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原位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移植指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及移植指征。方法:8例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均有严重黄疸、腹水、出血倾向,6例有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1例并急性肾衰,1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8例均在体外静脉转流下行原位肝移植。结果:6例已存活1~12个月,2例死亡,1例术前伴有肾衰,术后3de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术后44d死于暴发性乙肝,6例存活者术后均服用拉咪呋啶,存活1~12个月未见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3.
4.
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是一种病因多样、病理生理变化复杂、临床表现凶险的综合征,患者自然死亡率高。ALF的治疗包括祛除病因、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稳定、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人工肝支持和肝脏移植。及早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可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背景:急性肝衰竭行急诊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病情复杂,风险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与普通肝脏移植有着明显不同。目的:总结急诊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以提高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行急诊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17例,年龄15-69岁。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23例(其中乙型合并丁型肝炎2例),Wilsons病7例,3例为毒蕈中毒,2例不明原因药物肝脏损害,1例雷公藤多甙中毒,1例为外伤行肝脏部分切除后失代偿,1例尸体肝移植后患者。结果与结论:38例患者生存时间为13-1740d,中位生存时间为634d。患者的围手术期存活率为76%,1年存活率为63%,2年存活率为58%。9例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包括脑水肿及颅内高压、肾功能衰竭、严重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目前急诊肝移植仍是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出血、感染、排异反应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肝移植围手术期间每一环节的处理,对于肝移植的成功和患者长期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自黄疸的出现到脑病的发生限于8d~28d内,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系统损害、继发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产褥感染系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肝功能衰竭并发产褥感染时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我院通过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救治1位急性肝功能衰竭并产褥期感染的产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在肝移植等待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但此法受到了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迅速和供体短缺的限制.目的:充分认识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在肝移植等待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检索策略: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1993-01/2007-12有关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肝移植等待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文献,检索词为"acute liver failure,molecular adsorbent recycling system,artificial live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3-01/2007-12有关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肝移植等待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文献,检索词为"急性肝功能衰竭,分子吸附循环系统,人工肝",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手工检索人工肝相关中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细胞因子、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生存率等相关研究文献.排除标准:明显不随机、研究目的与课题无关的文献及重复性文献.文献评价:初检得到467篇文献,阅读鉴定纳入32篇满足全部纳入标准,其中9篇中文,23篇英文;有关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学术背景的文献4篇,有关急性肝功能衰竭定义及治疗的文献5篇,有关分子吸附循环系统的应用及其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效果的文献23篇.资料综合:传统人工肝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各有利弊,分子吸附循环系统结合以往人工肝的优点,突破各自的局限性,可同时清除水溶性和脂溶性毒素,清除致病因子,减轻脑水肿,维护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肝肾功能,提高生存率.结论: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是治疗肝功能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辅助方法,可帮助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顺利渡过肝移植等待期. 相似文献
8.
肝衰竭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几年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已被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中,由于治疗价格相对较贵,加之不同原因导致的肝衰竭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很大的差异,临床评价不一。本文研究观察了在综合护肝治疗基础上应用ALSS治疗36例急、慢性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HF)病人,将生存期、生活质量、副作用、医疗费用及疗效等作为判断病人最主要的指标来分析ALSS的综合临床效益。 相似文献
9.
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坏死或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少见但是很严重的肝脏疾病,致死率很高,应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 相似文献
10.
1病例 患者,男性,24岁。因恶心、呕吐、厌食、全身困倦、黄胆2d,呼吸困难伴昏迷3h急诊入院。患者发病前1周因上感发烧连续每天多次服用扑热息痛退热。否认有肝炎病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8℃、脉搏144次/分、呼吸频率28次/分、血压80/40mmHg(1mmHg=0.133Kpa)。急性面容,昏迷,皮肤和巩膜黄染,皮肤散在瘀斑,无肝掌,无蜘蛛痣,口唇和肢端发绀,呼气有肝嗅味,双肺呼吸音粗,肺底有细湿哕音,心率144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平坦,肝浊音界在第Ⅳ肋间,无移动性浊音,长呜音存在。压眶反射存在,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术后动脉血栓形成是肝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1993年9月~1996年6月施行了14例原位肝移植,术后2例发生了动脉栓塞,造成肝脏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移植失败。本文就肝移植术后并发动脉栓塞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认为细致的术后病情观察,动态监测肝动脉血流状况及“T”管引出胆汁的质量是早期诊断肝动脉栓塞的关键,而及时的诊断及治疗对提高肝移植的临床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鼠肝脏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模型的改良制作方法。方法:将8~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麻醉后,用带针6-0 proline缝线环绕肝左外叶、肝中叶共同肝蒂,距肝蒂0.2 cm穿肝右中叶表面固定,结扎肝蒂,于结扎线远侧0.2 cm处切除小鼠肝脏左外叶、肝中叶(左、右)。