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化和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蕈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皮损部位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8例瘤前期MF和2例斑块期银屑病皮损表皮和/或真皮浸润的淋巴细胞表达IL-2和/或IFN-γ,未见IL-4的表达,而2例进展MF、2例SS、2例急性期异位性皮炎,表皮和/或真皮浸润的淋巴细胞表达IL-4,未见IL-2,IFN-γ的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正常细胞免疫功能和早期MF  相似文献   

2.
采用γ干扰素(IFN- )单克隆抗体、双层APAAP染色法及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对3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15例正常对照皮肤进行IFN- 抗原的测定。结果显示:除表皮基底层及表皮突下部 1~3层基层外,大量的IFN- 抗原阳性染色弥漫分布于皮损全层表皮的角肮细胞间隙;正常对照皮肤的表皮中无明确的IFN- 阳性反应;银屑病皮损表皮中IFN- 的含量①与银屑病的活动性有关,进行期为24.3808.250,静止期为15.955 5.327(P<0.01);②与皮损表皮中T细胞、HLA-DR细胞的数量呈直线正相关(r1=0,694,r2=0.436,P<0.05)。  相似文献   

3.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目的 探讨δ-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MUCA的疗效。方法 对18例MUCA患者,皮损局部用新鲜配制的10%ALA溶液输出功率为100mW的He-Ne激光照射,每次光剂量约100J/cm^2。结果 经1-4次治疗后,18例患者皮损完全消退,恢复正常粘膜细胞结构;随访1-13个月,16例皮损未见复发,仅2例有合并症的患者在治疗4周后复发,但重新治疗后未复发。结论  相似文献   

4.
20011102自拟肤清膏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观察/王旭龙(54800部队医院)…//人民军医.-2000,43(9).-544 治疗方法:当归注射液4ml,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U,1%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加注射用水10ml,沿皮损缘作皮内注射,1次量不超过20ml,每周1次,3次为1疗程。注射后24h内禁止搔抓、水洗,24h后外搽自制肤清膏(肤轻松软膏、清凉油、樟脑、冰片、山莨菪碱配制),3次/d。治疗500例,1疗程治愈342例,好转33例,总有效率为90%,与…  相似文献   

5.
荨麻疹     
20010995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观察/党倩丽(陕西省医院皮肤科)…/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4).-208 用ELISA法检测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结果患者组IL-4、IgE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IFN-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Th2细胞分泌因子有改变,且Th1与 Th2之间平衡关系可能被打破。提示Th1和Th2可能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起作用。表1参2(汤亚娥)2001099…  相似文献   

6.
UV-NⅡ型光疗治疗花斑癣12例李鹿仁湖北宜昌医专附属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443001)本组男亚1例、女五例。病程2个月~3年。皮损分布于躯干、上臂。经真菌刮片镜检确诊。用UV-N!光治疗仪灯管距床80cm,分前后两个区域照射。第1次前后备照射1分钟...  相似文献   

7.
头皮局部封闭致暂时性耳鸣、失明在我院皮肤科门诊所见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0岁。诊断:斑秃。于1998年1月23日按医属用2%利多卡因[1]2mL加醋酸曲安奈德1mL(40mg),于皮损处局部注射,注射前常规消毒,注射时取坐位。注后约10分钟,患者诉头晕、耳鸣、双眼视物模糊,5分钟后觉双眼看不见东西,患者非常恐慌。检查:神志清,面色苍白,但脉搏有力,心律整,测 Bp 16/12 Kpa,P 80次/分,送眼科会诊,测左右眼视力均为0,查眼底双侧视网膜区较苍白,余无特殊。医嘱无特殊处理。卧床…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3.2MHZ超声治疗仪(深圳科健公司生产)治疗手部湿疹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为门诊病人,病程3个月~7年,平均2.5年。病例选择:手部具有典型的亚急性及慢性型湿疹;1周内未应用任何药物;皮损处取材镜检真菌3次均为阴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68例,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皮损后涂布超声耦合剂,用20声头直接接触患处,连续波0.8W/cm2移动,每次15min,日1次,10次为1疗程,未愈者再作第2疗程。对照组26例,用恩肤霜涂于手部皮损,日2次,10天为1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9.
洱源县113例多菌型麻风采用WHO(1981)的MDT方案24个月疗程结束并监测了两年。其中16例初治病人疗后一年皮损均消退监测2年后14例(87.5%)细菌阴转,疗后2例出现ENL,8例I型反应,曾治疗过的97例用MDT前大部分皮损消退,BI偏低,监测两年时细菌阴转96例(98%)、疗前ENL13例、神经痛2例MDT后症状逐渐减轻,21个月时发生I型反应1例,两组监测满两年均未发现复发。  相似文献   

