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密切接触者特征,为密切接触者管理和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22日—4月10日重庆市九龙坡区COVID-19病例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收集人口学信息、接触史和临床诊断等资料,描述性分析密切接触者的发现时间分布、人口学特征、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排查密切接触者602人,检出COVID-19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30例,罹患率为4.98%,其中27例在2月10日前确诊。密切接触者年龄集中于20~60岁,457人占75.91%。医务人员64人,占10.63%。与接触病例大多为亲属关系,219人占36.38%。接触频率以偶尔为主,338人占56.15%。接触地点以家庭为主,190人占31.56%。接触方式以同餐为主,181人占30.07%。≥40岁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7.49%,高于40岁的2.37%(P0.05)。密切接触者罹患率随接触频率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与接触病例关系、接触地点、接触方式不同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同事、亲属关系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较高,分别为20.41%和8.68%;工作场所和家庭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较高,分别为17.54%和10.00%;同床、同住和同室工作学习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较高,分别为44.44%、18.60%和17.24%。结论重庆市九龙坡区COVID-19病例密切接触者以家庭内、亲属间接触为主,≥40岁及家庭、工作场所接触的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接接触者的感染和发病情况,评价不同暴露水平下感染和发病风险。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通州区2020年1月21日至8月17日追踪到的494例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密接触者的接触情况和发病情况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结果通州区494名密切接触者中续发率为2.02%。病例密切接触者与病例关系、暴露方式、隔离方式和隔离时间均和外区、外地密切接触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例关系和暴露方式不同的密接续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1)。结论北京市通州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与病例的关系,密切接触者的暴露方式、管理方式和密切接触者对应病例的地区均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合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被隔离医学观察人群发病情况,为科学合理地隔离密切接触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0年1月21日—2月29日合肥市本地报告的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制定合肥市本地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问卷,由专业调查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面访问卷调查。结果 累计管理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3 293名,其中60名感染发病被诊断为确诊病例,罹患率为1.8%。与确诊病例接触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高于无症状感染者接触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2,P=0.005)。不同的接触方式发病情况不同,以同住的罹患率最高,达21.3%。不同接触频次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603,P<0.001),随着接触频次的下降,确诊率有下降的趋势(χ2=102.051,P<0.001)。结论 密切接触者发病的影响因素与患者接触程度和频率有很大关系,存在家庭聚集性感染,目前对该病缺乏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控制和管理及尽早隔离关系密切的亲属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收集2022年1月1至20日郑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数据,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大数据轨迹分析Delta变异株引起的郑州市高新区本土疫情流行特征。本研究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分别为276例和599例, 密切接触者的罹患率为5.43%(15/276), 次密接触者的罹患率为0.17%(1/599)。传播链关联确诊病例10例, 一至五代病例密切接触者罹患率分别为20.00%(5/25)、17.86%(5/28)、0.72%(1/139)、14.81%(4/27)、0(0/57)。密切接触者不同接触方式显示:与病例同住/同屋、同餐、邻居间接触、同一交通工具接触、同空间、工作接触的罹患率分别为26.67%、9.10%、8.33%、4.55%、1.43%、0。郑州市高新区本土疫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 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减少家庭聚集性病例和社区传播。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发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SARS密切接触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已有的SARS疫情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现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北京市5个区县的2195个密切接触者中,转归为病例138例,罹患率为6.3%。与病例为同事、同学关系,罹患率仅为0.36%。家务待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最高(15.33%),接触地点在家和医院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31.71%,接触地点在学校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0.77%。而接触地点在工作单位的密切接触者459名中,无一例转为病例,罹患率为零。结论 密切接触者发病的影响因素与患者接触时间、接触程度与频率、接触地点、隔离方式、时间及密切接触者的年龄等有关。SARS的传播途径存在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及家庭聚集性感染。科学管理密切接触者是控制SARS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927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5月深圳市龙岗区927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资料,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复阳人员密切接触者的基本情况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927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2.48%(23/927);927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男479名,女448名,年龄为6个月-77岁,中位年龄为33岁;不同年龄段的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0,P<0.001),老年龄段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相对较高;与关联病例不同接触方式的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8,P<0.001),其中与病例为配偶关系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最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应尽早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及时发现病人,并通过严格隔离措施控制管理密切接触者,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转为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管理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通过信息系统及现场调查,收集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人口学特征、流行特征、接触史等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9-02-20,四川省累计报告52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其中204例(39.23%)具有明确的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204例密切接触者转确诊病例中,170例(86.12%)为轻型及普通型,34例(13.88%)为重型及危重型,平均年龄为44.9±18.7岁,男性96例(47.06%),15岁以下儿童12例(5.88%),职业类型以农民及民工为主(32.84%)。