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细胞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局部消融等多种方法。肝脏功能和肿瘤状况是决定是否可行手术的最主要的2个因素。合并门静脉、胆管癌栓仍应积极争取手术。除手术外,肝移植和局部消融是另两种根治性治疗方法,目前一般用于符合Milan标准的早期肝癌(单发肿瘤,直径≤5cm;多发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3cm)。前者要求肝功能失代偿,后者要求肝功能Child—PutghA、B级且不适合手术切除。TACE是不适合根治性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选择性的与手术、射频消融、放疗、索拉非尼联用以提高疗效。局限性肝内病灶而又不适合局部消融的肝细胞癌可使用放疗,尤其是肝外转移灶。索拉非尼目前仍主要用于晚期肝细胞癌。免疫治疗是肝细胞癌辅助治疗方法。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特点,把握适应证,合理综合治疗肝细胞癌,以提高肝细胞癌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探头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由肝胆外科完成的19例腔镜超声探头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和17例B超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19例均消融完全无肿瘤残留,术后出现肝区胀痛1例,胸腔积液2例,随访均无肿瘤复发。B超组17例中15例消融完全,术后出现肝区胀痛11例,胸腔积液10例,随访有4例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超声探头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消融彻底的优点,尤其对位于肝实质内邻近膈顶和胃肠道的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经皮热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经皮热消融方法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方法97例肝细胞性肝癌病人共190个结节接受了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完全消融率93%。对直径≤2cm、2.1~3.9cm和≥4.0cm的结节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3%、94%和86%。局部复发率10%,直径≤2cm、2.1~3.9cm、≥4.0cm的结节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10%和32%。1,2,3年无远处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35%和31%。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59%、50%。结论微波及射频热消融是治疗肝癌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但在较大肿瘤局部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射频消融术(Cool-tipRFA)对肝癌的热消融作用,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在局麻下及B超引导下,射频电极经皮穿刺入肝癌瘤体内,对其进行消融。结果28例患者的38个瘤体中:直径≤3cm的26个瘤体,24个获得完全热消融,热消融率为91.9%;直径为3~5cm的7个瘤体中5个瘤体获得完全热消融,热消融率为71.4%;直径为5~8cm的5个瘤体中2个瘤体获得完全热消融,热消融率为40%。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6月、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96.4%,89.3%,78.6%及60.7%。结论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射频消融术对直径≤5cm的肝癌疗效可靠,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臂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臂CT引导微波消融(MVA)治疗肝癌的效果,评价以C臂CT动脉灌注成像评估消融范围的可行性。方法 47例肝癌(63个病灶)接受TACE联合C臂CT引导MVA治疗,于消融后即刻行经动脉插管C臂CT灌注成像判断消融范围,记录技术成功率,比较消融后即刻C臂CT与术后24 h内增强CT所示消融灶最大横径和纵径。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63个病灶均顺利完成TACE联合MVA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消融术后即刻C臂CT测量消融灶最大横径和纵径分别为(3.44±0.95)cm和(4.13±1.01)cm,术后24 h内增强CT显示最大横径和纵径分别为(3.46±0.95)cm和(4.14±1.02)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例发生右侧反应性胸腔积液(积液量均100 ml),6例发热,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术后1个月,38个2.50 cm病灶完全坏死(38/38,100%);25个≥2.50 cm病灶中,24个完全坏死(24/25,96.00%)。术后随访6~25个月,仅2个病灶局部进展(2/63,3.17%),其余病灶未见进展或复发征象。结论 TACE联合C臂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安全有效;C臂CT灌注成像可准确评估消融范围。  相似文献   

6.
