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特定穴治疗卒中后便秘临床取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建立文献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深入了解临床发表文献情况,总结特定穴取穴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107篇文献,110首腧穴处方。从文献计量学发现2002年后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加,发表形式以期刊论文、硕士论文为主,期刊论文中,以非核心期刊论文居多,治疗方式主要是针灸、电针、温针灸。特定穴使用较高的前8穴位为天枢、上巨虚、中脘、足三里、气海、支沟、关元、大肠俞,以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使用较多。特定穴使用较多的是募穴,其次是五腧穴、下合穴。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穴位配伍中使用最多的是天枢穴,2个穴位配伍中发现天枢与上巨虚、足三里、气海、中脘、支沟使用较多,穴位关联性较强,天枢与上巨虚、足三里配穴为募合配穴;天枢与大肠俞配穴为俞募配穴,3个特定穴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发表文献质量普遍不高,特定穴在临床多用配穴,以募穴、五腧穴、下合穴使用较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灸治疗炎性肠病(IBD)的选穴和腧穴配伍规律,为针灸治疗IBD选穴组方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Embase数据库中针灸治疗IBD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文献并提取针灸处方,建立针灸治疗IBD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统计腧穴的使用频次、频率、归经和特定穴使用情况,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处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Gephi 0.9.5软件绘制腧穴共现网络图、k-core网络图、社团分析图。结果:共纳入15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包含175条针灸处方,涉及75个腧穴,腧穴使用累计使用频次为1 378次,平均每个处方约8个腧穴。天枢、足三里、关元、中脘、脾俞为针灸治疗IBD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为使用频次前3位的经脉,募穴为使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足三里-天枢为针灸治疗IBD的高频穴对。运用复杂网络中的k-core层次分析优化腧穴处方,可得到天枢、足三里、关元、中脘、脾俞、大肠俞、上巨虚、肾俞、气海、三阴交、命门、行间、阴陵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便秘经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便秘优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自2011年至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所有针灸治疗便秘的文献。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55篇,用穴47个,统计得出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大肠俞等;在所选用经脉中以胃经、膀胱经、任脉、脾经为主;特定穴中选用募穴、下合穴、合穴以及背俞穴最多。结论:针刺治疗便秘疗效肯定,安全无副反应,以胃经、膀胱经、任脉及脾经腧穴最常用;多以俞募合配穴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近十年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用穴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20日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Excel 2019建立用穴处方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提取、筛选、录入、统计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23.0对高频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412篇,涉及149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9717次,频数靠前的腧穴为天枢、中脘和足三里;经络选用以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为主;募穴、五腧穴和八会穴为常用特定穴;腧穴分布多在腹部和下肢部;共涉及12种干预手法,其中埋线和针刺使用频率最高;核心穴组以“天枢-足三里-中脘”常见,得到19组关联规则和5个有效聚类群。结论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多选用特定穴,经脉以胃经、任脉和脾经为重,先后天并补,注重腹部腧穴的运用,多采用埋线和针刺手法,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用穴特点。方法:收集近10年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文献,运用EXCEL软件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现代针灸临床处方数据库,采用Clementinel 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现代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选用腧穴47个,总频次600次。所选经脉以足阳明胃经选用频次最高(195次),其次为任脉(119次)与膀胱经(88次);所选腧穴频次最多为足三里穴(101次),中脘(84次)、内关(63次)、天枢(50次)、太冲(35次)次之。特定穴占总腧穴的85.11%(40/47),其中募穴的使用占优势(189次),用穴个数多,集中在中脘、天枢、期门等;其次是五输穴、交会穴和下合穴的使用频次较高,分别为157次、136次和122次。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穴位间相关性最高的是足三里-中脘。结论:总结了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选穴常用组合规律,可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刺治疗腹型肥胖的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针刺治疗腹型肥胖提供选穴依据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及Web of Science从建库至2022年11月1日收录的针刺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将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模并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Gephi 0.9.7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9篇,涉及腧穴94个,总腧穴使用频次为1 083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分别为中脘、天枢、足三里、丰隆和大横,经脉主要选用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特定穴主要选用五输穴、募穴。