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输卵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近年来针对不孕症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输卵管阻塞、子宫畸形、盆腔粘连等疾病。子宫输卵管DSA可动态显示子宫、输卵管形态及梗阻部位,DSA引导下阻塞输卵管再通是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1-2]。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四〇四医院对400例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DSA及再通术,本研究拟对其诊疗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74例,男31例,女43例,平均72.3岁。均行VCTDSA和3D-DSA检查,两位评价者分析此两项检查的影像资料,记录动脉瘤检出的个数、部位及大小,并评价VCTDSA的诊断效能(包括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及两种技术诊断动脉瘤的一致性。结果 3D-DSA检出动脉瘤94个,VCTDSA检出93个(评价者A检出93个,评价者B 92个);评价者A检出全部动脉瘤以及检出3 mm动脉瘤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较评价者B高,而两者检出≥3 mm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在检出动脉瘤个数、部位和大小三方面,3D-DSA和VCTDSA有很好的评价者间的一致性。结论 VCTDSA的动脉瘤检出效能与3D-DSA相当,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3.
失语症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占21%~33%,首次急性失语如不注重早期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严重降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能明确脑梗死部位,尤其对急性脑梗死并失语症患者,通过DSA介入溶栓治疗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我们自1998~2004年共治疗16例因急性脑梗死引起的失语症患  相似文献   

4.
<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检查脑血管的重要方法,可直观准确地判断脑血管病变部位、程度及其侧支循环情况,指导进一步的诊疗。本文对170例脑梗死患者的DSA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颅内外血管情况,进一步评价DSA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2011年在我科住院的广西桂北地区脑梗死患者170例,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相关诊断标准。男性13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8.14±10.28)岁。合并高血压113例,高脂血症52例,糖尿病43例,冠心病18例,有吸烟史40例。排除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一种价格低廉效果良好的家兔介入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10只家兔经颈总动脉插入留置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观察其造影效果,解剖并测量双侧颈内动脉和股动脉直径的大小。结果 10只家兔颈内动脉与股动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种家兔改进介入模型能很好显示血管形态,与从股动脉入路比较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并能长期留置插管对其血管进行动态监测,适合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性脑动脉痉挛的模型观察,且能在插管内注入各种栓塞物,制作脑动脉缺血模型。结论成功改进制作家兔数字减影模型。  相似文献   

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120例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所见,着重讨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及其诊断价值,动脉(ⅠA)和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ⅣDSA)方法对主动脉夹层主要征象的显示和诊断效果:显示内膜破口和主动脉分支病变,ⅠA法优于Ⅳ法,显示假腔全貌和内膜片负影,Ⅳ法略优于ⅠA法。对Ⅰ或Ⅱ型夹层的诊断ⅠA法明显优于Ⅳ法,Ⅲ型夹层一般Ⅳ法可满足诊断,按手术适应证和治疗的需要可选择应用ⅠA法。结合本组DSA和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效用,本文简要讨论了主动脉夹层影像学综合诊断及优选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血管造影(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2013年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动脉瘤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DSA和CTA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两者诊断符合率。结果 CTA诊断符合率为94.87%,DSA诊断符合率为97.44%,CTA诊断符合率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7,P>0.05)。结论 CTA能清晰显示患者颅内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和大小,并准确反映瘤体、瘤颈大小及动脉瘤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不亚于DSA,且辐射低、安全性高、检查速度快、后处理功能强大,可作为急查和筛查颅内动脉瘤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旋转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旋转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3D-DSA)在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DSA及3D-DSA检查。比较二者在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瘤颈的宽窄及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中的作用。对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术,应用3D-DSA对术后部分患者评价诊治效果。结果常规DSA发现139例(64.1%)153个动脉瘤;3D-DSA检出156例(71.9%)177个动脉瘤(检出率提高7.8%,P<0.01),其中有常规DSA漏诊的、直径<2mm的微小动脉瘤3个,发现5例常规DSA呈假阳性的患者;3D-DSA在显示动脉瘤瘤颈、瘤体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方面明显优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弹簧圈栓塞97例,夹闭52例,保守治疗7例;应用3D-DSA随访术后84例介入栓塞和45例开颅夹闭患者,效果良好。结论3D-DSA技术显著提高动脉瘤检出率,能多角度立体显示动脉瘤大小、形态、瘤颈的宽窄及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为治疗和评价诊治效果提供精确丰富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瘤是胰岛的B细胞肿瘤 ,瘤体直径仅 10~ 2 0mm ,定位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2例胰岛素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等影像学资料 ,以探讨其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一、资料和方法2 2例中男 9例 ,女 13例。年龄 19~ 81岁 ,平均 49岁。病程 2个月~ 8年。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 ,其中 10例在低血糖发作时伴有抽搐、精神错乱、言语不清和运动失调等神经精神症状。实验室检查 2 2例空腹和发作时血糖均明显低于正常 ,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2 2例术前均作B超和DSA检查。DSA采用Seld…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2]。居全世界人类死因的第一位,其中发达地区冠心病居死因第一位,发展地区居第二位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在我国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我院自2008年购置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以来,诊断治疗冠心病的患者逐年增加,对冠心病的DSA的影像诊断与治疗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形态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20%,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上与前循环缺血相似。