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毫火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毫针针刺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0 d,并于治疗后1个月进行随访.治疗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78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评定(VAS)、巴式生活量表(BI)、血清五羟色胺(5-HT)、β-内啡呔(β-EP)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82.05%;两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5-HT、β-E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DI、VAS、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较传统针灸而言,临床疗效更佳,能更好发挥镇痛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首先考虑并处理活化激痛点的原因,指认并矫正任何的持续性因子(通常与活化激痛点的原因不相同),帮助患者恢复和保持正常的肌肉功能,然后才是在激痛点上做一些治疗程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运用冲击波在肌筋膜触发点(MTrP)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肩MPS)的疗效。方法:选取连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19年7月康复门诊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30例,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后的VAS评分,临床症状、体征评价量表以及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疼痛均可缓解,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2周的疗效优于治疗前1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cial Pain Syndrome)包含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概念。一般性概念包括与肌肉压痛有关的、任何软组织起源的区域性肌肉疼痛症候群,牙科医师们常常使用。特殊性概念是指由激痛点所引起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指肌肉里局部性的过度激活,强烈地调整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某个局部肌肉疼痛。  相似文献   

7.
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MPS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触发点局部阻滞组(对照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腰背部夹脊穴为主,配合肌筋膜触发点局部针刺;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触发点局部阻滞治疗.1个疗程后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观察两组对MPS疼痛的影响.[结果]针刺组完全缓解3例,明显缓解12例,中度缓解13例,轻度缓解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4例,明显缓解9例,中度缓解15例,轻度缓解2例.两组疼痛缓解度中度以上的患者均占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缓解疼痛方面疗效相仿.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治疗MPS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疗效与利多卡因局部阻滞法相仿,但能够避免利多卡因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骼肌肉疾病,其特征常伴有肌筋膜触发点的产生.MPS是导致慢性和持续性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本文就MPS治疗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为MPS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是引起肌肉疼痛的重要原因,由于MPS的诊断标准不一致,影响文献数据的可比性及流行病学调查,因此需要统一诊断标准。在治疗上,相对西医的注射和药物口服疗法外,中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采用针刺、推拿、针刀、热敏、中药外用等多种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肌筋膜症病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好发于人体多个部位,是颈肩腰背的常见病因,笔者通过运用中医推拿手法,短杠杆微调等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得出结论.推拿手法治疗对本病有明确疗效,且疗效与疗程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肌筋膜和骨骼肌的疼痛——肌筋膜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筋膜综合征(Myofascial syndrome,MS)可因全身各处的肌肉及筋膜疼痛而致劳动能力丧失,它是人体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据1989年Romanoff等调查报告的统计表明,占美国疼痛门诊病人的30%。过去的命名比较混乱,如肌纤维组织炎,类风湿性肌炎,急、慢性肌劳损或痉挛,其特征为触痛和疼痛的部位均在骨骼肌和筋膜鞘上。  相似文献   

12.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局部疼痛综合征,发病率较高,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运动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无创、非侵入性、非药理性的疗法,在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动疗法包括主动运动(有氧运动、拉伸运动、肌筋膜自我释放训练)、被动运动(手动按压、器械辅助、肌内效贴)、中医特色运动疗法及综合疗法等.本文对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病变肌筋膜离断术结合药物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疼痛科和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MPS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小针刀结合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病变肌筋膜离断术结合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5 d,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评分(JOA)变化及压痛点个数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VAS评分为(6.68±1.38)分,对照组为(6.42±1.4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23±1.43)分vs (3.81±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和总分分别为(5.02±1.23)分、(2.07±0.95)分、(10.48±2.41)分、(17.57±2.87)分,对照组分别为(4.96±1.18)分、(2.08±1.02)分、(10.41±2.54)分、(17.45±2.9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和总分分别为(2.02±1.01)分、(1.67±0.78)分、(5.12±1.76)分、(8.81±1.78)分,对照组分别为(2.87±1.02)分、(1.86±0.85)分、(6.89±1.89)分、(11.62±2.06)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各项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腰部压痛点为(4.31±0.53)分,对照组为(4.27±0.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腰部压痛点均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1.33)分vs (2.87±1.08)分,P<0.05],观察组患者腰部压痛点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病变肌筋膜离断术结合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注射治疗MPS较小针刀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104-107
目的分析舒筋活血胶囊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效果,探讨舒筋活血胶囊用于MPS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MPS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臭氧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筋活血胶囊,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疼痛改善情况、痛点减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降低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黄点与红点数量减少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3、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情况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舒筋活血胶囊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确切,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痛点显著减少,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53例。两组病例均采用按摩疗法,治疗组在按摩之前采用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31%,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符合肩背部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35.4±11.2岁,病程4.4±1.8g,发病前曾有局部损伤史15例,受凉史3例,不明或记载不详2例。  相似文献   

20.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引起神经肌肉骨骼性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引发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因素,现将该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