观察小鼠术后成活率以及术后3 d、7 d、14 d小鼠肝脏质量。结果:成功建立小鼠肝脏大部分切除模型,该模型切除小鼠肝左外叶、肝中叶(左、右),切除肝质量占肝总质量的66.7%,术后小鼠存活率100%。术后小鼠剩肝代偿性增生,术后第3天恢复至原肝总质量的58.2%,第7天恢复至原肝总质量的78.0%,术后第14天恢复至原肝总质量的93.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改进型小鼠肝脏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模型,具有简便、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肝动脉重建问题(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肝动脉的重建问题。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7月~2004年12月,16例原位肝移植和1例小儿活体肝移植,分析肝动脉变异,血管吻合技术厦术中、术后应用凝血因子和止血药物的影响。结果:17例供肝中有2例肝动脉变异。肝动脉内径〉3ram(n=11),内径〈3ram(n=6)。肝动脉吻合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5例术中术后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术后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均未发现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小儿肝移植采用DSA检查发现供受体肝动脉细小。结论;原位肝移植中供肝的肝动脉变异较多见,修剪肝动脉时应加以注意,避免误伤;正确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可明显减少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适当应用凝血因子、止血药物安全有效,不增加肝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关系及其对早期诊断血管并发症的意义。
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56例肝移植患者移植肝脏形态学变化、肝动脉峰值流速(Vs)、肝动脉阻力指数(RI)、门静脉及肝静脉平均流速(Vm)等指标,并以60例健康成人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肝移植术后无并发症的移植肝在术后1个月内肝动脉Vs低于正常对照组,而门静脉Vm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肝脏组的肝静脉Vm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1个月后,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血流速度基本上趋于正常。移植肝发生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时肝动脉Vs较术后同时期无术后并发症的移植肝的肝动脉Vs增高。而在肝动脉栓塞时门静脉Vm较同时期无术后并发症的移植肝的门静脉Vm增高。移植肝的肝动脉低RI与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有明显相关性。
结论肝移植术后近期内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速度分别呈先高后低及先低后高的反向渐变趋势,充分认识两者的相关关系对及早发现移植肝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的介入放射学处理.方法:2001年4月-2007年8月37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临床上疑有肝动脉并发症,经肝动脉造影证实23例肝动脉主干内血栓形成.对这23例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内导管持续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内支架植入术.结果:本组HAT发生率为3.95%(23/582).发生时间为术后2~19 d,中位数为4.5 d.23例血栓形成部位均位于肝动脉吻合口处,其中6例溶栓过程中使用球囊扩张,3例使用支架,2例出现吻合口出血而使用弹簧圈作栓塞和带膜内支架.23例经介入后溶栓治疗均获肝动脉再通.溶栓疗程2~11d,平均3 d.结论:经肝动脉内尿激酶持续性溶栓及PTA和内支架治疗效果良好,可作为肝移植术后HAT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位肝移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价原位肝移植(OLT)患者的肝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85例OLT患者,于术前、术中、术后应用CDFI测定肝总血流量(TLBF)、血流灌注指数(DPI)、门静脉充血指数(PCI)、阻力比(RR)等血流参数,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①OLT患者术后七天之内动脉峰值流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术后七天之内门静脉平均流速略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其它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CDFI对OLT术后肝动脉(HA)狭窄、门静脉(PV)、腔静脉(IVC)血栓及胆道并发症可做出较为特异性的诊断。结论:CDFI对OLT术前患者的筛选、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超声检测肝循环指数改变对纤维化肝储备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作兔肝纤维化模型,超声观察肝循环指数对肝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40只家兔采用口服硫代乙酰胺方法造模,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8、12、16、20周时利用超声检测肝循环指数及吲哚氰绿清除率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结果超声检测肝循环指数与吲哚氰绿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循环指数呈下降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循环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超声可无创检测肝纤维化时肝脏储备功能变化,帮助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及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较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近期黄疸的病因与处理。方法:采用临床生化、肝穿剌活检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的25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近期黄疸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25例肝移植受者术后1周内血总胆红素均进行性升高,2周左右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绝大多数4周内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25例肝移植受者中1例因原发性供肝无功能于术后14d死亡,1例因术后肝癌复发并全身转移于术后5个月死亡,其余受者术后近期黄疸临床均治愈。结论:肝移植术后近期黄疸的主要病因是供肝保存损伤,其次是急性排斥反应、药物性肝损害、感染、原发病复发、手术技术因素及胆道并发症、术前黄疸等原因。对术后近期黄疸首先要进行病因鉴别,而肝穿剌活检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诊断手段,针对其病因进行综合治疗,常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导致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回顾87例肝移植病例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分析相关因素,并评估其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87例患者术后发生肝动脉并发症8例,发生率9,2%(8/87),其中6例死亡,病死率75%(6/8)。肝动脉并发症的主要形式为肝动脉血栓形成(5/8)和肝动脉狭窄(3/8)。其发生与受体年龄、动脉重建方式、血管吻合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肝动脉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极为凶险的一种并发症。加强预防措施,降低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肝移植病人近、远期存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早、中期肝衰竭的疗效.方法 62例肝衰竭早、中期患者随机分为内科治疗组(对照组)和激素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保肝、退黄、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氧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学指标及激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激素治疗没有增加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早、中期肝衰竭患者具有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明显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