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彪  陈智平 《广西医学》2009,31(12):1837-1838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0例慢性乙肝炎患者、60例肝硬化、60例肝癌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的含量。结果AFP阳性率乙型肝炎患者为13.3%,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为10%,原发性肝癌患者为71.7%。结论血清AFP含量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避免对肝病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2.
血清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性肝癌发生时明显升高,阳性率可高达70%-90%,因此作为其常用的诊断指标。我们在治疗重型肝炎时发现,AFP的阳性率亦较高,可达64.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4-6
目的研究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作为B、C组,各30例,并将三组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总含量和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在AFP的比例及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肝癌患者的AFP总含量为(537.52±36.11)ng/m L,其AFP-L3在AFP的比例为(0.521±0.071)%,与B、C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A组肝癌患者的AFP阳性率为86.67%,AFP-L3阳性率为70.00%,与B、C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等检测指标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临床中可依据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等检测指标,以此为肝癌的确诊,为临床中制定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
肝病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脂酶活力测定在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连续监测法测定106例肝病患者和41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胆碱脂酶活力,并与其他反映肝功能的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肝病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水平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值,前白蛋白等显著正相关,与谷草转氨酶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可作为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之一,在慢性肝病的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肝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和Lγ-谷氨酰转换酶(γ-GGT)含量的变化,观察在肝病中的意义,同时与非肝病患者和正常健康者作对照。方法:用PA试剂盒测定血清PA的含量。结果:发现各型肝病血清P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低下。急性肝炎时,血清PA含量降低,ALT升高,ALB和γ-GGT无明显变化,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重症肝炎和重度慢性肝炎血清PA含量降低极为显著,随病情好转,血清PA含量有所上升。结论:血清PA含量检测对肝功能损害病人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为临床动态观察病情的好转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成人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 (AFP)升高约占 80 % ,儿童患肝癌且AFP含量极高则非常少见。我们发现 1例幼儿肝母细胞瘤患者血清AFP极高 ,报道如下。  病历摘要 :患儿男性 ,2岁 6个月。因腹部包块 4月 ,面色苍白 1月 ,发热、呕吐 1d于 1 999年 9月 5日入院。患儿系第 1胎第 1产 ,足月顺产 ,无窒息及产伤。母乳喂养 ,阶段发育同健康月龄儿。父母体健 ,否认近亲结婚及遗传病传染病史。体检体温 3 7℃ ,心率 1 2 0次 /min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神志清 ,精神萎靡。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 ,心率齐。脐部见1cm× 1cm凸…  相似文献   

7.
血清铁蛋白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在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肝癌患者和100例正常人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结果:单一测定血清铁蛋白(SF)阳性率为81%,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为72%,二者同时测定血清铁蛋白(SF)和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为96.4%。结论:血清铁蛋白(SF)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是一种简单、可靠而且能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依据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RIA法检测21例CPH、19例CAH、23例HC患者和50例对照者血清HA、SCG、ALT和Alb,结果,单项指标HA>160ng/ml,对CPH和CAH的鉴别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和95.2%,与SCG联合检测则分别达100%和95.2%;HA>360ng/ml,对CAH和HC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6%和84.2%,与A/G联合检测则分别达95.7%和89.5%。HA及其联合检测是目前对慢性肝病鉴别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中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出率。方法:AF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不同临床类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AFP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原发性肝癌88.2%;肝炎肝硬化29.0%;亚急性重型20.8%;急性重型18.2%;慢性重型肝炎13.3%;慢性肝炎重度11.5%:慢性肝炎中度2.3%;慢性肝炎轻度2.2%。64.7%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浓度大于400μg/ml,与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1.8%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浓度在正常范围。25.8%肝硬化患者血清AFP低浓度增高,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病毒性肝炎都能检测到AFP升高,但血清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检测在肝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α1 酸性糖蛋白 (α1 AGP)、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ALB)含量的变化 ,观察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同时与非肝病患者和正常健康者作对照。方法 ::用罗氏生化 (α1 AGP)诊断试剂盒测定血清α1 AGP的含量。结果 :发现急性肝炎时 ,血清α1 AGP含量降低 ,ALT、AST升高 ,ALB无明显变化 ,尤其肝硬化 (失代偿 )、重症肝炎和重度慢性肝炎时 ,血清α1 AGP含量降低极为显著 (P <0 0 0 1) ,随病情好转 ,血清α1 AGP含量有所上升 ;肝癌时 ,血清α1 AGP含量却明显升高 (P <0 0 0 1) ,对肝细胞癌、肝硬化和肝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结论 :①α1 酸性糖蛋白水平和肝脏病变的范围和损害程度明显相关 ,动态观察可作为病情预后观察的一项生化指标 ;②α1 酸性糖蛋白的检测对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61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AFP)进行检测,结果发现63.9%患者AFP升高,部分出现高水平。在死亡24例中AFP平均值(x±s)为18.6±20.3ng/ml,存活37例AFP平均值(x±s)为152.0±92.5ng/ml,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AFP值在重型肝炎中有较高的预后意义。动态观察41例AFP,16例AFP随HBeAg阴转后降至正常,提示AFP水平的高低与乙肝病毒复制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内在联系;46.3%与谷丙转氨酶(ALT)值呈平行关系,AFP随着肝功能改善于3个月内恢复正常,若持续高水平达3个月以上,应警惕肝癌。  相似文献   

