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引起多器官衰竭(MOF)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近7年来收治的多发性创伤引起的26例MOF患者.在去除病因并积极支持各主要器官功能基础上,联合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40 mg/8 h)、654-2(20 mg/8 h)连续5d.并对不同组别及不同预后的患者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并进行对比.结果:26例患者各器官衰竭发生率分别为:肺53.9%.心血管30.8%,肾19.2%,肝16.7%,消化道11.5%,中枢神经7.7%;器官衰竭数与病死率的关系为:2个器官衰竭病死率2/8:3个.63.6%;≥4个,6/7;总病死率57.7%.非MOF病死率14.3%.MOF组TNF水平明显高于非MOF组(P<0.01);而MOF者中死亡组的TNF水平也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1)在多发性创伤中,TNF水平升高与MOF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2)衰竭器官的数量越多,病死率越高;(3)联合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654-2对防治MOF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伤性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早期诊断及不同创伤评分系统对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对100例危重创伤患者的组织损伤程度、伤后生理状态、整体病情变化、器官功能改变及预后预测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结果 治疗组中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APTT恢复时间较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54,P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全血硒(Se)含量及其相关酶谷甘胱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规律及与MOF发生的相关情况。方法:建立严重创伤家兔模(ISS=22分),检测伤后12小时、36小时、60小时、6天、9天、14天、21天全血Se含量、GPx活性、血清UDA含量。结果:伤后5天血Se含量1.48ug/ml-0.54ug/ml,较正常组2.65ug/ml-0.64ug /ml明显下降(P<0.001),伤后7天-14天为1.98±0.23ug/ml仍明显低于正常(P<0.01),3周迭2.21ug/ml-0.361ug/ml呈恢复趋势(P>0.05)。伤后12小时-7天血GPx活性2.52U/ul.min-0.59U/ul.min较正常3.58U/ul.min-0.89U/ul.min下降非常显著(P<0.001);7天后趋于正常3.26-0.44(P>0.05)。伤后3天血清MDA始升高,6天达高峰4.59nmol/ml-0.38nmol/ml,较正常的2.05-0.28升高非常显著(P<0.001),9天后维持于2.52nmol/ml-0.68nmol/ml。严重创伤组家兔有7只死亡(死亡率35%),病理学检查符合MOF表现。结论:严重创伤可引发血Se及其相关酶活性急性显著降低,相应的氧化应激产物量增高,提示这种急性微量元素缺乏可能与继发多器官衰竭(MOF)和高死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SIRS伴发MOF患者衰竭器官数量,治疗方法及病死率。结果 112例SIRS患者伴发MOF 67例(占59.9%),死亡28例(占SIRS患者的25%,占MOF患者的41.8%),67例MOF患者共有192个器官衰竭,其中2个器官衰竭死亡率12.5%,3个为33.3%,4个为52.9%,5个为85.7%,6个为100%,同时伴休克78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2例。结论 (1)MOF患者衰竭器官的数量越多,死亡率越高;(2)创伤越严重,伴发休克和SIRS的患者越多;(3)广泛严重创伤常可引起SIRS,更易发展成为MOF;(4)及时有效地处理原发性损伤,抑制失控炎症反应.尽早阻断病理过程恶化对预防MOF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郑曙云  邹磊 《浙江医学》1996,18(2):102-103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严重创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我院1990年1月至1995年7月共收治创伤患者66例,其中严重创伤并发MOF43例,现对其MOF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作一分析。 临床资料 本组66例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32.5±15.4岁(5~87岁)。按照Champion推荐的创伤计分标准进行计分,其均值为7.5±3.0分(2~16分)。入院后均采取急症手术、病因治疗、呼吸循环支持(机械通气和输血输液、药物等)、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对症处理。MOF依文献介绍标准判断,对创伤计分、损害器官、休克、全身性感染与MOF关系进行逐一分析,比较不同各种因素病人MOF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探讨山茛菪碱(654-2)对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所致的多器官衰竭(MOF)的预防作用.在实验动物创伤后不同时间应用654-2,观察动物HOF的发生率及其预后.结果 :创伤后第7天,MOF组与预防4组MOF发生数及死亡数显著高于预防1、2和3组及对照组;随创伤时间的延长,各组(除预防3组及对照组外)MOF发生数及死亡数均相应增加,并无显著性差异.