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汤液经法图”是已遗汉代之前方书《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经梁·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述而留存下来,是汉·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并进行经方配伍的理论来源,又称“五味补泻体用图”。它采用脏腑虚实辨证体系和五味化合配伍组方的方式,进行疾病的诊疗治疗。本文采用“汤液经法图”所示的五味补泻理论,对《伤寒杂病论》所载的10首治疗各类病证的代表性经方(桂枝汤、葛根汤、三黄泻心汤、栀子豉汤、理中丸、干姜人参半夏丸、麻杏石甘汤、大承气汤、猪苓汤和肾气丸)进行组方配伍的解释分析,尝试探索并揭示了桂枝汤(功效为补肝治风,组方为2个辛补药、1个酸泻药和2个甘缓药,下同)、葛根汤(补肝治风,辛补3酸泻1甘缓3)、三黄泻心汤(泻心止血,苦泻2咸补1)、栀子豉汤(泻心除烦,苦泻1酸收1)、理中丸(补脾益气,甘补2辛泻1苦燥1)、干姜人参半夏丸(泻脾止呕,辛泻2甘补1)、麻杏石甘汤(泻肺清热,苦甘化咸泻2酸补1辛散1)、大承气汤(泻肺通便,咸泻3酸补1)、猪苓汤(泻肾利水,甘泻4咸润1)和肾气丸(补肾强腰膝兼补肝,子能令母实,苦补2甘泻1咸润1辛补2酸泻1甘缓1)的组方原理,为更好的使用和研究经方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涉及“心悸”的有关条文进行分析,探讨张仲景从五脏辨治心悸的学术思想:五脏皆可致心悸,临床辨治心悸也应从五脏着手,即明确把握疾病病位在心、肝(胆及三焦)、脾(胃)、肺、肾的不同,结合疾病的病因、病机及病人体质进行随证施治。  相似文献   

3.
徐晓东  陈大权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98-1099
明代李中梓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瘟肾、固涩。泄泻分为暴泻与久泻,暴泻常见寒湿内盛、湿热伤中和食滞胃肠3种证型,治多用淡渗、清凉、疏利、燥脾之法。久泻常见脾胃虚弱、肾阳虚衰、肝气乘脾3种证型,治多用甘缓、酸收、疏利、温肾、固涩、升提之法。  相似文献   

4.
泄泻病,辨治法颇多,然论述较详者,首推李中梓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虽说治泻九法,仔细研读后却感到所治病证不仅限于泄泻一证。其"师古而不泥",博采众长,实学医之人的楷模。我于无意中研读其治泻九法,稍有感慨,现将李氏之治泻九法的病机和临床运用特点简述如下,以供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忠德平调五脏法治疗虚劳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德教授对虚劳病的中医认识,着重从五脏虚损入手,认为虚劳病核心病机为五脏虚损,尤其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在治疗上以五脏辨证调治为总则,立平调五脏之法,有"健脾调营、醒脾疏肝、补脾宁心、补脾通络"的治脾法,调肾法及调肺法。  相似文献   

6.
杨其仁 《四川中医》1998,16(3):18-18
腹泻是消化道的一种疾病,小儿腹泻临床尤为常见。外感湿热、寒湿、脾胃虚弱均可致泄,然与饮食不慎的关系最为密切。另外亦有因牌虚伴惊吓而泻者,以及“府积”腹泻等。对于泄泻的治疗法则,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医宗必读》载有九个大法,曰:“泄泻治法有九:升提、谈渗、清凉、疏泄、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1]但在具体应用上,首先应当分清寒热虚实:治寒泻着重于温中;治热泻着重于清热;治伤食泻着重于导滞;治牌虚泻着重于补牌;脾肾阳虚当以温补脾肾。原则上是寒者宜温;热者直清;滞者宜消;虚者宜补。如虚中挟实,则补…  相似文献   

7.
《金匮》辨治虚劳病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读文 《河南中医》1997,17(5):267-267,269
本文从察病因,劳由七伤;抓主证,治调阴阳;重正气,而补脾肾;瘀当攻,宜“缓中补虚”四个方面探析了《金匮》辨治虚劳病的方法、特点。明确指出七伤是病因,五脏阴阳虚损是病机,调补阴阳为治法,补脾肾是特点,虚劳有瘀血不峻攻,宜“缓中补虚”。  相似文献   

8.
病有虚实,治有补泻。补为治疗虚证之大法,但据五行生克关系,《金匮要略》对五脏虚证补法,又有一定的特点,即除注意五味归五脏,脏药结合补本脏外,又有助子脏,益所制之脏助其自愈的治法。《金匮要略》为疗内伤杂病之书,脏腑经络又为其辨证的纲领,且五脏虚证又为临证常见疾患,故笔者认为,对此实有结合五脏虚证评析的必要,以便于临床证治的实际应用。“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仲景疗肝虚之证,不仅补用酸味药,以酸生肝,补肝之体,同时,又以五行相生关系,助用焦苦药,入心使心旺气盛于肝,子令母实。并还利用五行相克关系,益以甘味药,入脾、补脾调中益肝。总之,治有肝、脾、肾,法有补、助、益,药有酸、苦、甘,但究其目的,均为治肝虚而设。  相似文献   

9.
李中梓在总结前人治疗经验的上提出了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燥脾、温肾、固涩、酸收。黄彬将治泻九法理论具体运用于临床实践,认为泄泻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查,临证之时当首辨病因病机,审因论治,其次当辨病性辨病势,分清标本缓急;应结合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及人群的体质特点,三因制宜;治泻九法,当根据病情需要灵活选择,多法合用,方能屡奏奇功。  相似文献   