12.
甲胎蛋白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血清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治疗及随访也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我室发现肝良性病变时血清AFP增高也很多,为此我室收集了122例各型肝病血清标本进行AFP检测并对其进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清CG,HA升高肝病56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于1993年10月~1994年10月对本院门诊病人经乙肝三系、血清结合胆酸(CG)、透明质酸(HA)等检查,拟诊为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的肝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中西医结合组(简称中西组)56例应用(自拟的)清肝汤加西药治疗;与另单纯西药组(简称西药组)29例作对照。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中西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年。西药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40.3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3.1年。1.2临床症状、体征及乙肝三系检查两组病例均有明显的肝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在各种肝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酶法测定各种肝病患者的血清TBA含量,同时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TBA在各种肝病中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TBA测定是判断肝脏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对观察病情发展和判断疾病预后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喻可力 《四川医学》2001,22(4):342-344
为了了解血清 型前胶原 (PC )对肝病及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本文对 1996年 9月至 1997年 5月的 155例肝病患者及 4 9例非肝病患者血清 PC 的测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血清 PC 含量变化在反映各种肝病的病变活动性特别是肝纤维化方面确为良好指标。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健康组 2 5例 ,男性 18例 ,女性 7例 ,年龄18~ 50岁 ,平均年龄 36岁。均为健康献血员 ,各项肝脏指标正常。肝病组 130例 ,男 86例 ,女 4 4例 ,年龄 2 7~ 75岁。其中急性肝炎 (AVH ) 16例 ,慢性迁延性肝炎CPH) 14例 ,慢性活动性肝炎 (CAH) 17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HepPar1?甲胎蛋白(AFP)?CD34?CD10?癌胚抗原(CEA)等免疫标记在血清AFP阴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00例血清AFP阴性的HCC分别进行HepPar1?AFP?CD34?CD10?CEA免疫组化标记?结果:HepPar1在血清AFP阴性HCC中表达率为86%,其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结构类型?细胞学亚型及癌周淋巴细胞的多少有关;AFP及CD34在血清AFP阴性HCC中表达率分别为18%和87%,这2个标记均与核分裂的多少?细胞学亚型有关;CD10在血清AFP阴性HCC中表达率为41%,其表达与细胞学亚型及性别有关;CEA在血清AFP阴性HCC中表达率为71%,其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血清AFP阴性HCC有其独特的免疫组化表达?  相似文献   

17.
肝癌术后监测血清AFP的临床意义(附7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肝癌术后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2年3月间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定期监测发现血清AFP阳性的70例患者AFP升高与肿瘤残留、复发或转移的关系。肝癌术后血清AFP升高可见于肝癌的残留或早期转移、肝癌的复发或转移、肝癌的再发以及晚期肝硬变4种情况。对肝癌患者术后定期作AFP检查,有助于检出AFP阳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残留及亚临床期复发转移,不仅适用于术前AFP阳性,而且适用于术前AFP阴性的肝癌患者。肝癌患者术后AFP下降,但不能降至正常,可能与晚期肝硬变肝脏内干细胞-卵圆形细胞代偿性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甲胎蛋白(AFP)是在胚胎时期胎儿肝细胞内合成的一种特殊蛋白,临床上常作为原发性肝癌的检测指标;在急、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AFP也可升高。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测定了112例重症肝炎患者的AFP,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2例重型肝炎患者,男87例、女25例;年龄18~71岁,平均42.3岁;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重型肝炎诊断标准[1]。其中急性18例、亚急性19例、慢性75例;甲型肝炎3例、乙型肝炎78例、戊型肝炎21例、甲乙型重叠感染3例、乙戊型重叠感染7例。所有病例均予促肝细胞生长素、白蛋白…  相似文献   

19.
20.
白细胞介素8与肝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靳敏  秦雪  梁余莉 《广西医学》2000,22(1):41-43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与肝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90例肝病患者(肝癌30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8例,肝硬化26例)血清中IL-8的水平。并与正常健康献血者20例作对照组,对这些病例的四项肝功能指标与各病例组IL-8水平作相关分析。结果:各病例组白细胞介素8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各病例组间肝硬化组中IL-8水平最高,急性乙肝最低。肝癌组IL-8水平与肝功能指标无相关关系,其余各组与肝功能指标有相关关系(P<0.05或<0.01)。结论:IL-8在肝脏炎症损伤,修复和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