预防1组及预防2组MOF发生数与死亡数无显著性差异.创伤后第7、10和15天,预防3组MOF组发生数及死亡数显著低于其它预防组.结果 提示:创伤早期应用654-2,对预防创伤性低血容量休克所致的HOF及延迟其发生有一定作用,但不能阻数其病理过程的进行及最终发生率.休克期间较休克末应用654-2,对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所致的MOF的预防作用无显著性差异.③创伤后连续应用654-2,可显著减少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所致的MOF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洪雁 《微创医学》2005,24(3):340-34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特点、病因、转归和防治措施.方法对8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MOF与85例急性脑血管病不合并MOF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OF病情重于不合并MOF患者,脑出血组发生MOF(63.52%)多于脑梗死组(17.65%),且病情重于脑梗死组.年龄越大、原有基础病者易并发MOF.死亡率与衰竭的器官数目成正比.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OF病情严重,死亡率高,预后差,治疗困难,故应积极预防,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交感神经调节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作用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战争等情况下常发生烧伤、冲击伤、挤压伤、放射损伤以及放射复合伤等各种类型的严重创伤.目前,在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中,创伤已居各类死亡原因的第4位,而其寿命损失年数则居各类死因的第1位.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后将并发剧烈的全身性损害反应,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n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休克、脓毒症等.这些全身性反应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uh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clrome,MODS)、多器官衰竭(muhiple organ fail-ure,MOF)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对早期全身性反应进行有效的调控与救治,是创伤医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9.
煤矿爆炸烧伤是以烧伤为主的复合伤,烧伤面积大,创面污染严重,病死率高.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常为致死的主要原因.1991年1月-2001年1月我科共收治煤矿爆炸烧伤患者342例,其中因MOF死亡3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严重胸部创伤的早期诊断与有效的救治方法. 方法: 对我院急诊外科2000-08/2005-07救治94例严重胸部创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治愈86例(91.5%),死亡8例(8.5%),其中胸部严重挤压伤入院即刻死亡2例,心脏刀刺伤、胸主动脉刀刺伤、气管断裂、肝脾破裂延误等失血性休克早期死亡各1例,严重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后期死亡2例. 结论: 严重胸部创伤伤情重,表现复杂,早期全面且正确的诊断与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减少死亡,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民族比例、性别、年龄、职业、创伤原因及部位、治疗方法等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统计分析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11年-2015年收治的549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549例患者中汉族与少数民族比例为2.03:1,男:女比例为4.84:1,40~49岁(26.23%)患者为高发人群,7、8、9月是创伤高发时期,其他类职业(36.07%)及牧民(25.86%)人数最多,交通伤(38.98%)在创伤原因中占的比例最大,损伤部位以唇部软组织伤(27.48%)和颧部骨折(37.33%)最为常见,颅脑损伤(43.11%)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口腔颌面创伤者发生率少数民族高于汉族,以骨折伤常见,交通伤为主要原因,颅脑损伤为首位并发症,救治时结合患者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ASCOT创伤评分能预测急诊重度创伤的结局,通过应用北美严重创伤结局研究(MTOS)权重进行研究,探讨急诊重度创伤的结局预测。方法对360例急诊重度创伤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MTOS权重系数进行急诊重度创伤结局的预测,观察预测值与实际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穿透伤组和钝性伤组的预测结果分别为敏感性(88.4%、86.0%)、特异性(80.0%、.9%)、预测准确率(86.9%、84.1%)、误判率(3.06%、12.22%)。