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为一种罕见遗传疾病, 其中3型与ABCB4基因缺陷相关, 临床上多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等, 且多为儿童时期起病, 青少年或成人时期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起病的病例较为罕见, 此前鲜有报道。现报道1例以肝硬化相关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 并通过文献回顾加深了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肯定了基因检测等手段在该类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BRIC)是以反复发作的自限性严重瘙痒和黄疸为特征的胆汁淤积性肝病。现报道1例BRIC 2型病例。  相似文献   

3.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PFIC)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肝细胞源性儿童胆汁淤积症。根据病因可以分为3型:1型源于ATP8B1基因的突变,2型源于ABCB11基因的突变,3型源于MDR3基因的突变。临床以有胆汁淤积以及严重的皮肤瘙痒为特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部分胆道外分流术和肝移植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组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病早,进展快,死亡率高,治疗较为困难。本文报道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2例,并附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5.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rogressivefa—milialintrahepaticcholestasis。PFIC)是一组异质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属罕见病,目前尚无确切发病率,新生儿发病率估计为1/50000~1/100000,无性别差异。该病主要表现为新生儿期或婴儿期肝细胞性胆汁淤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可因肝衰竭致死,占儿童胆汁淤积原因的10%。15%,占儿童肝移植原因的10%~15%[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NG基因变异所致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 HHT)一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一个HHT家系3代共17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该HHT家系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及家系患病情况。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疑似致病基因筛选, 应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结果先证者及母亲有反复鼻出血、皮肤黏膜毛细血管扩张表现, 先证者及其母亲、女儿和表弟胸部增强CT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动静脉畸形。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ENG基因c.579599del非移码缺失突变, Sanger测序显示其母亲、女儿和表弟携带相同的变异。结论 ENG基因c.579599del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HHT的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是一组异质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依特异性肝细胞转运基因突变的不同,PFlC分为3型。PFIC-1型是ATPSB1基因突变所致,PFIC-2型是ABCB11基因突变所致,PFIC-3型是ABCB4基因突变所致。胆汁淤积是PFIC的主要临床征象。PFIC-1和PFIC-2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正常,而PFIC=3患者血清γ-GT活性升高。熊去氧胆酸是所有类型PFIC患儿的初始治疗选择,外科胭汁分流术能减轻部分PFIC-1或PFIC-2患者瘙痒,延缓病情进展,但对大多数患者肝移植乃惟一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背景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的AIH-PBC重叠综合征在肝病中并非少见,同时合并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则较为罕见,通常容易造成漏诊.病例简介本例患者因为肝功能异常伴黄疸11年均未能明确诊断.在本院住院期间,AIH-PBC重叠综合征获得确诊.在接受正规治疗后,效果欠佳.给与遗传性肝病基因检测,发现ABCB4基因突变,提示患者同时合并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type 3,PFIC3).2020年和2021年,患者先后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又2次入住我院,病情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结论对于1例久未获得确诊的肝病患者,通过生化学、血清学、影像学、组织学等检查,明确了AIH-PBC重叠综合征的诊断.但本病例由于脾脏明显肿大,似不能完全以AIH-PBC重叠综合征加以解释,因此对患者进行了遗传性肝病相关的基因检测,发现了ABCB4基因突变,避免了PFIC3的漏诊.  相似文献   

9.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H)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罕见类型。近年来, 由于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 关于FH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尤其是发病机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至今已有4种FH被报道, 分别为FH 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这些重要发现为基因突变所致PA的个性化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目前我国对FH的报道较少, 临床认识不足, 本文对FH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以提高对此罕见疾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综合征(FEPS)是一种罕见病, 为一种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阵发性非炎症性疼痛综合征, 是家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可分为3种类型。本文报道1例因"全身多处疼痛"就诊的患者, 结合临床资料并进行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 结果显示携带SCN11A基因NM014139.2: c.673C>T: p.R225C杂合突变, 综合临床症状诊断为FEPS。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汁淤积症是指由于肝实质细胞和/或肝内胆管疾病引起胆汁合成缺陷、排泌异常, 以及胆管中胆汁流动的机械性或功能性障碍, 继而使得胆汁成分入血所致的临床症候群, 常见于胆汁淤积性肝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以及遗传代谢相关胆汁淤积等。近年来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治资料有了进一步积累, 为将更新的诊疗依据提供给广大肝病医务工作者, 特组织专家在2015年《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基础上进行共识更新, 旨在为临床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直肠梅毒的症状不典型, 容易误诊、漏诊, 临床上缺少检测组织梅毒螺旋体的商品化试剂。现报道2例直肠梅毒病例, 患者均以消化道症状起病, 肠镜检查提示直肠病变, 但病理检查未能明确性质, 通过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在直肠组织中查见大量梅毒螺旋体片段, 结合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为阳性, 近期有同性无保护肛交史, 支持直肠梅毒诊断, 驱梅治疗后病情缓解。提示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可以作为特殊组织和器官感染梅毒螺旋体的补充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type 3,PFIC3)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编码多药耐药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DR3)的AB CB4(ATP-bindingcassette,sub-family B,member 4)基因突变引起~([1]).PFIC3临床上可表现为反复瘙痒、黄疸、白陶土样便、肝脾肿大及胃肠道出血等,常在成年前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1-3]).PFIC3是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一种亚型,与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1型和2型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及肝组织病理表现为明显的小胆管增生~([4]).  相似文献   

