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中高效价冷凝集素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结果分析。方法:采用37℃加热洗涤和4℃冷吸收法处理患者红细胞及血清,消除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干扰,用盐水法做血型正反鉴定,用盐水介质和聚凝胺法交叉配血。结果:经处理后的标本,血型正反定型一致,交叉配血结果无异常。结论:用加热洗涤和冷吸收法可排除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干扰,利于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2.
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血型鉴定与输血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血型鉴定新方法。方法:对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正、反定型不合者,采用加热洗涤和冷吸收法,以清除患者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存在的冷凝集素后,用盐水法作血型鉴定,Polybrine和微柱凝集交叉配血,及时准确地为患者配型输血。结果:2例恶性淋瘤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型正、反定型不合,主、次2侧均发生强凝集,不规则抗体呈强阳性;患者红细胞经37℃加热洗涤,于4℃条件下吸收冷凝集素后,血型分别定为Rh阳性AB型2例,0型1例,不规则抗体呈阴性,用Polybrene和微柱凝集配血相合。结论:用加热洗涤和冷吸收可排除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干扰,便于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效价的自身冷抗体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处理方法。方法:对高效价自身冷抗体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患者,通过ABO血型鉴定、冷抗体效价滴定、血清抗体筛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凝聚胺和微柱凝胶交叉配血等血清学检测,寻找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处理方法。结果:收集由于高效价自身冷抗体引起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共7例,其中6例患者冷抗体效价在128~256之间,通过37℃水浴,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一致,交叉配血相合;1例患者冷抗体效价为1024,通过37℃加热洗涤和4℃冷吸收之后进行血清学试验,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一致,交叉配血相合。结论:高效价自身冷抗体引起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时,可以根据自身冷抗体效价的高低以及冷凝集强度,选择37℃水浴或37℃加热洗涤、4℃冷吸收等不同鉴别试验进行排除,以期达到正确的血型鉴定和有效的交叉配血,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ABO同型血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安全输血策略和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5例ABO同型血交叉配血不合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法实施ABO血型正反定型,进行Rh血型检测、自身抗体检测、Coomb's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特异性鉴定与冷凝集素检测;采用凝聚...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冷凝集阳性现象所引起的疑难配血患者的血样进行了血清学分析,了解什么是冷凝集,以及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的影响并探索冷凝集阳性患者在交叉配血中的处理对策。方法:对由于冷凝集所引起的疑难交叉配血患者的标本,进行了盐水法,改良凝聚胺法,微柱凝胶免疫法,以及经典抗人球蛋白试验等鉴定特异性抗体。结果:在不同温度下凝集程度有差别,其中4℃时有明显凝集,而在37℃时凝集逐渐消失。结论:对于存在冷凝集的患者,在进行交叉配血时,应采用加温输注,以清除患者血清中冷凝集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效价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的干扰,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冷凝集素增高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其红细胞进行研究。用生理盐水(37~45℃)反复洗涤红细胞,再将洗涤之后的红细胞和血清做吸收放散处理,最后进行正反定型和交叉配血。结果:经过上述处理之后的标本在正反定型和交叉配血过程中没有出现异常现象。结论:含高效价冷凝集素的血液样本经不同种方法处理,在随后进行的正反定型试验中结果正常,接受交叉配血的患者也没有出现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抗-cE合并抗-Mur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的特征。方法对2例受检者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其血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在盐水、木瓜酶、凝聚胺、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鉴定抗体的特异性。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病例1血清中存在IgM与IgG混合型抗-cE、IgM型抗-Mur,导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病例2血清中存在IgG型抗-cE、IgM型抗-Mur,导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结论抗-cE合并抗-Mur可致血型鉴定及配血困难,对该类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和交叉配血过程中必须采用多种介质,并确认供血者对应抗原为阴性,防止假阴性漏检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保证患者及时得到输血治疗,在检测患者血样中ABO以外抗体后,针对性筛选相应抗原阴性血液。方法:ABO血型、Rh(D)血型及Rh表型鉴定采用试管法,抗体鉴定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试验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综合判定结果。结果:AIHA患者含有自身抗体合并有抗-Mur、抗-E抗体,输注同型血液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提升,疗效显著。结论:准确鉴定出患者血清中同时存在的自身抗体及抗-Mur、抗-E抗体,有利于缩短配血时间,筛选相应抗原阴性血液,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30例临床疑难配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输血中遇到的疑难配血病例,使临床输血更加的科学、安全、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9月—2009年10月共30例疑难配血病例。结果:在30例疑难配血病例中,不规则抗体阳性11例(包括10位患者以及1位献血员),自身抗体阳性8例(包括高效价冷凝集素5例),ABO亚型3例,ABO血型抗原减弱5例,肝素影响2例,ABO非同型骨髓移植患者1例。结论:受血者输血前血型的正确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正确的交叉配血试验是为患者选择合适血液进行有效输注的保证,是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子交叉配血技术在围术期输血管理中的安全性及应用。方法:利用实验室血型分析系统,对献血员红细胞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Rh 5种血型抗原D、C、c、E和e检测、直接抗人球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在血型结果准确无误且直接抗人球试验和抗体筛查结果均阴性的前提下,将检测结果上传至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献血者血型信息数据库;利用计算机识别技术为符合条件的围术期患者自动匹配ABO血型和Rh 5种血型抗原一致的血袋,实施电子交叉配血,同时采用血清学抗人球蛋白微柱法配血试验进行平行检测;对围术期输血管理各个环节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临床输血安全。结果:对符合电子交叉配血条件的5 000例围术期患者实施电子配血,同时采用血清学抗人球蛋白微柱法配血试验进行平行检测,未发现交叉配血不相合病例。