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乡市职业病分布和发病特征,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5—2019年新乡市报告的职业病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9年新乡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270例,以职业性化学中毒(161例)为主,其次为职业性尘肺病(91例),2005—2019年新乡市各年度均有职业...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职业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1990~2005年全区各市县(区)统一时间内报出的“尘肺病例卡”、“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05年全区共发生职业病1139例,其中尘肺、急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中毒分别占总数的62.95%、7.38%和1.41%,尘肺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急性职业中毒主要为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氨气中毒;慢性职业中毒主要为铅中毒;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主要为职业性白内障。累计死亡317例,其中尘肺占死亡总数的90.53%。急性中毒占总死亡数的9.47%。表明全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煤炭系统的尘肺和化工系统的急慢性职业中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梅县职业病发病情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职业病报告卡和职业病调查资料,对1996-2011年梅县职业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6-2011年15年问梅县共报告各种职业病和职业中毒56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5.4%。职业病多为个案散发,特点为由较单一病种(尘肺病)向急慢性多病种并存转变,但尘肺病依然是多发病种(占71.4%),其次是有机溶剂类中毒(占21.4%),听力损伤和中暑各占3.6%。死亡病例3例,分别为急性窒息性气体中毒2例和尘肺病1例。结论做好职业危害建设项目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从源头上预防。加强职业危害作业环境的监测和工人健康监护,及早发现职业病和职业损害。建立完善防控体系,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的培训,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病的发生,既保障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又维护工人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宁夏2008-2012年职业病新发病例进行汇总,分析发病规律和特征,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全区职业病报告卡,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宁夏共发生职业病751例,其中尘肺病648例、急性职业中毒75例、慢性职业中毒19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2例、职业性皮肤病1例、其他职业病2例。我区职业病主要发生在石嘴山市,共计582例,占77.5%;职业病主要发病行业为煤炭、冶金和化工等行业,其中煤炭556例(占74.03%)、冶金77例(占10.25%)和化工37例(占4.93%)。结论尘肺病仍是宁夏常见的职业病,应加强接触粉尘工人的防护。重视职业中毒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02-2007年广西职业病诊断报告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2002-2007年报告职业病1156例。其中,新发现诊断尘肺病762例,慢性职业中毒136例,急性职业中毒49起196例,死亡27例,其他职业病62例。2002-2007年非公有制企业报告职业病人数分别占当年职业病人数的16.98%、31.48%、41.67%、74.82%、30.74%和46.96%。结论:非公有制企业的职业病发病高峰已经来临,当前应把职业病防治的工作重点放在职业病多发的有色金属、冶金、轻工、煤炭、交通和地质矿产行业的非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掌握某市职业病发生情况,为某市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某市2006-2011年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的职业病报告卡,将数据导入Excel进行汇总分析,根据患者性别、发病病种、发病年份、发病年龄、危害因素接触时间和行业工种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006-2011年累计诊断职业病73例,发病患者中以30~50岁的青壮年男性为主,其中以尘肺病为主,有55例,占75.3%,其次为职业性苯中毒(包括职业性白血病)、职业性噪声性耳聋;职业病高发行业以采石业、集装箱及配件制造业、卫生陶瓷制造业、五金及厨具制造业为主,其中以集装箱制造业发生的职业病病种尤为复杂,包括尘肺病、职业性苯中毒、职业性白血病(肿瘤)、噪声性耳聋、职业性哮喘等多种职业病混合发生。卫生陶瓷制造业是新的尘肺病集中发病作业场所。结论职业病危害已经超过安全生产事故,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明确用人单位、劳动者、职能监管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权力、义务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创新》2014,(32):73-76
目的:探讨2006年-2012年贵州省职业病发病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2006-2012年职业病网络报告的资料,应用SPSS 11.0、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州省2006-2012年累及报告各类职业病新增病例3054例,其中,以尘肺的发病人数最多2582例,死亡81例,死因多与尘肺、肺结核、气胸、慢性肺心病等有关;农药中毒居次位,共报告344例,死亡35例;且尘肺、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肿瘤、其他类型的职业病及农药中毒报告的人数也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新增尘肺病例的年龄段集中于3555岁,以男性为主,多为1990年以后开始接尘,且多从事与矿山相关的工作;新增病例主要分布在遵义市、毕节市、黔西南州;13种尘中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多分布在非公有制、小型企业。各类职业病新增病例分布在煤炭行业1817例,有色金属行业262例,地质矿产行业175例,由此可见,煤炭、有色金属、地质矿产行业是职业病的高发行业,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对于职业工人的职业病防护工作。结论:贵州省的职业病危害形势仍很严峻,必须通过加大政府社会保障和社会监管力度、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自觉维护合法权益、重视职业病网络报告工作等措施,来全面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长沙市2006-2011年职业病诊断病例的分布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长沙市首次诊断的职业病病例的病种、地区分布、企业经济类型及规模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诊断职业病311例,包含6大类,其中以尘肺(66.24%)、噪声性耳聋(22.19%)为主,尘肺中又以矽肺为主;9个区县中均有职业病病例分布,主要集中在岳麓区、天心区和望城区;企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及中小型企业.结论 尘肺和噪声性耳聋是主要职业病,应重点开展对高发职业病.即尘肺病和噪声性耳聋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统计传染报告系统2005年—2014年按现居住地慢性乙型肝炎报告发病情况,分析朔城区10年来慢性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的三间分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10年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出现5年一个小高峰。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低,30岁~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职业不详、家务及待业、农民、工人、民工的发病率较高,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发病率最低。结论为出生24 h内的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可对降低慢性乙肝发病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伍传仁 《广西医学》2008,30(9):1369-1370