14.
肝豆状核变性是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至今发现ATP7B基因有800余种突变, 不同突变位点的临床表型差异较大, 即便是相同基因的突变也可呈现完全不同的临床表型。尽管基因突变导致铜的蓄积是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基础,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仅从基因突变角度难以解释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为此, 现综述基因型、修饰基因、表观遗传、年龄、性别、饮食等因素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表型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定1个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Ⅱ, MPS Ⅱ)家系的遗传变异, 并对变异位点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S):c.323A>C进行功能学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北方地区1个五代83名个体的MPS Ⅱ家系, 其中包括4例患者。通过尿液黏多糖、Alder-Reilly小体检测对该病进行辅助诊断, 并对核心家系成员进行IDS酶活性检测;通过对MPS Ⅱ家系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筛选出该家系候选变异位点, 并通过PCR-Sanger测序进一步确定变异位点。最后, 针对致病基因变异位点, 将野生型IDS过表达质粒(pCMV-hIDS-WT)及携带突变位点的IDS过表达质粒(pCMV-hIDS-c.323A>C)分别转染COS-7细胞, 进行IDS酶活性检测。结果先证者(Ⅳ3)及Ⅳ4经尿液黏多糖、Alder-Reilly小体及IDS酶活性检测诊断为MPS Ⅱ, Ⅳ3、Ⅳ4、Ⅲ19和Ⅲ32基因检测均携带IDS:c.323A>C错义变异, 确诊为MPS Ⅱ患者;并有8名个体为IDS:c.323A>C错义变异...  相似文献   

16.
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在中国发病率较低。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 易漏诊。现报道1例长期间断发热, 伴全血细胞减少、脾大等表现的患者, 排除血液系统等非感染性疾病, 多次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 传统方法未检测到病原体, 仍考虑感染性发热, 遂行外周血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检测出利什曼原虫, 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小剂量爬坡治疗后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7.
患者(先证者)男, 46岁。因泡沫尿20年, 血液透析12年, GLA基因突变3个月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肾内科, 诊断法布雷病, 慢性肾脏病5期, 血液透析状态。随后进行家系筛查, 确诊11例法布雷病, 男性3例, 女性8例, 均为α-半乳糖苷酶基因第6外显子c.902G>A[p.Arg301Gln]突变。患病成员的临床症状及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其中3例患者进行酶替代治疗(阿加糖酶β每2周静脉滴注1 mg/kg)及随访。通过分析该家系基因突变位点的特点及临床表现异质性的原因, 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法布雷病筛查、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后所致胆汁分泌或排泄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最后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1]。根据基因突变不同,PFIC目前分为6种亚型,分别由ATP8B1、ABCB11、ABCB4、TJP2、NR1H4和MYO5B基因突变导致[2],现将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为科收治的1例表现为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经基因检测、肝组织活检、影像学等证实为PFIC3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多与感染相关, 即使无明显的感染灶, 肠道细菌移位、内毒素水平升高也可导致体内炎症状态。因此, 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清除诱因、消除体内炎症, 调控肠道菌群、恢复肠道稳态。《抗菌药物防治肝性脑病多学科专家共识》就利福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等抗菌药物和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肝性脑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给予推荐意见, 为抗菌药物防治肝性脑病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回顾4例真菌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经过, 其中病例1为真菌性心内膜炎合并瓣膜赘生物, 病例2为人工瓣膜真菌性心内膜炎, 病例3为真菌性心内膜炎致室间隔脓肿, 病例4为复发性真菌性心内膜炎,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最终治愈3例, 死亡1例。此4例真菌性心内膜炎的共同特点为临床特征不明显, 术前诊断有赖于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 术后赘生物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可作为术前血培养阴性病例诊断的有效补充。手术联合规律、长程、有效抗真菌治疗是治愈真菌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