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1):1510-15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7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等。结果:37例手术患者无1例死亡,术后恢复良好,除3例出现短暂术后肠麻痹外,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37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3~37个月,平均18.2个月,随访2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胃部22例,小肠5例,直肠5例,结肠1例;免疫组化检查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38例,CD34阳性36例。结论 加强免疫组化的检查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除传统的手术切除以外,可采用微创手术或使用酪胺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格列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从而提高对胃肠间质瘤的认识。方法对35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CD34、SMA、S-100、Vim、NSE、Actin在其的表达。结果胃肠间质瘤约51.43%(18/35)发生在胃,31.43%(11/35)发生于小肠,8.57%(3/35)发生于大肠,8.57%(3/35)发生在食管。根据免疫组化分型分为:平滑肌分化型占42.86%(15/35)、神经分化型占17.14%(6/35)、双向分化型占11.43%(4/35)、未分化型占28.57%(10/35)。免疫标记CD117、CD34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1.43%(32/35)、74.29%(26/35)。免疫组化检测与间质瘤良恶性无关联性。主要根据Lewin提出的标准判断。结论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其光镜下形态相似,但免疫表型呈异源性,需根据免疫组化结果与平滑肌等肿瘤相鉴别。CD117、CD34对诊断胃肠间质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斌 《医学综述》2007,13(9):692-69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发生于胃肠道黏膜下的一种肿瘤,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是原癌基因c-kit的突变。临床特点为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但多发于胃和小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对判断生物学行为、结构特征等形态学方面有很高价值。免疫组织化学多数表达为CD34、CD117阳性。诊断需要将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综合应用。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而近年来在分子靶向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周立群  陈剑秋 《医学综述》2008,14(11):1647-1648
胃肠道间质瘤曾经被认为是内脏器官的非常见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清晰地认识其临床特征不同于其他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本文综述了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34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病理诊断明确的3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分类。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以老年男性多见,胃部好发,胃部良性多于恶性,而小肠恶性多于良性,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常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临床表现。消化内镜、B超、CT、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发现肿瘤,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本病首选手术治疗,放、化疗疗效难以肯定。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独立的黏膜下肿瘤,过去诊断为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的肿瘤的某些梭型细胞肿瘤,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可能为间质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45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位年龄60.5岁。GI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出血、腹部肿块和腹痛是最常见的表现,45例均行手术切除,随访3-60个月,死亡2例,死于腹腔广泛转移。结论 GIST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外科手术和分子靶向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曾祥勇  潘辅全 《医学争鸣》2009,(20):2221-2221
1临床资料 我院2003-01/2007—12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确诊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29(男19,女10)例;年龄29~81(平均59.5)岁,40岁以上25例;病程12d~4a.腹胀、腹部不适15例,消化道出血10例,腹痛、腹部肿块4例.胃镜检查表现黏膜下肿块13例,黏膜下肿块伴溃疡5例;胃镜活检确诊间质瘤5例,十二指肠肿瘤1例.消化道钡餐造影:12例术前上消化道钡餐造影,6例诊断胃平滑肌瘤,3例诊断胃癌,3例诊断胃黏膜下肿块;  相似文献   

9.