10.
综合治疗斑秃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从门诊选取82例斑秃患者,男35例,女47例,年龄16~45岁;病程3天~2年,皮损多为1个或数个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直径1~2cm,最大4cm。其中63例未经任何治疗,19例经多种治疗疗效不佳。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基本均衡,统计学上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强的松龙注射液0.2~2ml(25g/L)加等量2%普鲁卡因溶液,皮损处皮下注射,多发者每次注射2~3处皮损,每周1次,每处皮损共注射3次。同时用HN18…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干扰素治愈顽固性扁平疣1例报告吴琦琦,陈丽娟(福建泉州市180医院皮肤科362000)患者男,22岁,颜面部泛发扁平丘疹2年余,曾在多家医院内服,外用药物治疗无效;诊断:扁平疣,予干扰素100万u、肌注、1/日,4次后丘疹开始脱落,8次后全部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重组人干扰素-a2b(rhIFN-a2b)软膏后有无透皮及其在皮肤内的浓度。方法:选用乳猪皮肤,体外固体制剂溶出度仪-旋转膜装置药物供给系统和体内给药系统,抗人IFN-a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结果:离体试验各时间点接受液中均未测得rhIFN-a,而离体和体内试验皮肤匀浆中均能检测到rhIFN-a。结论:rhIFN-a2b软膏能透入皮肤内,其在皮肤内的浓度达到该药在体外抑制I、II型单纯疤疹病毒IC50值的1.3-4.3和3.3-9.9倍。  相似文献   

13.
肺癌术后放化疗并发泛发性带状疱疹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1例60岁男性患者,3周前右季肋区出现疼痛性水疱,2周前皮损全身泛发,伴高热。患者1年前行右肺癌根治术,术后一直接受X线放射治疗和化疗,此次皮损播散发生于例行化疗的第2d,提示发病与肿瘤放化疗造成的免疫抑制相关。治疗应及时给予大剂量无环鸟苷和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14.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12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12例正常人皮肤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表明,正常人皮肤FN呈线状分布于基底膜,表皮FN、TGF-β1全部阴性。银屑病皮损表皮细胞间或细胞内FN染色阳性,呈网状或柱状排列;FN在表皮突明显缺损,其两侧增厚;TGF-β1在颗粒层和棘层有染色。提示银屑病皮损FN和TGF-β1异常表达,可能与银屑病免疫病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5-Fu液湿敷加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宫颈口巨大尖锐湿疣3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们采用5氟脲嘧啶(5Fu)液湿敷加皮损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商品名安达芬,安徽安科生物高技术公司生产),治疗宫颈口巨大尖锐湿疣(CA)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年龄23~31岁,病程3个月~1年。3例均有非婚性接触史,2例曾患淋病。见于宫颈口周围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12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12例正常人皮肤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表明,正常人皮肤FN呈线状分布于基底膜,表皮FN、TGF-β1全部阴性。银屑病皮损表皮细胞间或细胞内FN染色阳性,呈网状或柱状排列;FN在表皮突明显缺损,其两侧增厚;TGF-β1在颗粒层和棘层有染色。提示银屑病皮损FN和TGF-β1异常表达,可能与银屑病免疫病理改变有  相似文献   

17.
刘玲  何黎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12):784-784
46例副银屑病患者,男28例,女18例;年龄19~49岁;病程3个月~14年;其中点滴状21例,小斑片状14例,痘疮样11例。治疗方法:光疗仪器采用上海希格玛公司SS-03紫外线光疗机。照射前2h服光敏剂(白芷15g、补骨脂15g)。照射时眼戴防护罩,初剂量UVA1.044J/cm2、UVB0.02J/cm2,每治疗2~3次UVA递增0.52J/cm2、UVB递增0.02J/cm2,最终剂量:UVA14.17J/cm2、UVB0.2J/cm2。每周照射3次,次数逐渐减少,总次数平均8次(4~15次);平均总剂量UVA12.5J…  相似文献   

18.
某些细胞因子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情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病情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并进一步分析细胞因子(CKs)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试剂盒定量测量疱液和血清中,IL-5、IL-6和IFN-γ的浓度。结果:10例BP患者,水疱个数和受累面积呈正相关;〈24小时水疱疱液中IL-5与水疱个数和受累面积相关性最大;血液中3种CKs浓度与水疱个数和受累面积间无相关关系;随时间延长IL-5、IL-6浓度逐渐降低,IFN-γ逐渐升高。结论:水疱计数可作为估计BP病情严重性的临床指标,并可以此确定治疗方案中皮质类固醇初始剂量。24小时以内新起水疱中IL-5浓度可作为衡量临床病情严重性的实验室指标。IL-5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参与水疱形成,随病情进展,皮损区浸润细胞由Th2型向Th1型细胞过渡,IFN-γ逐渐替代IL-5、IL-6成为  相似文献   

19.
局部注射得宝松并外用氮芥酊治疗白癜风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36例白癜风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男25例,女11例,年龄16~46岁,病程1周~4年。局限型30例,散发型2例,节段型4例。进展期27例,静止期9例。治疗方法 治疗组23例,用得宝松1ml加2%利多卡因1~4ml局部皮损浸润注射,1次/月,同时外用0.05%盐酸氮芥酊2次/d。对照组13例,单纯外用0.05%盐酸氮芥酊2次/d。3个月为1疗程,痊愈即停止用药。疗效判定 痊愈为皮损全部恢复原有色素,显效为色素再生面积≥50%,有效为色素再生面积≥10%,无效为无色素再生或色素再生面积<1…  相似文献   

20.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一种常见的STD,其发病率日趋上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万例由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新发NGU,其发病率已超过淋病(2500万例)〔1〕。国内近几年NGU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据调查〔2〕,NGU病原体在性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