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经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的鼻咽癌病例68例,经工作站多平面重建,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咽壁增厚(>1.2 cm)或一侧咽隐窝变浅消失40例,咽鼓管圆枕肿大15例,鼻咽部软组织肿块23例,鼻咽腔变形62例,咽旁间隙受累20例,鼻窦炎性改变18例,颅底骨质破坏1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5例。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对鼻咽癌的原发部位、范围、周围结构侵犯、淋巴结转移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高原性肺水肿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300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50例和试验组150例,分别进行X线检查与CT检查。比较2种检查对高原性肺水肿的确诊率。同时分析高原性肺水肿CT影像学特征。结果 试验组通过64排螺旋CT进行高原性肺水肿诊断,确诊率为96.7%。对照组通过X线进行高原性肺水肿诊断,确诊率为90.7%。2组高原性肺水肿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性肺水肿CT影像学特征包括:磨玻璃样改变、纹理增多、网格状改变、结节影、小片状影、代偿性肺气肿、肺叶间胸膜阻断现象等。高原性肺水肿不同病程分期的CT影像学特征有差异。结论 对高原性肺水肿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可以获得比较高的确诊率,并且通过观察、分析患者CT影像学征象,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期,全面了解病程,为高原性肺水肿的临床鉴别诊断与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丰富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重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重建表现,着重观察气管支气管,同时可观察肺内改变.结果 多排螺旋CT重建可直接显示出气管支气管腔内异物的位置、形态,阳性率100%,同时可观察肺内改变.结论 多排螺旋CT重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普通X线与螺旋CT对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道异物是常见的急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引起窒息死亡,及时明确的诊断极为重要.笔者对2002-2006年普通X线与螺旋CT在气道异物中的诊断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64排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对27例临床上拟诊为肺栓塞患者进行肺动脉造影,并将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结果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可充分观察到肺动脉血栓的大小、分布及范围,27例患者发现完全闭塞14支,附壁性充盈缺损36支,中心性充盈缺损12支,不规则性充盈缺损62支。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快捷、方便、安全、可靠、无创的诊断方法,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低剂量扫描对结肠癌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对76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或怀疑结肠癌的患者进行低剂量64-MSCT容积扫描和增强扫描,获得多平面重建、三维表面遮盖显示、CT仿真内窥镜等后处理图像对病变进行分析,将诊断和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低剂量平扫和增强扫描能较清晰地显示肠腔及肠壁的病变、病灶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并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有无受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64-MSCT低剂量检查对所有患者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为100%,CT影像学分期与病理Duke分期的对比结果显示影像学分期的准确性分别是:A期88.9%,B期76.5%,C1期88.2%,C2期86.7%,D期100%。结论低剂量64-SCT能对结肠癌进行准确的诊断及分期,并可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检查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3年8月-2013年10月行64排螺旋CT扫描患儿74例,采用最小密度投影(Min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肺透明技术和容积再现(VR)技术等后处理技术多方位、多角度显示支气管树及异物。结果74例均见气管、支气管异物征象,其中气管异物4例,左侧支气管异物39例,右侧支气管异物31例,手术证实68例为气管、支气管异物,6例为炎性分泌物或痰栓。结论64排螺旋CT的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准确率高,但实际运用还存在些许不足,无法明确区分内源性与外源性异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食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食道异物的64层螺旋CT资料;全部病例均经内窥镜或手术证实。结果 37例食道异物位于颈段30例,胸段7例。其中CT检出35例(鱼刺20例,禽畜类碎骨13例,硬币1例,肉团1例),漏诊2例;另外,CT还发现8例(鱼刺7例、禽类碎骨1例)食管壁肿胀及周围渗出,其中2例伴咽食管右后壁脓肿。结论 64层螺旋CT能清晰地显示食管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周围关系及有无并发症,且检查安全、便捷、无痛苦,可作为食管异物最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和非支气管动脉系统的64排CT支气管动脉成像对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咯血患者进行64排CT支气管动脉成像。分析所得的CT图像以确定支气管和非支气管系统的动脉的位置。结果 CT可见支气管动脉情况为右侧43支,左侧46支;正常起源的支气管动脉占总数的46%;起源于非支气管动脉系统的动脉中有23支位于右侧,41支位于左侧。结论64排CT支气管动脉成像不仅可以确定支气管动脉及非支气管动脉系统的血管位置,还可以明确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病因,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扫描对大肠癌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选择经纤维大肠镜检查诊断或怀疑大肠癌的83例患者进行64-MSCT容积扫描和增强扫描。利用工作站后处理软件获得多平面重建、三维表面遮盖显示、CT仿真内窥镜等后处理图像对病变进行分析,将诊断和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64-MSCT对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平扫和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肠腔及肠壁的病变、病灶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并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有无受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影像分期与病理TMN分期的对比结果显示影像分期的准确性分别是:T0期100%,T1期89.4%,T2期85%,T3期88.9%,T4期100%;N0期100%,N1期57.9%,N2期53.4%,N3期78.3%;M0期100%期,M1期98.2%。