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床旁经左锁骨下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无X线透视下,为6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左锁骨下静脉路径床旁放置临时心脏起搏器,记录起搏效果、操作时间、电极放置部位等指标。结果 63例患者均穿刺左锁骨下静脉送入临时电极成功,即刻起搏成功率100%,起搏阐值为(1.95±0.12)V,操作时间(7.3±0.37)min,起搏电极放置位置:右心室尖部起搏9例(14.3%,9/63),右室流出道起搏53例(84.1%,53/63),冠状静脉窦内起搏1例(1.6%,1/63)。无穿刺失败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床旁经左锁骨下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术操作简便、起搏效果好,适合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2.
16例严重心动过缓病人均在120救护车上紧急穿刺右颈内静脉,采用心电监护下直接推送预先塑成L型电极行心内膜临时起搏。结果:即刻穿刺及心内膜起搏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院前急救中对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直接推送预成形电极临时心内膜起搏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紧急床旁起搏普通电极导管的操作技术及效果。方法 分析 10例因不同病因所致心脏骤停及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而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 seldinger法行股静脉穿刺 ,均采用 DAIG6F电极导管 ,在床旁无 X线透视指引下缓慢推送导管 ,将电极导管送入右心室。根据体表起搏心电图判断是否起搏成功。结果  10例患者中 9例在右心室成功置入DAIG6F电极导管 ,起搏正常 ,1例虽起搏成功然 3 h后突发心脏破裂死亡 ;1例起搏治疗过晚未能成功而死亡。本组安置电极导管所需时间 5~ 15 min,留置电极导管时间 3~ 2 2 d,无心脏穿孔、心包填塞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普通电极紧急床旁起搏操作快捷 ,安全可行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诊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缓慢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缓慢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进急诊床旁心脏临时起搏,观察该心脏起搏方法的实用性及成功率。结果应用漂浮电极导管急诊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21例患者全部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以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男性2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8-81(62±13.5)岁,通过床旁置入临时心脏起搏抢救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平均置入时间(3.5±1.2)min。起搏位点:38例为右室心尖部,5例为右室流出道起搏,2例为心房起搏。平均起搏时间(3.8±1.3)d,电极导管脱位4例。结论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置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阴彦龙 《心脏杂志》2005,17(1):94-94
1 临床资料 例1:女性,40岁,心悸、晕厥10d入院。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5—55次/min,心电监护示缓慢交界性心律伴不齐,长R—R间期后出现频繁发作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能自行终止。给予大于70次/min心室临时起搏后,室速发作停止,经营养心肌、对症治疗后传导阻滞无好转,停止起搏后仍有室速发作,安装永久起搏器,设置起搏频率75次/min,患者康复,再无室速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下直接推送预成型电极行临时心内膜起搏在院前急救中的价值.方法 18例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均在120救护车上紧急穿刺右颈内静脉或左锁骨下静脉,采用心电监护下直接推送预成型电极行心内膜临时起搏,观察耗时长短、起搏的有效性和并发症.结果 18例患者即刻心内膜起搏均成功,其中穿刺右颈内静脉13例,左锁骨下静脉5例,电极置入深度(36.2±3.0) cm,从穿刺开始到成功起搏耗时(3.5±1.5) min,最长5 min,起搏阈值(1.1±0.4) mV,所有患者均成功持续起搏并安全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治疗,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0院前急救中直接推送预成型电极临时心内膜起搏抢救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制并观察新型经静脉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应用的效果。方法 应用永久性心内膜电极管生产工艺及材料,研制出新型经静脉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并应用于动物实验和致命性缓慢心律失常病人的抢救。结果 该起搏电极可操纵性好,有效起搏所需时间短;起搏参数较理想;抗拉性及柔韧性好,电极断裂等并发症少。结论 初步结果提示,该新型起搏电极导管用于紧急床边心脏起搏安全、有效,价格低廉,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床旁经左锁骨下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无X线透视下,为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左锁骨下静脉路径床旁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结果:37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送入临时电极成功,即刻起搏成功率97.3%,手术开始至起搏成功时间8.0±2.2min,电极导管留置时间1~21d,其中2例电极导管脱位。31例急性心肌梗死经临时起搏后,心肌供血得到改善,恢复自主心律,顺利渡过超急期,1例过渡到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结论:床旁经左锁骨下静脉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成功率高,快速,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缓慢心律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刺激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室起搏电极成功放置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起搏器安置术中电极刺激所致室性心律失常与电极定位成败关系,对159例患者安装永久起搏器(VVI)时出现的451例次刺激性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按刺激性室性波数目和类型分少发组、多发组及高发组,并比较各组达满意起搏参数值例次数。发现少发组刺激性室性波265例次无一例次达满意起搏参数值;多发组74例次中达满意起搏参数值为47例次(64%);高发组112例次全部达满意起搏参数值。