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0例可切除进展期胃癌进行腹腔卡铂术前化疗药代动力不研究。卡铂300mg/m^3加生理盐水750ml快速腹腔注射,160-180min聚腹腔液,门静脉及外周血,240-270min取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腹膜,大网膜,阴性淋巴结,测定总铂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途径抗癌药在肿瘤组织内药物浓度的聚积性。方法对20例可切除进展期胃癌比较研究了术前卡铂腹腔、静脉化疗药代动力学。术前卡铂300mg/m2加生理盐水750ml分别腹腔(ip)、静脉(iv)给药,注射后160~180分钟取腹腔液、门静脉及外周血,240~270分钟取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大网膜、腹膜及转移阴性淋巴结,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总铂浓度。结果腹腔给药各组织内聚积较高的药物浓度,其中腹膜浓度最高,超出静脉给药组近4倍,癌组织内含量高于正常组织。腹腔液、门静脉、外周血超出静脉给药组13,3,1.5倍。结论术前腹腔化疗不仅提高了腹膜、肿瘤组织内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而且大大降低癌细胞生物活性,使对药物敏感的细胞得到控制,对消灭亚临床灶,改善临床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控制医源性转移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Wang J  Chen J  Ma S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4):300-302
探讨不同给药途径抗癌药在肿瘤组织内药物浓度的聚积性。方法:对20例可切除进展期胃癌比较研究了术前卡铂腹腔,静脉化疗化代动力学。术前卡铂300mg/m^2加生理盐水750ml分别腹腔、静脉给药,注射后160-180取腹腔液、门静脉及外周血,240-270取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大网膜,腹膜及转移阴性淋巴结,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总铂浓度。结果腹腔给药各组织内聚积较高的药物浓度,其中腹膜浓度  相似文献   

4.
术前腹腔和静脉卡铂化疗肿瘤组织聚积浓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卡铂在肿瘤组织内药物浓度的聚积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例可切除进行期胃癌进行腹腔和静脉卡铂术前化疗药代动力学研究。卡铂300mg/m2加生理盐水750ml分别静脉、腹腔1次注射,给药后240~270min手术取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腹膜、大网膜、阴性淋巴结,测定总铂浓度。结果:腹腔给药组各组织浓度明显高于静脉给药组(P<0.01),其中腹膜浓度最高,其次为癌组织、大网膜、癌旁正常组织及阴性淋巴结,分别超出静脉给药的3.6、2.5、3.0、2.8、1.9倍。癌组织含量高于正常组织。结论:术前卡铂腹腔化疗大大提高腹膜、肿瘤组织内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使对药物敏感癌细胞得到控制。对杀灭腹腔亚临床病灶,控制医源性转移,提高治愈性手术切除率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术有腹腔和静脉卡铂化疗肿瘤组织聚积浓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娟  宋志杰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11):793-795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卡铂在肿瘤组织内药物浓度的聚积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例可切除进行期胃癌进行腹腔和静脉卡铂术前化职药代动力学研究。卡铂300mg/m^2加生理盐水750ml分别静脉、腹腔1次注射,给药后240 ̄270min手术取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腹膜、大网膜、阴性淋巴结,测定总铂浓度。结果:腹腔给药组各组织浓度明显高于静脉给药组(P〈0.01),其中腹膜浓度最高,其次为癌组织、  相似文献   

6.
卡铂腹腔化疗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6只犬体内卡铂腹腔内给药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卡铂30mg/kg加生理盐水500ml,快速腹腔给药,不同时间取腹腔液、门静脉及股静脉血测定总铂浓度。结果表明:大剂量、大容量卡铂经腹腔给药后,240分钟内腹腔液浓度最高,峰值浓度和平均浓度分别为股静脉浓度的139倍和64倍;门静脉次之,分别为股静脉浓度的13.3倍和6.5倍。卡铂腹腔给药可为腹腔、门静脉和肝脏提供恒定持久的高药物浓度,大大提高抗癌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少其到达体循环量,从而减轻全身毒副作用,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的预防和治疗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腹腔淋巴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时联合应用善得定对腹腔淋巴化疗的临床效果,为具有高淋巴转移倾向的大肠癌患者开展腹腔淋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3例大肠癌患者行术前卡铂腹腔化疗10例,卡铂加善得定诱导腹腔淋巴化疗13例,于术中不同时段内分别取门静脉血和癌灶旁淋巴结标本,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本铁浓度。结果:两组间静脉血铂浓度无差异;1~2小时时两组间淋巴结样本铂浓度相比无差异(P〉0.05),3小时时实验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局部应用卡铂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化疗不同给药途径的抗癌作用,为局部应用卡铂化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S-180实体瘤小鼠模型研究比较静脉和瘤体注射卡铂60mg/kg的药代动力学,于注药后30分钟,90分钟,240分钟分别取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铂浓度。结果 局部瘤体给药组血浓度是15.03μg/ml,17.06μg/ml,14.03μg/ml,静脉注躬且分别是48.45μg/ml,39.31μg/ml,34.85μg/m  相似文献   