10.
《内经》指出五味的基本性能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所以不明言补泻者,盖《内经》认为五味皆可补泻,其补泻之义也远在补虚泻实常理之外,本文愿就此从四个方面探求五味与补泻的关系,谬误之处,恳请同仁斧正。一、五味太过不及定补泻饮食、药物皆秉五味,五味可因脏腑“五欲”之不同而各归所喜,它们分别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无疑在生理状况下,各味总是根据五脏之所欲而编入其相应的脏腑,以养五脏六气,此为“物化之常”(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言而喻,在五味不及的情况下,投以五脏所欲之味,即是补。但五味不可太过,过  相似文献   

11.
五脏气机升降理论在肾结石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肾阳不足、脾失升清、肺失宣发肃降、肝失疏泻、心火炽盛,均可导致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行,湿浊下聚,与热搏结,煎液成石,发而为病。通过分析五脏气机升降对肾结石形成的影响,提出五脏气机升降相佐是治疗肾结石的关键。从五脏气机升降理论方面,肾结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因病机有:心肾失交,湿聚膀胱、脾失升清,浊阴不降、肝失疏泻,条达不畅、肺失宣降,阻塞水道。针对不同病机分别治以心火下济达肾水、脾气升清降胃浊、升发清阳畅肝气、金水相生宣降肺,分别选用加味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四逆散、黄芪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临证结合症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配伍相应的利湿通淋药物,以提高肾结石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大泻五脏方”为大泻肝汤、大泻心(包)汤、大泻脾汤、大泻肺汤、大泻肾汤,五方用药仅一味之差,共同药物为:枳实(酸)、黄芩(苦)、甘草(甘)、生姜(辛)、大黄(咸),在此基础上,大泻肺汤加了葶苈子,因葶苈子味咸,为金(肺)之体味,体味为泻,又为火之用味,火克金,起到泻肺的作用;大泻肝汤加了芍药,芍药味酸,为木(肝)之体味,又为金之用味,金克木,起到泻肝的作用;大泻心(包)汤加了黄连,黄连味苦,为火(心)之体味,又为水之用味,水克火,故而泻心;大泻脾汤加了附子,附子味辛,为土(脾)之体味,又为木之用味,木克土,制约脾的功能;大泻肾汤加了茯苓,茯苓味甘,为水(肾)之体味,又为土之用味,土克水,起到泻肾的作用。“大泻五脏方”中相同的药物,包含酸、苦、甘、辛、咸五味;单加药物以所不胜之味泻己之实,以制约本脏之气太过,充分发挥了中药五味对人体气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起源于《内经》,是在基于法象思维的藏象理论基础上,根据五脏功能失调的病理状态,通过药物的五味属性,结合其自身生理特性,顺应其生理特性为补,逆其生理特性为泻,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来调整五脏功能,使五脏顺应四时之气。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中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冠心病,临证之时,应从肝、心、脾、肺、肾入手,以“五脏苦欲补泻”为用药的指导原则对其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4.
尿失禁可以分为肺肾气虚、脾肾气虚、心脑肾失养3个虚证证型和湿热下注、瘀热互结2个实证证型.针对尿失禁虚、实病因,切中“实者下焦湿热、瘀血阻滞”与“虚者五脏失养”的病机特点,采用实治宜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虚治宜补虚固涩,虚实夹杂治宜攻补兼施的治法.  相似文献   

15.
笔者宗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篇:“治泻有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九法之意,结合泄泻的病因病机与发病缓急,在治疗泄泻过程中,将九法(合酸收固涩,增加消导法)贯穿于外感致泻,内伤致泻,慢性久泻三大类型中,屡获效验,特报导如下:1外感致泻应  相似文献   

16.
介绍朱莹教授运用治泻九法治疗泄泻的经验。朱莹教授在李中梓治泻九法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病证结合,审因论治,将暴泻辨证分为寒湿证,治以燥脾、淡渗为法;湿热证,治以清凉为法;食滞证,治以疏利为法。将久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以甘缓、燥脾为法;肝气乘脾证,以疏利、甘缓为法;肾阳虚衰证,以温肾、固涩为法。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肺源性心脏病的临证经验。周教授临床以病机辨证为法,认为肺源性心脏病以痰瘀阻肺、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痰、瘀为核心病理因素,病位涉及肺、心、脾、肾,形成虚实夹杂、多因复合、多脏同病的复合病机特点。周教授常以复法制方,法随机转,杂合以治;组方一药多用,多效协同,以求实现临床辨治的圆机活法。  相似文献   

18.
罗玲主任中医师认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痰、热、瘀、火相互搏结于肺,但肺、脾、肾三脏气虚、阴虚、阳虚为本病发病的重要原因;提出运用病证结合思想论治本病,在治疗中,将其分为痰热壅肺证、痰瘀互结证、肝火犯肺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5种证型,治以清热消痈、化痰止咳,清热化痰、祛瘀通络,凉血祛瘀、清肝泻肺,健脾化痰、益气补肺、佐以清肺化痰,润肺止咳、益气养阴。这些学术思想可为理论探讨和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湖南中医学院(410007)袁振仪主题词中药配伍,中药五味中药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与辛甘苦酸咸淡。在方剂当中合而用之,变化无穷。李时珍云:“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  相似文献   

20.
文章总结了叶天士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确立了脾瘅的病因病机为中虚伏热,概括了脾瘅的临床证候变化,认为脾瘅的肇基主要是脾虚,虽然在脾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变生他证,但是脾虚是一直存在的,治疗上尊仲景之法,以补虚泻实,辛开苦降为基础,辨治脾瘅,充实了脾瘅的临床诊疗体系,在治疗脾瘅的过程中逆向思维,创甘肥温脾(胃)之法,充分体现了叶天士范于古而不囿于古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