关联规则显示相关性最高的腧穴组合为中脘-天枢,支持度最高的腧穴组合为中脘-大横。针刺处方数据库复杂网络k-core层次分析和社团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腹型肥胖主穴处方共包含11个核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探寻中医针灸治疗泄泻的选穴规律,并为临床腧穴的选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复杂网络分析软件Gephi,建立泄泻腧穴处方复杂网络模型并运用腧穴使用频次和复杂网络技术分析处方核心腧穴、选穴规律及配伍规律。结果:通过筛选,纳入文献209篇,提取319个针灸治疗泄泻的处方。涉及94个腧穴,总使用频次1827次,其中天枢穴使用频次最高(280次,占总频次的15.33%)。腧穴主要归经于胃经(655次,占总频次的38.85%)、膀胱经、任脉。核心腧穴处方为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中脘。结论:现代文献研究表明泄泻处方强调健运脾胃,辨病选穴,重视胃经腧穴,选穴多为特定穴,配穴以远近配穴为主,标本共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便秘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干预措施、穴位处方等信息建立便秘针刺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分析针刺治疗便秘的腧穴配伍规律。结果纳入文献415篇,提取针刺处方415个,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发现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支沟、大肠俞、中脘、关元、次髎、气海、百会、太冲、合谷、大横、三阴交、脾俞、照海、太溪、承山、肾俞为针刺治疗便秘的核心节点。关联规则分析示核心腧穴组合为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支沟和大肠俞。结论针刺治疗便秘多用配穴,多远近配穴,多胃经穴,多用募穴、五腧穴和下合穴,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支沟和大肠俞为其核心腧穴组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POGD)的选穴规律。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及Pub Med数据库为检索范围,提取近10年针刺治疗POGD的临床文献的处方,建立治疗POGD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对高频腧穴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纳入文献382篇,提取处方针刺392个,涉及94个腧穴,总频次为1 660次。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足三里、上巨虚、内关、三阴交、天枢;腧穴归经频次较高的是胃经、脾经、任脉、心包经;腧穴大多分布在四肢部(下肢居多)、胸腹部;重视下合穴、五输穴、交会穴、募穴的使用;治疗方法以针刺、电针及联合中药为主;腧穴配伍支持度较高的是足三里-上巨虚、足三里-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天枢;核心处方可能为足三里-内关-上巨虚-下巨虚。结论 针刺治疗POGD选穴以下肢部为主,重视特定穴的应用,符合临床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瘰疬的选穴规律。检索《中华医典》中针灸治疗瘰疬相关条文,筛选和提取条文原文、腧穴名称、腧穴特性、腧穴归经等,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腧穴处方数据库,对腧穴及其归经和特性进行频次分析;应用SPSS21.0软件对针灸复方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18.0软件分别对颈项部和胸腋部复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提取针灸处方314条,单穴处方236条;复方78条,其中颈项部复方53条,胸腋部复方25条。共涉及腧穴54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530次。使用频次前3位的腧穴为天井、足临泣、太冲;最常涉及的经脉为手足少阳、阳明经;特定穴以合穴、输穴使用最多。聚类分析获得6个聚类群。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颈项部核心处方为曲池、肩髃、天井、肩井;胸腋部核心处方为大陵、阳陵泉、膻中、肩井、外关、支沟、渊腋、章门。分部复方关联分析所得核心处方与总复方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0.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究腧穴选用规律。结果:共纳入134篇文献,涉及177个针灸处方、88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1 207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腧穴依次是足三里、丰隆、三阴交、中脘、脾俞、天枢、阴陵泉、太溪、肾俞、太白。常选用经脉为胃经、脾经、膀胱经,下肢及胸腹部腧穴使用较多,特定穴方面,主要选取合穴、募穴和交会穴,关联分析获得强关联腧穴配伍8组,其中足三里-三阴交居首位;聚类分析获得4个腧穴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高脂血症多从脾论治,以调理脾胃功能为核心,足三里、丰隆、三阴交为核心腧穴,以辨证取穴为主,表里经配穴、远近配穴、前后配穴多种配穴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的选穴规律,以期为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提供选穴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英文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临床研究的文献,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分析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的选穴规律。结果在纳入的62篇文献中,共使用腧穴34个,其中最常用的腧穴包括足三里、天枢、上巨虚等;选穴分布于11条经脉,腧穴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147次),占总频次的52.13%;涉及特定穴10种,最常用的2类特定穴是下合穴和募穴。结论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临床选穴以循经取穴为主,腧穴类型以下合穴、募穴等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13.
