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涛  瞿玉兴  许建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78-1280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随访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62例(71膝)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关节镜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术后疼痛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71膝行走疼痛、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术后按照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46膝,良19膝,可2膝,差4膝;6例患者术后出现膝部疼痛,经保守治疗无效后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行关节镜再次手术治疗。疼痛组和无痛组患者的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冷敷、过早负重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为(62.21±6.34)分,术后(94.35±3.68)分;疼痛组Lysholm膝关节术前(58.17±5.73)分,术后(87.42±2.43)分;两组术前功能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4,P>0.05),术后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4.507,P<0.05)。结论关节镜可以有效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改善关节功能,关节镜术后疼痛主要与伴有关节软骨损伤、术后未冷敷、过早负重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83-85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应用关节镜治疗的效果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9月我院治疗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106例,按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n=68)和对照组(采取半月板次全切术,n=38),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并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无痛组和疼痛组,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种手术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疼痛危险因素包括冷敷、关节软骨损伤、负重时间、平均年龄;无痛组术后Lyscholm评分显著高于疼痛组(P0.05)。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关节镜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而冷敷、软骨损伤等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廖德允  谢文伟 《广东医学》2020,41(20):2150-2153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患者58例,访视术后6个月临床效果及术后疼痛状况。根据术后Ikeuchi 评分分为两组,疼痛组(可+差)及无痛组(优+良)。分析半月板损伤关节镜微创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Ikeuchi 膝关节评分,无痛组49例,优37例,良12例;疼痛组9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4.5%。LysholmⅡ评分,疼痛组显著低于无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相关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发病至手术病程时间、O′Connor 分型是关节镜微创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疼痛的正相关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负重时间、发病至手术病程时间、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软骨退变程度是微创关节镜术后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其中短负重时间、发病至手术病程长、伴有关节软骨损伤、软骨退行性病变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7):619-62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术中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范围对单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下肢力线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单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术治疗,根据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范围分为A组(40例)和B组(45例),A组患者术中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范围≥1/2,B组患者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范围<1/2。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 a,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2 a测量患者下肢力线(固有偏距),并进行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前下肢力线(固有偏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1、2 a下肢力线(固有偏距)均小于术前(P <0. 05),2组患者术后1、2 a下肢力线(固有偏距)均小于术后1个月(P <0. 05),2组患者术后2 a下肢力线(固有偏距)均小于术后1 a(P <0. 05);术后1个月及术后1、2 a,B组患者下肢力线(固有偏距)均小于A组(P <0. 05)。2组患者术前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1、2 a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P <0. 05),2组患者术后1、2 a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P <0. 05); 2组患者术后2 a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术后1 a(P <0. 05);术后1个月及术后1、2 a,B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A组(P <0. 05)。结论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术中应尽量减少半月板切除范围,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半月板,以利于术后下肢力线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和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分析术后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回访,根据Lkeuchi评分标准疗效优良率为93.3%(28/30).患者术后疼痛与性别、体质指数无关(P>0.05);与年龄、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和冷敷有关(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近期疗效显著,临床上应注意与术后疼痛相关的年龄、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和冷敷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盘状半月板的住院患者共195例205膝,分为≤16岁儿童组和≥25岁成人组,均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关节镜下观察不同年龄段盘状半月板损伤类型;术前术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价,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手术疗效良好.术中观察儿童组盘状半月板损伤类型以水平裂为主,成人组损伤类型多种多样,鲜有无损伤者;术后3个月随访,儿童组患者术后疗效好于成年组患者,Lysholm评分分别为90.99±4.23、82.41±9.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关节镜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有效手段;盘状半月板患者如有症状应早期行关节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引起术后疼痛的因素,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 方法 收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0例,均行关节镜治疗,其中行半月板成形术47例,行半月板修补缝合术33例。随访6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同时采取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对术后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80例中,治疗优良73例,优良率91.25%,其中44例(91.49%)行半月板成形术,30例(90.91%)行半月板修补缝合术,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优良率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及6月,不同损伤类型患者的IKDC及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合并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开始负重的时间<7 d、术后未行肢体冷敷及行滑膜切除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单因素分析中,冷敷时间<12 h与>12 h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冷敷时间不足亦可能是危险因素之一。 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及修补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良好,两种术式的疗效无差异。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年龄、软骨损伤、是否行滑膜切除术及冷敷等危险因素予以科学的干预,以降低术后疼痛并提高舒适度,促进康复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56例侧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观察治疗效果,对比术后无痛者和术后疼痛者临床资料及术后处理情况,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Ikeuchi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达89.29%,显著高于术前评分优良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痛者为50例,疼痛者为6例。