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痰之所生,皆因气化不利,而气化不利又有气滞、气虚之别,论及中医治疗痰病的关键在于“治气”。对“治气”之法,扩充于五脏、三焦,即“宣降肺气以治痰”、“调理脾胃之气以治痰”、“温补肾气以治痰”、“疏达肝气以治痰”、“温通心气以治痰”、“调达三焦之气以治痰”。同时指出,痰之为病,随气升降,“治气”当结合脏腑的虚实而立法选方。气滞则行气,气虚则补气,气逆则降气,气陷则升气,不可泥于行气导滞之一隅,力求反映“治气”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丁强 《中医药导报》2011,17(10):8-10
王志英教授从医30余载,在呼吸系疾病的中医诊治中颇有见解,尤其善于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对支气管哮喘进行防治。王志英教授治疗哮喘分为未病先防、病后防复、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等4个阶段,其中特别强调未病先防和病后防复这两个阶段,认为是支气管哮喘"治未病"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3.
一、治痰为何先治气痰是由肺、脾、肾三脏之气虚,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痰与气在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互为因果。 1、肺气虚生痰: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有宣发、肃降之功能,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及排泄,起疏通、调节的作用。如肺气虚衰,可影响肺之气化功能,水湿停聚而成痰。另外肺气虚衰,易感外邪,以致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津液凝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79-81
在晁恩祥教授以风论治哮喘的基础上,结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探讨活血、补血、凉血疗法在哮喘中的应用:从血论治过敏性皮炎如荨麻疹、湿疹具有良好效果,肺皮同病理论下,亦可应用于哮喘;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均有使用活血通络法治疗哮喘的经验和临床研究。活血类药物如川芎、丹参、三七、银杏叶、桃仁、红花、牛膝、红景天等,从中医整体观和久病必瘀机理,可贯穿哮喘急性期和缓解期全病程,无论寒热虚实,标本兼治;补血类药物如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阿胶、紫河车等,从体质调节理论和久病必虚,适用于哮喘缓解期,改善预后,治本为主;凉血类药物如生地黄、玄参、丹皮、赤芍、紫草等,从热极生风理论,可应用于阴虚质哮喘、热哮等,佐助为主。重视从血论治哮喘,正确使用活血、补血、凉血药物在哮喘不同证候和状况中,可明显改善症状和获取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哮喘治痰一得胡国俊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哮喘,为顽固难治的疾病之一。因其发病急速,呼吸困难,常因胸膈憋闷而被迫端坐体位,大汗淋漓,可延续数日至数周,或呈反复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是其常并发病症。余研治本病多年,发现蠲涤顽固...  相似文献   

6.
李统华辨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统华老师为我省名老中医,幼承家传,学识俱丰,临证40余年,尤对支气管哮喘依据所用方剂分证辨治,经验独特,现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患之一。由于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有感邪后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证候易于转化和兼夹的生理特性,故本病的临床辨治具有一定难度。肝木具有调理气血阴阳、促进生化代谢、协调五脏六腑、调畅全身气机等作用,故曰“木德敷和”。据此理论,并结合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临床特征,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根据不同分期,从“肝肺同调”论治:诱发期邪气尚浅,治当疏风定木、驱邪解表;发作期邪气入里,治当宣金降木、畅气豁痰;缓解期脏腑空虚,治当和木补虚、祛痰固表。验之临床,获效满意。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正陈宪海教授致力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三十余载,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对本病的辨证论治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我们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导师应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总结如下。支气管哮喘,在中医古籍中属于"喘鸣"、"喘呼"、"喘喝"、"上气"、"哮病"等范畴[1]。清代医家李用粹在《证治汇补·哮病》指出:"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9.
肺系疾病多见痰证,痰者由体内津液代谢紊乱所致,乃人体气化失常的产物.肺之病变以肺之气为中心,而气与痰又有内在联系.但肺病的治疗不能不治痰,也不能专治痰或专治气,应抓住痰这个主症,即肺病者,宜从痰论治,而痰者,宜从气而治;其次,治痰先治气,治气即调气,从气调肺,亦是遵循肺乃气脏的本意,将肺病与气、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辨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三伏治”采用冷哮丸加减穴位贴敷结合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性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性治疗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肺俞、肾俞穴位注射,冷哮丸加减肺俞、肾俞穴位贴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治”采用冷哮丸加减穴位贴敷结合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治未病"理论探讨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从"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出发,结合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特点,阐述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具体运用。结果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可有效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控制其发展,防止其复发。结论 "治未病"理论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哮喘痰证简称为"哮痰",指哮喘发作之后表现为痰涎壅盛的症状。痰是哮痰证的关键病理因素,哮喘之痰的治法为初痰治脾,久痰疗肾,脾肾兼收,标本同治。故创哮痰汤降气消痰,缓解哮喘。  相似文献   

13.
探究以中医从气治痰的思想论治代谢综合症。本文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引起代谢综合症的核心事件,气化失司导致代谢异常是发病的始动环节,三焦升降失常、体内维稳失衡引起的氧化应激形成代谢综合症的关键环节,最终机体脾肾气虚,运化失司,以致痰湿内蕴,形成代谢综合症。本病本质当为气化失司,三焦升降失常,痰湿内蕴,虚实夹杂,故临床应从气治痰,以恢复机体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09年12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对照组48例,仅给予常规治疗。2组在治疗过程中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有哮喘急性发作,可加用B2受体激动剂。观察2组治疗前后夜间憋醒次数、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B2受体激动剂应用次数及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哮喘的补充治疗,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群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6):587-588
支气管哮喘因发作期、缓解期不同而治法各不相同.笔者现 就中医辨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治支气管哮喘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以阵发性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中医学治疗本病可收到良好疗效.现就其辨治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吴银根辨治支气管哮喘临床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吴银根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认为阳虚寒盛为哮喘病机之本。辨治要点为宣肺散寒,降气平喘;清肺化痰,平喘止嗽;搜风祛痰,善用虫药;活血化瘀,痰瘀同治;健脾温肾,扶正补虚是治疗的根本;在遣方用药时,灵活变通。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中西医结合规范用药。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8.
邓艳芳  宋亚南  屈乐  蒋燕 《河南中医》2014,(12):2293-2296
《丹溪心法》认为,痰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体质、瘀血等因素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凝结而成。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证型亦错综复杂,变化多端,所致疾病广泛。朱震享认为在对痰的治疗上,应谨遵调畅气机、健脾燥湿的原则,辨证论治,临证善用二陈汤健脾化痰,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辨治思路、遣方用药等方面阐释刘小渭教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寒痰伏肺证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佐证。刘小渭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顽痰伏肺,结合证型特点,以温肺散寒、化痰止咳为基本治法,自拟“温肺止嗽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寒痰伏肺证,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林俊和 《光明中医》2013,28(3):591-592
"宿痰内伏"是导致哮喘缠绵难愈之关键所在,应当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在缓解期调治"伏痰",以期减少哮喘发作,改善患者预后及转归。本文主要从历代医家对"伏痰"的论述、"伏痰"的形成及"伏痰"的治疗三方面对哮喘之"伏痰"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