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侵犯骨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8例确诊有骨髓侵犯的NHL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4%,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60.7%。增强化疗剂量组和CHOP方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和64.1%。(2)89例B细胞NHL患者中,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组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的3年及5年总体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显著高于CHOP方案组和增强化疗剂量组(P〈0.05);增强化疗剂量组的3年及5年OS率及PFS率显著高于CHOP方案组(P〈0.05);(3)59例T细胞NHL患者中,增强化疗剂量组和HSCT组的3年及5年OS率和PFS率显著高于CHOP方案组(P〈0.05)。结论NHL侵犯骨髓预后差,增加化疗强度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会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及长期生存率;其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提高CD20^+B细胞NHL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和单用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性淋巴瘤的疗效、生存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的方法,将40例侵袭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分为美罗华联合CHOP组(R-CHOP)和CHOP组。R-CHOP组19例,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加美罗华(375mg/m2,于每周期化疗前1天静脉滴注1次)治疗;CHOP组21例,单用CHOP方案化疗。两组均每3周1个周期,6周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随访总生存及无病生存率。[结果]40例患者中,R-CHOP组19例患者共完成121周期化疗,平均5~8周期,中位周期数为6周期;CHOP组21例患者共完成135周期化疗,平均4~8周期,中位周期数为6周期。R-CHOP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7例,总有效率为89.5%(17/19);CHOP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为71.4%(15/2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CHOP组和CHOP组1年总生存率为89.5%和71.4%,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8.9%和52.4%,R-CHOP组明显优于CHOP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两组均可耐受。[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能够提高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性淋巴瘤的疗效,而毒性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可作为该病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血干细胞移植(ASCT)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HDC)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方法:23例侵袭性NHL患者经过3~7周期常规化疗疗效达完全或部分缓解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大剂量化疗方案采用BEAC(BCNU450mg/m2,VP-16800mg/m2,Ara-C1.5g/m2,CTX3.6g/m2)方案。结果:23例患者均移植成功,重建造血功能,无移植相关死亡。移植前9例达CR或CRu,14例达PR;移植后13例达CR或CRu,10例达PR。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1个~84个月),移植后3例病情进展,其中1例死亡,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为79.4%。结论:HDC/ASCT治疗侵袭性NHL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炀  俞康 《浙江医学》2014,(3):225-227
目的比较右丙亚胺联合CHOP方案与单用CHOP方案治疗老年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2013年接受诊治的老年侵袭性NHL患者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右丙亚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TnT- I和心电超声Tei指数均有所增加,且治疗3个疗程后增加最明显,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非心脏不良反应如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均差异不大(均P>0.05)。结论与单用CHOP方案比较,联合使用右丙亚胺和CHOP方案治疗老年侵袭性NHL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以显著降低其心脏毒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许丹丹  吴燕明  丁后明 《吉林医学》2011,(35):7484-7485
目的:分析以吡柔比星(THP)为主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以多柔比星(ADM)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比较。方法:49例NHL患者23例用THP为主的化疗方案(CTOP)(THP组),26例用ADM为主的化疗方案(CHOP方案)(ADM组),观察两种方案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HP组和ADM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2%和76.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P组的脱发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DM组(P<0.05)。结论:THP、ADM治疗NHL疗效相似,但THP导致的脱发、心脏毒性低于ADM。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恶性淋巴瘤患者在常规化疗后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巩固治疗方法的初期疗效。方法 5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按完全随机设计的原则,按入院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移植组。对照组26例采用CHOP、COMP、VDLP、ABVD等常规化疗方案化疗6个疗程。移植组26例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方案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HD-CTX)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处理方案采用CBV(环磷酰胺、环己亚硝脲、足叶乙甙)。结果 26例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快速重建。移植后ANC>0.5×109/L、Plt>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0 d、13 d,移植组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0.77%和34.62%;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61.54%,移植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间6~76个月。移植组和对照组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83.33%(15/18)和37.50%(6/16),5年EFS分别为58.33%(7/12)和23.08%(3/13),移植组3年、5年EFS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分别为19.23%和46.15%,移植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恶性淋巴瘤患者缓解后的巩固治疗比单纯化疗有更好的疗效,复发率较单纯化疗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自体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36例患者均为1993年6月至2005年9月住院接受移植的侵袭性NHL患者,其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2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13例,预处理方案全身照射+环磷酰胺(TBI/CY) 18例,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 18例?随访时间为30个月-147个月,中位时间108个月?【结果】 造血重建100%,侵袭性NHL患者Allo-HSCT后5年总生存率(OS)高于Auto-HSCT(53.83% ± 6.06% vs 30.46% ± 5.42%,P = 0.001),Auto-HSCT 5年复发率较高 (60.82% ± 7.42% vs 23.16% ± 3.03%,P = 0.001),移植相关死亡率则Allo-HSCT较高(34.33% ± 4.21% vs 13.43% ± 1.78%,P = 0.011),多因素分析:移植前完全缓解(CR)患者疗效高于原发耐药者,Allo-HSCT 5年OS高于Auto-HSCT,而预处理方案?干细胞来源?侵袭性病理类型两者生存率无差别?【结论】 Allo-HSCT是治疗侵袭性NHL的有效方法,其远期复发率低,但是如何减少移植相关死亡率是目前需迫切解决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NHL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mg/m2+表柔比星60mg/m2+长春新碱1.5mg/m2+泼尼松60mg,/m2)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CHOP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同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61.