疼痛者和术后无痛者在体质量指数、性别比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者平均年龄(56.38±9.57)岁、关节软骨损伤(83.33%)占比均显著高于无痛者的(30.25±8.35)岁、2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者术后负重时间7 d者(66.67%)、术后未冷敷者占比(83.33%)均显著高于术后无痛者的14.00%、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效果可靠,但存在较多术后疼痛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降低术后疼痛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均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效率为85.00%(34/4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疼痛组年龄、有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 d、术后未冷敷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术后无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 d、术后未冷敷均是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较好,为预防术后疼痛影响预后,可根据年龄、关节软骨损伤等危险因素给予个性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可行性和临床效果,为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析关节镜下手术前后Lysc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情况以及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ysc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总优良率为90%,且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采用关节镜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47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关节镜下实施手术,依据分型及具体损伤情况分别采用次全切除、完全切除,以及部分切除成形和(或)缝合术治疗.观察术后近期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均得到平均1.5年的随访,术后2个月、6个月、1年时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与术前比较患者的症状、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盘状半月板因其组织学特征和解剖特点易发生损伤,关节镜手术创伤小、可最大限度保留半月板的正常组织,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全切术在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收治的1例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全切术,观察患者的疼痛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个月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关节镜下行内侧盘状半月板全切手术创伤小,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膝关节盘状半月板(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17例DLM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照NRS数字分级法评估术侧膝关节及髌周疼痛情况,将患者分为疼痛组(≤4分,n=26)和非疼痛组(≥4分,n=19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取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性变量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性能评价,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临床净收益评估。结果 疼痛组患者年龄、关节软骨损伤比例、术后无冷敷比例均高于非疼痛组(P<0.05),术后负重时间早于非疼痛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术后负重时间的AUC分别为0.767、0.77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4岁、7 d。年龄(>54岁)、关节软骨损伤(有)、术后负重时间(≤7 d)是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冷敷(有)是D...  相似文献   

14.
郭宝庆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493-1494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1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24%,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采取相应措施后消失;在治疗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的屈曲度数均大于术前,伸直度数均小于术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的Lysholm评分均大于术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勇伟  杨骐宁  曹扬 《浙江医学》2018,40(12):1371-1373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与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62例,其中32例采用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修复组),30例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成形组),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Kellgren-Lawrence分级、内侧间室宽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较术前有所缓解,IKDC评分、Lysholm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内侧间室宽度较术前均变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IKDC评分、Lysholm评分、内侧间室宽度和Kellgren-Lawrence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较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201 7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6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的44例患者为A组,接受次全切除术的42例患者为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效果并总结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随访1 2个月,2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及Lysc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后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及冷敷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疼痛的发生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无直接联系。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可能性相对较高。疼痛的发生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后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及冷敷有关,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并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烟台芝罘医院骨科收治的15例半月板后根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影像学参数内侧半月板挤压比值(MME)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Kellgren-Lawrence (K-L)分级以评估手术结果。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复查MRI显示半月板根部修复均完全愈合;术后12个月随访时,Lysholm评分、IKDC评分、VS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而MME比值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患者术前Kellgren-Lawrence (K-L)分级0级术后进展为I级,其余患者K-L分级无改变。结论 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可显著改善半月板愈合,缓解患者疼痛,短期随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鹏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235-236
目的:评价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对96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及结果讨论。结果:术前关节功能平均96分(39-72分),随访时关节功能平均91.6分(77-100分)。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  黄崇新  王跃 《西部医学》2009,21(2):264-265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对58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做术前及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术前评分平均52分(37-63分),随访时评分平均92.6分(87~100分)。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及费用低等优势,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治疗。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21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操作简便、成形满意度高、安全、创伤小和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