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17岁,因反复心悸3年、晕厥1次入院,动态心电图示可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阵。行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宽窄QRS波心动过速,食管电生理诊断:隐匿性左侧旁道,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证实该诊断。  相似文献   

2.
近日我们在对一例心动过速患者行食管心房起搏检查中诱发了室上性心动过速,并记录到室上性心动过速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资料.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30岁。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6年,发作时仍能坚持工作。来院系统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踏车运动负荷试验等均未见异常。心动过速前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但偶然记录到过一次,在PP闻期无明显变化,PR问期却显示二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发生晕厥的影响因素.方法:310例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22例既往心动过速发作时并发晕厥者为晕厥组,288例为无晕厥组.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48例,所有患者心动过速类型由心内电生理检查确定.多因素分析其性别、年龄,心动过速时心率(次/分)、心动过速病史(年)和类型等与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发生晕厥的关系.结果:晕厥组女性患者晕厥比例显著多于非晕厥组(P=0.0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比例亦显著多于非晕厥组(P=0.03).而两组间平均年龄、心动过速时的平均心率、心动过速病史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晕厥相关,而患者年龄、心动过速病史、心动过速时的心率与晕厥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基础状态下的室房(VA)阻滞和心动过速发作时心房侧传导阻滞现象的电生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861例AVNRT患者基础状态下和心动过速时伴有VA阻滞的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不伴逆传阻滞的AVNRT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基础状态下心室起搏频率140次/分以下出现VA阻滞者53例,其中120次/分以下阻滞者37例,与无VA阻滞组相比男性比例增多,52例未能诱发心动过速,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后50例可诱发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发作时2例可见到心房侧的传导阻滞现象。结论部分AVNRT患者中在基础状态下可见VA阻滞现象,此时需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改善室房传导以诱发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发作时可见到心房侧传导阻滞现象,需仔细鉴别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多种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种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特征及消融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功行射频导管消融的113例AVNRT病人的临床和心内电生理资料。结果 113例AVNRT患者中6例存在多种类型AVNRT,其中存在2种、3种和4种类型AVNRT者各占2例,共有8种类型AVNRT;2例存在MAVNP,其余4例DAVNP阳性;均在慢径路区域行射频消融,放电时出现交界性早搏和/或心律,放电次数,功率、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与同期慢-快型AVNRT相似,术后应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未再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亦无回波,术中和术后均无房室传导阻滞,随访2.0-25.5月,无1例复发。结论 多种类型AVNRT并不少见,中径路既有逆传功能,也具有前传功能,多种类型AVNRT的射频消融类似于慢-快型AVNR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6岁,反复阵发性心悸18年,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左室心尖部室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及心脏核磁共振检查见左室心尖部局部变薄、膨出,收缩活动减弱或消失。腔内电生理检查可见室房逆传文氏、室房分离现象,证实为室性心动过速。用美托洛尔25 mg,2次/天预防室性心动过速,随访1个月无发作。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68岁,反复晕厥伴心慌,动态心电图检查证明晕厥由长短周期引发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引起。患者安置双腔起博器后晕厥症状未再发生。  相似文献   

8.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方式及射频消融终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最常见的类型,约占阵发性室上速的50%。而房室结双径路(DAVNP)被认为是发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基础。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房室结传导曲线(AVNFC)呈“跳跃”状态,然而,近年发现在AVNFC呈非跳跃性的患者也可发生AVNRT。可见房室结结构及其电生理特性极其复杂,本文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同的发作方式及房室结传导曲线本质特点、射频消融治疗终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心房扑动(AFL)的共同发病机制。方法 20例AVNRT并发AFL的患者通过电生理检查明确其心动过速性质后,行冠状窦口附近的慢径消融术(RFCA),消融能量平均25W;术后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下反复各种电刺激诱发,双径现象消失或无PSVT发作,视为手术成功。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及随访期内(3月~33月),无AVNRT与AFL发作,亦无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部分AVNRT并发AFL患者在返环途径上可能存在共同通道,RFCA可使其同时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因“发作性胸痛后晕厥半年,再发1天”入院。患者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胸痛伴烧灼感,偶伴晕厥,均可于10余分钟后自行缓解,当地医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均未见明显异常。10天后患者因胸痛症状频繁发作再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平均心率60次/min,最快心率221次/min,ST-T改变后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于当地医院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并加用胺碘酮口服。术后患者仍间断发作胸痛伴烧灼感,未再发晕厥。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3岁,因“反复阵发心悸5年,再发1次”入院。院外ECG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置入标测电极时发现电极走行异常,左锁骨下静脉造影确认患者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电生理检查证实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房室结慢径改良后心动过速未在发作。结论: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的存在增加了房室结慢径改良的难度,采取间断放电,缓慢升高电压方式或使用Swartz鞘管支撑,可增加消融导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最常见的是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但二者同时出现在同一病人却不多见。最近我室遇到1例在食道调搏过程中诱发两种类型的心动过速伴QRS波电交替,兹分析报道于下。患者,男,35岁。因反复发作心动过速而行电生理检查,体检及常规ECG正常,食道调搏(用V_1记录):S_1S_2程控刺激能诱发单个折返,可见逆行  相似文献   

