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霏 《河北中医》2001,23(3):193-193
引经药是指对一定经络、脏腑作用较强 ,能直达发病部位的药物 ,并可引导其它药物直达发病部位从而增强药效 ,缩短疗程。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对治疗头痛的引经药略有体会 ,兹简述如下。1 头痛按经络分类头为“清阳之府” ,五脏六腑之血气 ,皆上注于头。三阳经脉上循 ,并与足厥阴肝经交会于巅顶。倘遭六淫外袭 ,或脏腑内伤 ,常可上干头部而致头痛。故头痛不仅有外感内伤之别 ,而且有经络部位之分 ,即六经病变皆可出现头痛。头痛按经络分类 ,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灵枢·经脉》云 :“膀胱足太阳之脉 ,……是动则病冲头痛 ,目似脱。”“胆…  相似文献   

2.
头痛是临床常见自觉症状,中医药在防治头痛上具有独特的经验和疗效,而引经药的使用在头痛治疗中又独具特色.对头痛引经药的概念、历史源流及引经药治疗头痛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总结,以期对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方寡而获效捷也".引经药在头痛的治疗中尤显重要,故对此进行讨论研究,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引经理论是在中药归经理论基础之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用药经验,是方剂组成原则中的一个环节。其药,可引导其他药物直达病所,从而缩短疗程、提高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引经已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并被各界学者高度关注,因此,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对引经理论作了概述,并归纳总结了引经理论对于骨伤科、皮肤科、神经系统、癌症等方面的疾病治疗,希望本文能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为临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栝楼桂枝汤治疗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7.
田文  郝子鑫 《光明中医》2002,17(2):35-35
古代医家在实践中创造了“引经报使”即“十二经引经药”的学说 ,提出了某一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病变有明显的功效 ,同时在某方中又有“引导”的作用 ,以改变其它药物的归经性能 ,使全方的药力直达病所 ,而有直接的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证明 ,引经药与现代药学中所论述的某些化学药中引入“载体基因” ,以引药直达靶细胞 ,使药物在病处直接发挥作用的说法有相同之处。由于引经药具有“先驱”或“报使”的作用 ,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故古人重视“引经药”的运用 ,今做述要如下。1 按药的性能使用引经药各经的引经药按其药性有升浮药和沉降药 ,苦…  相似文献   

8.
9.
引经药 ,一般解释为“引诸药直达病所”,即可使不归该经的药物接引到该经病所的药物。正如沈石匏所称“剂中用为向导 ,则能接引众药 ,直入本经”。引经药早在《本经》中已有论述 ,但引经药的系统归纳 ,乃是归经理论与药物的君臣佐使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 ,而主要是复方中引使药物与经络理论的结合。历代医家论述的引经药物甚多 ,根据其引使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三类 :十二经引经药、病证引经药、局部穴位引经药。引经药随着在方中地位的不同而分别具有不同作用。一般引经药多作佐使药应用 ,可以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 ,以增强临床用药的针对性 ;…  相似文献   

10.
刍议引经药的功效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刍议引经药的功效及其临床应用李晓二(江西省遂川县草林中心医院343922)关键词引经药,功效,临床应用引经是归经与配伍理论结合的发展,通过配伍,有些药物可改变其它药物的作用方向或部位,或使其作用侧重或集中于特定的方向和部位,甚至可直接影响和引导正气以...  相似文献   

11.
论引经药在方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经药 ,亦称“引经报使药” ,俗称“药引子” ,在中医方剂组成中称为“使药” ,常与君、臣、佐药相配伍而组成方剂 ,协同发挥最佳疗效。引经药是说用某一药物在治疗上对某脏腑、经络的病证起着显要作用 ,同时可引导其它药物对某脏腑、经络的病证起主导治疗作用。引经是归经与配伍理论结合的发展 ,通过配伍引经药 ,有些药物可改变其它药物的作用方向或部位 ,或使其作用侧重或集中于特定的方向或部位 ,甚至可直接影响和引导正气以及病邪。易水学派张洁古依据《内经》理论 ,对药物的引经进行了深入探讨 ,创立了“引经报使”理论 ,他认为取各药…  相似文献   