结论ASCOT创伤评分的预测准确性较高,适合于我国国情及临床使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创伤骨科患者进入ICU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50例创伤骨科转ICU患者,分析患者进入ICU原因、进入ICU途径和各种疾病ICU治疗情况。结果:1例患者ICU病房治疗过程中死亡,49例患者均伤情稳定并明显好转后转入普通骨科病房治疗,ICU病房治疗有效率为98.0%(49/50)。本组患者中高位脊髓损伤进入ICU共3例(6.0%)、骨折重大术后9例(18.0%)、多发伤并ARDS共11例(22.0%)、多发伤伴创伤失血休克12例(24.0%)、多发骨折血压不稳15例(30.0%),多发骨折血压不稳是ICU治疗的首要类型,其次为多发伤伴创伤失血休克、多发伤并ARDS(P0.05)。患者多由野外直接送入ICU(27例、构成比54.0%),其次为骨科病房和急诊室,分别为14例(28.0%)、8例(16.0%),P0.05。结论:临床上应警惕多发骨折血压不稳、多发伤伴创伤失血休克、多发伤并ARDS患者伤情,强化手术室及骨科病房伤情监护,有针对性地提升ICU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早期抢救原则.方法:对1995年10月~1998年3月收治的62例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7用,死亡15例,死亡率24%,创伤失血性休克及脑疝是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伤后晚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论:①抢救原则为加强院前急救;②早期、有效地抢救脑疝及抗休克治疗;③遵循首先控制对生命威胁最大的创伤的原则决定手术的先后;④术后积极预防治疗MOF及ARDS.  相似文献   

15.
多器官衰竭(MOF)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器官衰竭,它是严重创伤、感染、大手术后病人出现一系列合并症中最严重的一个。临床上常可看到病人已经度过了最初的创伤打击,却死于随后发生的器官衰竭。在 MOF 中,急性肾衰竭(ARF)的发生率可达67.6%,其死亡率高达90%。Fry等报道在三个器官衰竭中只有那些没有ARF 的病人能够存活。因此,MOF 中有无ARF 对生存率有重大意义。本文就 MOP 中  相似文献   

16.
[背景]通过分析178例严重创伤死亡病例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策略.[病例报告]对178例急诊严重创伤死亡病例进行多因素回顾性分析,见受伤到达医院急诊室时间为15min~2h,平均为31min;死亡时间:现场死亡(伤后1h内死亡)96例(53.9%),早期死亡(伤后2~4h内死亡)75例(42.1%),伤后4~24h死亡7例(14.0%).[讨论]普及公众急救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对创伤患者的救治水平的同时应建立完整的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急诊监护室-急诊病房的中心一体化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17.
周平  朱旭光 《西部医学》2002,13(1):45-46
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蜂蛰伤中毒主要的死亡原因,现报告笔者近来抢救6例患者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机体遭受严重损害(如创伤、出血、休克等)的24 h后,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所导致的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产科原因所致MOF综合征病死率高,现将我院收治的17例产科MOF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龙新华  曾元临  刘承远  陈翔  陈海鸣 《重庆医学》2024,(7):1070-1073+1079
目的 探讨江西省1级创伤中心创伤一体化集中救治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7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对照组)及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江西省1级创伤中心成立后救治的33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研究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时间、从就诊到完成CT检查时间、开始输血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急诊手术患者入手术室时间及院内病死率等。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等一般资料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30 min内完成CT检查率(55.79%vs. 35.93%,P<0.001)、30 min内开始输血率(60.00%vs. 10.64%,P<0.001)、急诊手术患者1 h内入手术室率(42.07%vs. 16.31%,P=0.0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抢救室滞留时间[55(40,71)minvs. 96(75,120)min,P<0.001]及院内死亡率(3.86%vs. 8.38%,P&l...  相似文献   

20.
赵为国  张玉新 《广东医学》2008,29(2):336-338
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列第4位,而在36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第1位。由于伤情复杂、内环境紊乱严重及免疫功能明显抑制,多发伤患者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病死率极高,因此提高其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