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体外扩增编码恶性疟原虫传播阻断抗原Pfs和Pfs48/45的基因序列,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克隆和体外高效表达创造条件。方法:特定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合成与纯化;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体外培养;利用碱裂解法从培养的恶性疟原虫FCC1/HN株提取染色体DNA;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特异扩增出编码Pfs25和Pfs48/45基因序列,其片段大小分别为657bp和1,359bp。而用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作对照,无扩增条带出现。结论:体外扩增编码恶性疟原虫传播阻断抗原Pfs25和Pfs48/45基因序列与预期长度相符合,从而,为该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用2种抗恶性疟原虫配子230-KDa 表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够在蚊体内阻断恶性疟原虫的传播,在体外则显示配子体和合子的溶胞作用。用 Ifediba 等改良的悬浮培养法获得成熟的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及配子;用分离所得  相似文献   

3.
已证实恶性疟原虫的几种抗原可以作为传播阻断疫苗的候选疫苗,如Pfs230、Pfs48/45、Pfg27和Pfs25、Pfs28。作者将编码Pfs25、Pfs27基因重组,分别作为单一免疫基因、共免疫基因及融合的杂合基因,评价它们作为传播阻断疫苗的潜力。 DNA载体为VR1012与VR1020,它们均含有多聚腺苷酸末端序列、一个原核生物  相似文献   

4.
5.
疟原虫中功能基因的转录表现出高度期特异性 ,这与其在不同宿主环境中生长繁殖有关。稳态RNA水平通常反映期特异性蛋白表达水平 ,而期特异性启动子引发转录的时间可能对蛋白正常定位至关重要。滋养体中期和裂殖体期 ,有稳定的MSP2mRNA表达 ;在其它无性阶段存在稳定的反义转录 ,代表与MSP2尾 尾相邻的腺苷酰琥珀酸裂解酶基因 (asl)的通读。本文首次报道了恶性疟原虫中期特异性、内源性稳态MSP2反义RNA的表达。MSP2基因位于 2号染色体上 ,与MSP4、MSP5基因头尾串联排列 ,同时表达asl基因位于MSP2基因 3′端下游 70 0bp核苷酸处 ,…  相似文献   

6.
按Kaushal等(1983,1984)方法制备刚受精的鸡疟原虫合子及雌配子。将合子或雌配子在含有17mM葡萄糖,25mM碳酸氢钠,0.7mM L-谷氨酸的5ml 199培养基中26℃培养24小时,用单梯度聚蔗糖泛影酸盐混合梯度液于20℃10,000转/分离心10分钟,于离心管底部收集成熟的动合子,并在界面收集未受精的配子。再按该作者(1983)方法用家兔制备针对刚受精的合子及成熟动合  相似文献   

7.
8.
疟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虫媒传染病,在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耐药性及媒介蚊对杀虫剂耐药性日益增强的今天,寻求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抗疟途径—抗疟疾疫苗的研制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对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抗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疟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虫媒传染病,在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耐药性及媒介蚊对杀虫剂耐药性日益增强的今天,寻求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抗疟途径-抗疟疾疫苗的研制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本对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抗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体外阻断实验与蚊虫直接喂养实验对截短的重组伯氏疟原虫推测分泌动合子蛋白7(r Pb PSOP7) 31~210氨基酸(aa)片段的传播阻断能力进行研究。方法体外阻断实验,雌性BALB/c小鼠经腹腔注射5×10~6伯氏疟原虫感染红细胞(Pb RBC),感染后第3天,尾静脉收集血液,与r Pb PSOP7免疫小鼠血清(大肠埃希菌表达并纯化,与弗氏佐剂混合后免疫BALB/c小鼠)进行混合培养,观察不同稀释倍数(1∶5、 1∶10、1∶50)免疫血清培养15 min后疟原虫配子体出丝数及培养24 h后动合子形成数的变化,以同样稀释倍数的His标签蛋白免疫血清为对照。蚊虫直接喂养实验,r Pb PSOP7 (实验组)或His标签蛋白(对照组)与弗氏佐剂混合后各免疫5只雌性BALB/c小鼠,于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苯肼处理并经腹腔注射5×10~6Pb RBC,感染后第3天,每组小鼠用至少50只雌性按蚊直接吸食小鼠血液,吸血后第10天解剖按蚊,计数蚊胃壁上的囊合子数,计算蚊虫感染率。实验重复3次。结果体外阻断实验中,与His标签蛋白免疫血清对照组相比,r Pb PSOP7免疫血清1∶5、 1∶10和1∶50稀释培养的配子体出丝数分别减少了22.0%、 8.0%和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培养24 h后,1∶5、 1∶10与1∶50稀释培养的动合子形成数分别减少了69.2%、 56.4%和48.6%(P 0.01),呈抗体剂量依赖关系。3次独立的蚊虫直接喂养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每只蚊胃壁上的平均囊合子数分别为(31.1±34.9)、(30.2±32.3)和(29.1±35.1)个,较对照组的(87.1±69.3)、(96.4±82.9)和(85.3±69.1)个分别减少了64.2%、 68.6%和65.8%(P 0.01)。按蚊感染率由对照组的96.4%(27/28)、 89.3%(25/28)和89.3%(25/28),降至实验组的78.6%(22/28)、 78.6%(22/28)和75%(21/28),分别降低了17.8%、 10.7%与14.3%(P0.05)。结论 r Pb PSOP7免疫血清可明显减少动合子及囊合子的形成,抗r Pb PSOP7血清具有一定的传播阻断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作者按照Tragager和Jensen的方法,用含10%人血清的RPMI 1640-HEPES(称为RPS培基)在100mm的陪氏培养皿中培养恶性疟原虫。为收集大量的裂殖子,首先进行同步培养。最初,用山梨糖醇处理培养物,然后,在明胶中漂浮反复地分离环状体和滋养体。用这种方法(一般是5次)每40—42小时挑选一次感染滋养体的红细胞,直到3—4小时内原虫同步发育。在释放裂殖子预测时间的八小时前,吸出培养基,并用含下列任一基质:(a)[~(35)S]蛋氨酸,10μci/ml的培养基;(b)[~3H]亮氨酸,10μci/ml 60ci/mmol;(c)[~3H]葡萄糖胺,40μci/ml;(d)[~3H]甘露糖,25μci/ml的10ml RPS培养基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2.
试验的结果如下: 1.一名从未患过疟疾的健康受试者,在421天内间隔不同时间,先后受严重感染缅甸(Thau)株(抗4—氨基喹啉和乙胺嘧啶)恶性疟原虫子孢子经X线平均剂量17,500拉德照射过的按蚊叮咬13次,共接受减弱的子孢子1,441个。在第98天和327天,这个受试者和几个未免疫的对照者同时受感染同株  相似文献   

