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 在肝硬化患者中, 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心房颤动是慢性、长期抗凝治疗最常见的适应证, 抗凝治疗对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有明确作用。肝硬化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时, 由于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 其出血及栓塞风险明显增高。同时此类患者在使用目前批准的抗凝药物时, 均会经肝脏不同程度地代谢与消除。使得抗凝治疗更加复杂。现对肝硬化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风险与获益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 以期为此类患者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对口服抗凝药(OAC)可能存在的顾虑, 探究针对OAC进行科学宣教时需要强化教育的靶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抗凝门诊接受OAC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进行问卷调查, 评估患者对OAC的顾虑程度。问卷包含10个问题, 患者针对每个问题给出不同的分值代表不同的顾虑程度。0~10分表示顾虑程度从无到非常严重, 其中0~3分被认为有轻度顾虑, 4~7分被认为有中度顾虑, 8~10分被认为有重度顾虑。结果研究共纳入115例患者, 其中男71例(61.7%, 71/115), 年龄(65.9±12.5)岁, CHA2DS2-VASc积分为(2.87±1.80)分。服用华法林56例(48.7%, 56/115)、利伐沙班36例(31.3%, 36/115)、达比加群酯23例(20.0%, 23/115)。根据患者的医保性质将入组患者分为城市组(n=89)和农村组(n=26), 两组患者OAC使用的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相比城市组, 农村组患者更担心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低于推荐剂量服用情况,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接受NOAC治疗的高龄(≥?85岁)NVAF住院患者, 根据NOAC使用情况, 分为低剂量组和非低剂量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心房颤动、合并症以及合并用药等基线资料, 研究终点为住院期间结局, 包括住院天数、死亡及出血事件。结果连续纳入219例接受NOAC治疗的高龄NVAF患者, 年龄(87.4±2.4)岁, 年龄范围85~97岁, 其中女109例(49.8%, 109/219), CHA2DS2-VASc评分为(6.0±1.5)分, HAS-BLED评分为(1.8±0.8)分, 其中低于推荐剂量者(低剂量组)144例(65.8%, 144/219)。与非低剂量组比较, 低剂量组年龄更大[(87.4±2.5)岁对(86.8±2.0)岁, P=0.012], 白蛋白水平更低[(35.8±4.3)g/L对(37.0±3.8)g/L,P=0.048], 住院期间临床相关性非大出血事件更...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血栓(PVT)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 通过升高门静脉压力, 诱发或加重腹水、上消化道出血, 甚至增加肝移植难度, 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 随着PVT相关研究结果公布, 对其机制和临床危害认识不断深入。现就PVT形成机制与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提升临床医师对PVT发病机制的认识, 辅助制定合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一款具有服药提醒功能的智能手表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物(OAC)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来自6家医疗中心的210例正在接受OAC治疗的房颤患者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标准随访组和智能手表提醒随访组。标准随访组通过随访护士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 智能手表提醒随访组在标准随访的基础上, 还通过一款智能手表进行随访。该手表具备每日服药提醒、漏服报警、上传反馈功能, 未按时服药时会将信息反馈至随访终端, 由随访护士人工电话督促服药。通过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及药片计数法[服药天数所占比例(PDC)法]评价药物依从性。药物依从性良好的定义为MMAS-8问卷评分=8分或PDC≥80%。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MMAS-8及PDC法计算患者药物依从性。结果标准随访组MMAS-8评分=8分的比例由第1个月时的82.9%下降到第12个月时的27.8%;智能手表提醒随访组MMAS-8评分=8分的比例从第1个月时的75.2%提高至第12个月时的86.3%。从第7个月开始, 智能手表提醒随访组的MMAS-8评分=8分的比例显著高于标准随访组...  相似文献   

6.