结论 64-MSCT能对大肠癌进行准确的诊断及分期,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措施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急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破裂并急性出血80例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之后直接进行手术夹闭或介入治疗。结果80例中,CTA共发现90个动脉瘤,其中82个为单发动脉瘤,DSA共检出86个动脉瘤。CTA与DSA两者对动脉瘤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检出具很高准确性,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筛选和动脉瘤破裂并急性出血检测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回盲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64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回盲部恶性肿瘤的病理特点及64层螺旋CT表现。结果:腺癌36例,其中以盲肠腺癌为主者28例,阑尾腺癌为主5例,多数病例CT表现为较大的肿块,密度不均、中等强化,浆膜面有浸润;淋巴瘤7例,CT表现为环状或对称性肠壁增厚,密度较均匀,呈轻度强化;恶性胃肠间质瘤2例,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相对较清,周边部分明显强化;转移瘤2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无特异性。结论:回盲部常见的几种类型恶性肿瘤,采用64层螺旋CT快速增强薄层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可以充分显示病变的组织学特征,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结肠癌患者120例,分析CT影像在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方面的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同时比较MSCT和肠镜诊断结肠癌部位的差异,分析其肠梗阻和非肠梗阻对MSCT术前分期的影响。结果 MSCT对结肠癌T分期、N分期、M分期和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0.8%、64.6%、100%和70.8%。MSCT和肠镜诊断结肠癌部位的准确度为88.3%和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和非肠梗阻患者术前CT-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9.7%、86.7%和87.0%,三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较为准确的诊断结肠癌解剖学部位和评估术前分期,但在评估淋巴结转移方面还有待提高,此外其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肠梗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眼眶后得到视神经管各壁长度数据。对100名健康成人行视神经管区64层螺旋CT扫描、重建后测量。视神经管四个壁中内壁最长,其次是上壁和外壁,下壁最短。利用64层螺旋CT的各向同性扫描和二三维重建技术,能准确测量视神经管各壁长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研究肝门静脉病变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因疑肝、胆、胰等病变行上腹部增强及CTA检查的病人共245例。结果245例病人中发现门静脉病变120例,其中门静脉高压52例,门静脉癌栓4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10例,门静脉主干受侵犯20例。结论64排MSCTA可清晰显示门静脉血管病变,发现细微征象,为临床制定、优化治疗方案及评估疗效提供客观详细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邹庆  明兵  李洪  马春  刘高原  张勇 《西部医学》2013,(4):555-557,560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分析坏疽阑尾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对坏疽阑尾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并且有完整影像及临床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分为坏疽组26例,非坏疽组64例,采用盲法对纳入病例的影像图像进行分析,主要观察阑尾特点、炎症表现及并发症,并分析各征象的诊断准确性及组间差异。结果阑尾坏疽发生率为28.9%,主要表现为阑尾周围炎、肠壁局限性强化减弱、肠外积气及肠壁积气、阑尾动脉不显示(P<0.05)。局限性强化减弱、肠壁积气及肠外积气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85.9%,98.4%和100%),阑尾周围炎、局限性肠壁强化减弱及阑尾动脉不显示诊断敏感度较高(100%,73.1%和80.8%)。以局限性强化减弱、肠壁积气及肠外积气为诊断标准,坏疽阑尾的影像诊断准确度有提高,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85.9%。结论坏疽阑尾影像表现复杂且具特征性,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以充分显示病变的多种征象,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标准,需结合多种征象判断阑尾坏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在1个月内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13例患者,将CT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计收集113例患者的可评价节段910个。64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3.8%,特异度为97.0%,一致率93.2%,阳性预测值为82.7%,阴性预测值为95.0%,阳性似然比24.4。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用于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64排CT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三维成像。结果 56例患者中肺动脉栓塞34例,肺动脉栓塞病例主要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充盈缺损。结论多排螺旋CT是一种有效、无创性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9.
孟波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1):1336-133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1例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扫描后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本组21例按照DeBaKey分型属于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6例,其中5例病变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6例累及肾动脉,肾动脉"起源于假腔";3例累及髂总动脉;2例下支架。结论: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分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脑星形细胞瘤患者21例,入院后常规进行CT灌注成像,术后病理常规行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查。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7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4例。结果各级别星形细胞瘤的局部血流量(rBF)、局部血流容积(r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均高于对侧正常脑白质(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rBF、rBV和PS均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有助于脑星形细胞肿瘤的术前分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