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儿童原发性胸部巨大肿瘤的治疗经验,探讨更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对于占据整个胸腔的胸内肿瘤采取胸部正中切口,处理肺门或分离肿瘤;而其他肺肿瘤及后纵隔肿瘤则采取常规后外侧切口行肿瘤根治术.对于前纵隔肿瘤酌情采取胸部正中切口或前外侧切口,锐性加钝性法分离,直至完整切除肿瘤为止.结果 5例术前诊断为肺肿瘤的患儿,2例行左全肺切除,1例行右全肺切除,1例行右中下肺叶切除,病理学诊断均为胸膜肺母细胞瘤;另1例行胸壁肿块大块切除术,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为"左胸壁肋骨Ewing肉瘤";1例术前诊断为胸腔内巨大肿块患儿行肿块切除后病理报告为软骨肉瘤;4例前纵隔肿瘤中,2例为梭形细胞瘤,另2例来源于胸腺,分别为胸腺瘤和恶性神经鞘瘤,肿瘤均被完整切除;4例后纵隔肿瘤均作肿块切除,病理检查报告均为神经母细胞瘤.结论 手术指征、手术径路的把握及术者的经验直接决定胸部巨大肿瘤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肺肿瘤在小儿中少见,而其良性瘤中约一半是浆细胞肉芽肿(PCG),因肺PCG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及影象学特征,常在手术切除后才能确诊。具有瘤体组织钙化的肺PCG,其症状类似于前纵隔肿瘤。病例男,9岁,因反复咳嗽、气短1年,加重2天而急诊入院。曾用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体检:一般状态良好,胸部叩诊右下肺呈浊音,听诊右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水泡音及哮鸣音。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X线正侧位片见右前纵隔有较大的肿物,轮廓清晰,其内有形状及大小不等的钙化点;胸部增强CT(CECT)扫描,肿物邻近右纵隔,轮廓清晰,内有散在钙化点,肿物密度低于纵隔。术前诊断为纵隔畸胎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婴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疗效与并发症,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叭4年12月间本院经手术治疗的5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原发部位、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8例中,男33例,女25例,最小年龄15天,最大年龄12个月(平均4.5个月)。原发肿瘤中,神经源性肿瘤占51.7%,生殖细胞瘤占24.1%,间叶组织肿瘤占20.7%。42例出现临床症状,其中气促26例,占46.5%,发热5例,占8.6%,咳嗽5例,占8.6%,呼吸窘迫3例,占5.2%。良性肿瘤24例(占41.4%),恶性肿瘤34例(占58.6%)。均予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手术53例,大部分切除术5例,仅1例予术后化疗。58例已随诊2个月至5年,无手术相关死亡,无一例复发,术后出现霍纳氏综合征2例,膈神经损伤1例。结论婴儿纵隔肿物的早期诊断较困难,需依赖临床症状和胸部CT检查。手术是治疗婴儿纵隔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儿童纵隔畸胎瘤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56例纵隔畸胎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纵隔畸胎瘤。男74例,女82例;年龄17天至15岁9个月(平均年龄6岁3个月)。肿瘤位置:前纵隔129例,后纵隔22例(合并椎管内畸胎瘤10例),中纵隔(心包)2例,肺2例,食管1例。结果 临床表现:咳嗽发热79例,胸痛45例,胸闷气促40例,无症状10例,下肢无力或瘫痪4例,咯血2例,胸壁畸形2例,咳出异物1例,心脏杂音1例,腹痛1例。156例均行肿瘤切除术,其中机器人手术3例(1.9%),胸腔镜手术65例(41.7%),胸腔镜中转开胸手术16例(10.3%),开胸手术72例(46.2%)。142例为成熟畸胎瘤,14例为未成熟畸胎瘤(Ⅰ级7例,Ⅱ级5例,Ⅲ级2例)。术后发生心包积液1例,乳糜漏2例,膈膨升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平均随访60个月(1~121个月),1例术后复发,经再次手术切除。结论 儿童纵隔畸胎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较为复杂,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及MRI、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是儿童纵隔畸胎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并根据肿瘤临床特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治疗方式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9例小儿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69例病人,良性肿瘤35例,占50.7%,均获得完整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恶性肿瘤34例,占49.3%,大部分切除瘤体23例,11例只能部分切除或仅做活检,手术死亡2例。结论 X线、B超等影像技术是术前的主要诊断方法,良性肿瘤手术疗效良好,恶性肿瘤及巨大肿瘤仍为外科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19例经手术证实为纵隔囊肿患儿的症状体征、胸片、支气管碘油造影和胸部CT检查结果。其中6例巨大囊肿被误诊为心包炎、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胸腺增大等。提出临床上必需结合胸部正、侧位片以了解心脏前后囊肿对气管、隆突有否受压现象;若无法确诊,则需进一步作扇超、胸部CT、支气管碘油造影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临床疑似巨大囊肿时,胸穿应慎重,否则易刺破囊壁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对儿童颅咽管瘤的诊断率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研究探讨小儿颅咽管瘤的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小儿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治疗的经验。结果:31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CT和MRI可确诊颅咽管瘤。31例颅咽管瘤中,肿瘤全切除 19例(61.3%),次全切除5例(16.1%),大部分切除7例(22.6%)。术后出现尿崩症者19例(61.3%),3例为长期性尿崩。6例(19.4 %)出现下丘脑损伤症状。无死亡病例。随访32.5个月, 5例(16.1%)患儿复发。结论:小儿颅咽管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CT和MRI检查,该病以开颅手术治疗为首选。肿瘤切除的程度应考虑降低肿瘤的复发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原则。[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8):663-66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纵隔脓肿致上气道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纵隔脓肿致上气道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月龄患儿因肺炎住院治疗,治疗过程中突发吸气性呼吸困难,及时完善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CTA明确为纵隔脓肿致上气道梗阻。及时予手术治疗及合理抗生素应用后病情好转。结论:及时完善胸部CT/CTA及纤维支...  相似文献   

9.
纵隔肿瘤及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总结本院收治的20例小儿纵隔肿瘤及囊肿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儿纵隔肿瘤及囊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20例小儿纵隔肿瘤及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2例,女8例;就诊年龄为1个月~9岁。恶性膈瘤5例,占25%,畸胎瘤6例,肠源性囊肿4例,神经源性肿瘤2例,淋巴管瘤3例,支气管囊肿2例,淋巴肉瘤1例,胸腺瘤及增生1例。完整切除肿瘤16例,大部分切除3例,取活检1例。5例恶性肿瘤,4例术后常规化疗,良性肿瘤15例,术后随访10例,生长发育正常,预后良好。结论小儿纵隔肿瘤及囊肿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尽早诊断,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后合理规范的化疗,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肺腺瘤样畸形(CPAM)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手术的13例CPAM临床资料,男6例,女7例,手术年龄50d至13岁.多数患儿有临床症状,经胸部X线和CT检查确诊.3例小于2个月者急诊手术,其余患儿择期手术.术式有单肺叶切除10例,肺叶+不规则肺段切除2例,囊肿剥离术1例.病理示Ⅰ型8例,Ⅱ型和Ⅲ型各2例,Ⅳ型1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2例术后早期出现支气管胸膜瘘,1例经保守治疗,1例在胸腔镜下瘘口缝合后治愈.术后平均住院9.7 d,平均随访12.3个月,2例肺叶+不规则肺段切除者活动量轻度受限,其余患儿恢复良好.结论 胎儿超声是CPAM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胸部CT检查对产后诊断有高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