AP相关内脏静脉血栓是指在AP基础上发生门静脉、脾静脉和(或)肠系膜静脉等血管静脉血栓。随着辅助检查手段多样化、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提高和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程度的加深, 越来越多的AP患者特别是SAP患者被发现合并内脏静脉血栓, 甚至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AP相关内脏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包括治疗原发病、抗凝药物的应用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本文就抗凝药物在AP相关内脏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再代偿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 用于描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情整体逆转的临床阶段, 现从临床并发症的角度对肝硬化再代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异常再生、血管新生、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肝硬化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特征性表现, 晚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为规范肝硬化的诊治, 以指导临床实践,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 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和共识意见, 总结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 就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诊断、治疗, 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等方面形成共识。本共识意见包含了43项陈述条款。由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已有多个指南和共识意见发表, 本共识重点围绕肝硬化本身的研究进展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前, 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的指南或共识。本专家共识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国内专家共识意见, 系统阐述了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对肝硬化预后的影响、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策略, 以进一步规范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临床诊疗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与传统维生素K拮抗剂(VKA)在活动性癌症患者中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Clinical Trials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5月前关于活动性癌症患者使用NOAC与VK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原始研究设计为RCT的二次研究,语种限制为中、英文。由2名研究者依据筛选策略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评价文献质量,评估跨研究间数据汇总分析的适宜性,并检测主要结局事件异质性。比较NOAC与VKA在活动性癌症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TE),或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中,发生大出血、非大出血性临床相关出血、VTE、卒中和全因死亡的相对风险(R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4篇为原始研究,5篇为二次研究。其中活动性癌症伴VTE 5篇(5/9),伴NVAF 4篇(4/9)。共包含4 049例(68.86%)例活动性癌症患者,其中2 278例(56.26%)接受NOAC治疗,1 771例(43.74%)接受VKA治疗。纳入文献质量均较高(得分均≥5分),各纳入文献数...  相似文献   

11.
益生菌指在足量条件下能对宿主产生确切有益健康功效的微生物。在肠道疾病防治中, 传统益生菌如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经过长期的研究已被证实安全、有效, 但使用二代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鉴定出的新型益生菌的具体作用和机制亟待阐明。本文重点回顾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普氏栖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3种新型益生菌与肠道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其通过改善肠道炎症, 维护肠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完整, 抑制肠道肿瘤的进程, 辅助诊断, 以及预测疗效等多种作用促进肠道疾病的防治。虽然现阶段仍面临安全性、准确性和可利用性的挑战, 但相关研究与转化的不断改进将使新型益生菌更好地服务于肠道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胃静脉曲张患者有半数以上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 常见胃肾分流和脾肾分流, 分流道的存在可增加患者治疗的难度和风险。本综述总结了肝硬化胃静脉曲张患者伴自发性门体分流的流行病学、治疗现状等, 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8月第8期(42卷)974页老年冠心病患者居家心脏康复参与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第三作者(通信作者)粟超应改为栗超, 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肿瘤合并的心房颤动(房颤)罹患率呈上升态势。由于肿瘤本身、恶病质状态以及抗肿瘤治疗的影响, 患者对房颤治疗的耐受程度往往较低。鉴于缺乏充足的证据, 目前针对肿瘤合并房颤的治疗尚无临床指南。本综述对既往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 旨在为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房颤的预防与管理提供更多的临床建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研究认为, 经过有效治疗后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肝功能的再代偿。然而, 肝功能再代偿的程度、肝功能再代偿判断的标准、如何从肝功能的角度预测再代偿等多个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现从肝功能角度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再代偿。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这一时期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房颤规范化管理, 及时、充分地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专家, 共同制定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该指南详尽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 并根据亚洲房颤人群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 重新评价了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 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消化内镜诊疗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内镜诊疗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围绕内镜诊疗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预防策略及抗血栓药物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呼吁内镜医师重视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和抗血栓药物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刊2023年9月第62卷第9期第1102页刊登的论著《风湿免疫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中, 作者李洪斌应为李鸿斌。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9.
金秋十月, 经历中秋的团圆与国庆的欢娱, 让我们再次品享学术大餐。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和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导致全世界人口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心脑梗死(cardio-cerebral infarction, CCI)是AMI合并AIS的罕见临床综合征, 是指同时存在急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心前区疼痛或心电图改变的危急症状。CCI的患病率从0.09%至1.6%不等, 但患者病情危急, 预后较差, 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由于病情复杂、病因多样以及循证证据和机制研究较少, 针对CCI患者的管理具有挑战性。文章总结了CCI的相关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的效果、血管内治疗的指征以及手术顺序的选择, 期望可缩短溶栓/血管内治疗时间, 并改善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