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升陷汤原方来源于《医学衷中参西录》,用于治疗胸中大气下陷证,具有良好的疗效。气虚型心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和病机与大气下陷证类似,因此我们借鉴升陷汤的有效经验,制定新方加减升陷汤,用于治疗气虚型心血管病,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加以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史载祥教授辨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气陷血瘀证的临床经验,认为介入术后心绞痛气陷血瘀证的病机为大气下陷,血瘀阻络,辨证关键在于大气下陷,提出以升陷祛瘀法论治,但不可单一补气,更应与升举药同用,以使大气得升而充满胸中,气行血行,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   

3.
大气下陷是指因大气虚衰、升举无力而出现以下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大气下陷证乃多种心肺疾病常见证型之一,大气下陷与现代医学心肺功能下降关系密切。慢性心衰是多种心肺疾病迁延日久的结果,久患心病必将损肺,久患肺病亦损及心,心肺同病,损及宗气,大气无力托举心肺而呈现下降之势甚则下降太过,最终必然引起大气下陷,变生一系列证候。益气升陷是治疗慢性心衰之大法,以张锡纯所创升陷汤为其治疗之基础方。在慢性心衰发病过程中,大气下陷包括了虚、陷、散三个病理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可出现瘀血、水饮、痰浊等病理产物,不同阶段正虚、邪实程度不同,并且兼挟不同的病理产物,故在使用益气升陷法时当结合疾病的临床分期和病情缓急,或重补虚、或重升陷、或重收敛,并且注意扶正与祛邪的关系,重视阴阳互化及血水相关。  相似文献   

4.
杨世勇教授根据五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认为老年患者心脏病的主要病机为胸中大气下陷,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心脉,气虚推动无力,输布失司,致痰瘀互结阻滞心脉而发病。治疗上选取升陷汤加减,配合活血化痰药物治之疗效颇佳。故总结其临证用药经验,以期能够对临床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张锡纯从生理上论述了胸中大气的来源、作用;从病理上论述了胸中大气下陷的原因、症状及病因病机;创制了治疗大气下陷的主方升陷汤,并在此基础上衍化出回阳升陷汤、理郁升陷汤、醒脾升陷汤。  相似文献   

6.
张锡纯从生理上论述了胸中大气的来源、作用;从病理上论述了胸中大气下陷的原因、症状及病因病机;创制了治疗大气下陷的主方升陷汤,并在此基础上衍化出回阳升陷汤﹑理郁升陷汤﹑醒脾升陷汤。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大气下陷理论阐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诊治心得。[方法]基于历代医家对大气下陷理论的不同认识和笔者团队的临床体会,试从冠心病PCI术后出现的大气下陷、痰瘀致窠、郁而下陷三个层面进行阐述。阐述过程中,笔者又综合每个层面所具体采取的补气升举、活血消窠、调气和中等治法对临床常用的升陷汤、活血消窠散、四逆散等多个方药加以完善。最后,辅典型病案一则以充分佐证。[结果]冠心病PCI术后的诸多症状乃胸中大气不足,遇因加重,进一步虚极下陷所致。故临证时以补气升举为主,配以散结消窠、清心活血、调气和中等治法,常获佳效,所选医案中患者也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基于大气下陷理论的临床实践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依据,其治法特点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
认为大气下陷证与冠心病的发病、症状和体征相关,大气下陷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候。并且大气下陷证与心功能不全和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益气升陷法是治疗冠心病大气下陷证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9.
升陷汤见于《医学衷中参西録》一书。谓“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倾刻。”“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本方由生黄芪,知母,柴胡,升麻,桔梗五种药物组成。本方既为大气下陷而设,其适应症应以气分虚极下陷为主要病机。大气者,充满胸中,为诸气之纲。大气一虚,中气、肺气、肾气皆虚。方中以生黄芪为主要药物,蓋因它既善补气又善升气,唯其性味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名中医顾维超治疗大气下陷证遣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采集与分析顾维超治疗大气下陷证的临床病例,结合近现代名家相关论述,对顾师有关大气下陷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基础上对临床诊治大气下陷证的遣方用药经验予以总结,并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顾维超主任师古不泥,博采众长,对张氏大气学说有所发挥,擅于运用益气升陷法治疗疑难杂症,对大气下陷证的诊治见解独到,其对大气下陷证的特色用药、习用药对以及及常用合方等经验深刻独到,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结论]顾师治疗大气下陷证选药普通,疗效确切,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1.
升陷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由生箭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组成,原方旨意为升举胸中下陷之大气.  相似文献   

12.
心衰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位主要责之心、肺二脏腑。心肺同居上焦,其功能的发挥,赖胸中宗气的支持。故根据张锡纯“大气下陷”理论,以“升陷祛瘀利水”为大法治疗心衰病,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升陷汤乃近代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名方,张氏谓其能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倾刻……,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叁伍不调。”所论证候很类似于现代医学冠心病的一些表现。基于此,笔者常用此方治疗冠心病有胸中大气下陷表现者,临床上屡获佳效。考张锡纯所谓“胸中大气”即今之所谓“宗气也。”宗气乃由肺吸入的清气之气与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气相合而成,主要功能有二:即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如《灵枢·邪客》篇所谓“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素问·平人  相似文献   

14.
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首创用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赵进喜教授临床应用升陷汤,认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脉弱关前尤甚为使用本方的明确指征,同时强调除"大气下陷"外,肝郁、痰饮、血瘀、气逆等均可导致胸闷、气短等症,需结合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论详参,不可忽视辨证的过程,注重类证、类方的鉴别。总结赵老师对大气的内涵、大气下陷证临床表现及鉴别,以及应用升陷汤的经验,并列举有效医案。  相似文献   

15.
张锡纯谈大气下陷,从理论到立法,从制方到临床随证加减,灵活化裁,无不一线贯穿,条理井然。且继承中常有独到见解;发扬中注重讲求实效。笔者阅读张氏《医学衷中参西录》有关上述之论后,颇有此感。兹将张氏对大气之形成与作用、大气下陷之病因病理,证治、类证鉴别等,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低血糖症属中医眩晕、虚劳、心悸范畴,病机以五劳七伤、病后失调致大气下陷为多见,治疗应以补气升陷为法,方宜用升陷汤。  相似文献   

17.
以胃癌术后倾倒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基础,立足“大气下陷”经典理论,阐述“大气下陷”在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脾胃戕损、中气亏虚为发病基础,中气亏虚、大气下陷为核心病机,痰瘀痹阻、癌毒伏郁为病进转折的病机演变规律。治疗强调正邪主次,侧重病机的不同,在益气升陷法的基础上加减变化,扶正以脾胃为核,兼顾他脏之变,择以疏肝潜阳之法,祛邪以解毒为要,另以利水消瘀之法,以达机圆法活,药证相合之效,以期为临床辨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升陷汤是清末民初医家张锡纯所创,主要用于治疗大气下陷证。老师司廷林在临证中多以大气下陷理论与冲气上逆理论结合,不仅用升陷汤加减治疗气短之症,而且对眩晕、心慌、耳鸣、失眠、腹胀、月经先期诸症也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证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大气下陷证较常见,可出现在多种病变中尤其是各种慢性病中,常常带来生活工作的痛苦,而现代医学治疗效果不明显。廖世煌教授认为大气下陷须明确诊断,治疗以升陷汤为主,并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20.
大气下陷证较常见,可出现在多种病变中尤其是各种慢性病中,常常带来生活工作的痛苦,而现代医学治疗效果不明显。廖世煌教授认为大气下陷须明确诊断,治疗以升陷汤为主,并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