12.
何俊余 《世界中医药》2011,6(6):521-521
引经药,亦称"引经报使药",它有引经报使的作用,相关论述,首见《神农本草经》菌桂条:"菌桂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引经药在方剂中常常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柏齐《医学管见》亦谓:"引经即引治病之使,致谓病之所在,各须有引导之药,使药与病遇始得有功"。  相似文献   

13.
张辉 《世界中医药》2008,3(6):327-328
引经理论建立在中药归经理论基础上并与方剂理论相结合,其讨论范围也比一般药物归经理论的范围要广。每味中药都有其特定归经但并不是每味中药都是引经药。引经药可以改变其他药物的作用取向或部位,或将诸药药力集中于某一部位,也可以引导气血和病邪。  相似文献   

14.
石氏伤科在治疗骨伤疾病患中重视引经药的应用,特介绍其脑震荡选用柴胡、川芎;颈椎病选用羌活;胸胁内伤选用柴胡、香附;腰部选用狗脊;四肢损伤,上肢选用桂枝,下肢选用牛膝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引经药川芎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川芎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对照组只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34.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引经药川芎治疗头痛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中药引经药中引经化学成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文海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49-2551
目的探讨中药引经药中存在的起引经作用的化学成分,从而更加明确"引经报使"理论的科学性,为今后探寻、提取和研制引经制剂指明方向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从已知的实验研究结果和临床应用效果中分析、推理和归纳演绎出引经成分的理论。结果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发现引经中药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如桔梗皂苷类、川芎嗪和芳香烃类等许多活性成分均有各自的主动选择性,能主动进入靶点部位,类似于引物、启动子、递质、介质、介导体、转导子、转运体等主动靶向性载体的功能。结论在中医引经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完全可以从这些已知的化学成分中筛选出最具引导作用的活性成分,抑或能够发现起独特引导作用的"亲和素"或"靶向子"活性成分,为今后研制专门的"引经制剂"提供物质基础,更为验证中医药引经理论、发展中医药理论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7.
皮肤病发病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经络的皮部分区,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相通,五脏六腑通过经络将气血运行全身,外达皮肤肌腠,以营养周身,脏腑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皮部,因而皮肤病在治疗时  相似文献   

18.
浅谈药引与引经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年来 ,我们在辅导执业药师考试的过程中 ,发现大部分学员将药引与引经药两者混为一谈。而一些书报也认为药引与引经药含义相同 ,如《中医大辞典》谓 :“药引 ,指引经药 ,即方中使药 ,又称引经报使……”。《中药通报》1987年第1期中“中药药引初探”一文谓 :“中药药引即是引经药”。《中国医药报》2 0 0 2年 6月 9日 7版谓 :“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就是使药”。笔者认为把药引称作引经药是不正确的 ,分析如下。药引是指医师根据药剂的性质或病情的需要 ,要求病家自备的一些药物或辅料 ,加入药剂中一同煎服。所以 ,药引在处方中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9.
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在遣药治方学上独创了“引经报使”理论,并确立了十二经引经报使药。后世医家多推崇这一理论,并延用至今。但张氏对引经药的认识仍有不够完美或不够合理的一面,如忽视引经药的副作用及引经药不够全面,另外对引经药不用补益品、有些方剂不需引经药等没有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以经络理论为依据,通过望、问、切按等方法,对所反应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加入该经或几经的中药作为引经药,引导药物直达病所,肩肘等上肢关节疼痛,加羌活、白芷、姜黄、川芎祛风通络止痛;膝踝等下肢关节疼痛,加独活、牛膝、萆薢、防己通经活络,祛风止痛;肩前及肘前缘属手阳明经,手太阴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疼痛加白芷、桂枝;肩后及肘后缘属手太阳经,手少阴经疼痛加丹参、郁金;肩侧及肘外侧疼痛,加香附、路路通;下肢股后、腘窝、足跟属足太阳经疼痛加威灵仙、独活;股前、膝胫,足背属足阳明经疼痛加徐长卿、王不留行;股外侧,属足少阳经疼痛加青皮、川芎;股内侧,属足少阴经疼痛加苍术、牛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