后14天明显增高,与术前比有明显差异(P<0.01)。淋巴细胞计数术后14天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1)。个别患出现腹胀、腹泻、经对症治疗缓解,全组患均能耐受早期肠营养。未发现有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异常。结论 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能全力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改善患营养状态,安全可行无其他并发症,与静脉营养相比可以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86例食管癌病人按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分为两组,EEN组94例,术后行EEN;肠外营养(PN)组92例,术后给予TPN支持。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检测病人术后第10天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蛋白(TP)、尿素氮(UN)、肌酐(Cr)等指标。结果:EEN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而腹泻发生率高于PN组(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PN组短(P<0.05)。住院费用、胃肠减压总量和胸腔引流液量,亦较PN组明显减少(P<0.05)。EEN组病人术后ALB、PA、TP水平高于PN组(P<0.05),而UN、Cr和白细胞总数均低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给予EN安全、有效、可行,较PN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胃肠道术后病人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奉化市人民医院2007年1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早期肠内营养组于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24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其他临床指标,并对比医疗费用。结果:EEN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胃排空障碍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平均住院天数也较低(P〈0.05)。术后一周EEN组和PN组在体质指数、前白蛋白、白蛋白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术后病人应用EEN安全可行,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平均住院天数、生化指标方面具有优越性,是胃肠道术后病人简便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病人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快速康复理论,通过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常规肠内营养(EN)组间围手术期病人营养状况、炎症指标、免疫水平及临床指标,观察EEN对胃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65例胃癌术后病人,按照不同时间EN支持分为EEN组(n=33)和EN组(n=32)。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 G),同时观察病人早期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EEN组病人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大多高于EN组,EEN组病人术后第3天炎症指标低于EN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EEN组在术后短期内免疫水平和临床恢复及住院时间方面都优于EN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早期提高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具有显著作用,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胃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将21例胃手术病人(溃疡病9例、胃癌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研究组(Ⅱ组)。Ⅱ组术中将内径2~3mm硅胶管置入空肠,两组术后处理相同。Ⅱ组术后24h开始进行EN(nu-trison)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9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普通输液组(对照组,49例)、早期接受肠内营养组(EN组,49例),EN组术后24h开始行肠内营养治疗,营养支持连续7d,两组热量基本相等,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第8d营养状态评价,比较术后肠功能恢复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血浆蛋白、前白蛋白、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以对照组显著,但EN组前白蛋白降低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肠道功能恢复EN组明显加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对照组为高;住院时间以对照组长。结论: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经济,能改善营养状态,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行早期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及合理性。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行早期肠内营养(EN)辅以肠外营养(PN)支持。对照组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血糖、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实验组能获得较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而实验组1周后死亡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65%)(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支持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机体对营养需求剧增。本研究主要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0 引  言  本文作者通过对 30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采用匀浆膳和能全力营养液 ,进行临床营养治疗效果的观察 ,探讨颅脑损伤后病人营养支持方法的合理性。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 1 999- 2 0 0 1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 30例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 1 6~ 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肠内营养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3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配合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BMI、TP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配合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十二指肠营养管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n=80)和肠外营养组(PN,n=78),监测血浆蛋白、免疫指标及氮平衡,观察有无消化道症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血浆蛋白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达正氮平衡,CD;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EN组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具有更符合生理需求、更安全、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食管癌病人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食管癌病人在术中经鼻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管给予EN治疗。结果:所有食管癌病人术中均顺利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EN的病人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的病人明显减少。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应用EEN,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是病人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