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员利针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员利针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疗程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为77.14%(27/3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疼痛症状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颈椎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员利针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颈肩伴上肢部疼痛麻木症状,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LTPNPA)术后疼痛、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LTPNPA术后疼痛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TEAS双侧肩井、颈百劳穴,每次20 min,每日1次,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护理后VAS评分和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角度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EAS作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可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LTPNPA后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减轻僵硬,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腕踝针疗法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返院康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腕踝针治疗。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肩关节活动度(ROM)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UCLA)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1例。最终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UCL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UCL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针力敏穴治疗神经根、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椎针力敏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痛量表评分、 McGill疼痛量表(MPQ)评分[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的感觉项、情感项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55/60),对照组为75.00%(45/60),组间比较,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MPQ量表的PRI感觉项、 PRI情感项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PRI感觉项评分方面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PRI情感项、V...  相似文献   

5.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179-2184
【目的】探讨龙氏治脊疗法之低头摇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龙氏治脊疗法之低头摇正法治疗,在此基础上,2组患者均给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TTY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80.0%(24/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对VAS评分和NDI指数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TTYS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工作和生活能力评分、手的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疼痛加重、骨折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低头摇正法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或常规推拿手法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均能缓解颈部疼痛,增大颈椎活动度的灵活性,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但低头摇正法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的总体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方法,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方法,6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评分及综合疗效评定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比颈椎牵引方法能更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温针联合挑四缝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电温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挑四缝治疗。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7 d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与麻木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MPQ评分、NDI评分以及麻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PQ评分、NDI评分以及麻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和TNF-α含量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IL-6和TNF-α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70.00%(21/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医整脊加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整脊加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予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治疗前后疼痛感进行评价;采用颈椎功能评定量表(ASCS)对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10 d和随诊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和随诊6个月AS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整脊加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改善颈椎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颈椎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疼痛分组指数(PRI)、视觉核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联合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错缝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骶髂关节错缝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针刀疗法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骶髂关节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JO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OD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在关节松动术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联合揿针埋针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肢肩关节的被动前屈与外展无痛活动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为80.00%(32/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及上肢FM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及上肢FMA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肩关节活动改善优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矫形按摩结合南少林易筋经"托天式"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矫形按摩手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易筋经"托天式",治疗时间为8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颈椎多功能训练评估系统(MCU),检测2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颈椎活动度以及最大肌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颈椎关节活动度、颈椎肌力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矫形按摩结合易筋经"托天式"能更好地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疼痛,改善颈部肌肉力量和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产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龙氏治脊疗法治疗。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的情况。采用DIERS评估系统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弯曲程度及骨盆倾斜的变化情况。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2组的复发率。【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OD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OD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椎体最大旋转角度、骨盆扭转角度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椎体最大旋转角度、骨盆扭转角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皮内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腕踝针联合皮内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胶囊口服,共治疗10 d。治疗10 d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10 d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活动度,包括胸廓扩张度、改良Schober试验、枕墙距的变化情况,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AS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3、10 d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ASQo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脊柱活动度,包括胸廓扩张度、改良Schober试验、枕墙距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3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40/45),对照组为71.11%(32/45),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量表的各项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在缓解疼痛和麻木不适及改善肢体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伤科活血汤治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早期膝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72例TK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自TKA术后第1天起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伤科活血汤治疗,疗程为7 d。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膝关节疼痛程度方面:术后第1天,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术后第1天,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3天和第7天,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观察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电针项六针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6例CS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给予电针项六针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变化情况,以及颈椎生理曲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57/59),对照组为77.61%(52/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NDI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NDI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联合浮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整脊手法联合浮针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整脊手法治疗,共治疗1个疗程(10 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功能情况及疗效情况。【结果】(1)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1.82%和63.64%,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6.36%;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改良OD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疼痛VAS评分和改良ODI量表评分的降低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手法联合浮针疗法治疗DS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魏氏伤科手法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冻结肩(也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89例冻结肩患者分成对照组89例和治疗组100例。2组患者均给予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行魏氏伤科手法治疗。隔日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Mallet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90/100),对照组为83.1%(74/89),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外旋和内旋等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Mallet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和对Mallet评分、ADL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毫火针半刺法治疗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毫火针半刺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疼痛程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关节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Lequesne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液中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