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8月期间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集束干预策略,比较分析2组患者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情况、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气管插管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集束干预策略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收集接收的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治疗总费用、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15%,对照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费用低于对照组,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肺炎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肺炎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还能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注射器分次鼻饲和营养持续鼻饲联合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樟树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6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注射器分次鼻饲,观察组行营养泵持续鼻饲,对2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使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比较2组患者病情状况,对比2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2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经鼻饲联合护理后,对照组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等各项营养指标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均比观察组高(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14%(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5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43%(P<0.05)。结论 营养泵持续鼻饲联合护理可有效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病情情况,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可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李艳丰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2027-2028
目的:探讨急诊动脉栓塞救治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从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行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产后大出血产妇中抽取85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法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平均住院时间为(7.01±1.13)d;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平均住院时间为(15.23±2.36)d,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患者行急诊动脉栓塞救治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并发症较少,且有利于产妇早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n=43)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3)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动脉瘤破裂、电解质紊乱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以积极预防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从而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4)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停止发作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C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GCQ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GC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GC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加快症状缓解,提高患儿舒适度,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8.
郭艳 《河北医学》2014,20(2):342-34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胰腺炎合并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n=39)患者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常见并发症(心肌损害、急性肾衰、ARDS、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P〈0.05)。结论: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够降低急性胰腺炎合并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方蕊 《基层医学论坛》2023,(30):78-80+8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干预方案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监测与护理,n=34)与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n=34),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心律失常发生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的QT间期离散度(QTd)、校正后QT间期(QTc)、心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总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P<0.05);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QTd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QT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有利于预防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患者的QTd和QTc,维持患者的心率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好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38例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38例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命质量[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知质量、患者预期、患者满意、患者忠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抱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提高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缩短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行妇科肿瘤手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固体食物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改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阶段性情绪引导联合康复训练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仁怀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91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情绪引导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疼痛、总健康、活力、情绪限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实施阶段性情绪引导联合康复训练能够缩短康复进程并改善其心理...  相似文献   

13.
魏广秋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898-3899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诊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中抽取9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予以随机分组,观察组(n=46)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45)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保脾成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保脾成功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8±2.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5±3.4)d(P<0.05)。结论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临床痊愈速度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用于控制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重症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6),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细致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安全缝隙多重阻断干预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重症监护室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安全缝隙多重阻断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谵妄严重程度、谵妄持续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认知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轻度谵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谵妄患者多于对照组,中度谵妄、重度谵妄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记忆谵妄评定量表(MDAS)及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MDAS评分降低,MMSE评分升高,且观察组MDA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全缝隙多重阻断干预同常规临床护理相比,能有效减轻髋部骨折术后谵妄严重程度,缩短谵妄持续及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术后认知状况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Orem护理干预对脑积水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积水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Orem护理干预。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同组护理前后BI评分、NIHSS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两组护理后BI评分、NIHSS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护理可有效减轻脑积水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理能力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协同抗生素在ICU重症肺部感染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8月我院ICU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白细胞计数(WBC)变化,并对比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O2较治疗前上升,PCO2及WBC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O2高于对照组,PCO2及WBC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协同抗生素可有效缓解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促进康复,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骨转移瘤疼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9月接诊的102例骨转移瘤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情况(VAS评分)、生活质量(QLQ-C30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QLQ-C3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转移瘤疼痛患者效果良好,患者癌痛情况得到明显缓解,且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因而患者对于该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张跃群  郑岚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1):1202-1205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ICU进行治疗的10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按照乱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记录并分析两组的包括机械通气、ICU治疗和住院时间在内的3项临床护理时间指标,接受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FMA)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3项临床护理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措施干预后,NIHSS评分与FMA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差异,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与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褥疮、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胃肠道感染、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于临床治疗时间的缩短,患者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的改善有显著效果,并能有效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归因分析的预见性干预在预防脑出血开颅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 7年1月—2021年1月在宜丰县人民医院行开颅手术的61例脑出血患者,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基于归因分析的预见性干预,持续护理1个月。评估2组患者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死率情况,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不良心理,记录干预期间2组患者DVT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DVT、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 基于归因分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