2 183单位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被手术室取走并输注,未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对符合条件的围术期患者实施电子配血技术是安全、可靠的,不仅可以缩短血液出库时间,保障输血安全;还可以提高输血工作效率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常见的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对所有临床送检的交叉配血不合样本进行常规ABO及RhD血型鉴定,样本红细胞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进行抗体筛选试验及抗体鉴定试验,需要时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在盐水、凝聚胺、抗人球蛋白3种不同介质下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共收集交叉配血不合样本276例,其中恶性肿瘤156例,血液病31例,多发性骨髓瘤25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64例,其中男167例,女109例。患者血清中检出抗体以冷凝集和IgG性质抗体为主。IgG抗体分类则以Rh系统为主。结论:即使ABO及RhD同型输注,也可能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应根据不同的病因来分析影响配血不合的因素,寻找相应的试验策略,确保血液安全输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WADiana Erytr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WADiana Erytr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和手工试管法对55 170例枸橼酸钠抗凝血样本进行血型鉴定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分别采用仪器法和手工抗球蛋白法,对14 512例枸橼酸钠抗凝血样本分别采用仪器法和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在血型鉴定中,仪器法和试管法共检出A型17 593例、B型15 022例、O型16 655例、AB型5 900例,一次性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9.33%、100.00%;共检出Rh(D)阴性273例,阴性率为0.49%,一次性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9.69%、100.00%,2种方法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规则抗体筛查中,仪器法发现阳性结果372例,用抗球蛋白法复查,168份样本2种方法均为阳性,23例仪器法阳性球蛋白法为阴性。在交叉配血试验中,仪器法的阳性率、假阳性率均高于聚凝胺法。结论: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用于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安全、快速、可靠、灵敏度高,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较敏感,但假凝集及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会导致配血困难。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73岁。临床诊断:结节性B细胞淋巴瘤,冷凝集素综合征。入院检查:血型B型,HGB30g/L。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主、次管凝集4+。故血标本送血液中心,要求检查血型及筛查相和血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32例受血者以微柱凝胶卡和凝聚胺技术联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配血不合的受血者、供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微柱凝胶卡式法配血不合5例,凝聚胺法配血不合4例,其中两种方法配血均不合4例。经筛选细胞检测系受血者的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结论: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配血工作中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疑难配血的患者做ABO及Rh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共收集148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同种抗体128例(冷抗体14例),占86.5%,自身抗体13例,占8.8%,蛋白凝集7例,占4.7%。结论:不规则抗体和蛋白凝集是造成疑难配血的主要原因。正确的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试验是提供安全有效输血的保障。受血者血清中有同种抗体,选择无相应抗原的供者血液交叉配血,温自身抗体的患者同种抗体不能完全去除,用多个血液同时与患者交叉主侧同型盲配,取凝集相对较弱的给予输注。  相似文献   

16.
冷、温凝集素并存干扰血型鉴定和血液交叉试验的观察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输血科余忠清,殷开华,肖友珍,刘永佳冷、温凝集素并存,干扰血型鉴定,导致血液交叉试验困难,在输血学上少见。我们曾遇到1例,经采用多种方法确定其血型,现予报道。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7.
盐水介质法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的比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交叉配血试验是确保安全输血比不可少的比较评价盐水介质法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对本组1564例交叉配血,进行两种试验方法比较。结果1564例交叉配血试验中,有11例在滴入凝聚胺溶液后,两侧红细胞不凝集,4例为血液透析病人。另7例为红细胞悬液太浓,加样量过大;有2例受血者主侧发生凝集,血清中含凝集素,另1例有微小凝集,该病人有自凝现象。结论认为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准确、稳定、操作简便、省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冷凝集素是一种自身抗体,在最适温度3~4℃可以凝集自身红细胞[1];随着温度升高,冷凝集素与红细胞解离,当温度超过28~30℃冷凝集素与红细胞未能解离时,机体将受到免疫损害。正常人体内存在低亲和性非致病的冷凝集素,且大多为多克隆IgM性抗体,滴度通常小于1∶64。高滴度的冷凝集素在室温环境中往往会引起患者红细胞自发性凝集,从而引起患者血型鉴定错误和交叉配血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的阳性结果,为临床疑难配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 350例临床受血者样本,分别采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统计并分析交叉配血结果。结果:1 350例交叉配血中凝聚胺法有13例不相合(0.96%),微柱凝胶法有41例不相合(3.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64例新生儿样本后,1 286例交叉配血中凝聚胺法有12例不相合(0.93%),微柱凝胶法有18例不相合(1.4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中由于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引起的不相合分别有10例、14例(P0.05),由于受血者为新生儿引起的不相合分别有1例、23例(P0.05),由于供血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引起的不相合均为2例((P0.05),由于肉眼难判断的微弱凝集引起的不相合分别有0例、2例。结论: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耗时短成本低、操作简洁,准确度高,适用于抢救时的输血;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适用于新生儿、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等疑难配血结果的输血、非紧急输血、批量用血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临床交叉配血和输血传染性指标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钠比例,确定最大抗凝比例,取68例标本分别用EDTA-K2、肝素钠和1∶49枸橼酸钠抗凝,分别用来鉴定血型和做抗体筛查,最后用聚凝胺法及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检测不同抗凝剂对交叉配血的结果的影响。同时,取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艾滋病抗体(HIV)、梅毒抗体(TP)各30例阳性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方法进行检测,观察1∶49枸橼酸钠抗凝管对检测HBsAg、HCV、HIV、TP的影响。结果:1∶49的枸橼酸钠抗凝管能达到抗凝效果,对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结果没有影响,与不抗凝采血管对HBsAg、HCV、HIV、TP阳性标本进行检测比较,2种采血管对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9枸橼酸钠抗凝剂能提高临床交叉配血、输血前检查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