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室电风暴三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室电风暴,均为中老年患者,发作心室电风暴前后均证实存在严重的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例1,2发生在阿托品静脉推注后,其中例1单纯使用胺碘酮及电击复律/除颤,效果不佳,死亡;例2在上述基础上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患者获救;例3在临时起搏器的支持下,电击除颤/复律、胺碘酮及美托洛尔联用,最终获救。提示:β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胺碘酮对终止急性心肌缺血/梗死合并心室电风暴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静脉胺碘酮的应用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胺碘酮对终止心律失常急性期发作,减少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短期复苏成功率的作用明确。在心律失常的急性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应用指征包括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波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不伴QT延长的多形室速、除颤无效的心室颤动/室速、"电风暴"辅助用药;转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控制快速房颤、房扑、房性心动过速的室率;特别适应于伴有心功能受损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胺碘酮的剂量除参照指南外,还要强调剂量应因人而异。静脉胺碘酮首位的不良反应是肝功能损害,其次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静脉炎等。  相似文献   

3.
尽管胺碘酮对治疗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口服的标准负荷量方案至今尚未确定,为了弄清胺碘酮的负荷量,患者常需延长住院时间。大剂量(>1,800mg/d)的口服负荷量,通常仅用于伴有频繁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的不稳定患者。因而有必要研究:(1)大剂量口服胺碘酮负荷量对比较稳定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作用;(2)确定其安全性或耐受性,是否有可能缩短负荷期和减少住院时间。 16例过去有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47例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3年。结果:6例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病人,首剂3~5mg/kg胺碘酮10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1.5mg/min缓慢滴注,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的控制室性早搏(92.7%)。6例静脉注射胺碘酮病人中窦性心动过缓5例、PR间期延长1例;在41例长期口服维持量的病人中甲状腺功能低下者1例、窦性心动过缓18例、QT间期延长22例,但无肺损害发生。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救治经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速、室颤,经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无效后,改用大剂量胺碘酮静脉给药。结果:40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8小时发生室速、室颤者,经静脉用胺碘酮0.5~1小时内均有效;另2例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2周出现的持续性室速,24小时内也有效。42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于心律失常,6例发生静脉炎,2例在口服胺碘酮过程中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无一例发生肺中毒等其他副作用;亦无一例出现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结论: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极其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电风暴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电风暴(VES)抢救治疗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早期识别和抢救VES的经验。方法6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反复室速/室颤的患者,6例均多次给予同步月#同步心脏电击复律/除颤、应用胺碘酮及倍他乐克联合抗心律失常、补钾、降压、抗冠状动脉炎症等改善心肌缺血综合治疗。结果其中5例转复成功;1例不能维持窦性节律,在主动脉球囊反搏下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后心室电风暴终止发作。6例患者长期服用胺碘酮、倍他乐克维持,门诊随访,1例因心力衰竭于18个月后死亡,其余5例至今存活。结论心脏同步月E同步电复律/除颤、胺碘酮及美托洛尔联合抗心律失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电风暴安全有效,但要注意基础病因治疗,转复后长期服用胺碘酮、倍他乐克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共观察治疗顽固性室速病人9例,其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AMI)4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3例,肥厚性心肌病1例,心肌炎1例。心功能(NYHA)Ⅱ、Ⅲ、Ⅳ级分别为3、5、1例。左室射血分数平均(0.35±0.72),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无效情况下,应用胺碘酮150mg,静推,然后静点维持(1000~3000μg/min),室速控制或减少后,同时口服胺碘酮,如后室速仍未能快速有效控制,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先静脉推注美托洛尔注射液5mg(稀释),每5~10min重复1次,共2~3次,然后口服美托洛尔12.5~25mg/次,2次/d,逐渐加至最大耐受量。结果:本组所有顽固性室速病人大剂量胺碘酮治疗后,室率均明显下降,2例血压下降者经同时配合小剂量多巴胺静点后维持正常。联合β受体阻滞剂后病人顽固性室速均得以控制。1例效果不佳者,行ICD(自动除颤起搏器)治疗。以口服胺碘酮和美托洛尔维持治疗后半年至2年未再有室速发作。死亡2例,死因为顽固性心衰1例,猝死1例。结论: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能安全、快速而有效控制顽固室速。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26岁,因阵发性心悸8年,加重4天入院。患者于8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悸,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QRS波群形态呈左束支阻滞,电轴左偏(图1),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可终止。室速发作时心率在180~1890次/min左右,曾出现晕厥一次及因心动过速不终止两次电转复。曾服用过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仍有室速发作。入院前4天发作室速,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可终止,但仍反复发作,遂转入我院继续诊治。入院后给予胺碘酮600mg/d及美托洛尔50mg/d,室速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发作时频率降低,但每日仍有室速发作。入院查体,血…  相似文献   