13.
疟疾是由媒介昆虫蚊传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的以发热、贫血和脾肿大为主要症状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 ,由于耐药性原虫和耐杀虫剂性蚊的出现 ,疟疾患者人数急剧增加。全世界每年由恶性疟原虫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达15 0~ 2 70万〔1〕。在中国 ,疟疾的流行范围分布于全国  相似文献   

14.
子孢子表面蛋白(环子孢子蛋白CSP)是疟原虫疫苗的主要候选蛋白,大量研究表明无论是针对CSP重复区表位或非重复区表位的抗体应答都具有重要性。 本文作者检测了自然暴露于间日疟原虫的人群血清对一些CSP重叠肽的抗体特异性,包括对重复区和重复区以外区,特别是Ⅱ~+区的抗体的特异性,此外还研究了间日疟原虫CSPⅡ~+区合成肽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和Ⅱ区特异性抗体识别间日疟原虫子孢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猴疟原虫子孢子抗原的成熟性、猴疟原虫子孢子抗体的种特异性、人疟原虫子孢子种的特异性和株的交叉反应性的研究结果,为制备子孢子免疫虫苗提供参考。通过对猴间日疟(B株)原虫孢子增殖的不同时期对宿主的免疫诱发力和感染力的观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疟疾传播能否阻断取决于特异性抗体的浓度和配子体的质量。为验证这一假设,作者等用抗配子和抗合子/动合子单克隆抗体,在不同条件下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将培养14天、内含成熟配子体的培养物置于3个锥形管,摇匀,预热离心后加0.5ml不含血清的无菌细胞,放在含碳酸氢盐的RPMI1640培养基内,用50%人红细胞悬液作5~6倍稀释,再以适量50%新鲜红细胞进一步稀释。这种不同稀释度的原虫培养液  相似文献   

17.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的多态性曾在有关寄生虫多样性和种群动力学中进行过研究。裂殖子表面抗原(MSP)MSP1和MSP2已因其大小和序列的多态性而成为研究对象。为了利用另一独立的多态性标记物作种群研究,作者检测了裂殖子相关的分泌性多态抗原(MSP3)的多态程度。MSP3具有免疫学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对其多样性的分析,对它可能作为抗恶性疟的候选疫苗的价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通过埃及伊蚊RED株研究新培斯(Sindbis)病毒表达的一类单链抗体(N2scFv)在阻断鸡疟原虫子孢子感染伊蚊唾腺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原核表达恶性疟原虫动合子表面蛋白单链抗体与按蚊Cecropin A融合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按蚊对编码同种氨基酸不同密码子的偏嗜性,对鼠源性恶性疟原虫动合子表面蛋白单链抗体4B7编码基因进行改造,并与按蚊抗菌肽Cecropin A基因融合;将融合基因Cep&m4B7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体外抑菌试验鉴定表达蛋白的抑菌活性。结果 构建了融合基因Cep&m4B7和重组表达质粒pET32a(+)-Cep&m4B7,融合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蛋白能被抗6-His抗体识别;琼脂糖扩散法显示纯化后的目的蛋白无抑菌活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融合基因Cep&m4B7,该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纯化后无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