经皮射频微创治疗小肝癌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总结经皮射频消融 (PRFA)治疗肿瘤直径 <5cm小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1999年 8月至 2 0 0 2年 6月期间 ,以根治为目的 ,采用PRFA治疗肿瘤直径≤ 5cm的单个原发性肝癌共 84例 ,2 2例结合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 ;35例同时行PRFA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结果 肿瘤≤ 3cm组 5 5例中第 1年出现肝内复发者 2例 ,死亡 1例 ;第 2年出现肝内复发者 2例 ,死亡 1例。肿瘤大小介于 3~ 5cm组 2 9例中 ,第 1年出现肝内复发者 3例 ,死亡 2例 ;第 2年出现肝内复发者 4例 ,死亡 3例。结论 PRFA为小肝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经过近 3年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 ,射频消融完全有可能杀灭肿瘤直径 <5cm的小肝癌 ,达到根治性效果。本组对 84例小肝癌进行以射频消融为主的非手术微创治疗 ,近期疗效满意 ,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射频消融对小肝癌治疗有着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MR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PMA)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中重度肝硬化的可行性。方法2019年4月~2021年6月,对26例肝癌伴中重度肝硬化(Child-Pugh B级19例,C级7例)在3.0T闭合式MR引导下行PMA。共43枚病灶,最大径(2.86±0.93)cm(0.9~4.8 cm)。术后1个月肝脏增强MR或CT检查评价局部病灶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或不完全消融(incomplete ablation,ICA),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40枚病灶消融术中显示清晰,3例膈肌下病灶显示稍欠佳。穿刺需调整10次以上10枚病灶,调整7~10次14枚病灶,调整3~6次16枚病灶,3枚病灶调整1~2次即可。3例(11.5%)轻微并发症。1个月随访,局部CA率95.3%(41/43),2枚膈肌下病灶(最大径4.8和3.9 cm)为ICA。肿瘤最大径≤3 cm和>3 cm的局部CA率分别为100%(22/22)和90.5%(19/21)。平均随访18.4月(8~26个月),死亡9例。中位生存期21.0月(95%CI:16.9~25.0),1年、2年总生存率为92.0%和23.9%。结论3.0T MR引导下PMA治疗肝癌伴中重度肝硬化安全可行,对小肝癌有一定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经皮穿刺肝癌微波消融术已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疼痛是经皮穿刺肝癌微波消融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80.1%的患者会产生局部疼痛~([1]),因此该手术大都在镇痛镇静或全麻下进行。既往有研究认为,经皮穿刺消融治疗肝包膜下肿瘤引起的疼痛更为剧烈,且时间更长~([1~3]),因此,推测围术期不良反应与消融范围累及肝包膜有关。本研究根据术后早期核磁共振(MRI)评估微波消融范围与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60例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癌肿清除效果及生存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接受小肝癌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癌肿清除效果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癌肿总清除率均较高,观察组肿瘤体3cm患者癌肿清除率(100.00%)显著高于肿瘤体3cm~5cm患者(75.00%),观察组肝内局部复发率(3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两组肿瘤体3cm患者复发转移率和肝内局部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同组肿瘤体3~5cm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对小肝癌的癌肿清除率较高,复发转移率低,并发症少,可选择性替代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联合瑞芬太尼静脉强化在肝肿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接受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1 252例。全部消融患者均采用美国RITA集束多极射频针。经皮穿刺前采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剂量为2mg/kg体质量,射频过程中给予瑞芬太尼起始剂量为0.05μg/(kg·min),经静脉泵入。记录患者射频消融术前24h(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30min(T2)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镇痛疗效评定。结果 1 250例(1 250/1 252,99.84%)患者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9.02±14.63)min,瑞芬太尼平均用量为(242.22±22.73)μg,VAS疼痛评分平均为(2.42±1.13)分。与T0时间点比较,T1、T2、T3各时间点SPO2无明显改变,而MAP、HR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最大径5cm的患者VAS疼痛评分高于肿瘤最大径≤5cm的患者(P0.05)。病灶位于膈顶部及被膜下患者的VAS疼痛评分高于病灶位于其他部位的患者(P均0.05)。2例患者出现较严重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均与瑞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有关,经相应治疗后均完全康复。结论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联合瑞芬太尼静脉强化可有效缓解患者在肝肿瘤射频消融术中的疼痛感,肿瘤大小和肿瘤部位是影响镇痛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疗效及必要性。方法:对65例肝癌患者RFA后进行1次以上的TACE治疗。其中男54例,女11例。肿瘤最大长径1.5~10.0 cm,其中≤3 cm者14例, 3.1~5.0 cm者17例,>5.0 cm者34例。