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7例GERC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胃动力药等治疗。结果:1周后咳嗽均的有所减轻,2周后20例明显好转,4周后23例患者咳嗽得到控制。结论:GERC是常见的慢性咳嗽,抗胃食管反流试验治疗是基层医院诊断GERC的有效方法,通过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应用抑酸剂和胃动力药治疗GERC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7例GERC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胃动力药等治疗。结果:1周后咳嗽均的有所减轻,2周后20例明显好转,4周后23例患者咳嗽得到控制。结论:GERC是常见的慢性咳嗽,抗胃食管反流试验治疗是基层医院诊断GERC的有效方法,通过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应用抑酸剂和胃动力药治疗GERC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方穴位贴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与单纯PPI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6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和胃降逆方穴位贴敷,两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0%,对照组为 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和胃降逆方穴位贴敷联合PPI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正常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反流,称为生理性反流。GER可以引起临床症状,甚至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当出现胃烧灼、反酸、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和(或)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时,也被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GERD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2006年蒙特利尔会议提出了反流性咳嗽综合征的定义。GERC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发生率为5%-41%,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5.
马靖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20):17-18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典型反流症状,或引起咳嗽、声嘶等食管外症状而不伴反流症状.它是引起慢性咳嗽(咳嗽持续≥8周)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占10%~40%;慢性咳嗽也可以是GERD的惟一表现,占43%~75%.GERD引起的慢性咳嗽被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相似文献   

6.
保和丸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保和丸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咳嗽的有效性。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保和丸合三子养亲汤内服;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保和丸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咳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叶辉 《当代医学》2012,(30):153-15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的和胃止嗽汤,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77.1%);治疗组复发率2.9%,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1.4%),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吉林医学》2011,(21):4362-4362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4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GERC的临床特点,可以提高诊断率,研究表明: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程度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1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儿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胃食管反流程度与咳嗽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患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程度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结果中度组、重度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程度评分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检验结果显示,食管反流性咳嗽程度与胃食管反流程度息息相关(P<0.05),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0.404+0.376X1。结论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程度与胃食管反流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随着胃食管反流程度的提升,患儿咳嗽程度也随之提升。  相似文献   

10.
2006—2008年笔者应用耳穴贴敷联合消痞颗粒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 paresis,DGP)患者7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GERC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程度均较轻微,停药后均自行缓解。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GERC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治疗有效率,且药物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系指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炎、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致咳嗽。用抗生素及一般止咳药物疗效欠佳,常迁延难愈。笔者运用自拟降逆润肺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苒  徐永健  刘先胜 《吉林医学》2011,(9):1686-168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5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31例咳嗽伴反酸及胸骨后上腹部灼痛。通过对患者进行宣教,给予抑酸剂、质子泵抑制或H2受体拮抗剂及促胃动力药等治疗,50例患者中,23例患者口服药物7~14 d时症状缓解,21 d左右症状消失;17例患者口服药物15~21 d时症状缓解,4周时症状消失;10例症状较重者服药4周时症状明显减轻,总疗程≥2个月。结论:患者通过改变饮食及睡眠习惯,应用抑酸剂及抗反流药物,积极治疗消化性溃疡等原发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芸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49-105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和胃降逆止咳方;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西药抑制胃食管反流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1例,占3.6%,对照组复发8例,占38.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GERC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2001年1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4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CER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对GERC具有诊断价值的临床线索,减少误诊。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24—68岁,平均48岁,其中40~60岁26例,占本组病例的61.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该院内科门诊治疗的9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症状改善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咳嗽治疗有效率为95.56%,而对照组的为80.00%,观察组明显较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77.78%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总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食欲减退、腹胀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动力,快速减轻咳嗽症状,减少复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理气和胃止咳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中医治疗新方案临床研究。方法对8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理气和胃止咳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强力枇杷胶囊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6例,显效10例,愈显率90%;对照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19例,愈显率60%,两组比较(P〈0.05)。结论理气和胃止咳方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一种胃内容物反流并刺激食管及气道,引起咳嗽及其他症状表现的疾病。是除咳嗽变异性哮喘和鼻后滴流综合征以外,引起慢性咳嗽的最主要病因。GERC 在欧洲或美洲国家的慢性咳嗽患者中,可占40%,而在我国,GERC仅占咳嗽的4.6%-11.8%,该病在国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汇总归纳了最近十余年中医药治疗GERC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今后GER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文新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4):2066-206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2006年2月收治的2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0例(50%)咳嗽伴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通过对患者进行宣教,给予抑酸剂、质子泵抑制或H2受体拮抗剂及促胃动力药等治疗,20例患者中6例口服药物7~14d症状缓解,21d左右症状消失;10例口服药物15~21d症状缓解,4周时症状消失;2例症状较重者服药4周时症状明显减轻,总疗程≥2个月;另2例患者未随诊。结论患者通过改变饮食及睡眠习惯,应用抑酸剂及抗反流药物,积极治疗消化性溃疡等原发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及临床症状分组,分别取定喘、肺俞、膻中、天突等穴,通过贴药对肺经上穴位长时间的刺激,宣发肃降肺气,通畅气机,气不上逆治愈咳嗽。比较咳嗽发作次数,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改变。【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年中呼吸系疾病引起咳嗽次数减少(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血清免疫球蛋白lgA及lgG测定均有改善(P<0.05)有显著性差异。穴位贴敷明显减少呼吸系疾病引发咳嗽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突显了穴位贴敷的优点。【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咳嗽方法简单,疗效明显,易于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