自2月以来,密切接触者转确诊病例占新增病例的比例不断上升,2月中旬后比例有所下降。174例具有完整接触信息的病例中,在上代病例发病前已与其发生接触的病例占33.91%,与上代病例的关系主要为亲属(79.31%),密切接触通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51.15%)和聚餐时(20.11%),且多为高频接触(77.59%)。单日接触病例中平均潜伏期长达9.5天。结论早期识别、隔离和保护密切接触者对于防止本地感染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是当前防控工作重点,建议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连续核酸检测,进一步加强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及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一起绵竹市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过程,分析造成家庭聚集传播的原因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完善家庭聚集性传播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3版)》病例个案调查表,所有确诊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其流行病学资料、病例档案及呼吸道标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绘制传播链,说明本次家庭聚集性疫情的传播过程。结果传染源为2名输入性病例,与2名输入性病例相关密切接触者59人,发病3人,总罹患率为5.08%,与Ⅱ代病例相关密切接触者25人,无人发病。结论本案例中所有Ⅱ代病例都有与2名输入性病例有明确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史,但密切接触者并非全部发病,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南京市江宁区1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病例咽拭子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共涉及6例病例,其中有武汉暴露史4例,由武汉输入病例传播感染的本地病例2例。传播途径可能为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两种方式。除1例无症状感染者外,其余5例均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轻型2例、普通型3例。从已知有明确最早暴露日期的3个病例推算其潜伏期分别为2、5、7d。家庭内3名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隔离观察14天后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此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与武汉暴露史有关。对新发传染病,追踪到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后,第一时间采取严格的集中医学隔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扬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密切接触者的精准管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密切接触者特征,并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纳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725人。男女比为0.921,平均年龄(43.57±18.62)岁。检出核酸检测阳性标本20份,阳性率2.76%。与病例不同关系、接触频率、地点、方式等人群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年龄、暴露时间人群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触地点为家中是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的危险因素(OR=8.578,95%CI:1.607~45.789,P=0.012)。结论及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时实施隔离,并加强其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州市新冠肺炎(COVID-19)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1月24日—3月2日广州市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阳性检测者相关的密切接触者共2 593人,收集密切接触者一般人口学信息、暴露信息及转归等信息。比较不同转归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27例转归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阳性检测者,占全部报告病例的36.71%(127/346);与关联病例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为家庭亲属关系(88.98%,113/127);最主要的接触地点为家中(81.89%,104/127);90.55%(115/127)的密接感染者与关联病例经常接触,主要接触方式依次是同餐、同住、同屋,分别占84.25%(107/127)、69.29%(88/127)和60.63%(77/1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人亲属关系(OR=4.331,95%CI=1.009~17.063))、同餐(OR=2.030,95%CI=1.037~3.975)、年龄(OR=1.205,95%CI=1.095~1.326)和经常接触(OR=5.516,95%CI=3.180~9.569)是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提倡家庭内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物表消毒、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及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切断家庭内传播的重要措施。建立密接者管理的风险等级评估标准,可指导分类管理、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辽宁省丹东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密切接触者的判定、追踪和管理等疫情防控策略的调整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4月24日至5月9日丹东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密切接触者中不同特征人群的感染风险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 39 969例密切接触者中,有622例转归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总感染率为1.56%。不同年龄组中≤20岁(3.73%)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较高(χ2=312.11,P<0.001),不同接触方式中共同居住(22.62%)、同聚餐聚会(4.74%)、同空间学习(4.95%)感染率较高(χ2=3135.58,P<0.001),末次暴露至指示病例发病日期间隔≤2 d(2.08%)感染率较高(χ2=165.01,P<0.001),指示病例为确诊病例(5.49%)感染率较高(χ2=411.3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同居住(OR:...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四川省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为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收集四川省2020年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管理数据,分析密切接触者的场所分布、转归情况、与病例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2020年1月21日—3月10日24时,四川省报告新冠肺炎病例累计密切接触者26 646人,其中追踪到位留观24 184人;539例确诊病例的累计密切接触者13 217人,其中追踪到位留观11 148人,居家隔离占19.05%(2 124/11 148),集中隔离占80.95%(9 024/11 148)。密切接触者转归确诊226例,转归率为0.93%(226/24 184),各市州中攀枝花市的转归率最高为9.29%(13/140)。密切接触者转确诊占总的确诊病例的41.93%(226/539),密切接触者转确诊病例的普通型/轻型病例占比较大(87.61%,198/226)。