为全面了解广西职业病发病情况,掌握其发病特点,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广西1992~2005年报告的职业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公布的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暴露染艾纳入职业病目录(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作为医疗单位及医疗卫生人员如何依法进行职业病防治已是迫切应解决的问题。职业病防治管理与日常的医源性感染管理有本质区别,从转变观念、树立主体责任、履行自我职业安全防护义务和做好权益维护工作四个方面出发,对促进医疗单位开展好职业性艾滋病防治工作、遏制我国艾滋病传播流行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宝安区1993~2009年职业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近年来职业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993~2009年宝安区所发生的职业病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993~2009年宝安区共发生职业病437例。死亡19例;其中职业中毒340例(77.80%),尘肺病57例(13.0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5例(3.43%)。职业性皮肤病15例(3.43%),职业性眼病6例(1.37%),职业性肿瘤4例(0.91%);职业中毒以三氯乙烯(139例,40.88%)及正己烷(135例.39.71%)高发,苯相关的职业病近年来上升明显,职业中毒多发生在电子、五金、印刷行业;尘肺病近年来明显增多,多发于宝石、五金、建材石场企业。结论在电子、五金、印刷行业应进一步规范使用有机溶剂,须加强对宝石、五金、建材石场等重点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和了解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基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及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职业病防制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松岗卫生监督所(预防保健所)对辖区松岗街道工矿企业职业卫生服务、监督和监测数据,从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职业病发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检查、监督监测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松岗街道现有797家工厂已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25172人,作业场所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粉尘、噪声等为主。作业场所有机溶剂、粉尘和噪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63.89%、43、90%和12.86%,职业健康检查率为58.4%,企业职业卫生防护逐年有所改善,职业病发病人数近年明显增加,但与职业健康检查率增加、职业病人检出增多有关。松岗卫生监督所(预防保健所)近2年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发展迅速,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结论职业病防制形势严峻,城市基层公共卫生单位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对预防和干预职业病危害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濠江区1994-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濠江区1994-2005年各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濠江区12年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最高达259.0/10万(1994年),最低至109.2/10万(2003年),年平均发病率为153.2/10万。12年间,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主要是肺结核)呈缓慢上升趋势,从2001年开始,位居濠江区甲、乙类传染病的首位,但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痛的发病率则呈下降趋势。主要传染病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为主。结论 濠江区夸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加大对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同时加强对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乡市红旗区各类报告传染病的总体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做好疫情监测和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红旗区2005-2009年各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旗区5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及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共计22种8 830例,死亡9例,年均发病率为641.12/10万,死亡率为0.65/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乙肝(379.66/10万)、肺结核(74.56/10万)、痢疾(46.11/10万)、丙肝(41.46/10万)和梅毒(15.17/10万),占总发病数的86.87%。其中乙肝5年间均居首位,占总发病数的59.22%。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性病、痢疾及麻疹等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的原因、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制定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2008年我院及周边6家医院3303名的医务人员职业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303名医务人员中发生职业损伤675名(20.5%)。易发生职业损伤的医务人员主要为护士,发生率为39.3%,其次为麻醉师,占19.1%;职业损伤原因中防护不够(56.1%)占第一位,其次为违反操作规程(29.8%);职业损伤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急诊科(16.7%),其次是化验室(10.5%);职业损伤发生时机以操作抽血或注射后拔针、静脉输液后拔针过程中高危,占55.3%;其次为手术过程中,占15.1%。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损伤应制定职业损伤预防处理方案,从预防入手,注意安全操作;须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以降低职业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和规律,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我部2004年—2009年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年—2009年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呈稳中有升趋势,主要呼吸道传染病为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2008年流感集中发病增多。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总体呈稳中有升趋势,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冬春季传染病对部队广大官兵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惠州市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建明 《医学与社会》2011,24(5):14-16,25
目的:了解惠州市的职业病危害现状,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编制惠州市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表收集资料,并结合惠州市2004-2010年职业卫生档案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惠州市在册生产企业40412家,其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25790家,存在职业病严重危害因素的企业15478家,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噪声。部分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情况堪忧,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偏低,急性职业中毒时有发生。结论:惠州市职业病危害状况较严重,须采取相应对策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市警务人员对性传播疾病(STD)的职业暴露认知和防护意识,比较其与医务人员间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天津市警务人员500名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天津市医务人员200名为对照组,完成关于STD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的问卷调查,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警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不足,其与血液等体液接触的几率与医务人员相当;警务人员在接触血液等体液后的洗手方式、工作环境的定期消毒、单位组织定期职业防护学习和对STD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方面表现均差于医务人员。结论警务人员存在较高的STD职业暴露风险,对STD的职业暴露认知和职业防护意识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