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禤国维教授门诊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有效病例的病案资料,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录入的病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录处方242首,涉及中药101味。常用药物为23味,高频药物(频数>100次)共16味,分别为甘草、防风、北沙参、紫苏叶、麦冬、徐长卿、布渣叶、白鲜皮、玄参、薏苡仁、蝉蜕、百合、生地黄、地肤子、茯神、芡实。药物的性味归经分析显示,药物大多偏甘寒,主要归脾、胃、肝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24个,关联规则20条。聚类分析得到2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禤国维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以“清、补、和”三法为主,“扶正御邪,平调阴阳”的用药原则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火旺型痤疮的临床经验。禤老认为现代人患痤疮,其根本原因在于素体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和天癸相火过旺,导致肺胃血热,上熏面部而发痤疮。可采用滋肾泻火、清肺解毒的治疗原则,以二至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组成的消痤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3.
整理了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治疗分期论治天疱疮的经验,认为急性期以热毒炽盛多见,治疗以解毒祛邪为主;病程日久,湿热化燥,灼津耗气,故阴虚夹湿热多见,治宜祛湿健脾,清热养阴并重。该病病程反复,易转为阴伤气衰证。治疗时主张中西医并重,在西药激素等治疗基础上,可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配合使用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4.
国医大师禤国维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分为两个阶段:5岁以下的小儿,生长发育迅速,脏腑娇弱,脏腑机能未全,治疗上不可轻言大补大泻,亦不能过寒过热,应用药性平和的中药健脾和胃,补益肺气;5~10岁的儿童,脏腑功能基本稳定,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减慢,在固护脾胃的基础上,侧重于疏肝补肾,使肝肾藏泄功能趋于正常。如若病情迁延,风湿热蕴积于肌肤腠理之间,则易化生为顽固毒邪,易致皮如脱瓦,黄水浸淫,严重者则出现红皮症状,体无完肤,此时应先治标后治本,需急攻之,以搜风活血,逐湿解毒之法驱逐毒邪,后再顾护脾胃之本。  相似文献   

5.
二至丸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乌须发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二至丸有调节内分泌、致色素、生毛发等作用.禤国维教授在临床上灵活应用二至丸治疗白癜风、脱发、痤疮等多种皮肤病,常获良效,其应用二至丸治疗各种皮肤病的经验为各位同道提供了拓宽中药治疗疾病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汗证与皮肤腠理机能失调及外邪入侵有关。临床上皮肤病常伴有自汗、盗汗、当汗而无汗等汗证表现。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立足于“平调阴阳,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针对伴有汗证的皮肤病患者,形成了“发汗解表,扶正固表,收敛止汗”三法并用的治疗体系,并对兼证的配伍用药有独特的心得体会,开启了从“汗证”论治皮肤病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药规律。方法:整理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李佃贵教授门诊接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病案,将患者初诊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频数分析、高频药物归类分析、关联规则及基于熵聚类的分析方法,分析李佃贵教授的用药经验及用药规律。结果:符合纳入标准166例患者,共包含166首处方,涉及108味中药,药物主要归经为胃经、脾经及肝经;药物频次≥30次共36味;药物模式支持度个数≥75共23组;规则分析置信度≥0.9共21组;基于熵聚类分析,设置相关度为10,惩罚度为2,得出由柴胡、香附、栀子、乌药、百合、白豆蔻等药物相互组合的11条核心药物组合,5首新方组合。结论:李佃贵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化浊解毒中药为主,佐以化痰散结、理气消积、健脾消食、解郁安神、活血通络之品。  相似文献   

8.
彭磊 《中医学报》2021,36(9):1915-191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深层次挖掘国医大师张磊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整理张磊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原始医案,结合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采用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确定处方中药物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和核心组合等.结果:收录处方210首,其中高频次药物为清半夏、黄芩、党参、大枣、炙甘草等;高频药物组合清半夏...  相似文献   

9.