9.
袁景亮 《山东医药》2005,45(22):66-66
近年来,胺碘酮被广泛用于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静脉常规剂量无效时,短时间内静脉大剂量胺碘酮往往有效。1998-2003年,我院采用腰碘酮治疗顽固性室上性心动地速(室速)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71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梗死病史。主因发作性心悸20年入院。心悸症状反复发作,伴头晕、黑嚎、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曾多次住院,心电图证实为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有时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有时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诊断阵发性室速,先后应用美西律、普罗帕酮、胺碘酮、美托洛尔等药物效果不佳,室速发作逐渐频繁,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大剂量静脉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救治经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速、室颤,经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无效后,改用大剂量胺碘酮静脉给药。结果:40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 ̄8小时发生室速、室颤者,经静脉用胺碘酮0.5 ̄1小时内均有效;另2例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扣1 ̄2周出现的持续性室速,24小时内也有效。42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于心律失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4岁,反复心动过速5年.发病初表现为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1年后表现为持续性室速,发作时无血流动力学障碍.曾在外院先后做心内电生理检查、CARTO指导心内膜途径标测消融治疗未能成功;予普罗帕酮、美托洛尔、氟卡尼、胺碘酮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人院查体:双肺清晰,心界向左下扩大,心音低钝,心率162次/min,心尖区Ⅱ级收缩期局限性杂音,肝脏肋下2 cm,双下肢无水肿.X线胸片提示心影左下扩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47例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3年. 结果6例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病人,首剂3~5 mg/kg胺碘酮10 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1.5 mg/min缓慢滴注,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的控制室性早搏(92.7%).6例静脉注射胺碘酮病人中窦性心动过缓5例、PR间期延长1例;在41例长期口服维持量的病人中甲状腺功能低下者1例、窦性心动过缓18例、QT间期延长22例,但无肺损害发生. 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急性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剂量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重症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例急重症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0.346±0.091.急性顽固性室速发作时予胺碘酮静脉负荷量后并静脉及口服维持,6例联合口服β受体阻滞剂,2例严重心功能不全病人联合静脉用艾司洛尔,在严密监测血压、心律下应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稳定后换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调整至最大可耐受量即不影响血压亦不加重心力衰竭(心衰)的合适剂量.结果胺碘酮日最大静脉用量1500~2200 mg,艾司洛尔静脉负荷量5~40 mg后3~33 μg/(kg·min)维持.急性顽固性室速予大剂量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严重心功能不全者联合静脉用艾司洛尔,可迅速控制顽固性室速且无心衰加重和血压下降.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结论大剂量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有效控制伴有心功能不全的顽固性室速.  相似文献   

1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下称室上速)多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相对规则的快速心律。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998年1月-2003年1月,我们对36例反复发作的室上速患者给予小剂量胺碘酮预防复发,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最近,我们对采用电生理方法进行病灶定位有困难的1例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病人,通过床旁二维超声心动图实时显象协助病灶定位,成功地进行了经导管电击治疗。临床资料男29岁,因反复室速发作两年余入院。起病时,患者突然发生数次昏厥经心电图检查发现室速。此后反复发作持续数秒至10小时不等。持续性室速(≥30秒)每月发作3~4次,多需治疗方能终止。发作时间长时心率常增快至200次/分以上,并出现头昏、血压下降,发作阿-斯综合征1次、采用电复律2次。单独或联合服用普罗帕酮、美西律、胺碘酮等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9岁,持续性心悸1年,伴晕厥两次。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QT间期延长。入院后给予抗凝并口服胺碘酮转复房颤治疗,期间突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同步直流电复律14次,考虑交感风暴。后置入临时起搏器,给予静脉推注美托洛尔5mg并静脉滴注维持,室性心动过速未复发,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经抗凝并口服美托洛尔治疗后,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快速起搏心房,随访4个月无房颤及室性心动过速发作。  相似文献   

18.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持续发作一例阿丽娅*⒇章友华朱俊本文报告1例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作持续23天,经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心律平)、维拉帕米(异搏定)及直流电同步电复律等治疗均无效的情况下,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Amio...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盐酸艾司洛尔治疗心室电风暴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近5年来心室电风暴(VES)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符合心室电风暴诊断标准,心室电风暴定义为24 h内自发≥2次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综合征.所有患者均予以电击转复或除颤,患者均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胺碘酮无效者加用盐酸艾司洛尔.结果 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5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Brugada综合征1例,急性心肌炎1例,乌头碱中毒1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电击转复或除颤,平均电击4.5次.15例患者中5例经应用胺碘酮等治疗,心室电风暴得以控制,胺碘酮有效率33.3%.10例应用胺碘酮无效的患者,静脉应用盐酸艾司洛尔尚有7例有效,盐酸艾司洛尔对于胺碘酮无效的患者仍有70%的有效率.3例应用上述所有治疗措施无效,当天死亡.共抢救成功12例(80%),死亡3例.存活的12例患者继续口服胺碘酮及美托洛尔维持治疗,其中3例患者植入植入型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所有患者随访半年,猝死1例,其余11例未再复发心室电风暴.结论 胺碘酮联合盐酸艾司洛尔控制心室电风暴疗效显著,盐酸艾司洛尔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静脉用胺碘酮致严重肝功能损害一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胺碘酮是一个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上胺碘酮致严重肝功能损害较少见。现报道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所致严重肝功能损害,经联合护肝治疗后室速消失、肝功能恢复的1例病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