9.
碳铂腹腔给药HPLC测定法及犬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对6只犬腹腔内灌注碳铂(30mg/kg),不同时间取腹腔液、门静脉、外周血测定总铂浓度。结果表明,4小时内腹腔浓度最高,峰值浓度及平均浓度分别为外周血浓度的139倍和64倍,门静脉浓度为外周血浓度的13.3倍和6.5倍.证明腹腔给药可大大提高腹腔、门静脉及肝脏浓度,减低到达体循环量。对有效地杀灭腹腔亚临床转移、门静脉癌栓、防治肝转移十分重要,并对控制术后复发、医源性转移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疗不同给药途径的抗癌作用,为局部应用卡铂化疗提供依据。方法用S-180实体瘤小鼠模型研究比较静脉和瘤体注射卡铂60mg/kg的药代动力学。于注药后30分钟、90分钟、240分钟分别取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铂浓度。结果局部瘤体给药组血浓度是15.03μg/ml、17.06μg/ml、14.03μg/ml。静脉注射组分别是48.45μg/ml、39.31μg/ml、34.85μg/ml。局部注射组抑瘤率明显高于静脉注射组(P<0.05)。结论实验证明,局部化疗能提高瘤体内药物浓度,提高杀瘤细胞作用,降低了循环药物浓度,从而减轻全身毒副作用。因此,局部化疗对治疗恶性肿瘤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铂类抗癌药与LILAK细胞联合杀伤人肺腺癌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体辉  谢之荣 《癌症》1995,14(6):438-440
应用SPC-A1人肺腺癌细胞系研究了顺铂和上次后的细胞毒效应及其与人外周血LILAK细胞的联合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经一定浓度的顺铂或卡铂作用一定时间后,SPC-A1细胞可受不同程度的杀伤。经1μg/ml的顺铂处理24小时,洗去药物后加入LILAK细胞,SPC-A1细胞被明显杀伤,与未经顺铂处理的对照组相比P〈0.001;而卡铂在同样条件下却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含有透明质酸钠和白蛋白的卡铂复合液对腹腔内化疗后腹腔粘连的抑制作用,采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其对大鼠腹腔内化疗后腹膜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卡铂复合液腹腔内化疗后第21天和第48天大鼠腹膜α1(Ⅰ)和α1(Ⅲ)胶原mRNA水平明显低于卡铂液组(P<0.01)。腹腔粘连发生率和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卡铂液组(P<0.01)。卡铂液组大鼠腹腔内化疗后腹膜明显增厚,间皮下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内可见大量的银颗粒;而卡铂复合液组大鼠腹膜下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受到抑制,银颗粒数量明显减少。研究表明卡铂复合液腹腔内化疗对胶原基因表达的增加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明显地减少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和抑制腹腔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及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研究了卡铂的致灾变作用,同时用受孕大鼠研究了卡铂的致畸胎作用。结果表明,该药只有显著的致空变及胚胎毒作用。在Ames试验中,卡铂浓皮10,100,500,1000和5000μg/对TA102菌株均有显著的回复突变作用,在微核试验中,卡铂20,40,60mg/Kg剂量组均诱发微核率显著增高,大剂量组高达86%。在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卡铂引起染色体畸变率5.0μg/ml组为12.0%(-S9);10.0%(+S9);50.0g/ml组为21.0%(-S9),18.0%(+S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大鼠致畸胎试验表明,卡铂20mg/kg间隔2日给药2次,具有明显的胚胎毒作用,死胎率达41.7%,多肋率为22,6%,但未见外观及内脏器官畸形。  相似文献   