多发组、高发组分别与少发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表明起搏电极定位成败与刺激性室性波多少有关,而与电极所处心室位置无关;认为刺激性室性波属心肌应激正常生理反应,是预测心室起搏定位的一项简便、可靠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 ,78岁 ,因高度房室阻滞在局麻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当电极进入右房时 ,病人即出现阿 斯综合征 ,心电监护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最后在临时起搏保护下 ,成功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6岁,因抽搐、意识丧失3次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停搏后出现常间歇,之后发生室性早搏二联律,继而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用较快起搏频率行右室心内膜临时起搏后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消失。病情稳定后安装永久起搏器,病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经股静脉插入非气囊临时起搏电极深度的三点估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一种经股静脉插入临时起搏电极时 ,估测电极深度的简易方法。选①股静脉穿刺点 ;②脐 ;③胸骨右缘第 4肋间 ,测量经①②③三点间距 ,以此为电极头端达右心房水平的深度。在此深度调整电极方向及电极深度至起搏成功。 10例病人使用该法 ,起搏成功后测量电极深度为“三点间距 +9.2 0 (均数 )cm”。结论 :该法适用于经股静脉起搏时临时起搏电极深度的估测 ,简单易行。不同身高和体形的病人均适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长间歇依赖室性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共46例,根据是否行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分为起搏组和非起搏组。比较两组救治的治愈率和所需的电转律次数。结果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好于非起搏组,起搏组治愈率90.9%,高于非起搏组的51.4%;起搏组电转律次数明显少于非起搏组。结论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能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173例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对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的效果和并发症作一分析。173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两种床旁临时起搏方法:即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169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结果: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全部成功,起搏7(1~31)天,电极脱位6例经重新安置电极后恢复起搏;穿刺损伤胸导管1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1例成功;3例因心脏停搏时间太久而失败。结论: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急救不宜搬动的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均有效,但应视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6.
起搏脉冲引导普通起搏电极行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本院ICU病房床旁安置临时起搏器患者共38例,均于15 min内起搏成功,2例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因不能稳定起搏改用标测电极于20 min内起搏成功。6例8次出现电极微脱位,均经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起搏脉冲引导普通起搏电极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简便易行,适用于危重急症的抢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床旁临时起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床旁临时起搏的方法。结果62例均床旁成功完成带囊临时起搏电极右心室起搏,从穿刺到起搏的时间为10~20min,中位时间15min,除外1例出现起搏导线打结外,所有患者均无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局部血肿、气胸、栓塞、心脏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静脉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右心室临时起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简称急性下壁心梗)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住院患者多项临床资料,探讨临时起搏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室速、室颤)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下壁心梗且成功完成急诊PCI的219例住院患者的资料,其中未行临时起搏158例,行临时起搏61例。将起搏前心率(HR)≥50次/min且在再灌注前起搏者定为保护性临时起搏,共45例;保护性临时起搏患者为保护性起搏组;未行临时起搏患者为非起搏组。观察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特点、再灌注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保护性起搏组室速、室颤的发生率高于非起搏组(17.78%比3.1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RR--exp(-3.430+1.748xl+0.041x2),保护性起搏为发生室速室颤的危险因素(P〈0.01),保护性起搏发生室速、室颤危险度较非起搏高5.74倍。结论保护性临时起搏有增加急性下壁心梗急诊PC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保护性临时起搏无预防或减少再灌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工心脏起搏对心动过缓合并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具有肯定的价值。本组报道13倒三度房室阻滞合并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患者,评价紧急临时起搏治疗的效果,并对TDP发生机制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答案:左后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 分析:由体表心电图看(见图1),该宽QRS波心动过速符合右束支加左前分支阻滞图形,可能为左后分支性室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传导或经左侧旁道前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图2显示在冠状窦近端电极起搏激动心房并诱发心动过速,关键点在于起搏时可以看到His束电位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