13.
方法 反复发作窄QRS心动过速并确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经基础电生理检查按独立原则随机分为冷冻组和射频(RF)组,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后做标准电生理研究,102例中63例确诊为AVNRT,分为RF组(33例,平均年龄44岁),冷冻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2岁)。  相似文献   

14.
<正> 隐匿性预激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及房室结双径(DP)引起的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两种最常见类型。本文报道1例经无创性电生理检查诊断为AVRT合并AVNRT的罕见病例。资料及方法患者男性,29岁。反复发作性心悸1年余,既往发作时心电图检查曾诊断为SVT。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网和电生理检查特点、射频消融治疗特点,旨在为临床长RP。心动过速鉴别提供帮助。方法11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及电生理检查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心动过速表现为窄QRs波心动过速,RP’〉P’R,P。在Ⅱ、Ⅲ、aVF导联倒置,RP’间期为350±25ms,心率为1664-30bpm。11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室房逆传跳跃现象。心房程序刺激无明显跳跃现象,11例均可由心房StS: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发作,且容易诱发,容易终止。心动过速发作时,5例CS9.10A波最早,6例HiS的A波最早,其中1例静推ATP心动过速终止。11例患者中9例经房室结改良消融传统慢径获得成功,2例在冠状静脉窦内消融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均未再发作心动过速。结论长RP’心动过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如能排除慢旁道和房速,应考虑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6.
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房室结内形成的折返在下部共同径路存在传导障碍,而出现2∶1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少见。我们在行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遇见6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对象。1995年5月至2002年2月来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4~65岁。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3~10年,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已确诊为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准备行射频导管消融术。在术前和/或术中的检查中发现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呈2∶1房室传导阻滞。2.方法。以习用的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7例室性心动过速(VT)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射频消融。方法7例患者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21±9)岁。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3.7±2.0)年。术中心房和心室刺激诱发VT和SVT,并进行消融。结果7例患者心房或心室刺激能反复诱发和终止VT合并SVT。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右心室VT合并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AFL)1例,其余6例均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心室特发性室速(ILVT),分别合并AFL1例,左后间隔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例,冠状静脉窦口慢旁路参与的顺向型AVRT1例,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例,左侧游离壁旁路参与的顺向型AVRT2例。7例患者的两种心动过速均成功消融,所有患者消融术后随访2年,无一例VT或SVT复发。结论VT合并SVT并不少见,消融术中应放置必需的心腔内电极导管,完成详细电生理检查,避免漏诊。一次消融应根除两种疾病。  相似文献   

18.
食管心房调搏诊断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8岁,反复心动过速史3年,每年发作2—3次,发作时除心悸外,无其他特殊症状。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器质性心脏病证据。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调搏前心电图为窦性心律。电刺激可反复诱发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QRS形态正常,心室率160次/min。其中分级起搏S_1-S_1210—220次/min可诱发,程序刺激S_1—S_2也可诱发,诱发窗口200—340ms。反复短阵猝发脉冲220—250次/min可终止心动过速。电刺激反复诱发和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可排除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附图A为S_1S_2程序刺激,图中3个导联为同步记录,当S_1-S_2为340ms时诱发室上速。S_2-R为180ms,无明显延长,P_1直立,可排除房室结折返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而支持窦房折返及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附图B为短阵猝发脉冲220次/min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恢复窦性心律后P-R间期虽明显短于心动过速时P'-R间期,但P波形态与心动过速时P'波的形态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体表心电图对房室结折返性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对以射频导管消融、心脏电生理检查、心外膜标测的方法确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88例患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作对照研究。结果显示:(1)P'波出现率在AVNRT占33%,在AVRT占100%(P<0.01)。(2)R-P'间期<80ms时常见于AVNRT,而≥80ms多见于AVRT(P<0.01)。(3)AVNRT在下壁导联(Ⅱ、Ⅲ、aVF)常见假性S波,而V_1导联常合并假性r波。(4)AVRT无文氏现象,但常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改变且符合Coumel-Slama定律。认为以上特点对两者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26岁,因阵发性心悸8年,加重4天入院。患者于8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悸,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QRS波群形态呈左束支阻滞,电轴左偏(图1),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可终止。室速发作时心率在180~1890次/min左右,曾出现晕厥一次及因心动过速不终止两次电转复。曾服用过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仍有室速发作。入院前4天发作室速,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可终止,但仍反复发作,遂转入我院继续诊治。入院后给予胺碘酮600mg/d及美托洛尔50mg/d,室速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发作时频率降低,但每日仍有室速发作。入院查体,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