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81岁。因“呼吸困难,胸闷20余天”入院。心电图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3次/分;动态心电图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选择经静脉途径安置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术中经左侧股静脉放置临时起搏电极行临时保护性起搏;经右侧股静脉途径放置Micra AV于右室间隔部,测试起搏阈值0.25 V/0.24ms,感知9.8 mV,阻抗1 120Ω。术后起搏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导线房室同步起搏器M icra A V最佳适应证人群.方法 分析国内首批植入M icra A V患者(n=5)入选标准、随访数据,观察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 接受治疗患者心脏主导节律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n=4)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n=1),无窦房结功能异常.以心房机械感知为基础的房室同步起搏比例在所有患者中均...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5岁,因心悸伴头晕、乏力、黑矇2个月入院。20年前因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金属瓣置换,心房颤动病史20年。动态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最慢心室率为32次/分。胸片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右位心。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右旋心,经右侧股静脉行上腔静脉造影及右室造影,明确右房、右室入路。左前斜20°透视下送入Micra输送系统入高位右房,对照右室造影影像反复尝试寻求合适的角度与张力送入变异的右室,右前斜30°调整方向,调整轴向靠近右室低位间隔,给适量“鹅颈弯”,最终于左前斜透视下释放。术中测试阈值、阻抗、感知良好。  相似文献   

4.
无导线起搏器(LP)被开发并引入临床,以解决传统经静脉起搏器导线与囊袋相关的并发症。在对既往LP可用临床数据的回顾中,笔者发现其植入并不复杂,但因特殊人群自身情况的复杂性,LP的植入存在一定难度。现就近几年LP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分析LP在特殊人群中植入的可操作性、成功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为特殊人群植入LP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指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7岁.13年前因"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3年前因电池耗竭,更换双腔起搏器.1年前因囊袋破溃、渗液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囊袋清创术+电极离断后包埋术+脉冲发生器取出术,清创术后1个月经静脉植入了无导线起搏器;4个月前囊袋局部伤口再次破溃、渗液,诊断为囊袋感染,给予经上腔途径拔除电极导线,在激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植入及随访结果。方法 15例连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70.13±10.62)岁,全部完成半年随访,分析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手术及随访数据。结果 15例患者全部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与前10例相比,后5例的手术时间显著减少[(48.4±22.56)min vs (23±5.10)min,P=0.03];1例患者术中发生动静脉瘘,至今未发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半年,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表现良好。结论无导线起搏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动脉转位患者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类型、特征及其他心律失常合并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45例合并AVB的大动脉转位患者(男性26例,女性1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大动脉转位类型、超声Van Praagh分型、外科术前/术后发生AVB情况,其他心律失常的分布、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45例患者平均入院年龄(30.6±18.7)岁,发现AVB时的年龄为(26.3±17.9)岁。发生AVB的大动脉转位患者以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为主,占75.6%(34例),24.4%(11例)为右位心;超声Van Praagh分型多为SLL型占75.6%(34例),13.3%(6例)合并窦性心动过缓,11.1%(5例)合并房性心动过速,合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者均占6.7%(各3例),2.2%(1例)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外科术前/术后出现AVB者为24/21例。35例植入起搏器患者中随访30例,平均随访时间(5.8±6.5)年,死亡7例,其中6例(6/30,20.0%)患者因心力衰竭加重死亡,1例患者在起搏器导线断裂后猝死...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87岁。因突发心悸、胸闷入院。诊断病窦综合征,拟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前胸部CT提示左上腔静脉可能,双侧肘静脉造影证实永存左上腔静脉及冠状静脉窦扩张。经股静脉径路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电极螺旋固定于右室间隔部。术后随访1个月,无心力衰竭及起搏器综合征症状,各项起搏参数良好。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93岁,因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入院。