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怡驰  胡世平  晏军  冉云  李玲 《新中医》2021,53(14):186-189
近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肠-肝轴参与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胡世平教授将肠-肝轴和中医肝病实脾理论相结合,探讨脂肪肝的中医发病机理与治疗,指出脂肪肝主要责之肝脾同病,以脾虚调节脂代谢失常为本,肠道菌群失衡属脾虚的微观表现,肠-肝轴或为肝脾同病的病理基础;肝病实脾理论指导脂肪肝治疗的核心在于调脾,其机理或通过调节肠-肝轴,促进恢复肠道菌群稳态和肝功能,以延缓、阻止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互作紊乱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的病理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认为肠道菌群紊乱与胆汁酸代谢异常分别和中医“土虚”“木郁”原理相通,故可以从“土虚木郁”“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两方面为IBS-D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中医健脾和胃、疏肝利胆之法,从而调节“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最终改善IBS-D症状。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6)
泄泻的发生和脏腑气机运行失常关系密切,其中肝脾不调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病机。脾胃是脏腑气机升降运转之枢,肝主一身气机之疏泄。故调理肝脾气机是治疗泄泻病的一种常规思路。本文另辟蹊径从《黄帝内经》中的“开阖枢”理论来探究肝脾不调型泄泻的病机证治,以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理对该病论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肠道微生态学的不断发展,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中医理论中,脾不布精、肝失疏泄、真阴枯竭都是消渴发病的主要病机.文章立足于中医肝、脾、肾相关理论,探讨肠道菌群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求丰富和发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发病机...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理论探讨的角度谈谈对慢肝基本病机的一些看法。一、慢肝病与“肝”的关系中医主要以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有关脏腑的生理、病理生理特点作为判断疾病受累部位的依据。慢肝以胁痛,胁下肿块,疲倦,腹胀,肠鸣,大便不调,脉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是肝脾各自主要的生理功能。肝之疏泄失常,脾之运化受阻,便可出现上述主要见症。因此,中医一般认为慢肝病主要与肝脾的病变有关。慢肝病涉及肝脾二脏。但究竟是肝,还  相似文献   

6.
万青峰 《中医杂志》1993,34(8):471-472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臌胀病范畴。形成本病的病机首先在于肝脾功能的彼此失调。肝气郁遏日久,势必木郁克土,即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脾既损,疏泄及运化功能失常,乃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流行率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中医学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归属于“臌胀”“肝癖”“痰浊”“积聚”等,认为肝体用失调、脾肾亏虚是本病主要特点,痰、湿、浊、瘀、热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和调节免疫等多种作用,与肝脏功能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研究揭示了肠-肝轴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相关,饮食、抗生素、益生菌及益生元、粪菌移植、微生态制剂、噬菌体等干预措施均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现代医学对肠道菌群生理功能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现代医学“肠”的消化吸收、调节代谢、改善免疫等功能可属于中医“脾主运化”“脾主升清”功能的范畴。文章从中医“肝脾相关”“肝与大肠相通”“肝从左升,肺从右降,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视角出发,就中医学对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认识及相关治疗作一综述,阐述中医学治疗本病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念,以期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熊秀峰 《河南中医》2004,24(2):79-79
肝病实脾 ,始见于《难经·七十七难》。《金匮要略》进一步指出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这一理论是从五行学说推演发展而来的。因肝属木 ,脾属土 ,木能克土 ;肝木旺盛 ,则克脾土。《素问·玉机真脏论》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 ,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 ,传之于脾……”此即肝病传脾之论证。从肝脾的生理关系上讲 ,肝主疏泄 ,脾主运化 ,脾得肝之疏泄 ,运化才能健旺 ;肝得脾所输布的饮食精微滋养以后 ,疏泄功能才能正常 ,此即所谓“土得木而达之”、“木赖土以培之”。所以张锡纯说 :“欲治肝者 ,原当升脾降胃 ,培养中宫 ,俾中…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句话体现了中医治疗学治病宜早,既病防变的治疗思想。祖国医学所说的肝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脓疡、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病。目前,肝病的发病率很高,其中病毒性肝炎,我国患病率为2.77%,年发病率为0.95%。所以肝病的防治已成当务之急,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从肝脏功能关系来看,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而主运化且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两脏的关系在它们所主的功能之间相互影响。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若肝失疏泄则脾…  相似文献   

10.
试论肝脾不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脾不调证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证治方药,临床应用进行了阐述。肝脾不调证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肝病可及脾,脾病亦可及肝。  相似文献   

11.
论肝脾不调     
肝脾不调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盖肝脾二脏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脾为阴土,其功能主运化水谷、升清,其性阴凝板滞。肝为阳脏,体阴而用阳,其功能主疏泄性喜条达,故肝只有对脾土加以正常的疏泄条达,脾土才不壅不滞,健运如常,此称之为“肝木疏脾土”反之肝之疏泄条达又有赖于脾运化水谷精微的濡养,方能刚柔相济,阴阳调和,此称之为“脾土营肝木”因此肝脾二脏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临床上可以见到肝脾不调肝气上亢,肝郁气滞等症。脾气的虚与实,肝脾二脏致病的主从不同,其证治法则也不尽相同,下面就肝脾不调常见四证简述如下。1 肝…  相似文献   