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发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可用于CD20阳性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8例NH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予单纯化疗(CHOP方案),治疗组给予化疗同期静脉滴入脾多肽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治疗组提高率为50%,对照组提高率为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HL能够提高总有效率,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裴莉  魏玲  秦大兵  田小波  符刚  朱艳  张勇  陈洁平 《重庆医学》2013,(25):2953-2954,2958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预防中的疗效。方法 11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性应用伊曲康唑或氟康唑,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随访至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80d,伊曲康唑组和氟康唑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2%(5/69)和19.5%(8/4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真菌感染相关病死率(2.9%vs.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氟康唑高(26.9%vs.7.0%),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伊曲康唑预防用药可以显著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放)疗对高危、复发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恶性淋巴瘤经CHOP方案等化疗或局部复发病灶放疗达CR或PR后,实施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大剂量化(放)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22例恶性淋巴瘤实施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放)疗后均为CR,所有患者的骨髓抑制均迅速恢复,未发生严重出血、感染及治疗相关死亡,平均无病生存期已达26个月.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大剂量化(放)疗,对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有较高的CR率及长期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难治性白血病患者使用强预处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难治性白血病患者30例,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经典预处理方案(改良Bu CY方案),观察组15例使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强预处理的治疗方式(FLU+Ara-C+BU+CY+/-VP-16方案或VM-26方案),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毒性发生率、完全缓解率以及3年后无病生存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各脏器相关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率、移植3年后的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强预处理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以及治疗后的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静  徐敬根 《当代医学》2011,17(10):144-145
目的 评价美罗华(Rituximab)联合CHOP(R-CHOP)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的39例初治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其中R-CHOP组19例,采用R-CHOP方案化疗;CHOP组20例,采用CHOP方案化疗.6个疗程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美罗华(Rituximah)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8~2011年间收治的74例B细胞NHL患者随机分为CHOP组和R-CHOP组,每组各37例,CHOP组采用CHOP治疗方案,R-CHOP组采取R-CHOP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R-CHOP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显著高于CHOP组的73.0%,组间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HOP组患者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2例,畏寒发热1例,CHOP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减少3例,经口服升白细胞药物后情况好转,恶心呕吐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NHL完全缓解率高且不良反应小,患者有较高的耐受性,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中,随机抽取30名,20名作为观察组,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化疗进行治疗;1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化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及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至2018年4月1日,观察组无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造血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化疗极大的改善了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促进了造血功能的恢复,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质体阿霉素对比普通阿霉素治疗方案对淋巴瘤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4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脂质体阿霉素结合翘普(CHOP)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阿霉素结合CHO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下降、心律失常和左室功能(LVEF)%降低方面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平均生存时间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体阿霉素对NHL患者效果较好,患者不良反应比普通阿霉素更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吴巨峰  王华  黄昭前  王谷云  姚红霞 《广东医学》2011,32(13):1758-1760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例经CHOP方案化疗(中位疗程数8个)及1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NHL患者,其中B细胞性NHL 4例,T细胞性NHL 7例.采用吉西他滨1 000 mg/m2,长春瑞滨3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21 d为...  相似文献   

18.
李卫华 《中外医疗》2014,(20):102-103
目的探讨分析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22%明显高于对照组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或中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轻度转氨酶升高和便秘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1.11%高于对照组2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HOP方案单独治疗相比,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且毒副作用不会增加,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李虎生  张华  陶晓明 《华夏医学》2009,22(3):432-433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商品名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56例NHL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6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治疗组),30例单用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1.5%和33.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8.5%和60.0%(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B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且毒副作用无增加.  相似文献   

20.
张肇铱  赵琼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63-3764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泼尼松、长春新碱、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NH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疗程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1(TK-1)、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1 a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28/31)]高于对照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VEGF、TK-1、LD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1 a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NHL效果显著,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新生血管形成,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