杨璐  杨桦  刘文钊 《环球中医药》2023,(9):1785-1791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录入处方信息和绘制矩阵、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Gephi 0.9.7软件绘制腧穴共现网络图。结果 纳入文献共150篇,87个腧穴,腧穴总频次为1187次,其中使用频次前3位的腧穴为关元、三阴交和子宫。主要集中经络为任脉和足太阴脾经,胸腹胁部为多数腧穴分布部位,使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为募穴。三阴交—关元、关元—三阴交和三阴交—子宫为高频穴对。因子分析共提取10个公因子。结论 临床治疗不孕症选取关元、子宫、三阴交最多,多配合辨证选穴治疗。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肥胖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肥胖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以及PubMed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肥胖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限为数据库 建库至 2023年 8月 1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腧穴处方,采用 IBM SPSS Moder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 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50篇,提取出83组腧穴处方。描述性 分析提示,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肥胖干预措施主要为穴位埋线、电针和针刺耳穴结合运用;使用频次前 7位的腧穴是三阴 交、足三里、肾俞、天枢、关元、中脘、气海;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是最常选取的经脉;特定 穴方面,主要选取交会穴、募穴、背俞穴,腧穴分布以胸腹、下肢、腰背为主。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针灸治疗更年期肥 胖的核心穴对为“足三里-三阴交”,核心腧穴处方为“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天枢、肾俞、关元、气海”;聚类分析发现 7类临床取穴聚类。【结论】 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肥胖注重补益肾中精气,恢复脾胃气机的选穴规律及特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国内现代针刺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收集针刺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现代文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刺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共获得文献35篇,涉及38个腧穴,共273频次,其中经穴29个,254频次;天枢、足三里、关元、中脘、上巨虚使用最频繁(共140次);足阳明胃经穴使用频次和个数最多,分别占40.66%(111/273)和13.16%(5/38);胸腹部腧穴使用频次和个数领先,分别占39.56%(108/273)和36.84%(14/38);而特定穴个数和频次分别占76.32%(29/38)和93.04%(254/273),以募穴、五输穴、交会穴、下合穴和背俞穴最多。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国内现代针刺治疗功能性腹泻文献分析发现,重视胸腹局部和循经取穴是现代针刺治疗功能性腹泻的重要原则,特定穴的运用是针刺处方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夏彤  刘真  丁然  李蕾 《环球中医药》2022,(11):2090-2096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近20年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通过人工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F)、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2000~2021年国内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的临床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77篇文献,提取文献中的针灸处方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 2016、IBS SPSS modeler 18.0和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从而探索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选穴规律。结果 总共纳入77篇研究文献,涉及47个腧穴,使用频次前3位的腧穴依次是迎香穴、印堂穴、合谷穴;经脉选用前3位的经络依次为手阳明大肠经(103次)、督脉(83次)、足太阳膀胱经(83次);单个穴位使用频次最多为蝶腭穴,2个穴位联合使用频次最多的是迎香穴和印堂穴,3个穴位联合使用频次最多的是迎香穴、印堂穴和合谷穴;选取的特定穴多于非特定穴,特定穴中以背俞穴、交会穴和五输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以印堂—迎香、迎香—印堂、迎香—合谷、印堂—合谷为主,通过对高频穴位进行聚类分析获得6个高频腧穴聚类群和3组核心穴对。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的选穴规律,为临床使用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4年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的临床文献,利用Excel 2007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使用SPSS 23.0及SPSS Modeler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7篇,针灸处方103条,描述性分析显示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百会、神门、印堂,督脉的选用频次最高,腧穴分布在头面颈项部和下肢部最多,所用腧穴中特定穴占79.41%,交会穴列第一;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间置信度和支持度最高的是三阴交-百会-神门,聚类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群和4组核心穴对。结论 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取穴以督脉为主,遵循局部选穴和远部选穴并重的思想,重视使用交会穴;治疗抑郁性失眠的针灸处方组合规律为在主穴百会、印堂、神门、三阴交的基础上结合病机辨证配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偏头痛病症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偏头痛病症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中治疗偏头痛病症的相关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按腧穴析出原则提取治疗处方后建立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对腧穴的使用频率、分布部位、归经、归属特定穴等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 26进行腧穴的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腧穴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针灸大成》等28本古籍中有效处方184条,涉及115个腧穴。针灸治疗偏头痛病症使用频次前5为风池、合谷、百会、解溪、攒竹;最常涉及的经脉为足少阳胆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特定穴中运用频次最高的为交会穴、五输穴、原穴;关联分析显示腧穴间置信度最高为“合谷-丝竹空”;网络图提示核心腧穴组合为“合谷-风池”;聚类分析获得4个腧穴聚类群。结论:提示古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病症内容丰富,重视将不同经脉的腧穴配伍使用,重视特定穴的使用,与现代选穴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9.
路运萍  颜晓  周悦  张潇斌  夏庆昌  马玉侠 《新中医》2022,54(18):121-127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PSUI)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针灸治疗PSUI的临床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统计分析、关联分析和社团分析,探讨针灸治疗PSUI的腧穴应用特点及其规律。结果:纳入文献108篇,涉及针灸处方98首,运用穴位统计功能得出腧穴79个。PSUI与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等穴位的相关程度较强。使用频次≥19次的腧穴有13个,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关元、中极、次髎、肾俞、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为针灸治疗PSUI的核心腧穴处方。相互关系最强的穴对是关元-中极。干预措施常用针刺、电针和温针灸。经络以任脉、膀胱经、脾经为主;腧穴部位以背腰臀部、胸腹部和下肢部为主;特定穴以交会穴、募穴为主。结论:针灸治疗PSUI的腧穴和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规律性,其遵循近部取穴为主,辨证选穴为辅,佐以远部选穴和对症选穴的选穴原则;阴病治阴;腧穴以特定穴为主,注重俞募配穴;腧穴部位具有显著的神经节段性效应规律;干预措施以针刺为主,电针和温针灸为辅。以上规律可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归纳近5年临床有关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文献,初步总结出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同功穴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筛选。整理得到相关文献98篇,分析其选穴规律。结果文献中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同功穴主要为天枢、上巨虚,同功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阳明胃经,同功穴所在部位主要是胸腹部、下肢部,同功穴的特定穴类别选用主要是募穴和下合穴。结论针刺治疗功能型便秘时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相近的同功穴进行腧穴配伍可以起到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