但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形态结构的特殊性和后循环缺血临床症状体征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诊断和处理的复杂性。与前循环动脉相比,后循环动脉的管径相对较细,使治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2.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制定治疗策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疑似颅内动脉瘤的患者53例,在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的基础上行3D-DSA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制定相关治疗策略。结果53例患者中经3D-DSA证实共检出45例57个动脉瘤,3D-DSA较2D-DSA能更好地显示动脉瘤立体形态、载瘤动脉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瘤颈及其与载瘤血管关系,准确判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和外科手术夹闭的可行性,并为栓塞或支架置入提供最佳工作角度。结论3D-DSA可提高颅内动脉瘤特别是<2mm动脉瘤的检出率,为制定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和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子宫输卵管造影存在假阳性过高,无法动态观察分析图像等,为此,我们尝试在DSA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方法收集16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1例、中年组67例和老年组88例,记录其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 166例患者中,30.1%有颅内病变,39.8%有颅外病变,30.1%颅内外病变并存;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以颈内动脉居多,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大脑中动脉最明显;与青年组比较,中年组、老年组颅内动脉狭窄率明显降低(P<0.01),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比例明显升高(P<0.05)。61例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存在侧支循环,其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代偿形式以初级侧支循环开放为主,占67.7%,大脑中动脉以次级侧支循环开放为主,占72.2%。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病变的比例逐渐增高。颅内外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存在3级侧支循环的开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对136例经头颅CT、腰椎穿刺和临床诊断为SAH的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首次造影阴性结果的患者均进行2次DSA检查,对所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SA检查正常者38例(27.9%),阳性者98例(72.1%),阳性患者中颅内动脉瘤72例(73.5%)、颅内血管畸形23例(23.5%)、动脉炎3例;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为自发性SAH的主要病因。结论DSA检查是SAH病因诊断最有效的方法,并能为治疗提供可靠解剖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评估经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血管病患者200例,按血管入路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00例和股动脉组100例,对比分析2组穿刺成功率、选择性造影成功率、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93.0%vs 100.0%,4.0%vs 10.0%,P<0.05),曝光时间明显长于股动脉组[(10.26±2.23)min vs(4.57±1.07)min,P<0.01],2组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可以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开展,但是其操作难度及时间增大。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原发性脑室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40例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诊断为烟雾病18例,脑动静脉畸形9例,颅内动脉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造影阴性8例.认为DSA检查对PIVH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条件的PIVH病例均应行DSA检查以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软脑膜侧支代偿评估的一致性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51例,患者发病1周内同时接受CTA和DSA检查。CTA和DSA血流评分分别由2位医师双盲评估患者侧支血流情况,分为血流良好、一般和不良,以DSA为金标准,判断CTA评估的准确性,应用Kappa检验评估的一致性。3个月时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评定患者预后,分析2种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TA血流评分判断侧支血流良好9例,一般19例,不良23例,DSA血流评分判断侧支血流良好5例,一般21例,不良25例。2位医师CTA评分具有高度一致性(κ=0.655,95%CI:0.471~0.820,P<0.01);2位医师DSA评分具有高度一致性(κ=0.732,95%CI:0.556~0.891,P<0.01)。CTA评估侧支血流不良的敏感性是80.77%,特异性是72.00%,阳性预测值是75.55%,阴性预测值是78.26%,准确性是76.47%。CTA与DSA评分为中度一致性(κ=0.420,95%CI:0.206~0.621,P<0.01)。CTA血流评分与3个月预后相关(OR=0.19;95%CI:0.04~0.84,P=0.028)。DSA判断侧支不同血流程度患者吸烟比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45)。结论CTA与DSA评估软脑膜侧支循环血流中度一致;CTA血流评分与3个月预后相关;吸烟可能与侧支血流是否良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D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D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aphy,DSA)资料,回顾性分析二者检出颅内动脉瘤并描述相关形态特征的效能.结果 DSCTA在88例SAH患者中检出动脉瘤117个.2例疑有动脉瘤,5例未检出动脉瘤,对这些病例行DSA复查,4例确诊动脉瘤,3例未检出动脉瘤.以DSA结果为金标准,DSCTA检诊颅内动脉瘤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6.7%,准确性为96.8%.颅内动脉瘤体积越大,DSCTA诊断的敏感性越高.即便对于微小动脉瘤,DSCTA诊断的敏感性亦可达90%以上.此外,DSCTA对动脉瘤最大径和瘤颈宽度的测量结果与DSA基本一致.结论 DSCTA是一种无创、快速、可靠、有效的方法,能准确提供手术所需的影像学资料.DSCTA诊断动脉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DSA基本相同,在颅内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时较DSA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我国原发性肝癌术前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2007年5月1000例原发性肝癌术前的DSA影像与多层螺旋CT(MSCT)及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三种方法发现肝癌1000例,直径3em以上的700例肝癌中,DSA发现670例;240例小肝癌中DSA发现202例;30例弥漫性肝癌中,DSA发现28例;900个子灶中,DSA发现890个;440例门脉癌栓中,DSA发现362例;490例动静脉瘘、动门脉瘘中,DSA发现482例。结论DSA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术前评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