分析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收集段富津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医案1 262例,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5)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收集医案共1 262例,涉及中药129味,其中高频药物包括炙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枳实、厚朴等,所用药物多具有燥湿化痰、补脾和胃、理气健脾、消痞散结功效;高频药物组合包括"陈皮-半夏-枳实""厚朴-砂仁-香附""人参-焦术""柴胡-酒白芍-川芎"等。研究结果与段教授治疗胃脘痛重视理气化湿、补脾益气、疏肝和胃思想相符合,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静  郭新荣 《中医学报》2021,36(4):779-78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医大师郭诚杰治疗乳腺增生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郭诚杰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处方资料193首,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93首中药处方共出现153味药物,用药总频数是2 477次.核心单味药依次是香附、延胡索、当归、白芍、白术、柴胡等;药性以温为主、寒平为辅;药味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现代文献分析三届国医大师治疗支气管哮喘处方用药规律,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VIP)三大中文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0年7月1日收录的文献,并手工检索《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等著作中国医大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处方及医案,运用Micro-sof...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国医大师治疗消渴病验案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国医大师治疗消渴病验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39首,涉及中药141种。利用Excel2007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并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频数分析显示国医大师治疗消渴病用药以补益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为主,辅以利水渗湿、收涩、活血化瘀等药,性味以甘、寒为主;药物多归肝脾肺经。通过聚类分析归纳出六味地黄丸和玉液汤为主的核心药物群,具体药物包括:黄芪、山药、知母、牡丹皮、泽泻、熟地黄、山茱萸、丹参、五味子、葛根、天花粉等。结论国医大师治疗消渴病的用药方面具有补虚为主、祛邪实为辅、注重行肝药的使用、注重阴阳平衡、动静结合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探讨国医大师梅国强治疗不寐的临证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 收集梅国强教授2018年1月—2021年8月在湖北省中医院门诊部治疗的不寐患者病案资料,提取病案中的方药信息,运用古今医案云(V2.2.2)平台、Origin 2020软件与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106例,处方178首,其中使用频次≥40次的中药共23味,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法半夏、酸枣仁、川芎、茯苓、当归、枳实、郁金、黄芩、柴胡、陈皮。药性以温性最多,其次为寒、平、微寒;药味以辛味、苦味为主,其次为甘味、酸味、咸味等;药物归经以肝、脾、心、肺、肾、胃、胆经为主。高频药物聚类得到5个聚类方。复杂网络分析显示,核心药物为法半夏、酸枣仁、川芎、当归、茯苓、郁金、枳实、陈皮、炒栀子、石菖蒲、远志、煅牡蛎、煅龙骨、土鳖虫、苏木、黄连、黄芩、淡豆豉、泽泻、柴胡。结论 梅教授治疗不寐以调和枢机为主,常采取和解少阳、清热燥湿化痰、调和脾胃、交通心肾、养血除烦等治法,常用核心处方有温胆汤、小柴胡汤、酸枣仁汤、小陷胸汤、远志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栀子豉汤等,常用药对有柴胡-黄芩、石菖蒲-远志、当归-川芎、苏木-蛰虫、煅龙骨-煅牡蛎、墨旱莲-女贞子、五灵脂-蒲黄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结直肠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潘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的医案,将处方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单味中药的频次分析、中药属性频次分析、药物归经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使用Excel进行药物功效频次统计。结果 纳入的300首方剂中,共使用中药138味,累计使用频次5620次,共获得甘草、白术、黄芪、茯苓、白花蛇舌草、女贞子、菟丝子、人参、枸杞子、莪术等15味核心药物,药味多甘、苦、辛,主要归脾、肝、肺经。关联规则分析获得黄芪-白术、黄芪-茯苓、白术-茯苓等50组核心药对。聚类分析获得C1(莪术、重楼)、C2(茯苓、甘草、白术、黄芪、白花蛇舌草)等3个聚类方。结论 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结直肠癌多从瘀、毒、虚入手,采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治法,擅长攻补兼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治疗月经不调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郭诚杰教授诊治的月经不调病案378例,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构建处方数据库,分析处方用药的基本特点.