12.
肝脾不调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张仲景《金匮要略》强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不仅告知后世肝病之转归,且明确了治法,即“调肝理脾”。肝脾不调证多由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而引起。  相似文献   

13.
三、病理学方面《金匮》对杂病传变的规律,提出了脏腑相传之说,以与伤寒之六经传变相鉴别。前已述及,首篇第1条即以“肝病传脾”为例,分析说明了杂病之脏腑相传的原理。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从生理上来看,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二者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在病理上,如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引起脾不健运,遂导致肝脾不调证。这就是“肝病传脾”的临床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论述了酒精性肝病的主要病机是酒毒损伤脾胃肝胆,并从中医病机演变角度阐明其病机特点有递进关系:初则脾胃损伤,继而肝失疏泄,肝脾不调,气血不和,最终演变为肝脾肾不调。接下来提出在辨病、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本病的病机发展阶段可分伤酒(酒痞)、酒癖、酒臌三期。最后提出本病应结合体质,在辨病、辨证思想指导下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15.
肠道微生物通过肠-肝轴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的发生与发展。吕文良教授将调节肠道菌群与中医抑木扶土理论结合,探讨AILD的病机治疗。吕文良教授指出,脾气虚弱,肝气郁结,肝脾同病是AILD的发病基础,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是中医脾气虚弱,脾失健运的病理表现之一。在治疗上应以抑木扶土,实脾理肝,健脾为主作为治疗大法,通过肠-肝轴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恢复肝脏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症的慢性难治性炎症性肠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诊断水平的提高,UC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不断升高。UC的发病机制与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肠道菌群紊乱、胆汁酸分泌异常等密切相关。UC患者存在胆汁酸分泌异常及肠道菌群失调。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胆汁酸分泌异常抑制免疫功能、影响信号转导、破坏肠黏膜屏障;肠道菌群紊乱,在炎症的发生发展、免疫稳态及应激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胆汁酸间接或直接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功能,同时在肠道菌群的修饰下又可产生次级胆汁酸,并经过肠肝循环进入肝脏,故胆汁酸-肠道菌群轴之间复杂的对话机制与U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研究,发现情志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脾胃虚弱为致病之本,肝郁脾虚是UC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胆汁酸异常分泌是中医肝郁的微观体现,肠道菌群紊乱为脾虚的生物学基础,并且在UC发病过程中,胆汁酸-肠道菌群轴失衡与中医的肝郁脾病机相契合。从胆汁酸-肠道菌群轴角度探讨UC肝郁脾虚病机的生物学内涵,更好地阐释UC肝郁脾虚发病机制的科学性,对于研究UC肝郁脾虚的病机实质及代表组方防治...  相似文献   

17.
<正>肝脾不调证是由肝脾两脏功能失调形成的,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核心病机的临床常见证候,是临床常见证型。调和肝脾是名老中医的常用治法,一般多以逍遥散为主方。但由于本证兼证复杂,病机转化多端,临床用药加减变化十分灵活。笔者拟通过名老中医肝脾不调医案,应用关联规则等方法对其针对肝脾不调证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1资料1.1病例纳入标准纳入标准以名中医本人对证候的判断为主;同时参照《中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脾,则肝自愈”。这种肝病实脾法,在目前治疗慢性肝脏疾病中越来越广泛而有效地应用,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脏腑关系的合理性。肝与脾生理上相互依赖肝属木,藏血而主疏泄;脾属土,统血而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的形成和进展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分泌物质信息分子通过脉络丛和肠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将信号转导到细胞内引起联动反应。肠道神经元又与脑迷走神经的突触相连,直接接触联络肠道菌群,构成“脑-神经系统-肠道菌群”的信息传导。基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理念的疏肝健脾法,通过调节“脑-肠-菌”功能轴发挥治疗作用,调节“肝主疏泄”功能失调的状态,在改善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以对脑-肠轴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肝主疏泄论治变异型心绞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绞痛属“真心痛”,病机以瘀阻心脉多见,有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之分,而变异型心绞痛发作与劳累无关,常于休息时发病,应属实证,气滞血瘀是其主要病机。现代医学认为,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在粥样斑块的基础上发生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发病与劳累无关,疼痛常突然达到一定程度。实验证明,中医肝的证候与植物神经功能有直接关系。肝主疏泄,又主藏血。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气机情志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顺通畅,气血才能平和,脏腑功能才能协调。如肝失疏泄 ,气机不调,肝郁气滞,则出现情志精神方面的变化植物神经功能异常而血管痉挛。同时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