14.
裴建遇  王强  王元和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1,6(4):347-348,358,35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腹腔化疗时联合应用善得定诱导腹腔淋巴化疗临床应用。方法:对34例胃癌患者术中行卡铂腹腔化疗19例(对照组),卡铂+善得定诱导腹腔淋巴化疗15例(实验组),手术中不同时段内分别取门静脉血和癌旁淋巴结标本,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本的铂浓度。结果:两组间门静脉血铂浓度无明显变化;1-2小时两组间淋巴结样本铂浓度相比无差异(P>0.05),3小时实验组淋巴结样本铂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腹腔化疗时联合应用善得定可促进化疗药物增量进入腹腔区域淋巴系统,诱导腹腔淋巴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131I-3H11经不同给药途径的药代学进行比较研究,证实其腹腔内给药治疗胃肠癌的合理性。方法3组家兔分别经耳静脉、门静脉和腹腔注射131I-3H11。检测系列耳静脉血、门静脉血及腹腔液中药物含量。结果(1)耳静脉给药后,门静脉与外周静脉血内药物浓度没有明显差别;腹腔液内药物浓度为血液内的1/3。(2)门静脉给药后,门静脉血内药物浓度高于外周静脉内药物浓度;30分钟后,其差别不明显。腹腔液内药物浓度为血液内的1/3。(3)腹腔给药后,腹腔液中的药物浓度保持最高,其峰值分别是外周静脉和门静脉血的37.2倍和5.4倍;门静脉血次之,峰值浓度是外周静脉血的6.9倍;外周静脉血药物浓度始终在较低水平。结论131I-3H11腹腔给药与外周静脉及门静脉给药相比具有明显的药代学优点,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胃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  相似文献   

16.
卡铂治疗癌性胸水近期疗效观察范娟,王仕蓉,何丽佳,尚昌玲,刘巧俐我科自92年10月开始,用卡铂胸膜腔注射治疗癌性胸水病人1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人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52~68岁,10例中肺癌所致胸水6例,乳腺癌2例,胸...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了HePA与S180小鼠血清中γ-6T和α1—AT活性。γ-6T活性:正常鼠为19.33±4.87mIU/ml;移植第5及第10天S180的值分别为10.32±3.90,9.78±2.86mIU/ml;第5及第10天HepA的值分别为13.15±3.17,11.81±2.75mIU/ml,均比正常鼠显著降低(P<0.001)。α1—AT活性:正常鼠每分钟为1.927±0.185μmol/ml,移植第5及策10天S180的值每分钟分别为1.575±0.204μmol/ml,1.412±0.217μmol/ml;第5及第10天HepA的值每分钟分别为1.387±0.244,1.179±0.179μmol/ml,均比正常降低(P<0.001)。肿瘤病程与γ—GT,α1—AT活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肝癌患者全血,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硒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5月至1992年5月收集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其中男49例,女3例,年龄22~69岁,中位年龄47.5岁。采用2,3——二氨基苯荧光测定全血、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与健康人全血硒的含量,结果表明,肝癌患者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0.l17±0.025μtg/ml)比健康人74例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0.130±0.023μg/ml)。偏低(P\0.2),而小肝癌15例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O.123+0.028μg/ml)比浸润型巨大肝癌10例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0.098±O.023μg/ml)有明显的增加(p<0.05)。无肝硬化的肝癌病人7例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0.129土0.05μg/ml比中重度肝硬化的肝癌病人16例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0.109±0.033μg/ml)有明显的增加(P\0.05);肝癌病织硒的含量(平均值O.308±0.114μg/克)比癌旁组织硒的含量(平均值0.474±0.146μg/g)有非常显著的减少(P<0.001),表明肝癌患者的全血、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硒的含量与临床分期和肝实质损害的程度有相关。  相似文献   

19.
腹腔化疗治疗胃肠道癌肝转移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大剂量5-氟脲嘧啶和顺冷静空灌注治疗胃肠道癌肝转换的疗效。方法:30例胃肠道癌肝转移患者,11例合并腹水,常规腹腔穿刺,腹水者放尽腹水,注入生理盐水1500~2100ml,5-氟脲嘧啶1500mg/(m^2.d),第1~5天,顺铂80~100mg/(m^2.d)。第1天,以5-氟脲嘧啶500mg/(m^2.d),静滴,第1~5天,顺铂20mg/(m^2.d),静滴,第1~5天,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丹参酮ⅡA诱导HL-60细胞凋亡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黄韧敏  袁淑兰  宋毅  黄光琦 《癌症》1998,17(3):164-166,I000
目的:在以往对丹参酮IA诱导分化和抗癌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丹参酮IA诱导HL-60细胞凋亡,以探讨其抗癌作用机理。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1~10μg/ml丹参酮IA作用于培养的HL-60细胞5天后,进行光镜、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的观察和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作用后,HL-60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0μg/ml光镜、电镜观察到细胞呈现凋亡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细胞DNA呈梯状降解,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10μg/ml丹参酮ⅡA作用后,HL-60细胞凋亡率达28.8%,细胞被阻止于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其bcl-2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而p53基因的表达增强(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这可能为丹参酮ⅡA抗癌抑癌的重要机理之一,诱导分化与诱导凋亡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