结论对于传染性疾病的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四川省对新型冠状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管理较严,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对九江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人员和农贸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密切接触者暴露的农贸市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人员和农贸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九江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无明确病死禽类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证据,相关农贸市场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 九江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属本地感染、非人传人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农贸市场环境暴露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估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评估不同暴露状况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风险。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持续隔离医学观察,收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资料,估算不同暴露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结果 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流行曲线呈现持续的人传人特征。共追踪调查了2 147名密切接触者,总感染率为6.15%,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分别为6.30%和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关系的密切接触者中,以朋友/香客(22.31%)、家庭成员(18.01%)、亲戚(4.73%)感染较高率,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未发生感染,各密切接触者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与病例同住(13.26%)、乘坐同一个交通工具(11.91%)、聚餐娱乐(7.18%)均是感染高危因素。医院诊疗环境下的交叉感染也不容忽视(1.94%)。潜伏期中位数为5 d。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高,需严格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实施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温州市平阳县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建议。方法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要求,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基本信息、发病诊疗经过、临床表现、标本采集和检测情况、暴露史及密切接触者等资料,分析病例与其密切接触者的接触方式和频率,判断疫情传播代际和传播链。结果本起疫情波及138人,共报告6例COVID-19确诊病例和3例无症状感染者,罹患率为6.52%。病例年龄中位数为48岁,临床表现以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热和咳嗽为主;潜伏期最长9 d,最短4 d,中位数为6 d。首例病例王某,1月18日与丈夫和儿子从武汉市返乡,同住在母亲家中。1月19日王某出现咳嗽症状,至1月23日祖母葬礼期间曾多次前往祖母家帮忙,与6例病例均有接触史,其余2例病例为王某母亲和丈夫,与王某长期居住。除王某外的病例在丧葬活动前均未出现COVID-19相关症状,葬礼前后无其他COVID-19病例接触史,也无其他共同暴露史,故判定王某为本次疫情的传染来源。和病例王某同处一室、同桌进餐与感染COVID-19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此次疫情是由COVID-19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聚集性疫情,输入来源地为武汉市,主要以同处一室和同桌进餐等近距离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预防医学会批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管理指南》系列标准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网络信息平台操作技术规范》共5项团体标准,于2020年7月10日起实施。标准内容请登录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www.ttbz.org.cn)检索查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海市宝山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对后续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得到的疫情和密切接触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密接接触者感染的风险因素。 结果 2020年1月19日—5月31日,宝山区共管理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885例,最终19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率为2.15%。不同年龄组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1,P<0.001);与病例关系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病例接触频率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01);与病例接触地点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01);与病例接触方式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25,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密切接触者与关联病例的接触方式为共同生活(OR=74.302,95%CI:16.694~330.697)、年龄增加(OR=2.112,95%CI:1.039~4.294)为其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管理过程中,与病例共同居住生活的、年龄高于60岁的密切接触者,为感染高危风险人群,需要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开展云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收集病例诊疗经过、密切接触者信息、现场调查病例暴露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诊断病例;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云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确诊病例有明确禽类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病例,相关外环境标本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 云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属本地感染,属个案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直接接触野禽暴露有关。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工作,扩大人间和禽间流感病毒监测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铜陵市某高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探讨学校肺结核疫情发生的风险。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性进行分析,追溯传染源。结果共搜索到15例学生结核病例,其中9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为聚集性疫情;首发病例痰涂片未阴转的情况下返校复课,是聚集性病例发生的重要原因;高暴露等级的密切接触者结核菌素(PPD)试验强阳性率61.02%,中等暴露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17.02%,高暴露密切接触者患者检出率13.56%,中等暴露密切接触者没有发现患者;首次暴露的密切接触者中,PPD强阳性组肺结核续发率是PPD非强阳性组的1.95倍。结论传染源未得到有效管理是本次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及结核菌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是防控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