按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A级51例,B级14例。病理诊断肝细胞癌58例,胆管细胞性肝癌7例。采用RFA肿瘤治疗系统行RFA,并随后常规行CT以评价RFA的疗效,然后行TACE,术后1月行CT检查,以评价肿瘤消融情况,并观察生存率,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RFA后完全消融24例,基本消融15例,部分消融26例。RFA+TACE的近期效果为根治性22例、亚根治性13例和姑息性30例。肿瘤消融程度与近期疗效密切相关(r=0.877,P<0.001)。肝癌RFA+TACE治疗后总体1,2,3年生存率为78.2%,65.3%,44.0%。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消融程度,是最终与生存时间有关的因素,获得完全消融、基本消融或部分消融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45.0%和0.0%。肿瘤较小的肝癌容易获得完全消融、近期及远期疗效较好;反之预后较差。结论:TACE对RFA后残余的癌灶或微小转移病灶可起治疗作用;中大肝癌RFA后联合TACE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小肝癌的治疗:手术切除与局部消融治疗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手术切除一直被认为是小肝细胞癌(直径≤5cm,以下简称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其5年存活率可达60%~72%。但是,近年来随着超声引导局部消融技术的快速发展,局部消融凭借其微创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突出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小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了可与手术切除相媲美的远期疗效。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回顾性研究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手术切除与局部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总体来讲,两者远期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切除局部复发率要显著低于消融治疗。有关局部消融可否取代手术切除成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是个争论激烈的课题,目前已有的资料仍难以定论。笔者对小肝癌治疗手段选择的观点是应视病人具体情况(包括肝储备功能、肿瘤的大小及部位、毗邻结构等)而定,不应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3.
小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肿瘤直径≤5cm小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从1999年9月-2005年5月期间,采用RFA治疗肿瘤直径≤5cm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共130例, 其中原发性肝癌86例,转移性肝癌44例。18例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20例同时行RFA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结果:1,3年总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1.3%,77.7%。治疗中7例发生并发症,分别为少量胆瘘、肠瘘、轻度皮肤灼伤,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结论:RFA对肿瘤直径≤5cm的小肝癌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有可能达到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分析2006年6月到2009年6月接受以射频消融为初始治疗并获得随访的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手术切除肿瘤最大径小于5cm并获得随访的103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RFA组85例共106个瘤体均进行消融,术后1年有7例局部肿瘤进展,9...  相似文献   

15.
�Ľ�΢�����ڼ������Ƹΰ����о�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改进微波消融技术治疗肝癌 ,评价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自 2 0 0 3年 8月至 2 0 0 4年 7月 ,利用低杆温微波电极在经皮肝癌消融治疗中无皮肤腹壁组织烧伤之虞的优点 ,改进常规的消融方法 ,将单次能量输出增加至 (70~ 80 )W× (2 0~ 2 5 )min ,对直径 >5cm的结节插入 3~ 4针 ,每个病灶治疗 1次。该研究运用该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治疗了 6 6例肝癌病人 10 5个肿瘤结节 ,观察组织消融范围、肿瘤完全消融率、局部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增强CT或MRI扫描显示单次能量输出造成的组织消融范围可达到 (3 5~ 4 0 )cm×(4 5~ 5 0 )cm。肿瘤经 1次治疗的完全消融率为 92 4 % (97/ 10 5 )。直径≤ 3cm、>3cm和 >5cm结节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 94 0 (6 3/ 6 7)、88 9% (2 4 / 2 7)和 90 9% (10 / 11) ,3组间以及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值均大于0 0 5 )。在 1 0~ 12 4个月随访期间内 3个病灶 (2 9% )局部复发。无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并发症发生率 15 2 %(10 / 6 6 )。