在植入起搏器的过程中,遇到双侧锁骨下静脉迂曲,导丝没能通过。为了绕过迂曲部分,尝试在右侧锁骨中线内侧穿刺,静脉造影显示穿刺针进入了上腔静脉。经讨论后决定,采用上腔静脉植入,手术成功完成,没有围手术期并发症。2个月后随访,起搏器工作良好。提示在通过传统路径植入起搏电极导线困难时,直接穿刺上腔静脉植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23岁,“起搏器植入术后14年,突发晕厥2 h”入院。既往曾行室间隔修补术、三尖瓣成型手术及Glenn手术。14年前曾植入心内膜双腔起搏器,5年前因心内膜起搏器起搏不良行传统心外膜途径起搏电极植入。此次入院后经检查显示原心外膜起搏导线脱位。入院后首先选择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失败,最后通过全麻下左侧腋下小切口入路应用3830电极代替传统心外膜电极植入到患者左室肌层。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53岁。起搏器更换术后第5天动态心电图发现心房脉冲起搏心室产生QRS波,心室起搏脉冲起搏心房产生P波,短AV间期心室安全起搏,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通过起搏器程控证实房室导线反接,手术调整导线连接,使起搏器恢复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 患者男性,62岁,主因发现心率慢40余年,间断头晕?黑朦7年?患者40年前,无意中发现心率慢,最慢36次/min,当时无胸闷心悸?无乏力?无头晕黑朦等心动过缓症状,未予以诊疗;近7年来,间断出现头晕?黑朦, 多出现在站立或活动中,心率最慢30 次/m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位室间隔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参与国内首次无导线起搏器临床研究的患者,比较高位室间隔植入无导线起搏器(A组)与低位室间隔植入者(B组)的有关参数。结果共入选15例患者,均顺利植入Micra起搏器。A组8例,B组7例,A组及B组在植入时的起搏阈值[0.38(0.22)mV vs 0.63(1.00)mV]、R波感知[(10.9±4.7) mV vs (7.3±3.0) mV]、电极阻抗[(906.3±162.4)Ωvs (750.0±173.4)Ω]、T波同步导联数[(7.2±2.7) vs (7.1±2.5)]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起搏QRS时限A组有缩短的趋势(140.0 ms vs 179.0 ms,P>0.05),A组起搏QTc短于B组(440.0 ms vs 520.0 ms,P<0.05),A组在手术中的透视时间短于B组[12.86(5.36) min vs 18.46(4.41) min,P<0.05]。两组在出院前、随访1个月时的阈值、感知及阻抗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位室间隔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安全、可行,起搏的心室除极与复极顺序可能优于低位间隔起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Micra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因缓慢心律失常住院并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为Micra无导线组,以及同时期植入传统单腔起搏器(植入St.Jude 5056型或Metronic Sigma型)的患者为传统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起搏器费用...  相似文献   

15.
1例男性患者,32岁,12年前因完全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行Rastelli术及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为改善心功能预后选择形态学左室中间隔起搏,随访3个月患者心脏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57岁,因"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27年,电池耗竭半月"入院。患者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右室心尖部长期依赖性起搏达27年之久。此外,行起搏器更换术前心脏彩超检查并未显示心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左心耳封堵和无导线起搏分别是针对心房颤动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新的器械治疗手段。本文报告为一例同时符合两种治疗的适应证的患者行一站式左心耳封堵与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可显著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风险并减少住院时间与费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2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后入院。有强直性脊椎炎史。入院后第2天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中患者强迫采取半侧卧位。分别将心室和心房电极导线送入流出道和右心耳。术毕回病房后12导联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呈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起搏图形,疑及起搏左室。心脏超声示房间隔中段见一较大的回声缺失约3.6 cm,二维超声可见起搏导线自右房经缺损处入左房,再经二尖瓣入左室,固定于左室后侧壁腱索水平。再次手术将电极导线移位至右室心尖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cTGA)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射频消融特点及结果。方法连续入选9例ccTGA合并SVT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术后定期随访、收集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房性心动过速,均于靠近间隔侧消融成功。三维使用率达55.5%(5/9),其中2例心脏解剖变异较大(1例中位心、1例右旋心),应用三维电解剖模型融合CT建模辅助消融均获得成功。术后1例HV间期从40 ms延长至100 ms,其余无明显改变。随访3~75个月1例复发。结论此类患者的术中定位应更加关注左右房间隔侧的标测;ccTGA合并SVT的患者可首选三维电解剖模型融合CT建模辅助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