宋巍 《实用全科医学》2014,(10):1588-159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一步提升此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黄山市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24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都接受了手术治疗,并且术后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证实为GIST)。结果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占50.0%(12/24);其次为消化道出血,占20.8%(5/24);腹部肿物,占20.8%(5/24);2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占8.3%。全部病例中,CT检查均提示占位性病变,肿瘤体积越大,恶性的可能性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肿瘤的外形越不规则,越表现为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标本瘤体所在部位与肿瘤良恶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大小与肿瘤良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100.0%(24/24)、CD34阳性率95.8%(23/24)。结论 GIST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层螺旋CT检查对该病诊断有重要的意义。GIST的确诊还是需要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的结果。CD117是GIST最重要的标记物。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GIST的首选治疗方式,靶向治疗药物伊马替尼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0年至2006年收治的23例GIST病人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6例(26.1%),交界性5例(21.7%),恶性12例(52.2%)。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6例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其中4例再手术,2例正在口服格列卫治疗)。结论G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低,其确诊依靠病理结果;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合理规范完整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2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情况,并应用4种抗体(C-Kit、CD34、SMA、S-100)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行完整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切除率为73.9%,C-Kit阳性表达率91%,CD34阳性表达率85%,患者均未辅以化疗,18例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为56%。结论 C-Kit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的正确判断对指导术式选择也至关重要。对无法手术切除和(或)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建议应用格列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2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情况,并应用4种抗体(C-Kit、CD34、SMA、S-100)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行完整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切除率为73.9%,C-Kit 阳性表达率91%,CD34阳性表达率85%,患者均未辅以化疗,18例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为56%。结论 C-Kit 和 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的正确判断对指导术式选择也至关重要。对无法手术切除和(或)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建议应用格列卫。  相似文献   

13.
69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69例GIST作了临床病理学的形态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69例GIST中,良性9例(13.0%),交界性25例(36.2%),恶性35例(50.8%);细胞类型以梭形细胞为主的有46例,伴上皮样细胞的有19例,单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的有4例。免疫组织化学特征:65例(94.2%)CD117(C-kit)胞质强阳性,58例(84.1%)CD34阳性,16例(23.2%)S-100蛋白呈局灶或散在阳性;14例(20.3%)SMA呈局灶阳性,仅3例(4.3%)desmin阳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恶性发生率较高(50.8%),有较为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CD117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是胃肠道间质瘤可靠的标记物;CD34表达率较高,可作为诊断的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因其形态及生物学行为多变,诊断及临床治疗存在较大困难,结合目前国内外对胃肠间质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伊马替尼对胃肠间质瘤的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胃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95-08~2005-08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胃间质瘤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19例病人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11例,消化道出血3例,无症状性上腹部肿物5例。术前经上消化道造影、胃镜、CT等检查诊断为胃间质瘤13例,其中取得病理诊断者仅4例。肿瘤位于贲门胃底区7例,胃体9例,胃窦3例。肿瘤最小2.0cm,最大25cm,中位大小6.0cm。胃周淋巴结转移1例。手术行胃契形切除1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3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3例。检测免疫组化CD117阳性16例,CD34阳性17例。术后随诊5例复发转移。结论胃间质瘤术前诊断主要靠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和CT联合检查,如能结合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EUS-FNA),将会得到更多组织学证据。治疗以手术为主,切除在于完全而不在于大范围清扫。辅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将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龚皓 《中外医疗》2009,28(19):11-12
目的观察胃肠道闯质瘸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资料,从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的角度进行探讨。结果本组中35饲发生在胃,占74.47%;CD117阳性率为80.85%,CD34阳性率为70.21%;CD34和CD117均阳性占44.68%。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以胃最为常见,免疲组化检测CD34与CD117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2005年38例行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术前经CT或消化道造影诊断为GIST,8例小肠间质瘤患者中5例经肠系膜血管造影证实,2例经胶囊内镜证实,1例经急诊手术证实。按风险分级标准极低风险6例、低风险10例、中风险7例和高风险15例。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阳性率为86%、CD34阳性率为82%。术后25例得到随访,其中10例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3~24个月。结论CT及消化道内镜检查对术前诊断帮助较大,而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是诊断GIST所必需的;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格列卫为GIST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8.
间质细胞肿瘤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以及免疫组化表现为CD117阳性确立了GIST的诊断。手术是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治疗,给GIST的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现回顾总结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胃肠间质瘤(GIST)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8年4月~2008年5月收治的15例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以黑便和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十二指肠间质瘤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降部和水平部。内镜超声、胃镜、X线钡餐和CT为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其中2例给予格列卫辅助治疗,1例术后8个月复发,6个月后死于肝转移。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十二指肠间质瘤有效的方法。根据十二指肠间质瘤大小和位置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免疫组化c-kit表达阳性患者术后可选择格列卫辅助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