结论 改良的微波消融技术安全、有效 ,通过增加单次能量输出能够扩大组织消融范围 ,提高局部疗效 ,减少治疗次数和穿刺针数 ,降低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肝切除手术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60例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以性别、年龄、HBs Ag阳性率、HCV阳性率、有无肝硬化、术前AFP、肿瘤最大径、TNM分期、有无肿瘤包膜、是否侵及肝被膜、有无脉管瘤栓、肿瘤切缘、有无卫星灶形成等指标为自变量,以3年生存率为因变量,采用χ2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后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变量,逐步依次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访3年后,60例患者存活28例,生存率为4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肝硬化、术前AST水平、肿瘤最大径5 cm、侵及肝被膜、脉管瘤栓、肿瘤切缘≤1 cm、卫星灶形成是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5 cm、侵及肝被膜、脉管瘤栓、肿瘤切缘≤1 cm、卫星灶形成均为影响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手术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脉管瘤栓、肿瘤切缘≤1 cm、卫星灶形成是主要危险因素,加强术后针对性的辅助治疗是改善疗效、提高远期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局部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 72例肝癌 118个结节 ,肿瘤直径 1 0~ 8 8cm。对≤ 2 0cm结节单点消融 ,2 0cm以上者采用多点消融 ,能量输出每次 10min ,电极先端温度达到 95℃持续至少 6min。结果 结节完全消融(CA)率 89 0 % (10 5 / 118)。≤ 3cm结节CA率 97 6 % (82 / 84 ) ,>3cm者为 6 7 6 % (2 3/ 34) (P <0 0 0 1)。接近胆囊、胆管、胃肠、大血管等重要结构的肿瘤CA率 6 0 0 % (15 / 2 5 ) ,非接近者 96 8% (90 / 93) ,P <0 0 1。术后经 2~ 2 6个月随访 ,局部复发 11例 (9 7% )。≤ 3cm结节局部复发率 6 0 % (5 / 84 ) ,>3cm结节 2 0 0 % (6 / 30 ) (P <0 0 5 )。接近重要结构的肿瘤局部复发率 38 1% (8/ 2 1) ,非接近者 3 2 % (3/93) ,P <0 0 1。结论 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是影响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局部效果的重要因素。改进穿刺导向和布针技术 ,对特殊部位的肿瘤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 ,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局部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对195例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有效率行单因素分析,对预后影响因素行Cox回归分析。 结果:射频消融治疗肝癌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7.4%,49.1%,32.7%;其中小于3 cm的小肝癌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81.2%,60.5%,40.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对患者生存期有独立影响的因素包括肝功能分级、肿瘤直径和RFA时有无合并入肝血流阻断。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是一种疗效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小肝癌可达到与手术切除近乎相同的疗效。肝功能分级、肿瘤直径和有无合并入肝血流阻断是预后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或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价值. 方法 2001年9月~2004年9月,采用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方法治疗原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5 cm)11例和复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3 cm)13例,其中4例原发性肝癌和8例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及门静脉栓塞化疗.结果在11例原发性小肝癌中,6例肿瘤直径≤3 cm者,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5例肿瘤直径3~5 cm者,MRI或CT提示4例肿瘤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5.71%、68.57%.在13例复发性小肝癌中,单发组(7例)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多发组(6例)共15个瘤灶,MRI或CT提示12个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89%、77.78%、64.81%. 结论 PRFA为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对肿瘤直径超过3 cm以及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有助于提高肿瘤坏死率,减少复发率,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经皮热消融治疗可再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肝细胞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经皮热消融治疗可再手术切除复发性肝细胞癌(RHCC)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肝切除后 RHCC,肿瘤直径1.2~7.0 cm,平均(2.8±1.3)cm,临床评估可再切除但由于病人不愿意接受手术,采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MWA)或射频消融(RFA)治疗,观察局部疗效、治疗并发症和远期生存情况。结果肿瘤完全消融率(完全灭活率)91.9%(34/37),其中直径≤3 cm结节为95.8%、3 cm 以上者84.6%。并发症发生率5.4%(2/37),无治疗死亡。平均随访(20.5±14.4)个月,肿瘤局部复发与肝内远处复发率分别为21.2%、72.2%。消融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5.9%、17.4%,中位无瘤生存期为6.7个月;消融后1、3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0%、35.3%和35.3%,中位生存期为32.6个月;初次肝切除后1、3、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1%、63.4%、41.0%和37.6%,中位生存期47.0个月。结论经皮热消融技术是可再手术切除 RHCC 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