结果:就药物类别和频次而言,补虚药、理气药居于前列;当归、香附、延胡索居前3位.就四气而言,寒性药和温性药频次最高;就五味而言,苦味药和甘味药频次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方对小鼠尾部有颗粒层的鳞片和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凉血解毒方组、复方青黛胶囊组、阿维A胶囊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5只,另选10只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按人鼠等效剂量连续灌胃相应药物14d,1次/d,第15天处死,取材,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法检测并计算尾部表皮细胞中颗粒细胞百分比。随机选取60只雌性小鼠,腹腔注射乙烯雌酚3d后分为上述4组,继续腹腔注射乙烯雌酚。另选用10只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分组和灌胃方法同前。第15天小鼠腹腔注射秋水仙碱(2mg/kg),6h后处死,取材,HE染色法观察并计算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凉血解毒方组小鼠尾部鳞片颗粒细胞增加(P〈0.01),小鼠阴道上皮基底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数减少(P〈0.01)。结论:凉血解毒方能促进小鼠尾部颗粒层形成和显著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可能与促进表皮细胞正常分化和抑制表皮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分析总结国医大师张大宁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从广东省中医院张大宁名医工作室医案数据库中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张大宁教授诊治慢性肾脏病的医案,对医案中高频药物(频率≥2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医案143例,处方143首,单味中药138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为生黄芪、丹参、川芎、土茯苓和石斛;使用频次前5位的高频药物类别为活血化瘀、补虚、通腑排浊、祛湿和收涩药;按四气区分药物,12味为温、微温,9味为平,5味为寒、微寒;按五味区分药物,16味为甘,14味为苦,9味为辛;按归经区分药物,20味归脾经,13味归肝经,12味归肾经;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7个聚类方;关联规则分析去重后得到相关规则33条。结论 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以补虚、活血化瘀、祛湿通腑为主,以自拟方茵陈失笑散为基础组方,可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涵雨  李艳 《中医学报》2020,35(1):99-104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李济仁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腰痹病、痛风5种疾病的用药规律与"异病同治"法则在痹病治疗中的临床经验及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李济仁教授诊治5种疾病的处方,运用Excel表与基于网络的中药方剂配伍规律分析方法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得到5种疾病的常用中药、常用药对以及中药配伍网络。李济仁教授对5种疾病治疗多使用藤类药、虫类药、补虚药、活血药以及健脾药,药物多入肝经、肾经、脾经,注重寒温药物的平衡。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常用清络饮方剂,而类风湿关节炎又多用益肾清络活血方。颈椎病和腰痹病的用药极为相似。痛风和其余4种疾病的差异较大。结论:通过分析用药规律,可以发现李教授主要以固本培元、平调寒热、治血通络、祛风止痛为治则,对于不同的疾病分别采用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治疗,体现在痹病范围内"异病同治"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的用药经验。方法 采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潘敏求教授门诊PHC患者病历181例,272次就诊记录,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建立数据库,对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中药频次、中药性味与功效进行统计分析,挖掘组方规律。结果 PHC患者多伴有失眠、纳少、腹胀、腹痛等症状,在272首处方中,出现频率≥50%的中药有甘草、白花蛇舌草、白术、半枝莲、女贞子等。以焦栀子、地耳草、重楼、人参、白花蛇舌草、莪术、鳖甲等为核心中药;结合临床,运用聚类分析,得到3个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主治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气血两亏证。结论 PHC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瘀、毒、虚”为PHC的基本病机,脾虚为本,瘀毒为标,治疗常标本兼顾,体现了潘敏求教授“攻补兼施,扶正祛邪”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0.
收集《国医大师验案良方·脾胃卷》中关于国医大师治疗胃脘胀痛的医案,建立医案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共纳入胃脘胀痛医案70个,涉及184味中药.四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胃脘胀痛的基本病机可分为肝胃失和及脾虚挟湿两类,治法以养胃阴、补益脾气、活血化瘀、理气、疏肝为主.治疗胃脘胀痛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